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不平凡。疫情汛情疊加,池州旅遊經歷著一場又一場「加試題」的考驗。
知重負重中,池州迎風行船,以建設「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為主線、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著力下好全域旅遊「一盤棋」,把自身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以「全域聯動」催開池州旅遊「好花更紅」。
「一盤棋」統籌,
「山縣聯動」激活新動能
「四面青山花萬點,緩風搖櫓出池州。」這是清代詩人姚鼐對池州自然風光的讚美。
池州地處「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的核心區,是安徽省「兩山一湖」旅遊區、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遊協作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鑲嵌在北緯30度最美風景走廊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如何擦亮這顆「明珠」?2016年,池州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整市創建單位,對於正在蓄勢待發的池州旅遊來說,這不啻於一次「乘風破浪」的重要機遇。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將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作為「新賽道」,自去年起,池州開始以更大的決心、更精準的舉措去突破任務難點、培育創新亮點——
成立高規格創建領導小組,作出全面動員和部署,在全省率先編制《全域旅遊發展規劃》;
按照「大九華、大旅遊、大產業」發展思路,統籌推進規劃、營銷、產業、服務、治理「五個聯動」,協同打造「文化山、生態山、文明山」新名片,加快構建形成「主城區、環九華山、石臺三點支撐,多板塊協同」的旅遊發展格局;
出臺《池州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為池州旅遊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按下「快進鍵」;
▲圖為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齊山·平天湖風景區。記者 左澤川 攝
建立九華山、青陽縣旅遊聯動發展機制,制定山縣旅遊聯動發展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
統一對外打響池州城市形象宣傳語「一池山水·千載詩城」,開啟旅遊整體營銷新篇章;
建立總規模2000億元的全要素文旅產業項目庫,分年度制定全域旅遊行動計劃責任清單,市本級每年遴選20個重大項目進行重點調度,先後建成德懋堂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初步形成環九華山、沿秋浦河旅遊走廊。
在「組合拳」的持續加碼下,近年來,全市旅遊駛進轉型升級「快車道」,旅遊人數、入境人數、旅遊總收入等旅遊業發展指標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池州市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獲評首批全國森林旅遊示範市,九華山入選「世界地質公園」,貴池區和青陽縣躋身「安徽省旅遊強縣」,東至縣獲評「安徽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石臺縣榮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青陽縣作為全省唯一入選縣進入「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行列。
「點線面」布局,
「城鄉協同」錨定新坐標
在池州,山水是固化著的詩,詩是流動的山水。
這裡濱江、依山、擁河、環湖,處處皆風景。
靜思遐想,眼前正是「江邊一幅王維畫,石上千年李白詩」所描摹的一派唯美意象。
屈指數來,以「山、水、洞」為代表的大小景點竟有300多處,已開發國家A級旅遊景區達39家。
旅遊資源如此豐富,景點更是遍布城鄉,但是如何才能將散落的「珍珠」串成「項鍊」?又怎樣才能將「各自優勢」打造成「共同長板」?這是在建設旅遊強市、打造旅遊名城過程中,亟待破解的難題。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
在長三角一體化正在縱深推進的大背景下,池州旅遊再次吹響「東向發展」的號角,掛起以九華山為龍頭帶動、點線面共同發力、城鄉協同發展的「作戰圖」,「全域旅遊」攻堅戰志在全勝、幹在當下。
九華山當仁不讓舞起「龍頭」。8月6日,由蘇浙滬皖文旅部門共同舉辦的「暢遊長三角·美好新感受」主題遊活動在南京舉行,九華山風景區入選長三角「高鐵+」旅遊產品。作為池州旅遊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排頭兵」,九華山風景區自6月份起就按下旅遊復甦「重啟鍵」,立秋前後又迎來一波接著一波的暑期觀光遊高峰,當前正在做強「神奇靈秀九華山」品牌,著力提升自身旅遊能級,積極拓展航空旅遊、高鐵旅遊,力爭到2022年成為長三角地區首選休閒度假勝地之一。主城區內外兼修刷新「印象」。2月中旬,被譽為「長江保護帶、城市呼吸地、群眾健身房、市民大客廳」的平天湖西部生態溼地,順著春風將巨幅水彩畫卷一摞子轉軸鋪開,75000株鬱金香花海分外「熱情奔放」,被追捧成新的「網紅」打卡點;3月15日,杏花村文化旅遊區啟動「雲賞杏花」實景直播,將「十裡杏花村」的美景搬上數位化「雲快車」。有「東湖西村」聯袂「主演」,加上清溪河環城、濱江沿線生態景觀等眾多角色的「客串」,主城區旅遊更多的「好戲」還在後頭。
(攝影:彭苗)
縣區城鄉聯動競相「賦能」。貴池區整合優化杏花村品牌發展,加強與平天湖的互動與呼應,致力做強做優主城區旅遊、加快腹地旅遊資源開發。東至縣注重旅遊發展與生態保護和諧共進,在推進文旅融合、豐富鄉村旅遊產品上下功夫,奮力將美麗的「堯舜之鄉」建成長三角休閒旅遊的「後花園」。石臺縣以建設「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為目標,樹強「全景石臺、全域旅遊、全產業融合」的理念,構建「一心四區」「一環八鄉」的全域旅遊基本格局,著力打造國家級旅遊目的地、長三角重要康養基地。青陽縣圍繞「神奇九華、靈秀青陽」定位,明確環九華山鄉鎮按照與九華山聯動發展、協同發展、錯位發展的要求,大力發展大健康大旅遊新業態,穩步推進「東九華」整體開發。
「創建管」結合,
「多路並進」開創新局面
在池州,走一走,就能邂逅心中的「詩和遠方」,這是池州人的自信。
這份自信,首先來自於自身的體驗。
端午節,不出遠門,來到西郊白洋河畔,就能在「天下第一詩村」觀看到「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的龍舟賽盛況;
▲2019年安徽省龍舟公開賽(貴池站)暨第四屆杏花村龍舟嘉年華活動
中秋節,就近散步,走到平天湖蓮花臺旁,即可在「中國最美賞月地」領略到「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的詩畫意境。
這份自信,還來自於池州旅遊品牌的顯著提升。
以今年8月份為例,池州旅遊的「熱度」與「三伏天」的天氣一樣熾熱。
8月初,《中國特色小(城)鎮2020年發展指數報告》正式發布,「青陽縣九華運動休閒小鎮」榜上有名;
8月中旬,全省13家旅遊景區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池州齊山·平天湖景區成功晉級;8月底,第四屆「尋找安徽避暑旅遊目的地」評選揭曉,全省共13處,石臺縣屏風裡慢莊高分當選。
這份自信,同樣也讓池州旅遊人亮嗓「吆喝」起來更有底氣。
上半年,「『趣遊池州』——池州抖音挑戰賽暨十大網紅打卡地評選活動」在「線上」掀起「熱浪」,市及縣(區)文旅局局長輪番登臺拍攝抖音短視頻,為池州文旅品牌代言,並邀請擁有千萬粉絲的網紅達人來池州「打卡」宣傳;
走出「家門」在浙江省投放IPTV電視大屏廣告,池州城市形象宣傳口號連續四天在杭州、寧波、溫州等地的熱門傳媒上熱播開來;
接連推出池州「十大民宿」「十大金牌小吃」「十大特色餐館」等「十大」系列品牌宣傳,讓遊客在市井的煙火氣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嘗得到風味、記得住鄉愁。
承載著市民的期望與遊客的信賴,歷屆池州市委市政府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持把「旅遊興市」戰略作為全市主戰略之一,全力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發展。繼成功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後,當前又在為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擂響戰鼓。
——突出旅遊項目支撐作用,夯實起跳「硬基臺」。近年來,全市先後建成「醉山野」原生態文化休閒度假區、九華山溫泉養生谷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九華天池」森林高空漂流、「富景垚閱+」共享書店、秋浦仙居精品民宿等一批新業態項目開放運營。完成2700公裡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建成G318青木段高等級公路、全域旅遊綠道120公裡。環九華山最美自駕風景道、沿秋浦河等特色旅遊廊道受到「驢友」歡迎。市縣兩級「一主三輔」旅遊集散體系基本形成。下一步,還將加大牯牛降5A級景區創建和「東九華」、杏花村兩個省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力度,推進全域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招大引強打造一批具有牽引性的新業態。
——優化旅遊市場綜合治理,提升競爭「軟實力」。按照《池州市2015-2020旅遊人才發展規劃》要求,啟動千人培訓計劃,分年度開展全域旅遊、鄉村旅遊等業務培訓班。組建市導遊員協會、文化協管員隊伍,促進文旅人才隊伍管理朝專業化、高效化方向發展。根據「雙隨機一公開」的原則,開展文化旅遊市場秩序檢查,全市累計出動執法人員約5.5萬人次,檢查文化旅遊經營單位約1.5萬家次。建立「紅黑榜」制度,文化旅遊行業誠信和信用體系建設得到全面加強。「池州智慧旅遊雲平臺」上線投入運營。接下來,將儘快完成「一部手機遊池州」系統的改版升級,在智慧管理、智慧服務、智慧營銷等三個層面推出更多應用。
——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彰顯城市「高品位」。以「文化+」推出新產品,《青陽腔》首次登上央視2019年新年戲曲晚會舞臺,池州儺戲走進復旦大學展演《千年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池州潤思祁紅(紅茶製作技藝)亮相「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展臺;以「體育+」培育新產業,池州國際馬拉松晉升為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池州國際徒步大會獲評「安徽省十大最美線路賽事」,「池州——環九華山深度自駕遊」入選「2019年第四屆十大長三角自駕遊線路」;以「健康+」發展新業態,今年3月份,「石臺西黃山富硒農旅度假區森林康養基地」躋身「國家森林康養基地」行列,全市8村入選全省20條「皖美鄉村」旅遊線路。今後,還將進一步加大文化旅遊資源保護和優勢文化旅遊資源開發力度,開發出更多更精美的以詩文化、儺文化、茶文化等為代表的地域文創產品,推動旅遊業態產品不斷升級出新。
▲愛傳遞-丁永清
▲饒頤 攝
東風浩蕩,徵帆正滿。在長三角一體化激昂的鼓點中,池州旅遊正在朝著建設「世界文化觀光勝地」和「國際生態休閒城市」的宏偉目標,乘風而進,揚帆馳行!
來源:池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