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運之後東林大酒店也關門了 無錫本幫菜哪兒還有?

2021-02-17 江南晚報


昨天,記者通過現場探訪酒店負責人以及餐飲界業內人士,這一此前在江湖上傳得沸沸揚揚的消息最終坐實:在餐飲江湖縱橫20多年的東林大酒店已正式關門歇業。

這是繼聚豐園、鴻運大酒店等相繼淡出江湖後,關掉的又一主打本幫菜的老牌餐飲。不過,東林大酒店負責人表示,「東林大酒店」這塊牌子還在他們手中,其人馬目前也都在老闆的另一經營場所——九龍灣度假村「忙活」,只要有合適的地方,他們還是想重新將「東林」這塊牌子豎起來。

1989年開業,最早名為東林賓館,後來幾年慢慢升為二星級,於是改名為「東林大酒店」,2004年又升級為三星級,星級一直保留至今。東林大酒店在無錫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一直都是老無錫人記憶裡的老牌本幫酒店。

芙蓉燴銀魚、紅燒牛骨頭、四喜麵筋都是東林的招牌菜式。不少老吃客都表示,東林大酒店所處地段是很好的,店堂環境高雅,菜餚品質口味上乘,所以曾經很輝煌,生意很紅火。後來,周邊像川妹子等先後開張,錫城開始流行川菜,東林也就漸漸淡出視線,但是那時候不少市民周末家庭聚會,討論來討論去居然還是能想到去東林大酒店,雖然舊了很多,大堂也已經沒有了往日的華麗整潔,不過菜還是好吃的,濃油赤醬的口感還是無錫人的愛。

現場一位負責現場指揮的人員告訴記者,東林大酒店這塊地的產權是屬於政府的,年前進行招投標,錦江之星成功投到這塊地方,他們現在準備翻新東林大酒店,基本大半年之後就可以重新開業了。

談及東林大酒店的黯然離去,他表示:「東林大酒店還是以前老三星的規格,現在無錫城裡這種老三星的酒店基本都是淡出消費者的選擇視線了。再加上之前這裡修地鐵搞了很長時間,人氣都被破壞了,效益自然不好。」

從2011年開始到2014年12月份,地鐵2號線的建設將東林大酒店正門口的道路全部封閉了起來。「全封以後,生意可以用慘澹來形容。」他表示,當時酒店開著,一天下來光是能源方面的消耗就要1萬多元,那時候撐得非常辛苦,以至於重新招投標時候租金談不下來了。「地鐵改造期間房東不肯降租金。

2014年12月地鐵一通,我們就跟業主商量,希望把租金減下來。」但是房東堅持不肯退步不減租金,無奈之下只好關門停業了。

他透露,其實早在2015年1月就已關門歇業了。

後來,地鐵2號線通車以後,人流量卻也沒有回升。「市民更願意去薈聚、去海岸城,原本熱鬧的東門保利廣場也關門了,沿街的實體店也歇業了,這一片的人氣已經被帶走了」。

另一個根子問題還是「停車難」。人民東路擴建以前該店可以停五六十輛車,擴建後原本的停車位成了慢車道,最多只能停10多輛車。

都大明介紹,原本錫城有8大菜館:中國飯店、迎賓樓、江南酒家、狀元樓、聚豐園、二泉酒家、醉月樓、拱北樓,而今這8大菜館不是易主就是消失了,還勉強支撐的生意也是不如從前了。「無錫市民人均餐飲消費在68元左右,這種消費能力在江蘇省是排名第一的。市民不是沒有吃的需求,只是吃的不一定是傳統錫幫菜。」

都大明分析,一方面是相關部門缺乏對老字號或老牌酒店的保護和扶持政策,處於任其消失的狀態。同時,產業結構的變化過大,對第一產業農副產業的影響太過,以至於傳統錫幫菜缺乏正宗食材的支撐。

「無錫還是需要像三鳳橋、湖濱飯店這樣能承接本幫菜宴席的大型餐飲企業。」餐飲界一業內人士表示,他看好最近幾年本幫菜餐飲的經營。(晚報記者山風小麥文/攝)

本幫菜老店倒閉了幾家不等於本幫菜的擁躉凋零了,不信?就看看下面這份地道本幫菜飯店的琅琊榜吧。

怡紅園酒家



他們家以無錫菜為主打。「好酒不怕巷子深」這句老話用在怡紅園身上正合適,小店地處弄堂,沒有熟客帶可不好找。做的是本幫菜——幹煎帶魚香酥可口,叫人回味;梅汁排骨料好味美,就是甜了點。價格很實惠,生意特別火爆。店面經過精心的裝修,給人的感覺還是非常不錯的,衛生什麼的都是很乾淨的。

推薦菜:幹煎帶魚 梅汁排骨 草菇蒸鳳爪 腰花 開片基圍蝦 四喜筒腸 德國蹄胖 一鍋鮮 紅豆沙圓子 涼拌腰花 饞嘴牛蛙

地址: 崇安區南市橋巷6-1號

姆媽炒菜

無錫最具性價比的本幫菜館之一,菜品很家常化,像店名一樣,出品媽媽的味道。招牌姆媽紅燒肉,口碑極佳的一道菜,很多食客慕名前來,賣相很家常,色澤不錯,選用的肥瘦各半的五花肉,酥爛可口,很有媽媽的味道。

推薦菜:紅燒肉 糯米蒸排骨 什錦麵筋 金針菇肥牛 秘制鳳爪 梅汁排骨 幹煸四季豆

地址: 崇安區 崇安寺街區鐘樓48號201室

天福苑

天福苑也是無錫的老字號飯店了,主營本幫菜,口味正宗,而且生意特別火爆,還需要提前打電話預約,不然可能就要等位。特色就是玉蘭餅,裡面的肉味道蠻好的。

推薦菜:玉蘭餅 紅燒肉 一品雞 口水雞 紅燒蘿蔔 脆鱔 鵝肝 無錫排骨) 天目湖魚頭 基圍蝦 牛仔骨

地址: 崇安區崇寧路19-2號(近檢察院)

三鳳橋大排檔


醬排骨是一絕,色澤醬紅、香味濃鬱、骨酥肉爛;虎皮鳳爪、燻魚、梅汁翅中都是特色菜,不可不試。如果沒有時間坐下來用餐,外賣窗口有許多熟食提供,帶回家做手信也不錯。

推薦菜:玉蘭餅 三鳳橋排骨 糖醋小排 蟹粉豆腐 清炒蝦仁 桂花糖芋頭 糟溜魚片 無錫小籠 醬排骨 紫金鳳爪 乾鍋大蝦

地址:崇安區工運路28號原伊酷童5樓

老牛窩裡


老牛窩裡的環境和服務談不上,靠的就是家常的味道。中午十點半就已經客滿,下午4點半後就開始排隊,沒有吃過老牛窩裡的人肯定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吃過的人都懂,美味值得等待。

推薦菜:臭鮭魚 餛飩 拌腰花 豬尾巴 牛肉鬆子年糕 鮮蹄筋 梅汁排骨 生抽蝦 翡翠魚餃 蘇北肉圓湯 鴨頭煲 功夫豆腐煲

地址: 南長區N1955南下塘文化創意園(工業園)

金氏香酥鴨


經營正宗傳統的蘇錫幫菜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最早的店面是開在老輕院旁邊,後來搬遷到永樂路新天地的外圍 ,新四方隔壁,店面不是很起眼,但是有包廂。這家店的店主是目前做蘇錫幫菜最正宗的老法師金徳美老先生,也是他的家傳店。店內的做菜師傅多數是以前老迎賓樓的師傅,菜式延承了正宗的蘇錫幫菜口味,水平堪稱一流。

推薦菜:香酥鴨 梁溪脆膳 香菜拌腰花 紅燒筒腸 八爪魚 松鼠桂魚 水晶蝦仁 金箱豆腐 糖芋頭 芙蓉魚片 響油鱔糊

地址:南長區永樂路110號

巷子口私房菜

跟老牛窩裡老店一樣的私房菜館,環境很是糟糕。進門就能看到大鍋子,裡面都是燉菜燉湯。私房菜很有無錫味道,筒腸真心好好吃,非常下飯!牛肉湯是我們一致公認最好吃的一道菜了,牛肉燉的糯糯爛爛的,鮮的眉毛都要掉下來了,有一種瓦罐煨湯的感覺,十分推薦。

推薦菜:同腸 牛肉湯 草雞湯 乾鍋豆角 農家百葉 臭桂魚 豬爪 秋葵 鹹肉筍

地址: 南長區向陽南路太湖大道交界

電話: 13115085880 15261573098

和團團


和團團的前身是一個會所,它的位置在運河邊上的蠡溪公園內,不熟悉的需要開著導航去,在公園裡停車後還要按照指示牌走一段。許多客人都認為找地方有點辛苦,可邊吃飯邊透過落地玻璃看風景,享受呀。這家飯店裝修風格古色古香,與公園的風景融為一體,給人鬧中取靜的感覺。

推薦菜:糰子 活殺響油鱔糊 吊雞露 大腸煲 麻得跳 糖醋小排 海鱸魚 松鼠鮭魚 清蒸鱸魚 炒什錦 雪菜炒蛇魚 冷盤蝦 青椒雪菜長豆

地址: 濱湖區 蠡溪路38號-11蠡溪橋北堍,蠡溪西苑內

食客三千


藏匿在無錫一個平平常常的弄堂裡面,進門可是別有洞天。懷舊的老房子面積不大,但每一個包間都很用心裝飾,牆上的書法字畫、竹編籃子的吊燈、老舊的桌椅板凳,搭配大紅大綠的布藝,藝術氣息撲面而來。

推薦菜:肉釀麵筋 豆腐蒸鹹菜 蒸魚 炒莧菜 油麵筋塞肉 豆腐燒大腸 大蒜炒大腸 腊味合蒸 燒螄螺 紫蘇蝦子 卷三鮮 酸梅汁

地址: 濱湖區青山東路四院附近(食客三千)

老灶頭傳家菜


老灶頭的菜品以濃油赤醬的無錫本幫菜為主。紅燒肉黑中帶紅,顏色赤亮,地道老無錫的燒法,下飯的不得了!湯絲螺、紅燒划水、肉釀麵筋一批無錫本幫菜也是老闆拿得出手的拳頭產品。每天的飯點,老灶頭都人頭攢動,不少熱門菜品可是售完即止的哦,要吃可得趕早。

推薦菜:紅燒肉 湯絲螺 紅燒青魚尾 酒糟腰花 飛餅 醬大骨 全家福鍋 煎帶魚 爆魚 白切羊肉 雪菜目魚仔 豆腐魚

地址: 濱湖區 梁青路678號

東紅飯店


東紅是一家挺小的飯店,門面很普通的小飯店,生意超好,因為有別家沒有的招牌菜。牛骨頭必點,鵝湯、清炒蝦仁,響油鱔糊都是地道的老無錫口味。

推薦菜:牛骨頭 響油鱔糊 松鼠桂魚 老鵝煲 什錦麵筋 手扒蝦仁 牛排 松鼠鱖魚 麻婆豆腐 韭菜鴨血湯 手剝鮮蝦仁 紅燒肉

地址: 濱湖區 經貿路89號蠡湖苑北門對面

索索破父子蒸菜館


20年前,索索破由一對父子創建,當時在鴻橋橋堍,名叫開源飯店。那時的店鋪又小又破,整個店面一共只有四張桌子,遇上下雨天,客人甚至還得撐著傘吃飯。許多客人乾脆開玩笑稱其索索破,此名慢慢流傳開來,老闆乾脆就改了名。口味比較清淡,有些菜的做法使人眼前一亮,珍珠鰻魚色香味俱全;蒸雞爪又糯又香。

推薦菜:蒸雞爪 清蒸鰻魚 珍珠鰻魚 一塌糊塗 椒鹽蝦 清蒸帶魚 雞湯 日月同輝 鱈魚 鹹豬手 千手觀音 木桶牛肉

地址: 濱湖區 建筑西路623號(建筑西路與景宜路交叉口)


這家飯店在當地是很有名氣的,特別是農家樂方面的菜品,整個飯店有點公園的感覺,好象有兩處房子,之間是長廊及花園。紅燒肉,這道菜好象是每桌必點的菜,味道燒的真不錯,甜甜的,肥而不膩,但不是那種很酥爛的。

推薦菜:椒鹽手抓骨  糰子 紅燒走油蹄胖  雜糧窩頭  紅燒肉  紅燜野生甲魚  扣卷鮮

地址: 惠山區 陽山鎮桃源中路

王府飯店

惠山區陽山鎮上,有世外廚藝高人藏身於此。這家館子的出眾倒不在於菜色烹製得多高明,而是六十多歲的老師傅將鍋勺玩弄於鼓掌,老師傅曾經營飯店二十多年,練就了一身本事。特別是製作鹹肉的手藝令人膜拜至極。

推薦菜:鹹肉筍 鹽水蝦、白切雞、筍末燜蛋

地址: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

西新飯店


老牌飯店,菜餚很有無錫特色,湯螺螄大家都喜歡,一上桌周圍一片嘬嘬聲,吃到停不住口;太湖一鍋鮮材料十足,有一整條魚、膳段、貝類等,味道鮮美。

推薦菜:湯絲螺 太湖一鍋鮮 幹煎帶魚 無錫排骨 白魚 乾鍋花菜 白蝦 檸檬雞翅 紅燒肉 三白絲螺 銀魚炒蛋 有機豆漿絲螺

地址: 惠山區錢橋盛岸西路588號

老菜館


古色古香的惠山古鎮隱藏著這樣一家飯館,沒有華麗的店名,也沒有奢華的裝飾,在古鎮的一個院子裡,它叫老菜館,一點也不起眼,菜品倒還精緻,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本幫菜,有最具無錫特色的糖醋排骨,脆鱔,太湖燻魚,又有三文魚,紅酒鵝肝,各色海鮮。

地址: 北塘區惠山古鎮繡嶂街3號(近錫恵公園後門)

一禾私房菜


藏於街尾小巷之中的一家小店,雖然位於民宅之中,倒是收拾得清爽利落,乾淨整潔,絕無一般私房小館的破舊和雜亂。招牌涼菜豬肚收拾的非常乾淨,絲毫不留一點的雜碎之物,白淨細嫩,真正不絕於口。

推薦菜:紅豆小圓子 蒜香排骨 紅燒臭鮭魚 沙拉大蝦仁 香炸雙味 荷葉糯米排骨 一禾豆腐羹 手工私房八寶飯 糯米蒸排骨 酸菜炒花腰

地址: 北塘區 會星路孔徑裡25別墅區(盛德路與會星路)

龍珠飯店


位於五愛廣場的龍珠飯店,是一家非常傳統的無錫飯店,不能指望它能有多乾淨,服務有多好,但在這裡,確實能的的確確感受到最正宗的無錫傳統菜餚。

推薦菜:天下第一缸 紅燒肥肉 木桶豆腐 紅燒肉 南瓜粥 上湯乾絲 涼拌的金針菇 剁椒魚頭 太湖白蝦 紅燒羊肉煲 茶樹菇炒蝦糕 燉五花肉

地址: 北塘區 五愛路西直街22-5號(近人民西路)

鐵皮飯店


家常的感覺,雖然環境是屬於小簡陋的,老法頭裡飯店的感覺,蠻懷舊的,菜味道好呀。以蒸菜為主,上菜很快。蒸雞爪, 紅燒肉, 蒸排骨味道都很不錯。

推薦菜:蒸雞爪 紅燒肉 蒸排骨 清蒸鹹肉黃鱔 蒸蛋餃 清蒸田雞 巻鮮百葉結 小炒肉  扁尖老鴨煲 鹹雞腿  螺絲

地址: 錫山區 東亭錫州中路56號(近錫洲賓館)

楊家十八碗


無錫家常菜館,店面很小,堂內古樸整潔。沒有菜單,看菜點單,上菜速度蠻快。紅燒菜濃酒赤醬很入味,糖醋排骨,跟三鳳橋的不一樣,老一點,但是它有自己獨特的味道。

推薦菜:紅燒划水 蟹粉蹄筋 肉釀麵筋  紅燒筍乾 茭白老鵝湯 清炒甲魚

地址: 春潮中路20-2號(近春合苑小區)

小紅清蒸館

東亭的小紅清蒸館,老無錫人倒是不陌生,以地道實誠的清蒸菜系出名,見識不到任何濃油赤醬。老闆娘掌勺,男人默默無聞地收帳,天天如此,態度傲慢得相當牛掰。

推薦菜:清蒸雞 蒸筒腸 鹹肉 蕃茄豬肝湯 鹹菜燒豆腐 豬尾巴 糖醋排骨 炒金花菜 絲瓜湯

地址:無錫市錫山區春潮東路9號(交通銀行斜對面)

內容來源:江南晚報、無錫吃貨小分隊


相關焦點

  • 無錫東林大酒店關門 老牌錫幫菜酒店出路何在?
    昨天,記者通過現場探訪酒店負責人以及餐飲界業內人士,這一此前在江湖上傳得沸沸揚揚的消息最終坐實:在餐飲江湖縱橫20多年的東林大酒店已正式關門歇業。這是繼聚豐園、鴻運大酒店等相繼淡出江湖後,關掉的又一主打本幫菜的老牌餐飲。
  • 無錫味道 本幫菜的傳承講究的就是地道
    無錫菜,屬於八大菜系中國淮揚菜中蘇錫風味。無錫地處江南,也是水鄉,小橋流水的婉約,造就無錫溫婉如玉的精緻。因此精緻、細巧、講究、地道成為了無錫菜的特點。而這一切中無錫菜另一個特點就是——「甜」。甜的就像婀娜的江南女子、小家碧玉,沁入心脾,酥軟香豔。
  • 六道無錫本幫菜製作,民間風味一目了然!
    錫幫菜,即是無錫的本幫菜,也叫「無錫菜」,是江蘇主要的地方風味菜之一。無錫菜的口味偏甜偏清淡,擅長各類水產;花色精細,濃中帶甜,尤其鮮香酥爛。無錫本幫菜的傳統技藝具有廣泛性,在製作工藝上注重情景交融的運用,菜餚的配色和諧,造型絢麗多彩。代表菜品有「梁溪脆鱔」「無錫排骨「「太湖白蝦」等。本期,我們迎來了王師傅的第三次投稿,與大家分享幾道錫幫菜。
  • 五一打卡本幫菜,這家店的無錫太湖三白,不是很合我口味
    五一最後一天,步行街打卡本幫菜,很可惜沒有感受到無錫美味。今日是無錫最後一天,當然要去小吃街打卡當地特色,太湖三白和小籠包!二樓的牆上印著小吃街舊時樣貌圖,小橋流水人家,現在的無錫已經很難見到了!就餐環境自然和商場裡的餐館自然不能比,但我們此來目的是為了嘗一嘗太湖三白!兩個人點菜的數量有限,一定是要挑重點的本幫菜先嘗一嘗!
  • 生活在無錫有多幸福?嘗一口錫幫菜,就知道無錫人的生活有多甜
    江南的精緻生活不僅在於美景,在無錫,比風景更出名的是無錫本幫菜,也叫「錫幫菜」,其特點是「甜出頭,鹹收口,濃油赤醬。」雖然主要是甜口,卻能做到甜鹹的完美結合,不至於讓人覺著膩得齁。無錫人吃東西講究時令,正月飲元寶茶,清明必須有青團,立夏要吃鹹蛋,中秋吃芋頭……配合著節氣的美食已經成為無錫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這座城市的迷人之處。
  • 味道嚴重配上價格的無錫本幫菜店—珺客堂
    周末晚間跟同學去南長街轉悠,鑑於兩個人都不是無錫本地人,想嘗嘗無錫本地的菜,在南長街看見了這家「珺客堂·無錫本幫菜」,從裝修到名字都讓我們覺得應該不錯。就是門口這倆小紅人當時嚇到我了。點了本幫吊雞露,鮮是鮮,但沒有網上說的那麼神乎其神,對不起他這價格。準確的說還沒有我媽做的好吃,而且照我個人看法,他家做的也不是「吊雞露」,而是「雞湯」。(當然,這是我個人看法,歡迎反駁)。令點了清炒蝦仁,蝦仁倒是味道中規中矩,看看價格,那中規中矩的味道是真配不上。
  • 那一年,東林偶遇
    (2020年11月19日晚,無錫師友夜宴抵達無錫的我原文寫於2014年7月21日,陪妻女首遊無錫,志紅君作陪當導遊。)7月20日,攜妻女遊東林書院,瞻仰先賢風範。但東林遺風薰染,如日月當空,人靜不敢造次。過廳堂,觀碑刻,數先賢出生之地,語稚女歷史故事,女不感興趣。出,購清人江陰陳鼎撰《東林列傳》一本。86元。執弟子禮陪我們的友人搶著付的款。
  • 吃「錫幫菜」去哪兒 當今「傳人代表」都有誰?
    在這裡不僅可能品嘗到太湖三白,還有無錫醬汁排骨,皮薄汁甜的小籠包以及老無錫菜四喜麵筋,香色俱佳,風味純正。地址:無錫市梁溪區繡嶂街3號電話:83581177無錫市非遺「錫幫菜製作技藝」傳人代表—樊晉偉蔣慧鋒,烹調技師,原是無錫鴻運大酒店廚房主管,師承於無錫市錫幫菜非遺傳承人蔣伯興、朱建興,擅長錫幫菜製作,多次參加省市烹飪大賽並獲金獎,曾被授予「無錫市技術能手」稱號。現任卜巖麵館廚師長。
  • 在無錫,這41樣東西已在無錫消失,你還記得多少?
    新世界百貨關門以後,基本一直空置。第二百貨1958年開業,2010年9月閉店,原來的老二百被商業大廈兼併,之後變為伊酷童,未來發展尚不可知。馬跡山馬跡山之前只是太湖邊的一座孤島,並沒有和無錫連接起來。到了上世紀中葉,無錫實施了圍湖造田工程,前後長達5年時間。從閭江口到馬跡山旁,築起了一條蜿蜒數十裡的大堤,現在被稱作「十裡明珠堤」。
  • 生活在無錫有多幸福?嘗一口錫幫菜,就知道無錫人的生活有多甜
    江南的精緻生活不僅在於美景,在無錫,比風景更出名的是無錫本幫菜,也叫「錫幫菜」,其特點是「甜出頭,鹹收口,濃油赤醬。」雖然主要是甜口,卻能做到甜鹹的完美結合,不至於讓人覺著膩得齁。無錫人吃東西講究時令,正月飲元寶茶,清明必須有青團,立夏要吃鹹蛋,中秋吃芋頭……配合著節氣的美食已經成為無錫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這座城市的迷人之處。
  • 上海老飯店,本幫菜源頭
    坐落於福佑路的「上海老飯店」原名榮順館,被譽為「本幫菜的源頭」,但誰也不曾想到,當初,它竟是靠著寒酸的「兩張半臺子」立足生根的。「上海老飯店」原名「榮順館」,始創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屈指算來已有130年歷史了。老飯店的創始人是浦東川沙人張煥英,原是個廚師。
  • 三林本幫菜
    >朱成墜上海本幫菜尤以三林本幫菜為代表。可以說,上海本幫菜來源於和脫胎於三林本幫菜。李伯榮精通本幫菜的烹調技法,博採眾長,敢於創新,代表菜品有蝦子大烏參、花塔形扣三絲、八寶鵪鶉、糟香划水、梅乾菜鯧魚等,蝦子大烏參被譽為「本幫一絕」。李伯榮於1945年,在上海拜德興館本幫名廚楊和生為師,深得真傳,悉心鑽研本幫菜的烹飪技法,師父去世後,李伯榮挑起了德興館的大梁。解放後,李伯榮先後在德興館和上海老飯店等本幫菜館掌勺,堅持本幫菜的特色和開發新品種,他將本幫菜的特色發揚得淋漓盡致。
  • 最全的無錫地方特色美食大盤點!你吃過多少?
    很好吃,1.5元1個★天鵬大包——(食品公司門口:肉包、菜豬油包、筍乾肉丁包、菜乾肉丁包、芝麻包、豆沙包,絕對超過鴻運大包)★鴻運大包——(鴻運大酒店旁)★龍鳳大包——(解放路上)★金慄王——青石路(歐風街)的金慄王★思念牌水餃——(家樂福有散裝的賣,3.5元一斤,味道不錯,本人覺得比大娘水餃好吃)★鹹豐飯店臭豆腐—
  • 青島本幫菜,走向全世界
    青島廚藝研究會陃吉和會長給即東大酒店陳巖董事長授牌(榮譽會長單位)董書山大師給即東大酒店授牌(青島本幫菜廚藝教研中心)青島名廚委主辦的第五屆國際餐飲文化名廚大賽即墨分區賽圓滿結束,各位評委大師、參賽選手認真執行競賽規程,是一場高質量的廚藝大賽,展現了即墨的廚藝水準,尤其是即墨分會的團隊精神值得學習
  • 無錫古羅馬大酒店一道菜賣了近兩億
    中國江蘇網4月2日無錫訊 小龍蝦在咱們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了,這個在外國泛濫成災的「生態破壞分子」,原以為在中國會肆虐一番,未承想生生地被國人吃成了瀕危物種。近日,恰逢無錫市旅遊業記者協會新春走基層,這一站來到了無錫古羅馬大酒店。
  • 膠州鴻運大酒店電梯故障 伴娘被困半空(圖)
      鴻運大酒店的電梯已經暫停使用,接受維修保養。  本報訊(記者 李偉豪) 高高興興給閨蜜當伴娘,沒想到被困在酒店電梯中。5月3日上午,膠州市民小王應邀給閨蜜當伴娘,她在膠州市鴻運大酒店從一樓乘坐電梯去三樓婚宴廳,當電梯即將到達三樓時突然發生墜落,後電梯在一樓和二樓之間卡住,所幸小王和電梯裡的另外兩名乘客只是受到驚嚇,沒有受傷。據酒店的工作人員介紹,電梯出現事故是由於當天婚宴使用頻繁。記者從膠州市質監局了解到,鴻運大酒店的電梯在檢驗有效期內,本次事故由於急停開關故障導致,目前電梯已經暫停使用進行維修。
  • 上海老飯店,本幫菜源頭
    坐落於福佑路的「上海老飯店」原名榮順館,被譽為「本幫菜的源頭」,但誰也不曾想到,當初,它竟是靠著寒酸的「兩張半臺子」立足生根的。「上海老飯店」原名「榮順館」,始創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屈指算來已有130年歷史了。老飯店的創始人是浦東川沙人張煥英,原是個廚師。
  • 康喬會所關門卡無處退 海情大酒店不想擔責任
    近日,劉女士反映稱,2014年年末,她在青島海情大酒店負一樓的康喬健身會所辦了3張健身卡,共計7000多元,可還沒開卡使用,會所就關門了。現在事情過了一年了,還沒有著落,劉女士認為,康喬健身會所的宣傳廣告單頁中,有海情大酒店的LOGO,「會所是在他們酒店開的,而且在開據的收條公章上均有海情的字樣,出了問題他們就有責任」。
  • 上海老飯店裡 一席本幫菜"腔調"過大年[圖]
    「作為老上海味道的一種具體載體,本幫菜當然必須是'哈有腔調'的。」說這話的是任德峰,上海老飯店總經理兼總廚,本幫菜第四代傳人。在他眼裡,本幫菜的腔調,就是上海城市文化的活化石,是申城百姓味蕾上的集體記憶。  相對於魯菜的古樸典雅、淮揚菜的精工細作、粵菜的富中求貴,本幫菜始終定位於「專業級的平民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