摘要:《少年維特的煩惱》作者歌德一生為情感所困?74歲還愛上少女
說到歌德就會想到《少年維特的煩惱》,這本小說名氣極大,也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在故事中,維特喜歡上已有婚約的綠蒂,為沒有結果的戀情飽受煎熬,最後絕望自殺。
《少年維特的煩惱》於1774年出版,暢銷歐洲各地。人人爭相模仿主角,藍色燕尾服配黃色長褲的穿搭瞬間風靡歐洲。而且受這波風潮影響,自殺者更急劇增加,成為當時歐洲的一個社會現象。
這本小說改編自歌德的親身經歷。歌德愛上了一位名叫夏綠蒂·布夫的女子。她不僅跟小說女主角名字相似,而且同樣已經訂婚。無法如願的歌德曾考慮輕生,不過就在這時,一位朋友追求有夫之婦未果而飲槍自盡。歌德從此事得到靈感,一口氣寫出了《少年維特的煩惱》。
說得冠冕堂皇一點,這是把真實體驗升華為作品,不過換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是以朋友的死為題材寫書賺錢、博取名聲。總之,多虧寫出這本小說,歌德最後並沒有自殺。而歌德始終是個多情男子。
繼夏綠蒂之後,歌德愛上了銀行職員的女兒,可惜這次戀情無望開花結果。接著他又愛上男爵的妻子,寫了1600封信寄給對方。多情的歌德最終還是以結婚為前提認真跟女性交往了。
對象是在工廠工作的克裡斯蒂安娜。當時歌德已是知名的大文豪,他愛上缺乏文化教養的工廠作業員後,世人都很關注這場戀情。經過19年的漫長同居後,兩人終於在歌德57歲時正式結婚,這場愛情長跑終於開花結果。
可是克裡斯蒂安娜卻在10年後病逝。據說歌德當時依靠著棺木號啕大哭。本以為多情男子歌德的故事就將結束,實際上卻非如此。去溫泉勝地療養時,歌德認識了一位名叫烏爾莉珂的少女。歌德對她痴迷不已,便透過朋友提出正式交往的要求。
不過,少女的母親強烈反對。這也難怪,畢竟歌德高齡74,兩人差了55歲之多!不過其實烏爾莉珂也愛慕著歌德,畢竟作為一名舉世聞名的大文豪,受到少女愛慕也是非常正常。至此,歌德仿佛又找到了人生的春天。
只是當時的社會風氣不容許女性自由戀愛。烏爾莉珂只好乖乖遵循母親合理的判斷。據說每次見歌德的時候,烏爾莉珂一定會戴上石榴石戒指。石榴石象徵堅貞、忠誠,那正是她對歌德的心意。在歌德82歲過世之前,烏爾莉珂從未脫下戒指,之後更終生未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