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辛巴威: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千年古城遺址

2020-12-11 參考消息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2月14日,在辛巴威中南部馬旬戈省大辛巴威遺址,遊客參觀山頂衛城。

辛巴威在非洲班圖語中是石頭建築的意思,以它為國名意在展示國家的歷史和文明。哈拉雷東南300多公裡處有一處被稱為大辛巴威的龐大石頭建築群遺址。它約建於公元八至十世紀,佔地1萬餘畝。那一堵約250米長、10米高的橢圓形城牆、一座約9米高的圓錐形石塔和建築在90米高懸崖上的衛城,全部用約30釐米長、10釐米厚的花崗巖石塊壘成。大辛巴威規模宏大,建築精巧,是非洲古代文明的象徵,風格類似的石頭建築群遺址在辛巴威已發現百餘處。

新華社記者許林貴攝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這是2月14日在辛巴威中南部馬旬戈省大辛巴威遺址山頂衛城俯拍的山腳建築遺址。

辛巴威在非洲班圖語中是石頭建築的意思,以它為國名意在展示國家的歷史和文明。哈拉雷東南300多公裡處有一處被稱為大辛巴威的龐大石頭建築群遺址。它約建於公元八至十世紀,佔地1萬餘畝。那一堵約250米長、10米高的橢圓形城牆、一座約9米高的圓錐形石塔和建築在90米高懸崖上的衛城,全部用約30釐米長、10釐米厚的花崗巖石塊壘成。大辛巴威規模宏大,建築精巧,是非洲古代文明的象徵,風格類似的石頭建築群遺址在辛巴威已發現百餘處。

新華社記者許林貴攝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駐辛巴威使館俱樂部端午節組織館員遊覽大辛巴威遺址
    2011年6月4日,駐辛巴威使館俱樂部利用端午節假期,組織館員遊覽了世界文化遺產大辛巴威遺址。大辛巴威遺址位於首都哈拉雷以南350公裡處,古城修建於11世紀到16世紀,是古代莫諾莫塔帕帝國的首都,也是中世紀時南部非洲重要的貿易中心。辛巴威的國名便來源於該遺址,在此出土的辛巴威鳥也是辛巴威國家的象徵之一。
  • 大辛巴威遺址——非洲的萬裡長城
    南部非洲的辛巴威天氣宜人,藍天白雲山清水秀,宜居指數特高,這裡有錢買不到空調,四季一般處在10度至29度之間,低於十度以下和超過三十度以上的情況很少。當年,辛巴威的農業發達,有非洲的「菜籃子」之稱,菸草、玉米產量均甚高,世界有名。2000年開始,老總統穆加貝驅趕白人,結果辛巴威的經濟垮了,鈔票越印越大……。
  • 探訪神秘消失的古文明殘片:大辛巴威遺址之謎
    大辛巴威遺址之謎大辛巴威遺址,位於辛巴威的馬斯溫戈省,距首都哈拉雷250公裡,它證明南部非洲曾經有過高度發達的黑人文明,是非洲著名的古代文化遺址,也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石頭城建築群體。
  • 探訪辛巴威的遺址
    大辛巴威是位於辛巴威東南部的馬斯溫戈鎮附近的一個考古遺址。辛巴威這個名字也是這個國家的名字,來自於夏納語,意思是「石頭房子」。大辛巴威遺址是這個國家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也是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最大、第二古老的石頭遺址,僅次於南非的馬蓬古比。
  • 世界文化遺產大辛巴威遺址
    大辛巴威遺址是古代南部非洲國家莫諾莫塔帕帝國的首都。是11世紀到16世紀當地修那人文明的傑作,也是南部非洲在中世紀時重要的貿易中心。它是埃及金字塔以南,非洲最大的石頭建築。儘管已經是廢墟遺址了,但大辛巴威仍是古代非洲文明的傑出代表,它是歷史上已經湮沒的一個帝國遺蹟。
  • 眾神之城——特奧蒂瓦坎古城,雅典衛城大辛巴威
    特奧蒂瓦坎古城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遺址,建造於公元1世紀至7世紀,有著「眾神之城」的美稱。古城以幾何圖形和象徵性排列的建築遺址及其龐大規模聞名於世。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據留存的建築遺址和出土的文物判斷,公元5世紀是其全盛時期。
  • 世界遺址——大辛巴威
    只是到1871年,德國地質學家卡爾·莫赫到達該地,並斷定這個遺址是古代文明人的傑作,這才引發了一股辛巴威遺址發掘熱和「石頭文化」研究熱。然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西方一些學者出於殖民利益的需要,說什麼落後、愚昧的班圖人絕對不可能建造這樣高水平的建築,還提出過這是尼基人、波斯人、阿拉伯人或印度人建造的種種說法,有的甚至說是所羅門王子派去尋找金子的人建的。這些臆說,現在已完全被事實駁倒了。
  • 非洲大辛巴威之謎,石頭建成的房子
    在非洲南部有一巨大的石牆遺址,非洲人稱為大辛巴威。關於大辛巴威之謎是一個千古謎團,沒有人知道這些石頭房子是誰建築而成,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非洲大辛巴威之謎。 大辛巴威:石頭建成的房子
  • 黑非洲的文化遺產——大辛巴威石頭城
    而談到非洲古文明,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一埃及的金字塔、輛身人面像等文物古蹟,殊不知一向被視為貧窮落後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陸,不僅是人類最旱的活動地區之而且還留下了許多閃耀著人類智慧的古文明遺址,長期默默無聞,直至1868年才被世人所發現的大津巳布韋石頭城是南部非洲最著名的黑人文化遺址拿巴布韋」在當地非洲人的語言中意為「石屋」或「石頭城」,在辛巴威共和國廣袤的國土上,大大小小的石頭城星羅棋布
  • 眼界 | 大辛巴威遺址:失落的非洲古城
    但有些地方只有親身體驗,才能真正領略到其獨特景觀和豐富文化內涵,大辛巴威遺址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陸最重要的古代遺蹟,也已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其代表的古代非洲文明,被稱為「辛巴威文化」。
  • 來看看大辛巴威遺址
    《非洲的古代王國》:辛巴威以雄偉壯觀的維多利亞瀑布和舉世矚目的大辛巴威遺址而聞名於世。「辛巴威」除了是現代國名外,還有多種意思,它有時指大辛巴威遺址,有時指南部非洲這一地區的文化,它也是早期興起於此地的一個古老王國的名稱。大辛巴威遺址的構成主要有3個內容。其一,位於山頂上的類似王宮的遺址。當我走在那條由礫石壘成的彎彎曲曲通往山頂的狹長通道時,看著兩邊陰森陡峭的花岡巖石牆,情不自禁想起中國古代戰爭中使用過多次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成語。
  • 大辛巴威王朝遺址:被歷史塵封的記憶
    「黃金300年」之後,因為人口增長過快,過度砍伐和放牧導致農業資源日趨枯竭,柴火、飲水和食物逐漸稀缺,最終這座城池被遺棄,紹納人分別由此向南和向北轉移。至1505年葡萄牙人佔據莫三比克海岸時,古老的王國已經分裂又重建為兩個相互敵對的國家:多瓦帝國(Torwa)和莫納莫塔帕帝國(Monomotapa)。只有大辛巴威遺址仍然矗立在山巔,面對著日出日落,印證著南部非洲歷史上燦爛的文明。
  • 大辛巴威石頭城遺址之謎
    大辛巴威遺址地處非洲大陸辛巴威首都哈拉雷以南300公裡處。「辛巴威」在當地土著班圖語中是「石頭城」的意思。這片廢棄的石頭城掩映在木提利魁河河谷盡頭一片蒼翠景色之中。遺址上星羅棋布著一些矮小的石屋。人們在這裡發現了不少當年人生活的遺蹟,如房屋、梯田、水渠、水井、鐵礦坑和煉鐵工具,也有來自中國的瓷器,來自阿拉伯和波斯的玻璃器皿及金器,來自印度的佛教念珠等等。人們據此推測:大辛巴威當年可能是一個經濟繁榮、商賈雲集的貿易中心,控制著西起馬塔貝萊蘭金礦區,東迄印度洋海岸之間的繁盛貿易。這裡發現的中國瓷器殘片則證明明朝鄭和下西洋時將中國不少特產帶到了非洲。
  • 撒哈拉以南非洲稻米進口量連年下降
    近日,《國際稻米統計觀察》 (OSIRIZ)發布七月份全球稻米市場形勢最新報告,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2020年稻米進口總量最高可能僅為1600萬噸。這一數字比2019年減少70萬噸,同時也標誌著該地區稻米進口自2018年以來連續第三年出現萎縮。
  • 2018中考地理知識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地形: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東部和南部分布著埃塞阿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和南非高原。非洲的最高峰是吉力馬札羅山。   2、河流: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主要河流有尼羅河、剛果河;尼羅河全長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從南向北流入地中海。剛果河流經世界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最終流入大西洋。
  • 受敬仰的石頭城:大辛巴威遺址
    原標題:受敬仰的石頭城:大辛巴威遺址 大辛巴威對現代人來說始終是個謎  辛巴威,除了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維多利亞瀑布」,還有「花樹之城」哈拉雷以及受敬仰的石頭城大辛巴威遺址  B  有探險家認為這些建築不是非洲人所造  在此後的一星期,我們觀賞了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驚心動魄的壯麗;也從「大辛巴威」遺址群落中感悟到古代非洲悠久的歷史和精巧的巨石建築文化。
  • 非洲建築:大辛巴威的遺產
    辛巴威是非洲最非凡的古蹟之一。大辛巴威的遺產和影響在11世紀和15世紀之間建造和佔領。令人印象深刻的石牆和周圍的結構遍布該國南部丘陵,靠近馬斯文戈。阿奇偉大的辛巴威的建築方法在非洲的建築中是獨一無二的。用辛巴威考古學家彼得·加拉湖的話說,這些牆展示了"一個在非洲其他地方或更遠的地方是無與倫比的建築"。
  • 諾克文化:撒哈拉以南非洲最早的文明,越過青銅直接步入鐵器時代
    引言提及「黑非洲」一詞,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這個詞來自於歐洲殖民者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稱呼,因為當地居民多為黑人(相對於白人佔一定比例的北非)且文明程度較低,歐洲殖民者將其視為黑色大陸,因此一語雙關地蔑稱其為「黑非洲」。
  • 七下人教版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視頻+教案
    教案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位置1.地理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於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西臨大西洋,東臨印度洋,東北臨紅海,面積約佔非洲面積的五分之四。2.緯度位置大部分位於23.5°N~35°S之間,中間被赤道穿過3.經度位置經度位置大部分位於15°W~50°E之間,全部位於東半球二、地形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主要以高原為主,被稱作高原大陸
  • 研究繪製撒哈拉以南非洲HIV地圖—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自然》 本報訊 近日,美國研究人員報告了2000—2017年47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愛滋病病毒(HIV)的預估流行率,全面展現了該區域的 儘管治療方法有所進步,但是HIV/AIDS(愛滋病)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疾病負擔來源,而且是該區域最常見的致死因。擁有更加詳細的關於HIV流行率差異的信息,或有助於預防和治療HIV感染。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Simon Hay及同事全面分析了2000—2017年47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HIV流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