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盛鎮,位於綦江區東部,距離綦江城區23公裡,以前經常在巴南區遊玩,地圖上看到一條標有木隆路,木隆路就是巴南區的木洞鎮到綦江區的隆盛鎮,經常去木洞鎮遊玩,而末端的隆盛鎮倒是沒來過,這次趁著周末的機會,來隆盛鎮走走,看看木隆路末端場鎮的真容。
綦江變化真夠快的,去年的8月份去東溪古鎮遊玩,當時還是客運車橫行天下,不過一年的時間,城區輻射 30裡內的場鎮,幾乎都開通公交車,以往大聲呼喊的客運車售票員,基本上聽不到,或許這就是綦江區近一年來最大的變化。
還有客運車去蓮石,聽說蓮石是高山上的小場鎮,自己很嚮往高山上的場鎮,特別是夏天,高山上的場鎮很涼爽,很想去蓮石場看看,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希望往後有時間去蓮石場看看,體驗一回高山場鎮的風採。
天氣熱也抵擋不住當地人聚集在一起打麻將的熱情,據說打麻將能預防老年痴呆,不管是不是真的,自己還真給相信了,儘管現在自己不會打麻將,為了防止步入老年後患上老年痴呆,自己也在努力學打麻將,爭取往後成為預防老年痴呆群體的一員。
以前喝上一斤米酒都覺得自己很能喝,來到重慶生活後,看到當地人喝一兩小杯的高粱酒感到很奇怪,覺得重慶人酒量太差,後來才知道高粱酒的精精純度50多度,米酒也就20多度,高粱酒跟米酒不在一個檔次上,是自己對高粱酒的認知有些膚淺,讓人當笑話了。
隆盛鎮跟其它場鎮不一樣,並沒有炎熱熱街道冷清,反而是人來人往,顯得很熱鬧,自己跟在他們的後面,聽他們的竊竊私語,都感覺有點不好意思,雖然他們用方言聊天,說什麼自己聽不懂,但跟著人家後面走,總感覺有些彆扭。
當地人不僅喜歡打麻將和打橋牌,也很喜歡打撲克,只是不知道他們怎麼個打法,自己也很喜歡打撲克,不過以自己對撲克的天賦,也就會打簡單的拖拉機,太複雜的玩法還真不會,感覺自己真的太落後,還不如這幾位大爺。
掛麵作坊一排排的掛麵,此時正是乾旱酷暑期,正是製作掛麵的最佳季節,自然曬乾的掛麵吃起來更加的地道,自己本來就很喜歡吃麵,每次趕場看到有掛麵都買一些回家備用,當然這裡吃掛麵作坊,那麼十來斤人家未必搭理你,平時只能在零售攤買。
每到一個地方都喜歡到當地的學校走走看看,可能是自己對當年的學生時代過於懷念,對學生時代的生活難以忘懷,站在學校大門前,授業恩師,同桌同窗,還有一起成長的小夥伴,校園時代的美好畫面閃現在腦海,點點滴滴更是歷歷在目。
今天不是趕場天,茶館顯得有些冷清,要是趕場天前來喝茶的茶客,都能把這家茶館給擠得水洩不通,絡繹不絕。聽說隆盛鎮258趕場,有時間來隆盛鎮趕場,體驗一下隆盛鎮的趕場文化和熱鬧氣氛。
生活在重慶多年,習慣當地的飲食習慣,小面每天都少不了,更誇張的是有時一日三餐都離不開小面,超愛吃肥腸面和牛肉麵,特別是肥腸面,肥腸所散發出來的特有香味,對於一個吃貨來說,真的是無法抵擋,越吃越帶勁,有時候一碗三兩的肥腸面,還真吃不飽,但出於內斂又不敢多吃,
天氣炎熱,吃個涼麵稀飯解解暑也好。說著也真夠幸運的,到隆盛鎮的時候是下午15點,所有的麵館也只有這家有稀飯涼麵,而且稀飯還是最後一碗。更意外的是給我弄涼麵的嬢嬢,她的兒媳婦娘家是廣西的,正想著可以飈廣西方言的時,嬢嬢兒子和兒媳婦都在綦江上班,錯過了一次飈方言的機會,這家離開家鄉太久,方言可能都有些生疏了。
看著老兩口手牽手還真有些羨慕,當今社會離婚率很高,正準備要離婚,或者已經離婚的人們,不防學學這對老夫妻,逛街都要手牽手,歲月如何流逝都磨不掉兩老至深的感情,愛可以平平淡淡也可以轟轟烈烈,但感情最重要的還是恩愛如初。當然自己目前還是單身狀態,這些年的忙碌奮鬥而忽略了個人的情感生活,沒能體會到兩人情感當中的奧妙,但是相信相伴才是最穩固的感情。
有故事的男人都喜歡思考,大哥這一蹲路邊,一手拿手機,一手託住下巴,堪比名畫偉大思想者的主角,不知大哥有何心事,內心會如此的沉重,不過在上有老小有小的年紀裡,想必每個人的生活狀態都是一樣的,只是每個人的心態不同,表現出來的神情不一樣,加油大哥,生活會越來越好,不必太多顧濾。
夢寐已久的隆盛鎮,木隆路的末端隆盛鎮,終於有機會來遊玩,感到很開心也很榮幸,不過當初想從巴南區接龍鎮直下,然後順道走蓮石場的計劃,因天氣原因而未能成行,感到有些遺憾,希望往後有時間,再去蓮石場遊玩。
本文是記事性文稿,見物說物,見其所想,所想所寫,如有不對的地方,敬請隆盛鎮人民的諒解,謝謝廣大讀者閱讀本文稿,敬請給予建設性意見。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