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味~博山肉凍

2021-02-16 美食博山
點擊上方藍字美食搏山關注我喲

☀ 99%博山人都在看的博山人的自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家鄉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博山接地氣、重服務的本地微信平臺!關注我們妥妥沒錯!小編微信:msboshan

投搞:msboshan@163.com 廣告:13365330683


 馬上就是除夕了,年忙的咋樣了?肉凍你準備了嗎?我們博山人在準備的年貨美食中,肉凍是不可缺少的,是年間節日家家戶戶必做菜品之一,也是博山地方美食的一種美味佳餚。

  我所說的肉凍包括:豬頭肉凍、豬蹄凍、豬皮凍、雞肉凍等。這些肉凍具有味道鮮美、清爽滑膩的特點,加上儲存時間長,所以每逢過年,家家都會做上幾盆不同的肉凍,供家人春節期間食用或招待親戚朋友。

和大家一樣每年我的父親也要wa 凍(做肉凍),父親一般要做兩種:一種是雞肉為主,一種是肉皮(或豬蹄)為主。父親做的肉皮凍一家人都特別喜歡吃,不但味美,而且清亮透明。

  花生、青豆加上豬蹄(肉皮)做成的肉凍,味道也不錯,是博山人常做的方法之一。花生滋養補益,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之為「長生果」,它的營養價值可以與雞蛋、牛奶、肉類等一些動物性食物相媲美。豬蹄(肉皮)等與花生、青豆混合,融合了二者的精華,的確是一道富有特色且營養豐富的美食。

  春節吃上一盤博山肉凍實乃美味,不過製作的流程也是比較麻煩的,要想製作出既養眼又美味的肉凍,火候的把握就顯得很重要了。下面以肉皮凍為例說說我是怎樣做肉凍的。     首先將肉皮洗淨、摘淨毛,放到鍋裡毛洗,隨時將泛出的沫沫處理掉。毛洗後再放到鍋裡煮。煮到能用筷子插透了,就可以拿出來用刀將肉皮切成長條或方形。然後放到鍋裡慢火熬燉(喜歡放花生、青豆的可以一起煮)。這時要放上蔥姜大料,味道會更香。熬製近一個小時後,根據個人口味加上適當的鹽和醬油。煮好後撈出大料和蔥姜,倒入盆等容器中,待凝固涼透後就可以食用了。

  魯菜以口味、顏色重為特點。熬肉凍的時候一定要加一些醬油提色,這是博山肉凍的特色,看起來更有食慾,更讓人想吃。吃的時候要搗一些蒜泥,加上生抽和醋,或者只倒上醋。

  肉凍是博山家庭年桌上的必備菜餚之一,過年了家庭團聚,品品博山肉凍,一定會更有年味!

關注美食博山,回復酥鍋,看酥鍋秘方,回復炸肉看炸肉秘方,回復春卷,看春卷秘方....

相關焦點

  • 老博山說肉凍
    前天拙作博山豬頭肉在【美食博山】發表後,不少網友留言熱烈。        所謂凍凍肉,就是肉皮凍,一般是在冬季吃。再將肉皮凍盛到一個一個碗裡,等涼了後放冰箱冷藏,冬天也可以放到室外。        涼透了的肉凍就像半透明的褐色的松香晶瑩透亮,裡面夾著一條條的小肉皮煞是美觀一看就有食慾!切上一大盤肉凍上桌就餐大受歡迎!
  • 魯菜那些事|水晶肘子和博山砙肉
    堅持原創美食文章,央視《味道運河》《吃貨傳奇》美食顧問,搜狐吃貨自媒體聯盟執行秘書長,美食紀錄片《搜鮮記》總策劃王老虎與你共同搜尋舌尖上的
  • 博山,炒鹹菜
    裡脊肉切細絲一一大鍋炒之……炒的過程加入少量的肉凍湯。        炒一次鹹菜至少有五六斤,炒好出鍋裝入博山獨有的,套五盆的老二或老三中扣好,放到室外菜櫥裡,冬天天冷炒好鹹菜略有肉凍。       吃的時候用八寸平盤,人多時也可以用十寸盤,盛上一盤下酒佐餐一一正如一首歌唱得: 山也美來,水也美,人也美……       我給它添上: 博山鹹菜做得美。        博山年下做的炒鹹菜,美味可口妙不可言。不管是尋常家宴,還是饕餮大餐上上一盤博山年下炒鹹菜,恰到好處絕不掉價!
  • 【舌尖上的山東】淄博名小吃——博山烤肉
    博山烤肉博山烤肉起源於博山地區,是一種歷史悠久,絕無僅有的傳統名吃,距現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如今博山烤肉已名揚省內外,成為迎賓的佳餚,饋賓贈友的禮品。解放後,博山食品公司將博山烤肉作為一個重要熟製品種納入正常生產,並進一步地研製了配方和提高了操作工藝。規定:每小塊烤肉長15~30釐米,寬約5釐米。1972年又由原來的先烤後剔骨,改為先剔骨後烤肉。
  • 王老虎:乾隆御膳食單上的博山豆腐箱 | 山東味兒 (2)
    待要吃了,就架蒸鍋,使猛火,把豆腐箱盛在一個湯盤裡,上籠蒸透,還要再炒個芡汁兒澆上,這澆汁是傳統的博山炒肉片的做法,用蒜末爆鍋,烹博山當地的陳醋、醬油,加鹽、糖、胡椒粉、砂仁面,入西紅柿塊、黃瓜片,菜花朵,玉蘭片、木耳,及蒸「豆腐箱」時蒸出的湯汁,煮滾,再用水澱粉勾薄芡,澆到「豆腐箱」上,一道豆腐箱就好了。食之,酸、鹹、辣、甜、苦、香、鮮、怪八味合一。滿口生香,美味絕倫。
  • 舌尖上的淄博美食:來了淄博旅遊,要品嘗下這些特色的美味佳餚
    淄博最認真的美食分享,像周村燒餅、博山豆腐箱、博山酥鍋、石蛤蟆水餃、金絲鴨蛋、周村煮鍋、景德東點心……每一個都是別樣的味道。而且這裡還是足球的發源地,也是我們熟知的《聊齋志異》的誕生地,這裡是齊國古都,這裡是陶瓷聖城。那麼今天就來說說舌尖上的淄博美食:來了淄博旅遊,要品嘗下這些特色的美味佳餚。話說,你都吃過幾樣呢?
  • 了解博山四四席
    至今的博山「四四席」上菜的順序依然遵循這一規律。在博山人士的餐飲生活中,上菜程序最為講究的當屬婚宴之中的官客席(俗話「油客席),在這種宴席上,上大件前的每一道程序均配有相應的飲品。如上四千果伴以茶水,上四點心佐以杏仁茶,上四鮮果配以紅酒。上新撤舊唯留四乾果與嗣後正式上菜的四個平盤始終不撤。以上十二品只供主客酒前墊腹,以防空腹飲酒之不適。待清理席桌斟滿白酒之後便開始上大件。
  • 博山:這道美味酸菜魚,藏在博山美食園的二十年老店裡
    山城博山的美食園有一家經營了二十年的老店,瀚祥張記全魚。一道酸菜魚伴隨幾代人的成長,目前已在江蘇, 山西,河南,濟南等地開設連鎖店二百多家,聽說現在人家不僅有傳統酸菜魚,還有咖喱,黑椒, 麻辣等眾多口味,一起去看看吧。
  • 什麼是博山四四席,帶你開眼界!
    博山四四席的形成,首推博山聚樂村,這離不開一代名廚的創新。博山過去盛行三臺席,即六碟、六小碗、三大件。當地名廚在此基礎上,改進為四四席,即四冷盤、四行件、四大件、四飯菜,自首創以來,至今為當地居民沿用。
  • 教你一道博山年下菜——烀肉
    既是博山家喻戶曉的燴菜也是博山全菜火鍋之中三要素之一:松魚、丸子、肉。此處特指的肉即是本文所指——烀肉。這個菜最大的特點是晶瑩剔透,肥而不膩,滑潤醇香,讓不愛吃肥肉的人有望而生畏變為欲罷不能。充分體現了博山廚師先輩們心靈手巧的技藝,善始善終的品格,把人們基本不願吃的大肥肉經過煮、炸、蒸、燴幾道工序使本身所含的肥油就基本不剩多少了,因而變得既好看又好吃,可說是獨出心裁,別具匠心。
  • 藏在博山五龍村的博山菜,味道正宗、量大實惠,沒熟人帶路找不到!
    這道博山名菜上過央視製作工藝複雜極為考驗廚師功底雞的形狀不變,全雞無破皮口感軟嫩鮮香,湯汁濃鬱回甘肉質鮮嫩,醇香味美把高湯煮沸後加入食材最後出鍋前撒上點香菜,滴入芝麻油接下來就是端出來品嘗了用湯勺盛入小碗中喝上一口,鮮香無比,爽滑勁道
  • 饞人的博山菜,看著讓人直流口水!
    而博山正是多山水而精於美食。上蒼賜這些給博山時,想必就有這麼一個柔軟的心意,不然何以有如此多的美味,烤肉、豆腐箱、酥鍋、春卷、蛋包、菜煎餅、石蛤蟆水餃……       打開蓋把豆腐挖出,再將竹筍、裡脊、雞肉、香菇、蝦仁、肉餡等鑲嵌在豆腐箱內,上籠蒸透,再用少量油,烹醋,加入適量高湯,調好味加入配料勾芡,澆到豆腐箱上即可。外酥裡嫩,滿口生香,美味絕倫,或用錫紙包裹,紙外澆上烈酒,上桌時點燃烈酒,濃香四溢,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水漫金山寺」。
  • 美味的博山包子,好吃的淄博火燒……這麼多種你喜歡哪一種?
    上來之後發現,那核桃般大的「饅頭」根本不是咱們山東的大饅頭,它類似於博山的煎包,但形狀、味道和博山煎包有著天壤之別。餡子好象是絞肉機絞的,全是一個肉疙瘩,很少有青菜,那肉黏糊糊的、白花花的,還是甜的。我僅咬了一口,「胃口」全無,那不是咱「山東大漢」吃的!江浙一帶的生煎饅頭也叫「生煎包」。
  • 在博山品美食,要吃哪些地道的博山風味!
    上蒼賜這些給博山時,想必就有這麼一個柔軟的心意,不然何以有如此多的美味,烤肉、豆腐箱、酥鍋、春卷、蛋包、菜煎餅、石蛤蟆水餃……    推薦理由:這是最具代表性的博山菜了,外地鮮有此吃法。牛肉、雞、帶皮豬肉、豬蹄,加上帶魚、鮁魚等海魚,還有豆腐,全部切塊過油,藕頂刀切厚片,海帶捲起來用細繩系好。鍋選用大砂鍋,下面放上竹篦子或骨頭以免糊鍋。
  • 博山硬炸肉、炸肉、松肉、廣東肉、五花肉 的秘方....
    前幾年,小編去張店某四星酒店做客,席上端上一盤肉,一看是松肉,我問服務員,這是什麼菜,服務員脆快的說:「博山炸肉」
  • 魏新:舌尖上的山東
    尤其是野生的,屬於螃蟹中的極品,背甲上鼓起三個疣瘤,像是肉多的把殼頂爆了一樣,吃起來更是滿黃滿膏,肉質肥美,還帶著一絲甜味,愛吃螃蟹的李漁說過,「蟹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貴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極,更無一物可以上之」,能配得上這番話的海蟹,大概也只有萊州灣的梭子蟹了。 大海不僅為山東提供了豐富食材,還調和了各種食物味道。
  • 博山炸肉、硬炸肉、松肉、廣東肉、五花肉的區別在哪?
    小編微信:msboshan開業宣傳、策劃推廣,找美食博山,電話:13365330683     前幾年,小編去張店某四星酒店做客,席上端上一盤肉,一看是松肉,我問服務員,這是什麼菜,服務員脆快的說:「博山炸肉」
  • 舌尖上的老黃縣
    雖然平時討厭花椒,但這個麻麻的香香的,真的是美味 舌尖上的老黃縣5--餚         外地人稱"燒肉",就是將豬的頭蹄下水在老湯裡煮,竟煮出這般的美味。7--炒肉拉皮          炒肉拉皮不同於東北的大拉皮,同樣是用綠豆粉做成的拉皮鋪於碗底,將炒好的黃瓜絲、裡脊絲覆於其上,最後以辣椒油、醋、麻汁等調料攪拌即成。
  • 最早的博山菜譜
    最早的博山菜譜現在已鮮為人知,但它卻是對博山菜的概括和總結,它面世已整整30多年了,由於它結合本地的實際,實用性強且通俗易懂,易於為大眾學習接受,所以成書後受到飲食界同行及各界的歡迎。由他們四人回憶、討論、總結、擬定內容,再經張本仁先生執筆寫出各菜的具體做法,然後由高良德審核定稿,名為《烹調講義》(初稿)這就是著名的博山菜譜。其內容分為: 一般葷菜部分;細葷菜部分:一般素菜部分; 細素菜部分:海乾、甜菜和菜雜項續頁部分共5集。全由張本仁先生親自刻版、油印在16 開的新聞紙上,裝訂成冊。當時中國經濟雖處困難時期,紙張質地粗、黑,但印刷清楚、美觀,閱讀非常方便。
  • 博山煎包 | 李昌順
    博山人喜歡吃地瓜粉條,這種粉條煮熟後透亮、有嚼頭,時間長了不糗。粉條可謂食品原料中的「和事佬」,它與大葷食材合在一起即顯富貴肉味,和豆腐、雞蛋等有代表性的素食原料在一起可吃出豆腐、雞蛋的特點。        博山菜注重調味,素餡則離不開花椒麵,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提鮮。加了花椒麵像味精等調味品就不需要再放了,這就是博山菜對於烹調的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