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邁進——池州市打造享有盛譽的旅遊名城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0-09-07 幸福池州

2020年註定不平凡。疫情汛情疊加,池州旅遊經歷著一場又一場「加試題」的考驗。

知重負重中,池州迎風行船,以建設「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為主線、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著力下好全域旅遊「一盤棋」,把自身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以「全域聯動」催開池州旅遊「好花更紅」。

「一盤棋」統籌,

「山縣聯動」激活新動能

「四面青山花萬點,緩風搖櫓出池州。」這是清代詩人姚鼐對池州自然風光的讚美。

池州地處「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的核心區,是安徽省「兩山一湖」旅遊區、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遊協作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鑲嵌在北緯30度最美風景走廊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如何擦亮這顆「明珠」?2016年,池州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整市創建單位,對於正在蓄勢待發的池州旅遊來說,這不啻於一次「乘風破浪」的重要機遇。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將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作為「新賽道」,自去年起,池州開始以更大的決心、更精準的舉措去突破任務難點、培育創新亮點——

成立高規格創建領導小組,作出全面動員和部署,在全省率先編制《全域旅遊發展規劃》;

按照「大九華、大旅遊、大產業」發展思路,統籌推進規劃、營銷、產業、服務、治理「五個聯動」,協同打造「文化山、生態山、文明山」新名片,加快構建形成「主城區、環九華山、石臺三點支撐,多板塊協同」的旅遊發展格局;

出臺《池州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為池州旅遊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按下「快進鍵」;

▲圖為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齊山·平天湖風景區。記者 左澤川 攝

建立九華山、青陽縣旅遊聯動發展機制,制定山縣旅遊聯動發展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

統一對外打響池州城市形象宣傳語「一池山水·千載詩城」,開啟旅遊整體營銷新篇章;

建立總規模2000億元的全要素文旅產業項目庫,分年度制定全域旅遊行動計劃責任清單,市本級每年遴選20個重大項目進行重點調度,先後建成德懋堂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初步形成環九華山、沿秋浦河旅遊走廊。

在「組合拳」的持續加碼下,近年來,全市旅遊駛進轉型升級「快車道」,旅遊人數、入境人數、旅遊總收入等旅遊業發展指標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池州市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獲評首批全國森林旅遊示範市,九華山入選「世界地質公園」,貴池區和青陽縣躋身「安徽省旅遊強縣」,東至縣獲評「安徽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石臺縣榮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青陽縣作為全省唯一入選縣進入「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行列。

「點線面」布局,

「城鄉協同」錨定新坐標

在池州,山水是固化著的詩,詩是流動的山水。

這裡濱江、依山、擁河、環湖,處處皆風景。

靜思遐想,眼前正是「江邊一幅王維畫,石上千年李白詩」所描摹的一派唯美意象。

屈指數來,以「山、水、洞」為代表的大小景點竟有300多處,已開發國家A級旅遊景區達39家。

旅遊資源如此豐富,景點更是遍布城鄉,但是如何才能將散落的「珍珠」串成「項鍊」?又怎樣才能將「各自優勢」打造成「共同長板」?這是在建設旅遊強市、打造旅遊名城過程中,亟待破解的難題。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

在長三角一體化正在縱深推進的大背景下,池州旅遊再次吹響「東向發展」的號角,掛起以九華山為龍頭帶動、點線面共同發力、城鄉協同發展的「作戰圖」,「全域旅遊」攻堅戰志在全勝、幹在當下。

九華山當仁不讓舞起「龍頭」。8月6日,由蘇浙滬皖文旅部門共同舉辦的「暢遊長三角·美好新感受」主題遊活動在南京舉行,九華山風景區入選長三角「高鐵+」旅遊產品。作為池州旅遊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排頭兵」,九華山風景區自6月份起就按下旅遊復甦「重啟鍵」,立秋前後又迎來一波接著一波的暑期觀光遊高峰,當前正在做強「神奇靈秀九華山」品牌,著力提升自身旅遊能級,積極拓展航空旅遊、高鐵旅遊,力爭到2022年成為長三角地區首選休閒度假勝地之一。主城區內外兼修刷新「印象」。2月中旬,被譽為「長江保護帶、城市呼吸地、群眾健身房、市民大客廳」的平天湖西部生態溼地,順著春風將巨幅水彩畫卷一摞子轉軸鋪開,75000株鬱金香花海分外「熱情奔放」,被追捧成新的「網紅」打卡點;3月15日,杏花村文化旅遊區啟動「雲賞杏花」實景直播,將「十裡杏花村」的美景搬上數位化「雲快車」。有「東湖西村」聯袂「主演」,加上清溪河環城、濱江沿線生態景觀等眾多角色的「客串」,主城區旅遊更多的「好戲」還在後頭。

(攝影:彭苗)

縣區城鄉聯動競相「賦能」。貴池區整合優化杏花村品牌發展,加強與平天湖的互動與呼應,致力做強做優主城區旅遊、加快腹地旅遊資源開發。東至縣注重旅遊發展與生態保護和諧共進,在推進文旅融合、豐富鄉村旅遊產品上下功夫,奮力將美麗的「堯舜之鄉」建成長三角休閒旅遊的「後花園」。石臺縣以建設「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為目標,樹強「全景石臺、全域旅遊、全產業融合」的理念,構建「一心四區」「一環八鄉」的全域旅遊基本格局,著力打造國家級旅遊目的地、長三角重要康養基地。青陽縣圍繞「神奇九華、靈秀青陽」定位,明確環九華山鄉鎮按照與九華山聯動發展、協同發展、錯位發展的要求,大力發展大健康大旅遊新業態,穩步推進「東九華」整體開發。

「創建管」結合,

「多路並進」開創新局面

在池州,走一走,就能邂逅心中的「詩和遠方」,這是池州人的自信。

這份自信,首先來自於自身的體驗。

端午節,不出遠門,來到西郊白洋河畔,就能在「天下第一詩村」觀看到「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的龍舟賽盛況;

▲2019年安徽省龍舟公開賽(貴池站)暨第四屆杏花村龍舟嘉年華活動

中秋節,就近散步,走到平天湖蓮花臺旁,即可在「中國最美賞月地」領略到「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的詩畫意境。

這份自信,還來自於池州旅遊品牌的顯著提升。

以今年8月份為例,池州旅遊的「熱度」與「三伏天」的天氣一樣熾熱。

8月初,《中國特色小(城)鎮2020年發展指數報告》正式發布,「青陽縣九華運動休閒小鎮」榜上有名;

8月中旬,全省13家旅遊景區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池州齊山·平天湖景區成功晉級;8月底,第四屆「尋找安徽避暑旅遊目的地」評選揭曉,全省共13處,石臺縣屏風裡慢莊高分當選。

這份自信,同樣也讓池州旅遊人亮嗓「吆喝」起來更有底氣。

上半年,「『趣遊池州』——池州抖音挑戰賽暨十大網紅打卡地評選活動」在「線上」掀起「熱浪」,市及縣(區)文旅局局長輪番登臺拍攝抖音短視頻,為池州文旅品牌代言,並邀請擁有千萬粉絲的網紅達人來池州「打卡」宣傳;

走出「家門」在浙江省投放IPTV電視大屏廣告,池州城市形象宣傳口號連續四天在杭州、寧波、溫州等地的熱門傳媒上熱播開來;

接連推出池州「十大民宿」「十大金牌小吃」「十大特色餐館」等「十大」系列品牌宣傳,讓遊客在市井的煙火氣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嘗得到風味、記得住鄉愁。

承載著市民的期望與遊客的信賴,歷屆池州市委市政府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持把「旅遊興市」戰略作為全市主戰略之一,全力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發展。繼成功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後,當前又在為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擂響戰鼓。

——突出旅遊項目支撐作用,夯實起跳「硬基臺」。近年來,全市先後建成「醉山野」原生態文化休閒度假區、九華山溫泉養生谷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九華天池」森林高空漂流、「富景垚閱+」共享書店、秋浦仙居精品民宿等一批新業態項目開放運營。完成2700公裡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建成G318青木段高等級公路、全域旅遊綠道120公裡。環九華山最美自駕風景道、沿秋浦河等特色旅遊廊道受到「驢友」歡迎。市縣兩級「一主三輔」旅遊集散體系基本形成。下一步,還將加大牯牛降5A級景區創建和「東九華」、杏花村兩個省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力度,推進全域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招大引強打造一批具有牽引性的新業態。

——優化旅遊市場綜合治理,提升競爭「軟實力」。按照《池州市2015-2020旅遊人才發展規劃》要求,啟動千人培訓計劃,分年度開展全域旅遊、鄉村旅遊等業務培訓班。組建市導遊員協會、文化協管員隊伍,促進文旅人才隊伍管理朝專業化、高效化方向發展。根據「雙隨機一公開」的原則,開展文化旅遊市場秩序檢查,全市累計出動執法人員約5.5萬人次,檢查文化旅遊經營單位約1.5萬家次。建立「紅黑榜」制度,文化旅遊行業誠信和信用體系建設得到全面加強。「池州智慧旅遊雲平臺」上線投入運營。接下來,將儘快完成「一部手機遊池州」系統的改版升級,在智慧管理、智慧服務、智慧營銷等三個層面推出更多應用。

——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彰顯城市「高品位」。以「文化+」推出新產品,《青陽腔》首次登上央視2019年新年戲曲晚會舞臺,池州儺戲走進復旦大學展演《千年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池州潤思祁紅(紅茶製作技藝)亮相「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展臺;以「體育+」培育新產業,池州國際馬拉松晉升為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池州國際徒步大會獲評「安徽省十大最美線路賽事」,「池州——環九華山深度自駕遊」入選「2019年第四屆十大長三角自駕遊線路」;以「健康+」發展新業態,今年3月份,「石臺西黃山富硒農旅度假區森林康養基地」躋身「國家森林康養基地」行列,全市8村入選全省20條「皖美鄉村」旅遊線路。今後,還將進一步加大文化旅遊資源保護和優勢文化旅遊資源開發力度,開發出更多更精美的以詩文化、儺文化、茶文化等為代表的地域文創產品,推動旅遊業態產品不斷升級出新。

▲愛傳遞-丁永清

▲饒頤 攝

東風浩蕩,徵帆正滿。在長三角一體化激昂的鼓點中,池州旅遊正在朝著建設「世界文化觀光勝地」和「國際生態休閒城市」的宏偉目標,乘風而進,揚帆馳行!

來源:池州日報

相關焦點

  • 安徽池州: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邁進
    將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作為「新賽道」,自去年起,池州開始以更大的決心、更精準的舉措去突破任務難點、培育創新亮點——  成立高規格創建領導小組,作出全面動員和部署,在全省率先編制《全域旅遊發展規劃》;  按照「大九華、大旅遊、大產業」發展思路,統籌推進規劃、營銷、產業、服務、治理「五個聯動」,協同打造「文化山、生態山、文明山」新名片,加快構建形成「主城區、環九華山、石臺三點支撐,
  • 安順: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 助推旅遊高質量發展
    8月1日,安順文化旅遊產業招商推介會在青島舉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攜著安順夏日的清涼,發出最火熱的邀請:安順山水風光秀麗,旅遊資源富集,民族風情濃鬱,氣候溫潤宜人,是一座文韻悠遠的歷史名城,是一處宜居宜遊的避暑勝地,是一方投資興業的活力熱土,歡迎到安順旅遊、投資興業。
  • 河北石家莊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河北日報記者趙永輝攝剛剛過去的8天中秋國慶假期,古城正定的客流量達131.75萬人次,同比增長2.9%;旅遊總收入突破15.2億元,同比增長5.8%——這雖是石家莊市一隅之統計數字,但這組數據的背後,不僅反映出石家莊文化旅遊市場復甦、旅遊消費需求日漸增大的客觀變化,更強有力地展示了石家莊市堅持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文旅產業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向綜合旅遊目的地服務轉變,全域旅遊體系日漸完善的可喜成果
  • 憑祥: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打造邊境旅遊國際名城
    自2016年2月被列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以來,憑祥市搶抓機遇、克難攻堅,舉全市之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面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加快「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型升級,取得了明顯成效。
  • 貴州習水全力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習水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為抓手,堅持規劃引領、生態引領、服務引領、品牌引領,主打城市鄉村、生態綠色、紅色文化、歷史文化等旅遊品牌,打造黔川渝結合部縣域旅居中心,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 全力擦亮「廣東旅遊看碉樓」的金字招牌 推動全域旅遊向高質量發展
    力爭創建我市首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全力擦亮「廣東旅遊看碉樓」的金字招牌,推動全域旅遊向高質量發展
  • 渭南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邁進
    渭南豐富的旅遊資源以及美好形象在中國版圖上熠熠生輝,成為國內外遊客心中的「詩和遠方」。  近年來,渭南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以整合優化存量旅遊資源、打造新型特色旅遊集聚區域為重點,全力構建「一核一心四帶十區」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推動渭南旅遊產業提檔升級。
  • 推動「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
    本報訊 烏當區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圍繞農文商旅融合發展思路,充分挖掘現有資源優勢,聚焦旅遊產品品質提升,全力打造鄉村振興新標杆,推動全區文化旅遊產業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
  • 焦作:做大「全域旅遊」文章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焦作:做大「全域旅遊」文章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7月12日,焦作市召開2019年上半年全市全域旅遊項目建設觀摩評價暨工作推進會,從景區提升到特色小鎮再到工業旅遊,與會人員一路走一路看,對各縣(市)區重點項目現場觀摩,並進行打分點評……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焦作緊鑼密鼓,只爭朝夕
  • 雲岡區打造全域旅遊 推進高質量發展
    ,推進文旅振興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雲岡區旅遊發展服務中心主任熊瑛說,把雲岡區高山鎮同宗教文化遺存的保護、利用、開發融入到「雲岡學」裡,形成一個新的延伸,打造高山古城史前文化探古遊、雲岡石窟文化遊、口泉老街民俗文化遊、晉華宮煤炭文化深度遊以及歷史文化名鎮名村遊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體驗式旅遊產品,通過串聯文化旅遊產品、經典線路,發揮雲岡石窟世界遺產的品牌優勢,以雲岡石窟為核心,打造全域旅遊目的地。
  • 甘州區全力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
    (記者 劉楓)甘州區以實現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把發展旅遊產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堅持以「文化為魂、旅遊為體、體育為用」,加快培育「旅遊+」產業發展集群,全區文化旅遊產業實現有序融合、市場持續穩定,預計全年接待遊客1339
  • 淳安確定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路線圖
    把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作為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的重要抓手,力求在體制機制、空間布局、產品業態、公共服務、旅遊品牌等五大領域實現新突破。
  • 繁峙:文化為魂 全景打造 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佛國北門 滹源明珠 三晉東門 京畿要塞繁峙:文化為魂 全景打造 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山西省第六次旅發大會為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按下了「快進鍵」。乘著旅發大會的東風,繁峙縣將依託這片古蹟眾多、得天獨厚的表裡山河,堅定不移把文化旅遊業培育成轉型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 打造「旅遊牧場」推動草原旅遊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立足錫林郭勒盟豐富的草原旅遊資源、深厚的蒙元文化內涵,以打造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國內外知名旅遊目的地為目標,從多年來小、散、亂的發展問題中找突破,提出精品化、高端化的草原旅遊發展路徑,以「做小、做精、做細」來打破小、散、亂的困境,提出將牧人之家提檔升級為旅遊牧場的發展思路。
  • 以全局思維促全域旅遊 以全域旅遊塑山水名城——看全域旅遊的...
    近年來,武寧縣依託豐富的山水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以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以全局思維深化「六條風景線」建設。景區景點「串珠成鏈」、環境建設「多維發力」、旅遊產業「跨界融合」……山水武寧營造了「處處是風景,處處可旅遊」的大旅遊環境,構建了多業態融合發展的全域旅遊新格局,在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未來五年千島湖旅遊如何發展?淳安旅遊高質量發展大會給答案
    未來五年千島湖旅遊如何發展?淳安旅遊高質量發展大會給答案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30 21:02:431982年,淳安縣設立新安江風景區規劃建設辦公室,開發建設新安江水庫東南湖區桂花島,千島湖景區歷史上第一個旅遊景點誕生,淳安縣旅遊業輝煌的發展之路由此拉開。
  • 安徽潛山市:全域旅遊引領高質量發展
    近日,潛山市鄉村野生古銀杏葉子漸黃,城區周邊二喬公園、潛河綠道銀灘等節令鮮花盛放……秋冬潛山,處處皆為景點。近年,潛山市委、市政府瞄準「最大的優勢在旅遊、最大的潛力在旅遊、最大的希望也在旅遊」這一市情,堅持把綠色理念貫穿到全市發展的全過程,依託綠色優勢抓發展,以天柱山為龍頭,吹響了「全域旅遊、全景潛山」號角,繪就了「處處綠水青山,家家金山銀山,人人壽比南山」新畫卷。
  • 全域旅遊如何發展?世界級旅遊景區如何打造?專家學者有話說
    12月23日,浙江省世界級旅遊景區建設暨全域旅遊(新昌)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新昌舉行。與會專家、學者以「共建世界級旅遊景區、助推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就如何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實現文化與旅遊產業的同步高質量發展展開研討。全域旅遊「新昌經驗」是什麼?全域旅遊是我國旅遊業發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浙江是較早提出並實踐全域旅遊的省份。
  • 玉林市:從景點旅遊走向全域旅遊
    今年,玉林市利用地理位置和旅遊資源優勢,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創建特色旅遊名縣,全面提升玉林旅遊文化產業、提升旅遊文化品牌、提升旅遊文化價值,打響「五彩玉林·田園都市」品牌,推動玉林旅遊業由「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
  • 杭州淳安確定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路線圖
    原標題:讓旅遊業成為「金橋梁」「銀鑰匙」 把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作為杭州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的重要抓手,力求在體制機制、空間布局、產品業態、公共服務、旅遊品牌等五大領域實現新突破。在12月30日召開的淳安縣旅遊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淳安給出了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旅遊創新路線圖,並出臺相應扶持政策,全面促進旅遊業從量到質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