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 | 大辛巴威遺址:失落的非洲古城

2021-02-13 花崗石直採平臺

地球上的美景數不勝數。但有些地方只有親身體驗,才能真正領略到其獨特景觀和豐富文化內涵,大辛巴威遺址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陸最重要的古代遺蹟,也已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其代表的古代非洲文明,被稱為「辛巴威文化」。 

(橢圓形建築一隅)

大辛巴威位於林波波河附近。在修那人的語言中,辛巴威意為「石頭造的房子」。1868年的一天,歐洲的一位探險家在辛巴威的維多利亞堡東南約30千米的密林叢莽中追逐一隻野獸,偶然間發現這座石頭城的殘垣斷壁。儘管這兒不過是一大片石頭城的廢墟,卻依然顯得神秘而尊貴,因年代不明而顯得高深莫測。在此後的1871年,德國地理學家卡爾·莫赫曾說,「那是一大片聚在一起的石頭建築,沒有屋頂,用灰色花崗石石塊以精巧的技術建成,有些還曾雕刻。山上那些高大的石牆分明是歐洲人的建築。」這位高傲的歐洲學者之所以說是歐洲人的建築模式,是因為他基本不相信在被白人蔑稱為黑暗大陸的非洲腹地,古代文明之花居然開放得如此絢爛。

(橢圓形建築一隅)

但事實上,現代考古學家發現,辛巴威是一個強大非洲國家的中心,這個中心曾支配者辛巴威高原——一片富饒的丘陵地帶,南邊有林波波河,北邊有尚比亞河。辛巴威高原以西是一大片起伏的平原,這平原越來越乾旱,最後成了非洲西南部的卡拉哈裡沙漠。向東,一片低洼的平原構成了辛巴威高原與印度洋的分界線。早期的馬紹那人發現辛巴威高原是一個適合人居的地方。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邊的草地提供了廣闊的牧場,牛羊成了交換日常用品的中間物。該地區盛產銅、鐵、錫,還有黃金,而黃金很快成了這高原的主要出口物。到公元9世紀,貿易已成體系。黃金從辛巴威的東邊流到非洲和阿拉伯商人的手裡。這些商人活躍在今肯亞到莫三比克的非洲沿海港口。這些商人用黃金換回世界其他地區的產品,然後西運到非洲內地。黃金貿易給放牧為生的辛巴威高原人帶來了財富,大約在1250年,辛巴威達到它的鼎盛期,這種狀況持續了兩三百年。

(橢圓形建築一隅)

於是,便有了大辛巴威建築群,這些建築便是那個時候建的。辛巴威高原有許多裸露地面的花崗石,這使得石材來源根本不成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馬紹那人加工花崗石的工藝非同一般,他們利用晝夜溫差使花崗石自然地裂成薄片,他們知道在花崗石上生火,加快裂紋的生成,然後用冷水浸潑,巖石的薄片就很容易分開。他們還用楔子打進裂縫,使花崗石成為石片。

(山頂遺蹟)

雖然如今大辛巴威飽經世紀的桑田變化,大部分已經淪為廢墟,但仍然有一部分顯示著宏偉的氣象,並且一直遺存到了當今。

如今的遺址總面積達720公頃,共由90多萬塊花崗石砌造而成。遺址分山頂建築、山下石廓和谷地建築三個部分。山頂建築是遺址最古老的部分,建在100米高山頂上,設有堡壘和圍牆。經測定,山上發掘的早期鐵器已經鎖定為公元4世紀以前。山下石廓是遺址規模最大的一部分,主體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橢圓形建築。谷地建築由散布的花崗石砌成的古建築組成,後許多著名文物都在此出土,如「辛巴威鳥」的石雕。津國徽、錢幣上都有此「鳥」圖案。

(谷地建築)

作為主體建築,大辛巴威最輝煌的一處位於山下的平地上。因為它外圍的城牆呈橢圓形,周長256米,內徑長89米,寬67米,被稱為橢圓形大圍牆。該處圍牆高近10米,厚約5米,所圍的總面積約為4600平方米。在東、西、北三面城牆上開有三個門,門頂都有巨大的花崗石砌成的圓拱形。圍牆的頂上,雕刻著細長的質地堅硬的圖案花紋,有的拱面頂端還雕刻著一隻形狀奇特的石鳥。在圍牆的東南部,還有一道同圍牆平行的、相隔1米左右的石牆,與圍牆形成一條長達百米的狹窄通道,通道盡頭是一個類似院子的半封閉區域。圍牆裡面建有圓錐形石頭高塔、石碑、地窖、水井和一些石崖的廢基,像是古代宮廷的遺蹟。圍牆附近還有許多小的房屋,這些低矮的頹垣殘壁有可能是一般官員或僕人的住宅區。

(山下平地上的橢圓形建築)

在橢圓形大圍牆的外面,有一連串形成堡壘的城牆。城牆內有錯綜複雜的通道、石階和走廊等。沿著一條陡峭縫隙開鑿出來的石梯拾級而上,就可以來到另一處主體建築:衛城。衛城建在橢圓形大圍牆旁邊約90米高的懸崖上,居高臨下,俯瞰著整個山谷。衛城的城牆隨著巖石而起伏,自然地與大弧丘渾融一體。圍城全部由花崗石砌成,構築堅固,氣勢雄偉,可能是一座要塞,供防禦之用。衛城的內部,又有許多殘破的房屋和複雜交錯的通道。在這處遺址上,有冶煉黃金的痕跡。另有一處形似祭壇的建築,也許是古人們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

(山頂建築一隅)

在整個大辛巴威的建築群中,最神秘莫測也最令人費解的是橢圓形大圍牆內的圓錐塔。這是一座下粗上細的實心花崗石建築,高約20餘米,沒有任何文字標記。它主要是用雕鑿成磚塊的平整花崗石堆砌而成,按一定的圖案線條規則地砌起。石磚之間沒有使用灰漿或者其他種類黏合劑結合的任何痕跡,然而石磚之間的連接極為嚴密,其縫隙竟連薄刃也難以插進去。圓錐塔的外觀神秘新奇、精緻美觀,而且堅固異常,不知經歷了多少歲月風雨的磨礪。

(圓錐塔)

值得一提的是,自古以來非洲原住民就沒有修建石頭建築的傳統,在非洲其他地方也找不到相同的例子,因此這座遺址原先的用途一直是個謎。苦於缺乏證據,考古學家們說法不一。在過去歐洲,人們曾經執著的相信,大辛巴威應該是存在於神話中的黃金國度。他們認為石頭城很像歐洲史書上記載的古代以色列國王所羅門的某些聖殿,很可能就是在《聖經·舊約》中提到的所羅門國王的金礦的所在地。而衛城就是模仿所羅門國王在摩利亞山上修建的耶和華殿建造的。那座橢圓形的大圓牆則是為了模仿古衣索比亞女王示巴訪問所羅門時在耶路撒冷住過的行宮而建築。

(精美的石雕)

直至今日,儘管有口傳的歷史,但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錄,所以我們對大辛巴威文明的歷史所知甚少。

荒原上的石頭城已經沉寂了500年,今天它仍然靜靜佇立,散發著文明的光芒。

本文由編輯整理髮布

歡迎分享

中國花崗石直採平臺永遠是您前進道路上最誠摯的夥伴

相關焦點

  • 探訪辛巴威的遺址
    大辛巴威是位於辛巴威東南部的馬斯溫戈鎮附近的一個考古遺址。辛巴威這個名字也是這個國家的名字,來自於夏納語,意思是「石頭房子」。大辛巴威遺址是這個國家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也是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最大、第二古老的石頭遺址,僅次於南非的馬蓬古比。
  • 地理答啦:非洲的辛巴威是怎樣的一個國家
    對於這個問題,地理知識與旅行資訊專家——地理答啦做一下簡單的介紹:辛巴威全稱辛巴威共和國,是一個位於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家,其北部與尚比亞接壤,東部與莫三比克相鄰,西南與波札那交界,南部與南非相連。辛巴威於1980年4月18日獨立建國,首都哈拉雷,面積39萬餘平方公裡,人口約1300萬,黑人佔總人口的99%,主要有紹納族(佔79%)和恩德貝萊族(佔17%)兩大民族。辛巴威58%的人口信奉基督教,40%信奉地方宗教,1%信奉伊斯蘭教。英語是辛巴威的官方語言,主要語言還有修納語和恩德貝萊語。辛巴威大部分地區是高原地形,平均海拔1000餘米。地形分高草原、中草原和低草原3種。
  • 非洲小國辛巴威遺址中發現中國陶瓷,神秘石塔至今仍不知何物
    提到非洲,人們可能馬上就會想到坐落在非洲北部的埃及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而假如你所關注的是人類的古代文明的話。那麼請不要忘記坐落在南部非洲的辛巴威,那裡的古代遺址同樣也在悠遠的古代閃耀著文明的輝煌。作為主體建築,「 大辛巴威」最輝煌的一處位於山下的平地上。 因為它外圍的城牆呈橢圓形,周長256米,內徑長89米,寬67米,被稱為橢圓形大圍牆。 該處圍牆高近10米,厚約5米,所圍的總面積約為4600平方米。在東、西、北三面城牆上開有3個門,門頂都有巨大的花崗巖石砌成的圓拱形。
  • 駐辛巴威使館俱樂部端午節組織館員遊覽大辛巴威遺址
    2011年6月4日,駐辛巴威使館俱樂部利用端午節假期,組織館員遊覽了世界文化遺產大辛巴威遺址。大辛巴威遺址位於首都哈拉雷以南350公裡處,古城修建於11世紀到16世紀,是古代莫諾莫塔帕帝國的首都,也是中世紀時南部非洲重要的貿易中心。辛巴威的國名便來源於該遺址,在此出土的辛巴威鳥也是辛巴威國家的象徵之一。
  • 大辛巴威: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千年古城遺址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2月14日,在辛巴威中南部馬旬戈省大辛巴威遺址,遊客參觀山頂衛城。 辛巴威在非洲班圖語中是石頭建築的意思,以它為國名意在展示國家的歷史和文明。哈拉雷東南300多公裡處有一處被稱為大辛巴威的龐大石頭建築群遺址。它約建於公元八至十世紀,佔地1萬餘畝。那一堵約250米長、10米高的橢圓形城牆、一座約9米高的圓錐形石塔和建築在90米高懸崖上的衛城,全部用約30釐米長、10釐米厚的花崗巖石塊壘成。大辛巴威規模宏大,建築精巧,是非洲古代文明的象徵,風格類似的石頭建築群遺址在辛巴威已發現百餘處。
  • 「非洲最美麗的國家」---辛巴威
    辛巴威整個國家位於南回歸線上,它的名字源自修納語zimba ramabwe,意思是石頭城堡。因此,辛巴威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考古遺址命名的國家。辛巴威被譽為「非洲最美麗的國家」,也被譽為「非洲最具貴族氣息的國家」,百年英國殖民歷史,把辛巴威打造成了極具英倫氣息的非洲國度,原始非洲民風與現代文明,在這裡和諧生動,這裡也是高爾夫球手的天堂,人均擁有高爾夫球場面積居全球第一。
  • 大辛巴威遺址——非洲的萬裡長城
    南部非洲的辛巴威天氣宜人,藍天白雲山清水秀,宜居指數特高,這裡有錢買不到空調,四季一般處在10度至29度之間,低於十度以下和超過三十度以上的情況很少。當年,辛巴威的農業發達,有非洲的「菜籃子」之稱,菸草、玉米產量均甚高,世界有名。2000年開始,老總統穆加貝驅趕白人,結果辛巴威的經濟垮了,鈔票越印越大……。
  • 大起大落的非洲咖啡產國——辛巴威咖啡
    ,辛巴威曾經也是和巴西、肯亞、埃塞爾比亞等生產大國一樣,2000年以後,由於政局動亂等原因,辛巴威的咖啡產業出現斷崖式下跌,即使辛巴威的咖啡業開始復甦,它仍然落後於馬拉威,盧安達和肯亞等基礎設施完善的非洲國家。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辛巴威的動人傳說和神秘的佩特拉古城
    黑非洲的石頭城在辛巴威首都哈拉雷以南200多千米處,矗立著一座舉世聞名的「石頭城」,辛巴威人習慣稱之為「大辛巴威」,意思就是「大石屋」。這座「石頭城」之所以聞名,不僅因為它是非洲著名的古代文化遺址同時也因為津巴布的國名由它而來以辛巴威的「大石頭城」,傳說是盛產黃金和寶石的神秘之地,16世紀初就在葡萄牙水手中口口相傳。但直到1871年9月5日,才被德國地質學家卡爾·毛奇在叢林中找到。卡爾一潛入石頭城,就被當地酋長捉住,最後一無所獲地逃走了。可是他並不死心,即將到手的珍寶怎麼可能輕易放棄?
  • 世界20大「失落」的文明古城
    1、土耳其阿尼古城阿尼古城是古代亞美尼亞王國的首都,居住人口曾達到10多萬,因教堂眾多而聞名,很多11至13世紀的教堂仍保存至今。2、孟加拉巴格爾亥該城始建於15世紀,位於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交匯處。鼎盛時期,該城有360座清真寺。但之後因地面沉降,城市幾乎完全被叢林包圍,埋入土中。如今該城部分地區已經被清理出來,供遊客參觀。
  •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十三座失落古城
    以下是一家博客網站盤點的全球十三座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失落古城。  1.印度桑吉   桑吉是印度一座不朽的歷史遺蹟,其上有50座佛塔。其中最著名的是桑奇大塔,它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早期佛塔和世界最精美的一座建築物。這些巨大的佛塔其實是巨大的半圓形球形結構,它中央的小室用來盛放佛陀的遺物。桑奇大塔還是佛陀由生到死的人生輪迴的象徵。
  • 辛巴威,曾經是非洲的富國
    提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除了南非曾經富裕,人們想到的首先是貧窮。事實上,早些時候,非洲南部還有一個國家也很富裕,它就是辛巴威。 ,有非洲「小巴黎之稱」。
  • 辛巴威自由行攻略 辛巴威自助遊遊記
    非洲作為一個公認的絕佳拍攝地,其不管是落日下的河流、廣闊的地貌,還是草原上奔馳的獅子,都仿佛讓人置身於一個純淨的自然天堂。那麼,大家了解辛巴威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景點嗎,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做一份辛巴威自由行攻略。
  • 你所不知道的10個失落的非洲帝國
    而一說到古代帝國,很多人更容易想到的秦朝、漢朝、元朝,又或者是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等各種帝國,但很少有人將他們與非洲聯繫在一起。在非洲也同樣擁有悠久的歷史,要知道,埃及就屬於非洲,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一點。從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藝術品的神秘文明到擁有深遠貿易路線的王國,在本文中,傑瑞就要和你談談,你所不知道的10個失落的非洲帝國。
  • 辛巴威開放落地籤,去「說走就走」的非洲神秘國度探險!
    ,它還有一個頗為時尚的別稱——「非洲小巴黎」。大辛巴威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的中世界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了世界遺產,正因為如此,古城才會以偉大的辛巴威來命名。這座神秘的中世紀古城證明,古代非洲所達到的文明水平超越了早前學者的假設,作為宗教政治首都,這座曾經擁有一萬人到兩萬人的城市,主宰著從辛巴威東部到當今的波札那,莫三比克和南非的廣袤疆域。
  • 那些神秘世界古城
    但在時間的長河中,有些王朝的城池保留了下來,給我們帶來了神秘和懸念,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現存的神秘古城吧!馬丘比丘遺址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馬丘比丘遺址坐落在安第斯山脈最難通行的老年峰與青年峰之間陡峭而狹窄的山脊上,海拔2400米。人們認為馬丘比丘是印加統治者帕查庫蒂於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徵服秘魯時都有人居住。
  • 南非辛巴威:充滿野性魅力的天堂秘境
    說起非洲,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充滿野性魅力的兇狠野生動物,遼闊的草原、沙漠。這樣壯闊的美景吸引了眾多人的喜愛,很多熱愛旅行的遊客還將非洲列為自己一生必去的一個目的地。位於南非的辛巴威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並且這裡還有維多利亞瀑布等眾多有名的景點,今天我們就來一一介紹一下吧。
  • 尋找失落的王國:探尋9大神秘古城
    西域,帶著點失落古城的神秘,染著些玄奘取經的傳聞,靜默地橫亙在古絲綢之路上。  這裡繁華不再,殘存的遺骸在風沙中沉默,再沉默;這裡人去樓空,依稀可見的城郭在茫茫塵土間無聲,再無聲;這裡謎團叢生,消失的古城在神秘的故事中失落,再失落。  跟著我們去西域,尋找新疆的失落王國,看看那些消失在歷史中的神秘古城。
  • 非洲多國解封,辛巴威於10月1日起對國際遊客開放
    據路透社報導,辛巴威政府近日宣布將於10月1日起重啟國際航班,並在此之前,國內航班已於9月10日恢復。辛巴威方面表示,採取此舉的目的是希望促進非洲國家的旅遊業恢復活力。旅遊業一直是辛巴威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 辛巴威:從非洲富國淪為貧困國家,辛巴威為什麼越混越慘?
    ▲ 通貨膨脹達到世界之最,2009年辛巴威發行的100億辛巴威元值得一提的是,辛巴威在1980年剛獨立時,其政治經濟狀況並不像如今這般孱弱,相反還是非洲南部較為發達的工業國,當地民眾的生活水平在非洲相對來說較好。很多工業必需品不但能自給,甚至還能出口海外。糧食也能維持自給,並享有「南部非洲糧倉」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