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流傳下來的關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語句有很多。一個人的時候要「慎獨」,兩人之間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三個人之間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上面這些都是古代的文人儒士提出來的一些觀點,在民間則還有這樣一句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一人不進廟,說的是自己在單獨一個人的時候不要進入寺廟這樣的地方,尤其是在夜晚。古時的生活和現在差距很大,人們大多都是生活在貧困之中,生活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有句話叫做饑寒起盜心,於是很多人迫於生計都做起了強盜,傍晚打劫那些正經過偏僻地方的人,得來的贓物藏在哪呢?
無人的寺廟就成了絕佳的藏匿點,因此那些位於人跡罕至的寺廟很可能就窩著一夥強盜,普通的百姓獨自去了就會有危險,一人不進廟就是這麼來的。
第二句的意思是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不要去看井。據說在北宋時期,有兩個讀書人相約一起進京趕考,當時正是夏天,太陽曬得正起勁,兩人走在路上已是汗流浹背,嗓子已經幹得冒煙
這時正巧前頭有一口水井,兩人大喜,連忙往井口奔去,正當他們往井內望去的時候,其中一個人就起了殺心,心想:少了他就少了一個和我爭搶名次的人,正好自己身上盤纏也快沒了;最後他將另一個人推向了井裡。在井口,他面對的是陽光,心裡有的是對未來的期望,而向井內望去時,井的幽暗與寂涼放大了他內心的黑暗。後來在事情敗露後人們便嘆息:二人不看井!
三人不抱樹,不要三個人一起抬一棵樹。三個人抬一棵樹,其中一定是有個人是在中間扛著樹幹。古時就有這麼一件事,張三的妻子十分漂亮,他的朋友李四就覬覦其妻子的美貌,想要將她佔為己有
於是李四就和王五商量謀害張三之事,這天他們一起去砍了一棵樹,他們讓張三在最前頭扛樹,走到一半的時候中間那個人就偷偷地移到了後面,讓張三一個人承擔大部分重量,最後還沒到家張三就累死在了路上。因此三人不抱樹是指三個人在一起時要有防備之心。
雖說我們要對這個世界充滿善意,但我們也應多加防備那些居心不軌之人,這句俗語說的就是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