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後半句更精華,古人的處世之道

2020-12-24 明月文齋

現代有句話叫做「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農村路也滑,人心太複雜」,可以說是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反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著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一不小心就可能會被坑。

有意思的是,我們今天所踩過的坑,古人幾乎也都踩過,他們為此而留下了很多的告誡,好讓我們能夠儘量少踩一些坑,比如說這句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

「一人不進廟」意思就是說,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不要隨意進入廟宇,這是因為古代的寺廟往往在那些比較偏僻荒涼的地方,畢竟寺廟是出世的修行人居所,若是建在繁華鬧市的話,給人感覺也難免怪怪的。

而在偏僻荒涼的地方,我們就需要格外的小心謹慎,很多的強盜團夥都會棲身在古寺之中,一不小心可能就進了強盜窩,這樣的故事在《水滸傳》裡就有說過,魯智深進瓦罐寺化緣,卻被強搶民女的崔道成、丘小乙聯手打鬥,若非武藝高強,差點就將性命葬送在那裡了。

另外有種說法,則是說深山古寺中可能有什麼詭異靈性的地方,比如說寧採臣去蘭若寺借宿,結果就遇到了千年女鬼聶小倩,要不是有劍客燕赤霞幫助,估計也很難有個好結局;同時《拍案驚奇》裡也記載了很多惡和尚的故事,總而言之,孤身在外儘量不要進入寺廟。

「二人不看井」這句俗語很有意思,現在有部大火的電視劇叫做《隱秘的角落》,裡面一句臺詞是「我們一起去爬山」,結果兩人爬上山以後,一個人就把另一個給推到山下去了,「二人不看井」與這種「二人不登山」的意思差不多相同,防止被另外一個人給推入井中。

同時也是為了避免嫌疑,萬一對方自己失足落水,並且沒有救過來,當時他的身邊只有你一個人,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哪怕你沒有推,也必然會背上巨大的嫌疑,生活不得清淨。

在「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後面,還有著更為精華的後半句,那就是「三人不抱樹」,所謂抱就是抬的意思,不要三個人一起去抬樹,為什麼呢?因為三個人抬樹的時候,基本上就是樹前面、樹後面、樹中間各自一人,這個時候樹的重心就是由中間那個人控制的。

若是說你在樹前面或者樹後面抬樹,可是另外兩位同伴一起合作,忽然就把重心給移了一下,樹的重量一瞬間就全部壓向你,幾百斤的重量一下子湧過來,那可是真的可以壓死人的。

抬樹這種事情看似生活中很常見,但其實它也是有著巨大風險的,就算沒有合夥算計人,萬一對方因為自己身體突發疾病,突然就在抬樹的過程中去世,那麼你也洗不清自己的嫌疑。

古人有過非常多的生活經歷,自然也就總結出了很多的處世之道,這其中的很多智慧,哪怕是到今天,都是能夠給我們以智慧啟迪的,像「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看完後有沒有感覺自己學到了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後一句更有哲理,很少人知道
    農村俗語種類很多,有些俗語是指導農村農業生產的,有些俗語是指導農民健康生活預測天氣的,有些俗語還是告訴人們做人道理,指導別人做人的。那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是什麼意思,聽說後面還有一句更有哲理性,後面一句是什麼呢?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下半句更精華,老祖宗的處世智慧
    當時真心是一身冷汗,從此就牢牢記住了這「二人不看井」的教訓。後來才知道原來關於這種事情,還有著一句完整的俗語,「一人不看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看上去簡單尋常,其實都是老祖宗們日常生活經驗的精華總結,凝聚著老祖宗們的處世智慧。「一人不看廟」說的是獨身一人時不要隨意進入廟宇。
  • 俗話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除此之外,類似的俗語,有「萬丈深溝終有底,唯有人心不可測」、「知人知面不知心」、「太行之路能摧車,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山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今天要講的這句俗語,有著類似的意思,是警示著人們,需要防人。防人不是害人,也不是不信任,而是保護自己,古人注重自己的性命,也不是貪生怕死,而是為了自己的家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 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要是全是枯燥乏味的長篇大論,很難普及大眾,為人所接受;而農村俗語通俗易懂,耐人尋味,看起來簡簡單單,其中卻蘊含著深層的含義和很好的教育意義,今天子曰就為大家帶來一句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古人為何這樣說?
    就比如這句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描述的不僅是社會中的一些現象,更暗含古人的忠告!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又是什麼呢?且聽我一一一道來。一人不進廟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也很直白,意思是告訴我們不能獨自一人進入廟宇之內。那麼古人為何要這樣忠告呢?為啥一個人不能獨自進寺廟?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第四句更經典有哲理
    俗語常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第四句更有哲理中國的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時間裡,我們的先人將自己的經驗總結了下來,身為後人,我們應該銘記其中有價值的,並且加以改進之下學習和發揚。其中,俗語便是傳遞文化的一種獨特方式。不少俗語傳承千年,至今仍然被人們所採用。今天我們要分析的就是一句俗語。這句話的第一句是一人不進廟,這第一句就可以輕鬆的理解表面含義,而第二句是二人不看井。最後一句是三人不抱樹。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是何意?
    在我國歷史上,有很多的民間俗語流傳至今,這些俗語,看似簡短,實則包含了許多生活中的智慧,也涵蓋了許多現實意義。而所謂的「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雖然乍一看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這其中的深層含義,都有哪些呢?一人不進廟這句話字面意思是說一個人的時候,不要隨意進到廟裡去。
  • 「三人不抱樹,二人不看井,一人不進廟」,這句俗語是啥意思?
    這些俗語中都蘊藏著我們祖先的智慧,它們能夠經過時間的洗禮而不被淘汰,也不被遺忘,說明它的價值在如今也是適用的,能夠對後人有不斷的啟發和深刻的教育作用。在農村裡有這樣一句話叫作「三人不抱樹,二人不看井,一人不進廟」,這句俗語是啥意思?那麼這句話到底有什麼深刻的內涵呢?它為什麼能夠流傳至今呢?我們來看一下。三個人不抱樹。這句話的意思有兩重。
  •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在有的格言俗語中,既順口,又發人深省。比如「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當我第一次讀到這句俗語的時候,我真是深深的震撼到了,太精闢了。所以,老祖宗的處世哲學,確實值得我們學習,深思,比如,還有一句格言:「一人不進廟,二人不觀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這是什麼意思呢?
  •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下一句是?民間俗語教你做人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下一句是?民間俗語教你做人中國語言的深邃精妙絕非其他語言可以比擬的,詩詞歌賦是文人墨客的世界,俗語歇後語則是普通百姓的文學天地,很多俗語所蘊含的這裡,是古人經過了多年的經驗積累總結而成,時至今日,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警示作用。比如今天小編要講的這句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下一句是什麼?教你做人。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指的是什麼?
    一個人的時候要「慎獨」,兩人之間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三個人之間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上面這些都是古代的文人儒士提出來的一些觀點,在民間則還有這樣一句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又是什麼意思呢?一人不進廟,說的是自己在單獨一個人的時候不要進入寺廟這樣的地方,尤其是在夜晚。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有什麼寓意?
    我們都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其實就是古人對我們的一些忠告,而在古時候,盛會治安更是不如現在,無數古人為了警示後人,還總結了很多其他的忠告,因為易懂,受到人麼的廣泛傳播,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
  • 農村老人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樹」,啥意思?
    生活在農村,經常老人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樹」,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都是為了提醒世人: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下面我們簡單分析一下。一,一人不進廟。那為什麼古人說「一人不進廟」呢?我們看古裝電視劇,古人在出門的時候,尤其在荒郊野外,經常有住廟的習慣。因為住廟比較方便,廟一般都在荒郊野外,尤其是寺廟,很多都在深山老林裡,在那種地方,要想找個旅館,就很難了。但有時候走路趕到那裡了,又天色已晚,沒辦法,就得住廟。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何意?有道理嗎?
    俗語雖俗,但卻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啟迪,例如這句「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就非常適用於我們當下的工作和生活。首先,一人不進廟。為什麼說一個人不要去廟裡呢?這是因為古代有些僧侶,他們是因為生活所迫才當了和尚,並不是真正的六根清淨之人,所以當一個人獨自進入寺廟的時候,他隨身的錢財就很有可能被那些無良的僧侶惦記上,從而心生歹意,使其生命和財產受到傷害。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指的是什麼?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指的是什麼?農村俗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俗語和膾炙人口的詩歌不同,有一種獨特的語言文化。也正是因為這樣,這俗語才能廣泛的應用到平常的生活當中,被民間所流傳。因此來說,看似一些很平常的農村俗語,蘊含了讓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推動著我們向正確的道路前進。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樹,什麼意思?
    今天,給大家說一句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樹。 不管是在生活、工作還是學習中與人相處都是最基本的,這句俗語講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 俗話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古往今來,不少英雄豪傑死於小人之手,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正人君子做事光明磊落,而小人陰險毒辣,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寧可得罪十個君子,也不得罪半個小人,正如範仲淹所說的,人的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死於小人之手,是古人所不齒的,枉費了一世英名。
  •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民間俗語的含義
    在我國民間,有這麼一句俗語,叫「一人不進廟,兩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在過去深入人心,被很多家庭視為立身處世智慧的一部分。而對於當代人來說,這句話的含義則有些模糊了。因此小編今天來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句話的含義一人不進廟所謂一人不進廟,一般有三種較為合理的解釋。第一種。
  • 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要是全是枯燥乏味的長篇大論,很難普及大眾,為人所接受;而農村俗語通俗易懂,耐人尋味,看起來簡簡單單,其中卻蘊含著深層的含義和很好的教育意義,今天子曰就為大家帶來一句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樹」,說的是什麼意思?
    有一句老話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那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因為老人們經歷的事情比晚輩多,所以他們的生活經驗要更加的豐富。他們會根據自身的經驗,來指導後輩們往正確的方向走,所以說老人說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這樣的長輩也值得人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