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小編去張店某四星酒店做客,席上端上一盤肉,一看是松肉,我問服務員,這是什麼菜,服務員脆快的說:「博山炸肉」
做為地道的博山吃貨,俺醉了!
同桌的人都說這道博山炸肉真難吃,俺也在心裡犯嘀咕,這四星級酒店是在赤裸裸的玷汙俺大博山炸肉。
你那掛滿麵糊的肉蛋,咬一口裡面還是肥肉。麻煩你好好培訓下你的員工,別動不動拿松肉(肉蛋)充當博山炸肉,請你別臭了俺博山炸肉的美名。
為了捍衛大博山炸肉的地位,小編絞盡腦汁,殺傷腦細胞無數,訪問無數大師傅,草寫了這個博山炸肉分辨手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食材:裡脊、後座肉等瘦肉
形狀:長條狀
掛糊:掛糊厚薄均勻
口感:外焦裡嫩
將瘦肉切成條狀,長4.5CM左右,放入和好的糊中醃製20多分鐘,糊內放花椒,然後上鍋進行炸制,其掛糊均勻。炸肉老輩人曾有粉炸肉之稱。能吃上炸肉是每代博山人的童年時的一種奢求!
點擊右側藍字看:【美食博山】手把手教你做博山炸肉
食材:後肘肉等瘦肉
形狀:切成骨牌塊
顏色:暗紅色
口感:筋道、有嚼頭
硬炸肉,切成1.5CM的立體塊狀,醬油醃製,掛薄糊,該菜需炸制二、三遍,由於炸制多次且吃著比炸肉有嚼頭,故稱硬炸肉。吃硬炸肉比吃博山炸肉更過癮,更有味道!
點擊右側藍字 教你做:博山硬炸肉
食材:肥瘦相間的五花肉
形狀:塊狀,成形後四不象,說圓非圓,說方非方,多有尖點,因為掛糊太厚,在下鍋時,其中入油鍋最晚的那端,形成尖點。炸好後表面光滑、內有氣泡。
口感:吃起來外皮酥脆、鬆軟。
用生粉、雞蛋等糗糊,肉再蘸上糊,食材瘦中有肥,松肉一般不單獨當菜上桌,而是做為博山燴菜、湯菜的一種配料。松肉是博山人過年都要做的一道菜,無論窮、富,就象酥鍋一樣,只因其一菜多用,做湯菜時,放幾塊入鍋,一鍋清菜瞬間調製成一道大餐。
點擊右側藍字學做:教你做博山松肉
食材:貼脊肉
形狀:片狀
麵糊:不放醬油,糊內放入雞蛋清,為的是裡脊肉的咬著酥軟。
裡脊肉薄薄的片狀,由於糊內放入雞蛋,咬著軟嫩,肉與糊在一起,難以分辨這是肉的味道還是糊的味道。
食材:肥肉相間
形狀:片狀,片大肉薄.
用生粉、放醬油,由於其切成片狀,炸制後,其中的肥肉也被炸得酥脆,入口香脆無比。
食材:三角肌
形狀:片狀
口感:酥軟相間,老少皆宜。
糊:全蛋糊,用雞蛋、生粉等
廣東肉切成大片,醃製時放入五香粉,炸好後,再改刀為條狀上盤。
松肉、裡脊肉不放醬油,其他差不多都要放,還有糊有的放蛋清,有的放全蛋,裡面道道多著呢。
看完這幾道大博山的肉菜是不是沒想到大博山光肉就有如此之多的吃法,告訴你,小編還沒講完呢,博山的肉還有烤肉、醬肉、虎皮肉、叉燒肉
此次只是科普一下,以後點菜千萬別再讓他們忽悠咱了!!
這幾道菜您都吃過嗎?
味道您還記得嗎?
如果不記得了,那還等什麼?
來大博山一次食神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