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2021-01-09 子曰大官人

農村俗語是什麼?農村俗語其實就是老一輩用他們長時間的經驗總結出來的比較通俗的話語,它們為什麼會那麼廣為人知,其實也是有原因的。要是全是枯燥乏味的長篇大論,很難普及大眾,為人所接受;而農村俗語通俗易懂,耐人尋味,看起來簡簡單單,其中卻蘊含著深層的含義和很好的教育意義,今天子曰就為大家帶來一句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一、為什麼說「一人不進廟」

這其實跟古代治安情況有關係,在古代生活條件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出現了很多土匪強盜,這些土匪強盜大多都沒有固定的棲身之所,對於他們來說最好的安身之處可能就是寺廟了,一般寺廟都建在山上,或者偏僻的地方,這樣更方便他們藏身。在看古裝劇時都可以發現,大多主角在寺廟避雨時,都會遇到強盜打劫,所以當一個人的時候,最好不要進廟。

二、為什麼說「二人不看井」

這句話的出處是來源於古代的科舉故事,兩個秀才為了金榜題名,相約結伴而行,不遠萬裡去京城考試。路途遙遠,才走到一半,卻發現帶的糧食快吃完了,水水壺也要見底了,就在他們準備放棄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口井,其中一個秀才立即趴在井口飲水,而另一人則起了殺心,將其推入了井中,奪了他的盤纏,這樣不僅有了錢,有了食物,還少了一個競爭對手,一舉三得。後來事情敗露,這就有了「二人不看井」的說法。

這就是這句話要告訴我們的意思,當兩人結伴的時候,千萬不要沒有防備之心,畢竟知人知面不知心,可能傷害你的正是你平日裡自以為是的好朋友。

三、為什麼說「三人不抱樹」

這句話主要是說的關於合作的問題,大家應該都有三個人一起搬東西的時候,中間一個,一頭一尾再各一個。頭尾兩個人用的力是中間的人控制的,若中間的人偏心,往其中一方靠得近些,另一方的人必定會承受更重的壓力,就像在生活中,三個朋友,另外兩個人合作來坑你一個,你也只能苦笑了。

說了那麼多,其實總結下來就一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人性本就貪婪,上一秒對你笑的人,下一秒手裡可能還拿著刀子,這句農村俗語雖然是古人的經驗之談,但放到現代生活中,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只有懂得這些道理,你在生活和職場中,才能更加遊刃有餘,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啥意思?
    農村很多俗語老話,往往是源於老輩人上期生活生產的經驗總結,它們經歷了千百年的漫長發展,其中不少俗語能流傳至今且還被人們所常說,足以表明有其存在的道理。就這句有趣的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來說,它還是有些道理的。
  • 俗話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除此之外,類似的俗語,有「萬丈深溝終有底,唯有人心不可測」、「知人知面不知心」、「太行之路能摧車,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山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今天要講的這句俗語,有著類似的意思,是警示著人們,需要防人。防人不是害人,也不是不信任,而是保護自己,古人注重自己的性命,也不是貪生怕死,而是為了自己的家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 農村俗話:「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有道理嗎?
    農村的老人也喜歡借這些東西來告誡毛躁的年輕人,好更好的生活處事,其中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又是有什麼道理呢?甚至謀害性命的事情也是多發生在這裡,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有了一人不進廟的說法,也是告誡後人,要遠離存在危險的地方,外出最好是結伴外出,多少有個照應。
  • 老話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很多老話、俗語,沒有記載於書本之上,大多都是祖先們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下來的,而是由人們口耳相傳,一代代流傳至今。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俗語經常被我們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給人風趣幽默之感。下面我們要說的也是一句老人傳下來的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到底有什麼含義呢?先來看一下「一人不進廟」,關於它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獨自一人進廟,非偷即盜。在古代,廟宇的主要用途就是供奉神靈,它是人們求神拜佛的地方。古人一般都是很迷信的,因此對於神靈之說,也比較相信。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指的是什麼?
    一個人的時候要「慎獨」,兩人之間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三個人之間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上面這些都是古代的文人儒士提出來的一些觀點,在民間則還有這樣一句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又是什麼意思呢?一人不進廟,說的是自己在單獨一個人的時候不要進入寺廟這樣的地方,尤其是在夜晚。
  • 農村俗語「一人不住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真的嗎?
    農村俗語「一人不住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真的嗎?這是一句古老的農村俗語。在古代社會,這句俗語是非常適用的,是一句警告語,勸告人們在一人出行的時候,要保管好自己的財物,遇事要小心謹慎,避免遇到歹人謀財害命,到時候就悔之晚矣。
  • 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後一句更有哲理,很少人知道
    農村俗語種類很多,有些俗語是指導農村農業生產的,有些俗語是指導農民健康生活預測天氣的,有些俗語還是告訴人們做人道理,指導別人做人的。那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是什麼意思,聽說後面還有一句更有哲理性,後面一句是什麼呢?
  •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下一句是?民間俗語教你做人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下一句是?民間俗語教你做人中國語言的深邃精妙絕非其他語言可以比擬的,詩詞歌賦是文人墨客的世界,俗語歇後語則是普通百姓的文學天地,很多俗語所蘊含的這裡,是古人經過了多年的經驗積累總結而成,時至今日,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警示作用。比如今天小編要講的這句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下一句是什麼?教你做人。
  •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民間俗語的含義
    在我國民間,有這麼一句俗語,叫「一人不進廟,兩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在過去深入人心,被很多家庭視為立身處世智慧的一部分。而對於當代人來說,這句話的含義則有些模糊了。因此小編今天來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句話的含義一人不進廟所謂一人不進廟,一般有三種較為合理的解釋。第一種。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是何意?
    在我國歷史上,有很多的民間俗語流傳至今,這些俗語,看似簡短,實則包含了許多生活中的智慧,也涵蓋了許多現實意義。而所謂的「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雖然乍一看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這其中的深層含義,都有哪些呢?一人不進廟這句話字面意思是說一個人的時候,不要隨意進到廟裡去。
  •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下一句是什麼?很有道理!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下一句是什麼?很有道理!中華民族這麼多年的歷史流傳下來的事情是非常多的,文人表達自己感慨的時候會說的比較文雅,經常會流傳下來名人名言或者詩詞歌賦等。但是普通人就沒有這麼文雅了,因為封建社會時期大部分人都沒有讀過書,連字都不認識,就更不用說出口成章了。因此現在社會中我們經常聽到的俗語就是這些普通人總結出來的,沒有文雅的辭藻,全部都是人們生活經驗的總結,多聽一些俗語會對我們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也是一個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
  •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下一句是什麼?教你做人
    文/寒秋「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下一句是什麼?成語得凝練簡潔,詩詞的意境悠遠,歇後語俗語蘊藏的人生哲理等等都能夠讓我們感受到中文的博大精深。今天我們就講述一個教給我們做人道理的農村俗語。或許從字面上看,它簡單明了但字面下的深意卻值得我們思索。
  • 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啥意思?最後一句暴露了人性
    俗語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中璀璨的一顆星,它是由我們的老祖宗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所得出的精煉的語言,富有哲學和智慧。這些俗語在民間廣為流傳,至今對人們都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句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
  •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在有的格言俗語中,既順口,又發人深省。比如「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當我第一次讀到這句俗語的時候,我真是深深的震撼到了,太精闢了。所以,老祖宗的處世哲學,確實值得我們學習,深思,比如,還有一句格言:「一人不進廟,二人不觀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這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總有人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 。」一人不進廟這裡有個地方,容易讓人誤解,特別說明。這句話裡說的是廟,不是寺。寺是弘揚佛法,供養佛祖菩薩的地方,都是充滿強大的正氣陽氣,一個人去沒有問題。廟就不一樣,如關帝廟、土地廟、財神廟、娘娘廟。很多廟有自己獨特的屬性,如果你不小心得罪了主神,有可能會惹上麻煩。所以,一人不入廟。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第四句更經典有哲理
    俗語常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第四句更有哲理中國的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時間裡,我們的先人將自己的經驗總結了下來,身為後人,我們應該銘記其中有價值的,並且加以改進之下學習和發揚。其中,俗語便是傳遞文化的一種獨特方式。不少俗語傳承千年,至今仍然被人們所採用。今天我們要分析的就是一句俗語。這句話的第一句是一人不進廟,這第一句就可以輕鬆的理解表面含義,而第二句是二人不看井。最後一句是三人不抱樹。
  • 古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想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而老祖宗們留下來的文化遺產就包括那些非常經典的歷史俗語,那麼我們今天就帶大家欣賞一據句古代諺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那麼這句由老祖宗口口相傳下來的諺語究竟有什麼意思呢?它裡面究竟包含了什麼豐富的內涵。
  • 老話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觀井」,為何一個人不能進廟呢?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通過人們口耳相傳,能流傳至今已經很不容易了,雖然有些俗語早已過時,但也有一些俗語依然值得今人借鑑。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一人不進廟,二人不觀井,三人不抱樹」,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什麼意思?都是道理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什麼意思?都是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國歷史悠久,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中文的魅力連外國人都非常的喜愛。而其中的每一句諺語、歇後語、成語都是有不少的教育意義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後半句更精華,古人的處世之道
    有意思的是,我們今天所踩過的坑,古人幾乎也都踩過,他們為此而留下了很多的告誡,好讓我們能夠儘量少踩一些坑,比如說這句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一人不進廟」意思就是說,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不要隨意進入廟宇,這是因為古代的寺廟往往在那些比較偏僻荒涼的地方,畢竟寺廟是出世的修行人居所,若是建在繁華鬧市的話,給人感覺也難免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