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6期文化產業評論
疫情危機下,梁建章以主播身份再度重出江湖,cosplay各路角色帶貨,打造攜程一大IP——Boss直播,助力攜程旅遊業務的恢復,同時未來力拓中高端市場,適應旅遊消費新趨勢。
作者 | 韓依民
編輯 | 閔斯嬋
來源 | 資本偵探
正文共計7106字 | 預計閱讀時間18分鐘
一個普通的周三晚上,在北京延慶的某家酒店大堂,9點多,已經下播的梁建章仍未結束工作,身穿龍袍的他端坐在椅子上,等待與合作方、媒體、工作人員一同合影。
最先過去的是該次直播所在酒店的管理者,在剛剛結束的直播中,多家酒店特價房產品被一搶而空,面對女主播的詢問,坐在鏡頭之外的酒店總經理即時回覆:「再加500(庫存)!」
保持微笑的梁建章與酒店方合影,並表示感謝,在其正常的職業軌跡中,這應屬不常見情景——作為攜程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日常打交道的對象多為酒店集團、航司的管理者,而非相對基層的工作人員。
疫情把一切常規打破。
已經過去的五個多月裡,梁建章以每周一次的頻率,馬不停蹄做了20餘場直播,在這些直播中,他不再以西裝革履的形象示人,而是cosplay成各路角色,唯一目的就是吸引用戶注意,為不同的旅遊產品帶貨。
直播本是在疫情對旅遊業造成毀滅性打擊下,梁建章與團隊無心插柳的一次意外嘗試,卻因效果極佳逐漸成為固定動作,讓「BOSS直播」成為了攜程一大「IP」。
理性企業家與放飛男主播間的形象反差,既賺足了眼球,也收穫了好評,更多情緒是敬意:在許多人看來,梁建章坐在鏡頭前賣貨的舉動堪稱悲壯。
但在梁建章自己眼中:「悲壯談不上」,只是需要「放下一些身段跟架子」。
此前,梁建章二度出山、合併去哪兒、力挽狂瀾的事跡被廣為傳頌,這一次的直播帶貨也頗有再度拯救攜程的意味。然而作為攜程的創始人、掌舵手,與直播帶來的收益相比,擺在面前的挑戰實在更為巨大。
五個多月過去,曾經冰封的旅遊行業逐步恢復,梁建章重新忙碌了起來,需要放下身段和架子的直播還在做,只是分配給它的時間被逐漸壓縮。
與已經常態化的BOSS直播相比,當下的梁建章更需要思考的問題或許是:如何才能給市場更多的驚喜?
複製梁建章
梁建章的同事、從第一場直播開始成為主播搭檔的攜程副總裁孫天旭告訴「資本偵探」,直播中的每一個造型、創意、橋段設置,最終決定者都是梁建章。
在已經過去的20多場直播中,對於團隊提出的直播方案,梁建章表示從未拒絕,總是在不斷挑戰,孫天旭補充:「拒絕不是因為達不到而拒絕,是覺得,還不夠出挑,還不夠奔放。」
儘管造型各異的cosplay在梁建章兒子眼中「太丟人」「不敢看」,但梁建章對此有符合理性的解釋:自己如今的定位就是一個大導遊,「大導遊就應該帶頭放下架子,放飛體驗一下,深度體驗一下。」
敢於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源於梁建章從小就喜歡嘗試「出格事情」的性格,今日多以沉穩的企業家形象示人的梁建章,如今依然對少時「很多同學不喜歡我,我喜歡跟成績差的學生在一起玩的,膽子比較大」的事情印象深刻。
梁建章年輕時還喜歡各種富有挑戰的運動,比如曾獨自飛過滑翔傘。做直播的過程中為了體驗旅遊產品,坐過多次過山車,得出的感觸是:「現在已經不是因為害怕不想去坐了,(是因為)覺得也就這樣」。企業家喜歡冒險的底色濃厚。
在現實層面,打破常規的成績是可觀的:根據攜程7月公布的數據,以「BOSS直播」為核心的攜程直播交出了累計GMV破11億元、產品核銷率近5成、為千家高星酒店帶貨超百萬間夜的成績單。如今,隨著直播持續進行,這些數字仍在不斷更新。
梁建章的突破性嘗試固然是攜程打開局面的一大原因,但是在BOSS直播的團隊成員看來,攜程直播成功的核心在於攜程多年積澱下的供應鏈優勢。
「做旅遊產品的核心是供應鏈,梁建章不直播了攜程一樣可以賣的好,為什麼?因為攜程有供應鏈和產品競爭力,這個供應鏈建了20年,是一個重的供應鏈,不是一天兩天,很輕鬆,通過補貼,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能夠建立起來的。有大半個旅遊行業用的是攜程的供應鏈。」
除去供應鏈,攜程沉澱下的優質客群也是其競爭壁壘之一,根據此前攜程發布的「BOSS直播」大數據報告顯示:
強大的供應鏈為BOSS直播提供了足夠有競爭力的產品,而優質的客群又貢獻了足夠的消費能力,供給端和需求端的高度匹配幫助攜程拿下高於業界的核銷率,這些數據成為攜程除梁建章敢於突破的精神之外,更樂於傳遞的信息。
看到了BOSS直播的拉動效應,如今,進一步放大直播的價值已經成為攜程內部捲入更多資源在做的項目。
在疫情相對嚴重的海外市場,攜程複製了國內直播的打法,在Facebook、YouTube等平臺上向海外市場用戶直播推薦旅遊度假產品,並逐漸吸引了當地用戶的注意。目前,攜程除了每周三固定的BOSS直播外,在香港地區、韓國、日本也有相應直播,同時英文直播會同步到所有英文站,即目前共有5種語言在直播。在近年來大力投入國際化上,對於直播,攜程一以貫之的堅持了國際化。
直播為攜程帶來的觸動不止於此,據「資本偵探」獲悉,攜程未來很可能將上線直播平臺,基於攜程供應鏈上的旅遊產品,對接更多旅遊KOL等角色,將直播範圍擴大。也就是說,讓直播成為攜程產品體系的一部分,這個嘗試對於攜程的影響,可能並不亞於梁建章第一次走進直播間。
梁建章對於攜程未來發展方向的表態更能證明這一點:「(攜程)不光是交易的(平臺),還是客人可以來找優惠或者找旅行靈感的地方,我覺得這個還是會不斷不斷地強化。」
對於基於優質客群、強大供應鏈構築出競爭壁壘的攜程而言,從交易平臺向「找優惠、找旅行靈感的地方」的進化,是一次突破舒適區的嘗試。這意味著攜程需要做的不僅是傳統上關於供應鏈、服務的建設,更多需要在內容、產品和與用戶的互動上下功夫。
在這個領域,已經有馬蜂窩、小紅書乃至抖音等玩家做了系列嘗試,攜程對此的體系化探索從入場時間來看,並不算早。
那麼在新的挑戰面前,攜程還能保持勝利嗎?
攜程的下一程?
以人的壽命來衡量,20歲尚處年輕階段。但如果以網際網路公司的成立時長來衡量,20歲已是需要思考「中年危機」的節點。
2019年10月,攜程迎來了自己二十周年的紀念時刻。在中國網際網路版圖上,攜程與騰訊、阿里巴巴、百度、搜狐、新浪等公司一樣,都是成長於PC網際網路時代的企業。它們既分享到了中國網際網路迅速成長的紅利,也不得不應對不斷冒出的後輩帶來的衝擊。
在這一點上,攜程概莫能外:時年已近21歲的攜程,在發展中迅速確立了OTA老大地位的同時,也一直在不斷面對市場發展帶來的挑戰。
比如,雖然BOSS直播稱得上非常成功,但由此切入直播、將平臺打造成「交易+內容」驅動的模式,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19年5月,馬蜂窩CEO陳罡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此評價攜程:「過去它當仁不讓,它是OTA時代的王者,但那是個賣方時代的代表,買方時代它是巨大的供方,而現在是買方時代,考驗的就是誰能更懂用戶,誰能更站在C端立場上去思考問題。OTA是賣方市場一個很典型的代表,它的核心在供給側,在於價格,在於渠道的把控力,但是買方市場的代表是在C端視角,從用戶角度出發。」
在陳罡看來,做交易和做社區是兩個象限的能力,做社區要求你有情懷,和用戶有共情,有精神的密碼,要極致,這是做社區的特質。但是做交易就是時間、成本、速度、效益。馬蜂窩試圖以新的邏輯搶奪市場蛋糕。
與馬蜂窩相比,近幾年,攜程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挑戰者是美團。此前,美團通過發力中低端酒店,在間夜量等數字上迅速取得巨大成就,基於此,進一步向攜程腹地中高端酒店發起攻擊。雙方的纏鬥早已進行幾個回合,而疫情再一次給了美團發起進攻的契機。
疫情期間,由於正常的人員流動受到阻礙,許多高星酒店賴以生存的商務客流急劇下降,據此,美團主打本地流量對中高端酒店的賦能作用,配合相應的市場營銷策略,打出了一定聲量。
面對後輩的挑戰,梁建章延續了此前綿裡藏針式的競爭策略。
在近期的交流中,梁建章表達了自己對馬蜂窩的看法:「旅遊行業在營銷方面可能有些創新,可能會做某一類,馬蜂窩以前是做某一類的(指旅遊攻略),但馬蜂窩現在可能在新的移動網際網路階段稍微有些落後,像類似的這樣一些平臺說不定有機會。」而做直播平臺,便是攜程圍繞新機會的嘗試。
面對美團的貼身近打,除了持續強調在供應鏈端的強大影響力外,攜程也在低調反攻。
例如,在近期的BOSS直播中,除了高端酒店的度假套餐外,主播口播的大部分時間還分配給了餐飲套餐,與動輒上千的度假產品相比,價格幾百的餐飲產品在客單價、利潤空間上的表現未必豐厚,但在直播中為這些產品分配足夠多的時間,體現的是一種反擊的姿態。
事實上,早在2016年,攜程就推出了獨立餐飲品牌「攜程美食林」(Ctrip Gourmet List),進軍旅行餐飲信息服務行業,該產品由梁建章主導。
彼時攜程剛剛在高管層進行了重大調整,梁建章將CEO的職位交棒給了原CFO孫潔,看似退居二線,但從其主導推出的產品可以看出,梁建章的工作重心放在了通過微創新,豐富攜程消費場景,以適應旅遊消費的新趨勢上。某種意義上,今時在直播間的種種嘗試,可以看做梁建章圍繞攜程進行微創新的延續。
與更為年輕的競爭對手相比,攜程風格看上去沒有那麼凌厲,這與梁建章本人展示的形象頗為契合:從過往經歷可以看出,面對挑戰,表情上永遠波瀾不驚的梁建章,實際是殺伐果斷的狠角色,此前,以資本手段收服去哪兒後,攜程終結了從PC向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跨越的最大危機。
疫情危機中,梁建章以看似輕鬆的直播,撥開了壓在攜程乃至整個行業頭上的陰雲,同時也打開了攜程重構平臺邏輯和業務重點的契機。
很顯然,作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作為知名的企業家之一,多場直播收穫人生新體驗的梁建章可能更愛笑了,但在商場上,沉靜但兇猛的滬上梁氏風格,仍在繼續。
附「資本偵探」與梁建章對話實錄
「資本偵探」:你直播以來大家一直都很關注,討論很多,會有人覺得這有點悲壯的感覺,尤其是最開始,你會喜歡這種評價嗎?
梁建章:悲壯,談不上,尤其跟武漢那些英雄相比,我們這個只不過是放下一些身段跟架子就悲壯也太過分了。
但一開始確實是不太習慣要做的一些事情,現在,從習慣程度來說我覺得已經是比較習慣了。旅遊嘛就是應該放下架子,所以我現在定位是一個大導遊。大導遊的話就應該帶頭放下架子,放飛體驗一下,深度體驗一下。
旅遊不僅是一個空間的創業,也要做一個時間的創業,因為旅遊也是文化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文化創業就需要更加全方位地去介紹產品,這個是應該做的,所以現在不覺得是什麼。
不過現在業務恢復了以後,公司的事情越來越多,時間上是有點緊張,會非常非常忙。
「資本偵探」:你在公司現在比較關注的是什麼?花在公司上的精力主要是要解決哪些問題?
梁建章:公司日常的事太多了,比如有很多會,這麼大一公司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然後我們現在國際業務也在逐步恢復當中,海外也有很多事情。
「資本偵探」:還是很具體的事情?
梁建章:對對,沒有那麼輕鬆了。但是其實不做新的業務也是有很多日常事情要去處理,所以直播的話現在也就佔用一兩天的時間。整體的時間緊張程度要加劇不少。
「資本偵探」:你現在大概要花多少時間在直播上?
梁建章:應該就一天,包括今天也是排得很滿的,早上要去跟政府、媒體見面,還要去考察酒店、景點,然後晚上直播。所以整個一天,很滿的。
有些地方路上還有來回可能各半天的時間,那總體就需要兩天時間。以前還有一些難度比較高的動作,可能還要練習一下,什麼武術之類的。
「資本偵探」:之前你每年會花多少時間在旅遊上面?今年是不是大額超標?
梁建章:對,這半年是我跑得最多地方的一個時間段,可能全世界沒有人像我跑這麼多地方。
因為一開始疫情的時候,我在國外,當時國內還不能到處跑,我在國外跑了很多地方,正好也是有些國際的業務要做。然後國內的疫情控制住了,海外起來了。我那時已經回到國內,又跑了那麼多地方。所以這段時間跑得最多。平時以前的話就這兩年海外跑得比較多,以前也沒有那麼多。
「資本偵探」:疫情是無差別攻擊,企業可能都會遇到一些危機,攜程的應對方法是創始人出來做直播,收到了很多好的反饋。但比較好奇的一點是,如果一家企業應對危機的能力始終是維繫在創始人一個人的身上,這是不是一件好事?攜程未來的應對危機感的能力,怎麼能從創始人變成更多以團隊驅動?
梁建章:也不能說所有企業都碰到問題,旅遊企業可能是最困難的,再有電影,就是說電影跟旅遊可能是最困難的兩種,其他行業現在已經恢復得相當相當不錯。
危機我覺得還沒有辦法預測,體制化(應對危機)也很難。創始人肯定能起一些作用,一把手吧,不能叫創始人,一把手帶頭去做一件事情肯定會力度更大,動作更快,這個是本身有一定的作用。
我算一把手也算一個創始人,本身也沒想到我能不能做這個,這個我覺得有一定的偶然性,很難說這個能夠制度化或者體制化。當然我覺得碰到危機的時候確實是一把手要身先士卒,這是肯定的。
創始人可能比一把手更有一定的號召力吧,可能董事會也對創始人或者我們的創始人更加認可,做一些非常規的一些舉措,更加能夠得到各方面的認可。
「資本偵探」:在這次疫情中,有些企業開始做一些本地生活這樣的業務分散風險,也有企業是提高自己的線上化率。這次海外的疫情後來發展得比我們預想中要嚴重,而這幾年國際化一直是攜程一個很重要的戰略,種種因素匯聚在一起,最後會指引你對於攜程未來在分散風險方面有什麼樣的思考?
梁建章:首先我們在國際化跟高品質這兩個方面還是會繼續努力的,只不過國際化可能出境的比少,那我們其實海外的一些市場也在恢復的過程當中,比中國慢,但是他們的國內旅遊也在恢復當中。
另外我們戰略上的一些調整,第一個肯定是一部分力量從出境遊轉到做國內遊,出境遊可能是一些經典的,像國內遊就是這樣一種深度的休閒度假屬性的產品。
還有一個可能更加有普遍性的就是更多的線上。
我們本來就是線上,但我們線上在後臺處理方面還更加自動化或者AI化。我們其實壓力最大的時候是疫情初期,初期工作量倍增。因為原來一張國際機票可能10個人裡面1個人需要退改一下,現在是每張機票改好幾次,服務量就大了很多。
我們有上萬名服務人員幾乎是晝夜不停地在加班處理,然後我們的技術人員也利用這段時間不停地加班,儘量提高自動化處理的能力,很多複雜的退改需求就可以用機器人來做。這個其實也是一種你說的線上化、自動化。
今後如果再有這樣的情況的話,我們肯定能夠處理自如了,這方面的能力我們肯定是全球最強。像國外這些同類公司可能都趴下,他們當時基本上電話根本打不進來,我們還是能夠幫著客人把這些能夠處理掉。
「資本偵探」:有考慮過會延展到一些其他維度的業務嗎?不局限在旅遊這個行業裡。
梁建章:我們現在還是專注做旅遊,就把出境的需求現在轉換成國內的、周邊的這樣的一些需求,把這些需求能夠做好。
「資本偵探」:因為你在直播中表現的形象跟我們以前認識的梁建章很不一樣,所以我們覺得很詫異,那你的家人或者朋友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嗎?
梁建章:啊,我不知道我平時表現有什麼改變,她(指直播搭檔孫天旭)說我說話速度比以前快了一些,可能也是在直播、採訪的時候吧。
「資本偵探」:家人有給你什麼反饋嗎?
梁建章:家人當然了,你每周會出去了對吧,會……當然以前也跑。還有我兒子說,他不敢看,覺得太丟臉了。我說,你的臉皮太薄了,將來你要成功的話,一定要臉皮厚。現在這個世界就臉皮厚一點沒啥,我覺得。
「資本偵探」:疫情初期你寫過文章,對比非典當年對經濟的影響來預測大概這一次會是什麼樣的情況,但是這次疫情從現在來看確實影響比較大,疫情的進展會修正你的哪些認知?
梁建章:就這次的疫情,確實我不會比其他的學者或者經濟學家預測得更準,因為這不是一個經濟學的問題,也不是一個政策性的問題,它就是一個醫療技術的問題,所以醫療領域的專家更有預測能力。
但從股市的表現來看,因為股市是會反映大家最有共識的一種預測,現在看來股市一直很好。當然旅遊或者別的個別行業,沒有完全恢復,這個情況可能隨著情勢逐漸向好、一些限制性的政策開放會更加明朗。
在認知層面,股市表現確實是令所有人有些跌眼鏡的——經濟下降,國外是經濟下降20%,而且一些宏觀不穩定因素還是繼續存在的情況下,股票卻屢創新高。
另外疫情期間很多人都是在家辦公,社會的運轉沒有發生太大的問題,所以未來我覺得完全可以4天工作3天休息,這個我覺得是完全是可行的。
留言話題互動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是專注於文化產業全領域的新媒體平臺,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文化產業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精英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地方政府、文化企業、行業機構掌握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臺~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讚、在看,都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