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起源於道家嗎?有哪些代表人物?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何影響

2020-12-20 中原文化家

先秦時期的道家與儒家思想,在百家爭鳴的時代,都屬於傳統文化思想的主流,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儒家逐漸走向主流,而道家思想衰退或消失嗎?其實道家思想一直很活躍並影響深遠,後來被佛道儒三家消化應用。

一、道教的起源

東漢張道陵創教以前,只有道家而無道教但道教的思想萌芽早已潛伏在道家諸子之內,後來才逐漸得到發展。自從道教產生以後,有人認為它的繼承人永遠斷絕了嗎?其實不然。

道家和道教是分不開的,先秦、西漢的道家和東漢以後的道教,兩者面貌不同,如何能夠結合?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信仰,他們都崇拜老子,就是老子之道。

二、道教代表人物

1、張道陵

張道陵為東漢人,後世尊稱為老祖天師,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簡稱張天師。張道陵創建天師道時,當時在巴蜀一帶,平定了那些禍害百姓的巫妖之教。

由於張道陵開始煉丹修道於龍虎山,於是龍虎山可稱為中國道教第一山。張道陵是正一道創始人,他是祖天師,又稱第一代天師。

正一道是張道陵創立並由其子孫世襲相傳,以老子為教主,以追求長生不死和成仙為最高境界的一種宗教組織。從創立正一教派至今,已經有近2000多年的歷史。

2、葛洪

葛洪為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神仙傳》、《抱樸子》、《肘後備急方》、《西京雜記》等。

他是東晉時期著名的道教領袖,內擅丹道,外習醫術,研精道儒,學貫百家。他不僅對道教理論的發展卓有建樹,而且學兼內外,對醫學、音樂、文學等方面亦多成就。

葛洪繼承並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論,他不僅全面總結了晉以前的神仙理論,同時又將神仙方術與儒家的綱常名教相結合,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要求信徒嚴格遵守。

3、陳摶

陳摶是宋初的一位得道高隱和學術大師,繼承漢代以來的傳統文化,並把黃老清靜無為思想、道教修煉方術和儒家修養、佛教禪觀會歸一流,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後人稱其為陳摶老祖、睡仙、希夷祖師等。

陳摶繼承先秦兩漢等道家易思想,從《老子》等書中的宇宙人物生成論,據記載,陳摶是傳統文化中富有傳奇色彩的一代宗師,相傳紫微鬥數及無極圖說皆為陳摶之創作。

4、邱處機

丘處機道號長春子,是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教主以及執掌天下道教的宗教領袖,著名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道教領袖、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藥學家。

丘處機為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敬重。在道教歷史和信仰中,丘處機被奉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龍門派的祖師。

丘處機的最大貢獻是將其濟世安民的思想付諸實踐,對當時社會產生重大影響。而且有淵博的文化知識,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對外文化交流中也做出了貢獻。

三、道家對傳統文化的影響

回顧一下歷代國家正史中的《藝文志》、《經笈志》和其它志乘及輯道教典章經書的《道藏》,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道教和道家的啟承關係。

道教是在有悠久歷史、是在中國本土發展起來的,道教自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產物,是以道家學派思想為依據的產物。

歷代以來道教界儘管受盡了儒家的排斥,而道教自己半入世、半出世的作風,竟立於不敗之地,其原因就是它的教理教義深入人心,遍及社會各階層,適合群眾所需要之故。

道家哲學思想為什麼會融合於道教的信仰中? 道家的老子為什麼變成道教的天尊?總有學者企圖把道家與道教分開,但總又說不清楚,因為他們不懂社會群眾心理,又不了解道教歷史根源。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道家都有哪些代表人物?道教與道家思想有什麼區別與聯繫
    早在戰國時代,黃老學派就已經把黃帝、老子結合成一個體系,道家的發展與傳承中主要有老子、莊子與列子等代表人物,漢代出現的道教是繼承道家思想發展起來!一、道家思想代表人物1、老子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形成了完整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正式成型,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深遠。
  • 道教起源於什麼時候?
    然自宋代起,漸以張陵的五鬥米道作為中國道教的開始,則中國有宗教,已受佛教之影響,在佛教傳入前,中國無宗教,此一觀點,實未合中國的史實。又自明朱元璋起,認定僅須以正一、全真二派當佛教的宗門、教下足以代表一切。則道教教義日隘,先秦的燦爛文化,全部與道教無關,此實未中國歷代學者以儒為主的弊端。且對中國的宗教思想及土生土長的道教,根本未加詳究,乃去仙而僅論道,宜自明清以來,道教日趨式微。
  • 先秦諸子百家-道家,道家主張道法自然,是中華傳統哲學的起源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存在於中華各文化領域,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河南老君山是道教的發源地嗎?道教和道家是一回事兒嗎?
    有記載說,老子李聃騎青牛出函谷關,輾轉來到景室山,修仙煉丹,與四方精靈談天說地,北魏修廟紀念,唐太宗重修廟宇鑄鐵頂,命景室山更名為老君山。我們知道,李聃是道家的創始人物之一,被世人尊稱為老子,著述《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著作,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道家思想是中國哲學的核心思想之一,影響中國人心理、性格、思想幾千年。
  • 為什麼說傳統文化 的根祇在道家,一個思想兩件事,影響了五千年
    中華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讀史,很多問題可迎刃而解。 粗讀這句話,很多人一定會不以為然。認為魯迅是不是煙抽多了,才說出這樣絕對的話。可細想這句話, 又十分有道理。
  • 【學術觀點】楊驪:大傳統視域下的道家(道教)崇玉文化考察
    摘要:玉文化在中國自誕生起有八千年以上歷史,玉石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物質元素,崇玉文化也成為中華文明的大傳統。本文從文學人類學大傳統的視域出發,考察原始玉文化的大傳統如何影響了道家(道教)文化崇玉觀念與行為,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論述:第一,玉文化大傳統對道家(道教)價值觀念的影響;第二,玉文化大傳統對道教法術儀軌的影響;第三,玉文化大傳統對道家(道教)養生修煉的影響。
  • 中國有哪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儒家,道家,佛家,儒釋道三家算是嗎
    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在於國學,國學裡面的重點在於儒釋(佛)道三家。所以我們很容易能得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點在於,以儒釋(佛)道三家為代表的傳統思想文化上。中華傳統文化能夠歷經千年,飽經風霜而沒有斷絕。靠的就是儒釋(佛)道三家的傳統思想文化。其中儒家和道家是我們,土生土長的思想文化。佛家的思想文化,大概是在兩漢之際,逐漸傳入我們國家的。這裡要插一個題外話,據某些考古學家的最新研究。
  • 道家的三個主要代表人物,你知道幾個?
    作為中華文化的分支,道家為中國的智慧寶庫中增添了很多內容、價值和人文貢獻,它那與儒家截然不同的思想為中國的文化開闢出了新的探索之路,為世人尋找一種理想的自然生活提供了參考依據。它的核心代表人物主要有三個,對於老子、莊子,因為名氣很大,所以我們一般都知道,但是道家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人物,他究竟是誰呢?一起來看下。
  • 道家法術真的存在嗎?探秘道家法術《道教文化》
    道教作為中國本土的唯一宗教,2011年國家以權威的藍皮書形式肯定道家法術的存在,道教法術不是巫術、迷信,而是有根有據的正規道家宗教文化。權威藍皮書作為本土的宗教,道教文化對於我國人們的影響肯定也是不言而喻,尤其是各種影視作品將道教神化,各種各樣的茅山道術也是深入人心,那麼道教法術真實存在嗎?
  • 道教文化發展大綱!
    道教文化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弘揚道教文化,是當務之急的必要行動與手段。但道教分為南北兩派,全真道與正一道。正一注重符籙齋醮科儀,此是演教之手段。比如祈福消災,超度拔苦,濟人利物,斬妖除魔,亦是道教活動之必要程序。但只能限於在道觀裡面發展。難以普及與弘揚。
  • 中華文藝復興代表人物——復興中國傳統文化
    尤其北歐4國由「海盜文化」進化成今天類似社會主義的形態,確實有很多成份值得其他地區學習借鑑。勤勞的中華人民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漢語和書畫藝術都是中華民族創造的優秀文化成果之一。近年來,在社會各界及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文化藝術事業呈現出大發展、大繁榮的良好局面。
  • 《龍虎山張天師》熱映 以道教文化書寫中華精神之魂
    影片以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為講述主體,是第一部表現正統道教文化的網絡影視作品。其通過生動精彩的人物刻畫、曲折熱血的故事情節,將張天師這一人物首度以正面且全面的角度呈現給觀眾,令其深入人心;同時通過人物的所作所為,及影片的整體美學呈現,傳播了道教的濟世思想及中華的信仰文化。而作為全網聯合上映的網絡電影,《龍虎山張天師》也革新了平臺聯播模式,為網絡電影的未來發展開拓了更多可能性。
  • 宋理學又稱儒家哲學,都有哪些代表人物?這一時期新思想影響深遠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與道教盛行,儒學思想有所弱化,唐宋以來,儒家為振興崛起,在其學說思想層面有了新發展,另外,儒道佛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那麼宋代又有哪些新發展呢?一、儒家理學代表人物宋代哲學的主流,是儒家哲學的特殊形式,又可稱為道學。因理學家主要討論的內容為義理、性命之學,故稱為理學。北宋理學開創者即邵雍、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周敦頤為宋代理學的開山祖,他將道家無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加以融合,闡述了理學的基本概念與思想體系。
  • 影響道教的十大人物,張道陵與丘處機都在其中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距今約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在歷史的浮沉中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對道教產生深遠的影響,為道教的發展有著巨大的貢獻。本期小編列舉了十位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分別是老子、莊子、張道陵、葛洪、魏華存、陸修靜、陶弘景、杜光庭、王重陽和丘處機。
  • 中國哲學簡史:談三教九流,道家與道教的區別
    儒教,儒教是宗教嗎?我第一次接觸三教九流這個詞的時候就有此疑問,後來我查了資料,儒教不是宗教,什麼是宗教?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這樣解釋到:迷信,教條,儀式,組織,具有這些特點是宗教。很明顯,我們都知道儒教並非宗教,儒教是人們因崇尚「儒家思想」,為了與崇尚黃老列莊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區分,從南北朝開始叫做「儒教」。
  • 中華茶道的形成與道家
    中華茶道的形成與道家身邊許多茶友更多了解到禪茶一味等禪宗思想對於中華茶道的影響與融合。
  • 中華優秀傳統思想文化究竟包含哪些內容?
    其中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商鞅、韓非子;、兵家的孫子;縱橫家的鬼谷子、蘇秦、張儀;名家的惠施、公孫龍;陰陽家的騶衍;雜家的呂不韋;農家的許行等等。第三大階段是以儒學為主、佛道為輔、「三教」融合又分化的但仍以儒家為主流的階段。從公元前150年董仲舒獨尊儒術至1919年五四運動共約2000年左右。
  • 2019當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貢獻人物
    多年來,被譽為「當代風水學泰鬥」、「中華周易著名風水專家」等稱號。師從楊來根先生名下,並授予「興隆堂」道教第九代高徒。從事陰陽兩宅風水執業近30年,《道教符籙與風水文化》2015年組織成立廣東省河源市《周易》文化研究會,擔任副會長。
  • 一人之下:劇情與傳統文化的結合,道教文化背景下的國產漫畫
    道教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產動漫的優秀元素相融合有利於藉助流行IP的巨大傳播度普及傳統文化,提升國民的文化認同感。在道教文化與動漫電影的融合與再創造工程中,我國的本土動漫製作正在逐漸向世界輸出優秀傳統文化。
  • 《道德經》與道、道家和道教的關係,你知道嗎?
    大家好,我是行走的香道師小琳,很高興能在這裡分享我在學習香道和《道德經》的感悟,以及如何從《道德經》更高的層次去詮釋香道,希望與朋友們多分享,多交流,共同學習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普通大眾對於《道德經》、道教以及道家之間的關係都不太了解,甚至會產生一些的誤解,例如:《道德經》是道教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