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虎:豬肉憨厚,油炸兇猛,博山粉炸肉硬炸肉軟炸裡脊炸廣東肉炸五花肉炸松肉……不完全手冊| 山東味兒55

2021-02-17 王老虎尋鮮記

有一晚,饞肉了。突然就想吃老家的博山炸肉了。

急匆匆去肉市,豬後肘腿肉或前夾肉處最是好,央屠戶,剌一刀精肉,回家,置案板,揮利刃,切小拇指粗細肉條,醬油精鹽蔥椒水略略醃漬,生粉加少許麵粉混合成糊,肉條拌於其中,抓勻上漿掛糊,起灶,生猛火,坐油鍋,油六成熱,將肉條逐條下鍋,油沸肉浮,呲啦聲響,肉條定型,撈出,復熱油,至油沸,再下炸肉復炸,炸至潤紅黃燦,眼見焦酥,便撈出盛於盤中,撒炒幹碾碎的花椒粗粉,此時趁熱,一定要趁熱,夾一塊,入口,鮮香鹹麻,油香脂潤,外面是一口酥的焦香酥脆,在唇舌之間嘎吱有聲,內裡卻是嫩軟的糯,粉嫩中卻似有肉汁,燙一壺酒,白酒,一口炸肉一小盅酒,爽極,解饞了。

我愛吃這老家博山的油炸的吃食,而博山人是把這些油炸的菜品都統稱俗稱為「炸貨」的。炸肉炸排骨炸肝尖兒炸小雞炸魚炸藕盒炸豆腐炸蘿蔔丸子炸綠豆丸子炸芸豆……老虎有本以前的博山菜老譜子,不算家常吃法,能上宴席的「炸菜」就有45種,這炸菜也是博山四四席兄必有的一個行件菜,可見博山人對油炸食物的熱愛了。現抄錄如下:

 

炸蝦段;炸蝦仁;炸蝦排;炸蝦丸;炸高麗蝦;炸鈴鐺蝦;炸魚仁;炸魚丸;炸魚片;幹炸五香魚;炸魚排;炸鮁魚子;炸櫻桃肉;硬炸肉;炸晾乾肉;炸春卷;炸肝千;炸腰穗;清炸胗肝;炸雛雞;軟炸雞;軟炸裡脊;炸雞排;炸肉排;炸骨排;鍋燒大腸;南煎雞丸子;炸肉;炸肝;炸大腸;炸豬心;炸丸子;炸裡脊;炸子蓋;鍋燒肘子;炸胗肝;炸豬肺;炸肚塊;炸排骨;炸花油卷;炸廣東肉;炸五香肉;蜂窩肘;紙包雞;蜂窩肉……

 

所以在博山人看來,不管是菜蔬禽肉,在油鍋裡走一遭,那感覺就像是味道打開一道大門,煥發了第二春。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炸上一簸籮的「炸貨」,肉呀魚呀丸子呀豆腐呀藕盒呀……都要備上滿滿的一簸籮才是一個豐盛圓滿的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老虎吃過全國各地美食多矣,別的不敢說,要論起油炸的食物,博山「炸貨」絕對是首屈一指的。

而博山人愛吃油炸食物,是有緣由和淵源的。油炸食物需要兩個先決條件,一是油脂,二是燃料,史書記載,博山原為山東省益都縣顏神鎮,清雍正十二年正式設縣。為當時重要陶瓷琉璃產地,資源豐富,工業興隆,商業繁盛,民富才會講究吃,才會捨得用大量的油脂來製做菜品,而民國24年《續修博山縣誌》記載,博山「邑煤採自元代,多在春冬兩季,土人挖作燃料。邑以物產為外人豔,稱視為寶藏地,不知邑之命脈,煤也」。博山人具備了這兩樣條件,喜歡做和吃油香脂潤的「炸貨」就不足為奇了。

 

博山「炸貨」頗多,今天老虎就單獨說說博山的炸肉,「炸肉」是個統稱,取法於「炸」,取料於肉,統稱為炸肉。但在博山,細分之下,還有粉炸肉硬炸肉軟炸裡脊炸廣東肉炸五花肉炸五香肉炸櫻桃肉炸xiong肉……等等之分。

 

蔡瀾先生在講到日本的天婦羅時說過一段話:天婦羅絕對不僅僅是油炸,而是師傅藉助油,讓食材使之成熟而已,這才是油炸食物的真諦呀。

 

袁枚的《隨園食單》裡記錄了一味油灼肉,灼,即是炸,滾油炮透的意思。文曰:「用硬短勒切方塊,去筋進,酒醬鬱過,入滾油中炮炙之,使肥者不膩,精者肉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老虎覺得博山的「炸肉」,就深得蔡瀾先生和袁枚先生所說的要領。肉的部位不同,用的方式不同,時間不同,火候不同,這才是美食的講究之處。

 

1987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簡明中國烹飪辭典》一書中,將「炸」法分為11種類別,即:炸、幹炸、清炸、軟炸、酥炸、脆炸、板炸、紙包炸、蛋白炸、油浸炸、油淋炸。博山的各種「炸肉」用到了其中很多「炸法」,還多了一種傳統的中國烹調教材中唯獨沒有的「硬炸」法。

 

博山「硬炸肉」是博山獨有的叫法,是因為選的是豬前夾肉和豬後肘腿肉,肥瘦相間,略有筋絡,油炸出來口感更加筋道有嚼頭來說的,當然做法也有獨特之處。要將肉切八分大小方塊,用博山當地趙莊醬油,蔥椒料酒,精鹽,生粉再加少許清水拌勻醃漬,尋常百姓家亦有摻入麵粉之法,講究一點的亦可加入全蛋醃漬,傳統的做法最好是用豬油來炸,豬油炸豬肉,方為正味,而且豬油屬於動物油脂,沸點低,容易掌握火候,不過近來因所謂健康之故,用此法少矣。肉塊醃漬入味後,油溫七成逐塊下鍋,待色微黃撈出,復熱油沸,再入炸肉,炸至色紅而外酥脆出鍋,撒博山本地所產花椒研面,此花椒與四川等地不同,味麻而香濃,烘乾研面,香氣更濃,與炸菜更配,若換作燉炒則香氣不足。

 

博山硬炸肉要是不用生粉掛糊,肉塊呢再切小一點,六分小方塊,用醬油,蔥椒料酒,精鹽醃漬,再用清炸的「炸法」做出來的就是炸櫻桃肉了。

 

一般俗稱的博山炸肉,實際上屬於「炸」法中的粉炸肉,而博山硬炸肉和博山炸肉的區別也並不是特別大,做法也類似,硬炸肉用的是肥瘦相間略有筋絡的肉,炸肉要用瘦點細嫩一點的肉,硬炸肉切八方肉塊,炸肉切的是一分厚、一寸長、五分寬條,硬炸肉是炸五分熟撈出,再二次下鍋,急炸至熟,炸肉是炸至七分熟撈出,再二次下鍋炸熟。硬炸肉的口感是筋道有嚼頭,炸肉是外酥裡嫩,還是有所區別的。

 

說完硬炸肉,那就再說說軟炸裡脊,軟炸裡脊屬於「炸」法中的軟炸,一定要用豬身上那一條最細嫩的內裡脊肉,切分半厚、四分寬、八分長的肉片,刀背略略捶松,調味不用醬油,要的是金黃的色兒,加精鹽少許,鹽一定不要多,僅為定味而已,磕一枚雞子,僅取蛋清調入肉片中,略調醃,再加生粉、水合勻。坐鍋,熱油,在油鍋中炸至五分熟時,撈出,油稍稍再熱,油溫不必過高,因為吃的就是裡脊的嫩勁兒,裡脊片二次下鍋,炸熟呈金黃色撈出盛盤,配一碟椒鹽一起上桌,空口吃呢,吃的是裡脊的肉香和細嫩,配椒鹽吃的是滋味兒,要是炒一碗糖醋汁兒上來蘸著吃,就又是裡脊兩吃了。

炸五花肉,也叫炸子蓋,屬於「炸」法中的清炸,有甜鹹兩種吃法,要用帶皮五花三層的下五花肉,切分半厚、五分寬的長條,加生粉、醬油、鹽和少許清水醃漬入味,油鍋內油初沸七成熱時,即下鍋油炸,炸到肉焦黃為準,不做二次復炸,改刀切成菱角塊,放入盤內,撒上白糖,吃來,肥而不膩,清甜適口,要是上一盤醬一盤麵餅一盤蔥絲一盤黃瓜條,在麵餅上抹醬夾蔥絲黃瓜條,再夾幾塊炸五花肉,卷而大口啖之,實在是過癮。

 

博山xiong肉是用「松炸」的做法,,具體是哪個xiong字,老虎考究了好久也未得知,估計得從方言音韻上來考究了。不過從炸的蓬鬆鮮嫩的角度和「松炸」的做法來說,確是應該叫做松肉的。

 

做起來倒也不難,在碗裡抓一把地瓜生粉,磕兩個雞子進去,調一個全蛋的粉糊,在爐子邊或者暖氣包上,讓粉糊發發酵,這樣才會蓬髮的好炸出來鬆軟鮮嫩,博山人叫「糗」糊,因為xiong肉不是直接吃的,是用來做燉燴菜的,所以以前的傳統要夠肥才好,現在,都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來做了。把肥腴的豬肉膘切條,加點細鹽醃漬入入味,放到「糗」好的蛋糊裡,裹勻了糊,一條條的在溫油鍋中炸透,不像炸肉炸排骨那樣炸兩三遍,xiong肉炸一遍就好,待會兒還要下鍋燉煮做燴菜呢,炸的太幹就沒有油潤的口感了。待炸的金黃燦然蓬蓬鬆鬆的,就好了,趁著熱,咬一塊,炸酥的粉糊裡包裹著一汪肥膘的油,實在是香呀。

 

炸廣東肉的名字也很奇怪,老虎考究過,這與博山陶瓷琉璃的經商有關,應該是學自廣東,來源於西餐中的炸豬排,此中淵源,老虎會做文章單獨介紹,不再絮表。而且有個有意思的事兒,炸廣東肉和博山的炸五香肉,做法很是相似,都屬於酥炸,都是用生粉,蛋青,鹽,醬油、五香面少許來醃漬,不過五香肉是切分厚寸長片,炸廣東肉要切成二分厚、三寸長片,而且要用刀打花刀劃紋。都是入開油鍋炸至五分熟撈出,再二次下鍋,炸熟。區別是炸廣東肉還要頂刀切成二分長片。

 

還要再說一些,博山在做「炸貨」掛糊時,必須要用「生粉」,很多人是把生粉和澱粉的概念混淆一起的,其實,《中國烹飪辭典》中有明確的論述,「生粉」是指用地瓜做成的澱粉,特指生粉。在博山人的心目中,只有用生粉調糊油炸的食物才能稱得上酥脆芳香的博山「炸貨」。

 

而且博山「炸貨」一般是要撒炒熟的花椒麵來提鮮增香的,花椒不要四川的麻椒,而是博山當地的紅花椒,這花椒麻香更足更濃,曬乾去籽乾鍋焙熟,擀粗粗的花椒麵,一定不要過細,麻嗖嗖的花椒麵配著炸的酥香的炸肉,那滋味,真是錦上添花。

 ……

 

這僅僅是博山「炸貨」中的很少的一部分,只是一個不完全手冊罷了,還有太多太多了,想起這些在唇舌之間悄然綻放的一口油香,就引得口水無數,我想家了,想博山炸肉了。

 

幸好。馬上就要回家了。

堅持原創美食文章,央視《味道運河》《吃貨傳奇》美食顧問,搜狐吃貨自媒體聯盟執行秘書長,美食紀錄片《搜鮮記》總策劃王老虎與你共同搜尋舌尖上的「鮮」!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 

微信公共平臺:王老虎尋鮮記(wlhxxj)

新浪微博:@王老虎尋鮮記
網易新聞客戶端籤約自媒體:王老虎尋鮮記

今日頭條客戶端籤約自媒體:王老虎尋鮮記

搜狐新聞客戶端籤約自媒體:王老虎尋鮮記

投稿/合作:563095086@qq.com

相關焦點

  • 博山硬炸肉、炸肉、松肉、廣東肉、五花肉 的秘方....
    麻煩你好好培訓下你的員工,別動不動拿松肉(肉蛋)充當博山炸肉,請你別臭了俺博山炸肉的美名。             為了捍衛大博山炸肉的地位,小編絞盡腦汁,殺傷腦細胞無數,訪問無數大師傅,草寫了這個博山炸肉分辨手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博山炸肉、硬炸肉、松肉、廣東肉、五花肉的區別在哪?
    麻煩你好好培訓下你的員工,別動不動拿松肉(肉蛋)充當博山炸肉,請你別臭了俺博山炸肉的美名。             為了捍衛大博山炸肉的地位,小編絞盡腦汁,殺傷腦細胞無數,訪問無數大師傅,草寫了這個博山炸肉分辨手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炸酥肉時,選裡脊肉還是五花肉?選對肉掌握好復炸技巧,肉質鮮嫩
    炸酥肉時,選裡脊肉還是五花肉?選對肉掌握好復炸技巧,肉質鮮嫩上次去姨媽家吃飯,姨媽做了一道炸酥肉,說實話,小編是第一次吃到這樣好吃的肉,以前真的沒有遇到這樣好吃的酥肉,姨媽的手藝一下子得到了我的認可,加上一點椒鹽,椒香味道十足,真的吃到停不下來,今天小編就跟姨媽學了一招,沒想到,也做出了香酥可口、外焦裡嫩的炸酥肉,接下來介紹給大家!
  • 炸廣東肉!
    提起廣東肉,看名字可別以為是廣東的一種美食,實際上跟廣東不沾邊,這是博山菜中的一道肉菜,說起來也是一段伴隨經濟發展的歷史佳話。
  • 教你做博山松肉
    博山松肉的來源,應該產生於松炸這一傳統技法;即生料切片,調味,掛糊,溫油慢炸,稱松炸,松炸菜的主要特點是成菜松嫩飽滿。傳統的做法是將豬肥肉膘或豬裡腔油切成0.6釐米見方、6釐米長的肉條,加鹽、料酒提前醃製、掛糊炸制。很顯然,如果再用肥肉膘製作,恐怕食客就不好接受了,所以現在都用豬五花肉替代肥肉膘,但是用豬五花肉替代遠不及傳統的豬肉膘炸出的松肉蓬鬆飽滿。
  • 大廚透露:不管炸什麼肉,別再用澱粉,用「它」上漿,香脆不回軟
    中國一直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而且在我國也有很多的美食,在前幾年的時候有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是非常的紅火的,其中記錄了很多中國傳統美食的製作方法,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炸肉的做法,可能在生活當中砸東西是非常常見的,而且很多的路邊攤上也有一些比較好吃的炸串,但過年過節的時候,家裡也都會喜歡紮上一些肉或者是魚
  • 廣東人炸五花肉,為什麼要邊炸邊澆水?這樣炸出來的豬皮會好吃嗎
    肥肉不膩,瘦肉不柴,這口感吃起來是一級棒。不過對一些比較肥胖的人來說這東西真的不宜多吃,如果你恰好還血脂高就更應該注意了。好在對於注重養生的廣東人來說,他們的做法就自帶養生屬性。吃一次廣東人做的炸五花肉絕對會讓你終身難忘。炸五花肉在廣東人嘴裡叫做酥炸肉。這名字聽起來就更饞人了有沒有?廣東人是如何做炸酥肉的?關鍵這一步驟非常特別。
  • 李昌順大師教你做博山松肉【周末大師說菜】
    博山松肉的來源,應該產生於松炸這一傳統技法;即生料切片,調味,掛糊,溫油慢炸,稱松炸,松炸菜的主要特點是成菜松嫩飽滿。很顯然,如果再用肥肉膘製作,恐怕食客就不好接受了,所以現在都用豬五花肉替代肥肉膘,但是用豬五花肉替代遠不及傳統的豬肉膘炸出的松肉蓬鬆飽滿。可以理解這也是食材與時俱進和健康飲食的一種創新。博山松肉有多種吃法,一是炸好後撒上花椒麵直接食用,酥燙鹹鮮、滿嘴噴香。第二種吃法是做主料食用,如醋溜松肉、蒸酥肉等。
  • 不管炸什麼肉,都別用雞蛋和麵粉,直接用它,保證金黃酥脆不回軟
    之前有很多粉絲說炸不來肉,炸的肉經常不酥脆,還炸糊了,而且放一會兒就回軟了,後面筆者教大家用了油炸專用粉來炸,這種粉炸肉非常好,因為這種粉包含了澱粉,麵粉,泡打粉等,而且按一定的比例調配好,炸出來的肉金黃酥脆,不容易回軟,但是有很多人說這種油炸粉添加劑太多,不能吃,所以今天筆者又給大家分享一個炸肉的方法
  • 長春這家小吃火了,炸裡脊,炸蘑菇,炸雞柳,排隊搶天天賣斷貨
    如果你還在吃炸雞配啤酒的話,那真的是out了,現在最流行的吃法,就是吃炸肉,喝可樂。今天推薦的這家店可挺有名兒的,來自大連網紅爆款小吃,他家的炸肉遠近聞名,收穫了不少吃貨粉。一起來看看吧。據老闆介紹,如此好吃的炸肉就是媽媽的手藝,最初只是一個夜市兒小攤,現在已經發展到多個城市的連鎖店,也是老闆夢想實現的味道。他家的炸貨種類非常豐富,炸裡脊、炸蘑菇、炸排骨、炸雞叉骨,魷魚圈,還有雞腿、雞胗、肉丸等十餘種。想吃啥,都給你炸的香香的。
  • 炸酥肉時加點它,皮酥肉嫩,多久也不回軟!多圖詳解炸酥肉的做法
    對於油炸食品,我們總是愛恨交織……實在饞不過,還是先吃個痛快再說吧! 趕緊夾了一個,是用三線五花肉炸出來的,一層肥來一層瘦,面衣香酥、豬肉嫩滑、外酥裡嫩,味道爽口,肥而不膩,蘸上椒鹽直接吃,那味道別提多香了!「酥肉」在全國各地較為常見,主要見於河南洛陽、江西、山東、四川、陝西等地,各個地方因做法不盡相同,卻因添加的輔料不同而又有區別。
  • 孩子不愛吃飯,做好軟炸裡脊肉和西紅柿炒雞蛋,葷素搭配好吃下飯
    對於軟炸裡脊肉這道菜來說,豬肉食材的選擇特別重要,可以是全瘦的精肉,也可以選擇帶筋的一級精肉,製作出來的味道都特別好吃,一頓建議不要做太多,大人品嘗幾塊就行,主要給孩子吃,半斤肉差不多就夠,畢竟現在的價格也不錯,所以一次不要買太多。
  • 不管炸什麼肉,別用麵粉和澱粉,直接用「它」,長久保持酥脆口感
    前段時間有粉絲給筆者私信發了照片,問筆者為什麼她炸的酥肉不酥脆,而且外面都炸焦糊了,裡面感覺還沒熟,吃起來不僅不酥脆,還能明顯感覺到一層厚厚的粉,我敢斷定她用的麵粉掛糊炸的酥肉,也不懂她是從哪裡學來的炸酥肉方法,只懂得裹一層厚厚的麵粉,最起碼調入點澱粉也能炸的更好點,所以筆者就告訴她一個炸肉的方法
  • 【美食淄博 · 傳統博山菜 · 炸排骨和炸小雞】
    今天我們邀請中國烹飪大師李昌順大師與山東理工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大酒店行政總廚扈志華聯袂製作博山炸排骨和博山的炸小雞。       博山炸貨在博山菜當中是普遍的烹調技法,沒有炸貨不成席,炸小雞也叫炸八塊,選的是琵琶腿,還有博山的炸排骨,這兩道菜大家非常喜歡,也稱為博山菜的標誌產品。
  • 炸藕盒、煎茄盒,淄博菜故事多!
    說起博山菜,就不得不說說炸菜,硬炸肉、炸裡脊、炸排骨、炸小雞、軟炸肝、炸春卷、炸藕盒,凡吃過博山菜的人,都會對其中的炸菜念念不忘。現在許多製作快餐的大小作坊,打出的廣告牌也都喜歡稱自己的菜餚是正宗博山炸肉、炸肝、炸藕合……但離開博山能炸出真正博山味的,卻少之又少。
  • 王老虎:乾隆御膳食單上的博山豆腐箱 | 山東味兒 (2)
    是將博山酥魚鍋和博山豆腐箱做成了一道菜的,很是妙,豆腐炸成大塊,挖空,側面開刀,一側相連,挖出豆腐,成豆腐箱狀,裡面卻像做酥魚鍋一樣依次加入五花肉片、白蓮藕片、海帶方片,油炸鮁魚片,再將豬蹄子白菜鋪於鍋底,放入裝好的豆腐箱,加醬油陳醋,白酒老抽,各種調料,慢火煨制至熟,涼透冰鎮,切片裝盤,真的好吃。這個老虎會單獨寫一篇的,不多說了。
  • 炸酥肉時,直接炸是外行!廚師長教你做法,酥脆不油膩,鹹香可口
    炸酥肉是一道民間傳統名菜,無論南北都會做,吃起來酥脆可口,味道鹹香,男女老少都愛吃,是一款大眾美食。炸好的酥肉不僅可以直接吃,還能做蒸酥肉、涮火鍋、煮湯等,都非常好吃。酥肉是油炸食品,很多人認為把肉直接放進油裡炸一下就行了,那樣是不會酥脆的,需要「掛糊」後再炸,那用什麼掛糊呢?麵粉還是澱粉?
  • 裡脊肉怎麼吃,炸一炸炒一炒,小炒裡脊味道好
    吃肉的時候相比於肥肉肯定還是愛吃瘦肉的人更多啦,那在瘦肉裡面小編認為要數裡脊肉的口感最好,吃著非常鮮嫩還能補充蛋白質,所以在平時炒菜的時候買來吃吃也非常值得。今天小編要做一道小炒裡脊肉,做法簡單也沒什麼需要忌口的,不管是家常吃飯還是朋友聚會做上桌都很合適。
  • 炸酥肉別只加鹽,多加一樣它,掌握3技巧,外酥裡嫩,放涼不回軟
    炸酥肉別只加鹽,多加一樣它,掌握3技巧,外酥裡嫩,放涼不回軟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炸酥肉別只加鹽,多加一樣它,掌握3技巧,外酥裡嫩,放涼不回軟!』最近吃了幾次川菜火鍋,有一道菜讓我最難忘,就是炸酥肉,吃起來外酥裡嫩,椒香麻爽,涮火鍋非常不錯,就是有點貴,一盤要28元,分量還特別少,很不划算,一家五口點一盤,1人吃3根就沒了。現在豬肉也沒那麼貴了,自己在家炸酥肉吃更划算,方法也很簡單,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