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辛巴威之謎,石頭建成的房子

2020-12-11 騰訊網

你可能見過泥土建築成的土房子,鋼筋混泥土建成的房子,但你肯定沒有見過石頭建成的房子。在非洲南部有一巨大的石牆遺址,非洲人稱為大辛巴威。關於大辛巴威之謎是一個千古謎團,沒有人知道這些石頭房子是誰建築而成,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非洲大辛巴威之謎。

大辛巴威:石頭建成的房子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地球歷史源遠流長,還存在著很多的未解之謎。德國地質學家莫赫在非洲的南部發現了巨大的石牆遺址,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廢城。這種石牆遺址被人們稱為是辛巴威(意思是石房子),這是當地人起的名字,但莫赫確信這些石房子不可能是非洲人所建。那麼大辛巴威之謎是誰建築的呢?

大辛巴威之謎的遺址地處非洲大陸辛巴威首都哈拉雷以南300公裡處。「辛巴威」在當地土著班圖語中是「石頭城」的意思。這片廢棄的石頭城掩映在木提利魁河河谷盡頭一片蒼翠景色之中。山下的河谷裡,一道圍牆圍繞92米長、64米寬的地方,在這地方一堵殘留的神殿牆壁屹立。在這兩座巨大遺蹟之間,則布滿很多較小的房舍遺址,附近居民並不知道這些巨大石塊建築群的歷史。

這是一片佔地廣大的石頭城遺址,由三個部分組成,所有建築物均用長約30釐米、厚約10釐米的花崗石砌成,面積約達600多公頃。這三個部分是建在開闊谷地上的「大圍場」、建在山崖頂上的「衛城」和介於兩者之間的平民區。

大圍場是一座依山而建的橢圓形城寨,城牆分為兩層,外層長240米,內層長90米,不用灰泥之類的黏合物,卻異常堅固與平整,足見建築水平之高。大圍場也被某些人稱作神殿,最有代表性又具神秘的建築是一座15米高的圓錐形實心塔,有人推測它可能是當年王室祭祀用的石塔。也有人推測這座塔有可能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徵,代表生殖崇拜以及酋長們的權力,大辛巴威之謎是誰建築的呢?

辛巴威之謎:疑為猶太人建築

離大圍場不遠是一座地勢險峻的石山,山上矗立著的即為衛城。城裡道路錯綜複雜,像一個迷宮。考古證明衛城不是用於防衛,而是王宮,東面是國王居住的地方,西面則是國王祭祀的地方,是國家的宗教中心。

令人奇怪的是,在這座石頭城周圍居住著不少非洲土著。他們居住的全是原始的泥築棚屋,簡直不能跟石頭城同日而語。那麼,這些石頭城大辛巴威之謎到底是什麼人建造的呢?這些土著居民並不清楚石頭城的來歷。莫赫因此認為,這個遺址就是《舊約》中記載的所羅門王開採、冶煉黃金的場所。

這個遺址中有的建築是仿照所羅門王在摩利亞山上修建的耶和華殿修造的,有的是依照古埃及國王訪問所羅門王時的行宮造的。莫赫的推斷引起大批淘金狂蜂擁而來,結果對石頭城遺址造成了很大損壞。還有人認為,非洲黑人是沒有文明的野蠻人,沒有能力建造這麼雄偉的城堡,因此,辛巴威一定是外來民族修建的,或者至少得到了外來民族的幫助才建成。

可能是印度或阿拉伯商人修建了大辛巴威,也可能是猶太人建造了辛巴威,還有可能是腓尼基人,或者埃及人建造了辛巴威。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現在有不少學者傾向於大辛巴威是當地人的「土產」,因為在辛巴威境內不僅有200多座石頭城的遺址,而且每一座石頭城都經歷了幾百年修補、擴充的過程,不可能是某一個外來民族所建,至少包含了當地土著的辛勞。到底是誰建的石頭城,至今還是個謎。而建城者為何棄城而走又是一個末解之謎。對於大辛巴威之謎,你了解了嗎?

相關焦點

  • 大辛巴威石頭城遺址之謎
    大辛巴威遺址地處非洲大陸辛巴威首都哈拉雷以南300公裡處。「辛巴威」在當地土著班圖語中是「石頭城」的意思。這片廢棄的石頭城掩映在木提利魁河河谷盡頭一片蒼翠景色之中。城牆分為兩層,外層長240米,內層長90米,不用灰泥之類的黏合物,卻異常堅固與平整,足見建築水平之高。大圍場也被某些人稱作神殿,最有代表性又具神秘的建築是一座15米高的圓錐形實心塔,有人推測它可能是當年王室祭祀用的石塔。也有人推測這座塔有可能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徵,代表生殖崇拜以及酋長們的權力。離大圍場不遠是一座地勢險峻的石山,山上矗立著的即為衛城。城裡道路錯綜複雜,像一個迷宮。
  • 歷史建築之謎—大辛巴威下篇
    該說認為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初,來自地中海岸的排尼基人穿越撤哈拉大沙漠,定居於辛巴威,創建了一系列石頭城。15世紀歐洲人開始進入南部非洲,劫掠黑人當奴隸,搶奪財富,以致石頭城荒廢.使非洲大陸陷於愚昧黑暗狀態。另一種說法排除了「婔尼基人創造說」,認為石頭城是歐洲人創建的,或是另外的「優秀」外來民族指導非洲人創建的。
  • 探訪神秘消失的古文明殘片:大辛巴威遺址之謎
    大辛巴威遺址之謎大辛巴威遺址,位於辛巴威的馬斯溫戈省,距首都哈拉雷250公裡,它證明南部非洲曾經有過高度發達的黑人文明,是非洲著名的古代文化遺址,也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石頭城建築群體。
  • 受敬仰的石頭城:大辛巴威遺址
    原標題:受敬仰的石頭城:大辛巴威遺址 大辛巴威對現代人來說始終是個謎  辛巴威,除了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維多利亞瀑布」,還有「花樹之城」哈拉雷以及受敬仰的石頭城大辛巴威遺址「哈阿拉雷」在非洲大西洋剛果語族的肖納語(Shona)中,意為「不眠之人」,後成為當地部族聚居地的名稱。  1982年,獨立後的辛巴威政府把「索爾茲伯裡」更名為「哈拉雷」,意在時刻警醒自己,隨時準備捍衛民族的獨立和尊嚴。  哈拉雷不愧是「不眠之人」的城市,整個城市充滿活力,生機勃勃。
  • 大辛巴威遺址——非洲的萬裡長城
    南部非洲的辛巴威天氣宜人,藍天白雲山清水秀,宜居指數特高,這裡有錢買不到空調,四季一般處在10度至29度之間,低於十度以下和超過三十度以上的情況很少。當年,辛巴威的農業發達,有非洲的「菜籃子」之稱,菸草、玉米產量均甚高,世界有名。2000年開始,老總統穆加貝驅趕白人,結果辛巴威的經濟垮了,鈔票越印越大……。
  • 歷史建築之謎—大辛巴威上篇
    大家好,今天又由我來跟大家分享大辛巴威,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辛巴威的含意是「石頭城」。如今辛巴威共和國現存的大小石頭城遺址就有20。多處,其中最大一處在首都哈拉雷以南320公裡、馬斯文戈市東南24公裡處,佔地7.25平方公裡,通稱「大辛巴威遺址」,是南部非洲黑人古代文明的傑出代表.大辛巴威遺址位於三面環山、風景優美的丘陵地上,北面是波光粼粼的凱爾湖。
  • 玩桌遊學歷史:大辛巴威的紀念碑之謎
    作為印刷量特別少的斯波特公司旗下的另一款桌遊,《大辛巴威》也是特別的很,和桌遊《中世紀》一樣它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背景,你看到它的美工就知道它的背後的歷史背景很不一樣,很有非洲的感覺。你在網上搜索大辛巴威都是它的紙幣,它有多窮。
  • 大辛巴威: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千年古城遺址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2月14日,在辛巴威中南部馬旬戈省大辛巴威遺址,遊客參觀山頂衛城。 辛巴威在非洲班圖語中是石頭建築的意思,以它為國名意在展示國家的歷史和文明。哈拉雷東南300多公裡處有一處被稱為大辛巴威的龐大石頭建築群遺址。它約建於公元八至十世紀,佔地1萬餘畝。那一堵約250米長、10米高的橢圓形城牆、一座約9米高的圓錐形石塔和建築在90米高懸崖上的衛城,全部用約30釐米長、10釐米厚的花崗巖石塊壘成。大辛巴威規模宏大,建築精巧,是非洲古代文明的象徵,風格類似的石頭建築群遺址在辛巴威已發現百餘處。
  • 非洲建築:大辛巴威的遺產
    辛巴威是非洲最非凡的古蹟之一。大辛巴威的遺產和影響在11世紀和15世紀之間建造和佔領。令人印象深刻的石牆和周圍的結構遍布該國南部丘陵,靠近馬斯文戈。阿奇偉大的辛巴威的建築方法在非洲的建築中是獨一無二的。用辛巴威考古學家彼得·加拉湖的話說,這些牆展示了"一個在非洲其他地方或更遠的地方是無與倫比的建築"。
  • 黑非洲的文化遺產——大辛巴威石頭城
    說起石頭域,人們住往會想到我國的六朝古都、素有「虎曝龍蟠」之稱的南京城。而談到非洲古文明,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一埃及的金字塔、輛身人面像等文物古蹟,殊不知一向被視為貧窮落後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陸,不僅是人類最旱的活動地區之而且還留下了許多閃耀著人類智慧的古文明遺址,長期默默無聞,直至1868年才被世人所發現的大津巳布韋石頭城是南部非洲最著名的黑人文化遺址拿巴布韋」在當地非洲人的語言中意為「石屋」或「石頭城」,在辛巴威共和國廣袤的國土上,大大小小的石頭城星羅棋布
  • 藏金石頭城——「大辛巴威」
    1871年9月4日,一個疲勞的探險者在非洲中南部高原上的一個牧人家裡過了一夜。這個牧人家所在的地方就在辛巴威境內。旅行者是一個德國人,名叫卡爾·莫克。 第二天一大早,卡爾便起程了。沿著崎嶇的小路攀行了幾個小時之後,他來到了一個巨大建築物的遺址,當地人稱之為「大辛巴威」 ,使他感到吃驚的是,這些牆和這座塔竟是石板砌成的;石板切割得如此精確,鑲嵌得天衣無縫,沒有任何泥漿和石灰黏合的痕跡。
  • 世界遺址——大辛巴威
    1506年,葡萄牙人阿爾卡索瓦在給萄葡牙國王的信中也提到了這些石頭建築,並稱之為「非人力所及,而為神功鬼斧之作」。但均未引起世人的注意。只是到1871年,德國地質學家卡爾·莫赫到達該地,並斷定這個遺址是古代文明人的傑作,這才引發了一股辛巴威遺址發掘熱和「石頭文化」研究熱。
  • 你不知道的大辛巴威
    在非洲東南部有一個內陸國家叫做辛巴威,可你知道這個國名是怎麼來的嗎?原來,在這個國家境內,零星分布著大大小小總共200多個古代石頭城遺址。這些遺址不僅是國家的象徵,也是「辛巴威國名的來歷。在這200多座石頭城中,最著名就得數「大辛巴威」遺址了。
  • 眾神之城——特奧蒂瓦坎古城,雅典衛城大辛巴威
    辛巴威在班圖語中意為「石頭城」,境內已發現200多處「石頭城」遺蹟,其中「大辛巴威遺址」最為著名。大辛巴威遺址地處三山一湖之間,波平如鏡的凱爾湖倒映著遺址數千載時光。大辛巴威遺址是與眾不同的,它充分地顯示出非洲古代的精湛建築技術,這裡曾是一個強大的非洲國家的中心,傳說這就是《聖經》中的黃金和寶石城一一俄妻。
  • 世界文化遺產大辛巴威遺址
    大辛巴威遺址是古代南部非洲國家莫諾莫塔帕帝國的首都。是11世紀到16世紀當地修那人文明的傑作,也是南部非洲在中世紀時重要的貿易中心。它是埃及金字塔以南,非洲最大的石頭建築。儘管已經是廢墟遺址了,但大辛巴威仍是古代非洲文明的傑出代表,它是歷史上已經湮沒的一個帝國遺蹟。
  • 來看看大辛巴威遺址
    大辛巴威遺址位於辛巴威南部,這是一個佔地約40公頃的複合體,包括防禦工事、王宮、錐形塔和排水系統,其中最古老的部分建於8世紀以前。有的人認為「辛巴威」(zimbabwe)是「dzimba dza mabwe」的縮約形式,意為「石頭房」,也有人認為這是「dzimba woye」的縮約形式,即「受尊敬的房子」。然而,紹納語語言學家認為,這兩種說法都是錯誤的。
  • 眼界 | 大辛巴威遺址:失落的非洲古城
    (橢圓形建築一隅)大辛巴威位於林波波河附近。在修那人的語言中,辛巴威意為「石頭造的房子」。1868年的一天,歐洲的一位探險家在辛巴威的維多利亞堡東南約30千米的密林叢莽中追逐一隻野獸,偶然間發現這座石頭城的殘垣斷壁。
  • 大辛巴威王朝遺址:被歷史塵封的記憶
    >
  • 一座石頭城,曾是非洲古代文明的傑出代表,如今卻是這個模樣!
    大辛巴威遺址位於辛巴威共和國馬斯溫戈省,是一處古代巨石建築群遺址。據考證,這座石頭城建於600年前後,是卡蘭加古國的一處遺址,以此為中心曾先後建立過一些班圖人的王國。後經多次重建或擴建,在14和15世紀時達到鼎盛,是南部黑非洲古代文明的傑出代表。
  • 黑非洲的石頭城-大辛巴威
    西方人曾一度認為, 黑色非洲並沒有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文明,並因此將辛巴威石頭城這一龐大、複雜、精巧的石建工程的修建歸屬於白人。但事實最終證明,在中古時代的南部非洲,黑人們已經發展出了獨特的文明,並曾長期與古代世界保持著開放的交流和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