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囧媽》中,一對母子陰差陽錯踏上俄羅斯之旅,而他們搭乘的那趟綠皮火車正是K3次北京-烏蘭巴託-莫斯科國際列車。5月19日,封面新聞記者從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到今年5月24日,這趟國際列車運行將滿60年。
5月19日,記者在北京鐵路局北京車輛段看到,整修一新的綠皮火車上懸掛著國徽,國徽下方的列車運行區段指示牌用俄、中、蒙三種文字寫著「北京-烏蘭巴託-莫斯科」。進入高級軟臥車廂,記者看到一間軟臥車廂有上下兩張寬敞、柔軟的臥鋪,車廂內還有一個電風扇,每兩間軟臥車廂共用一個洗漱間。普通臥鋪車廂內則有4張床。
據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介紹,K3/4次北京-烏蘭巴託-莫斯科國際列車於1959年6月4日開行,初期由蘇聯鐵路提供車輛並擔任客運乘務。從1960年5月24日開始,由中國鐵路提供車輛北京客運段擔當列車乘務任務。這趟列車單程運行7818公裡,一趟往返行程近3萬裡,歷時13天,是中國鐵路開行裡程最長的旅客列車。60年來,K3/4次國際列車共計行程5000多萬公裡,相當於環繞地球1200餘圈,安全運送來自100多個國家的旅客200萬多名。
今年39歲的中俄二組列車長陳濤告訴記者,他2007年到聯運車隊工作,2012年通過段內招聘擔任K3/4次國際列車車長。「這趟列車每周三早上7時27分從北京站發車,中間經停34個站,期間還要在二連浩特站換輪。」陳濤向記者介紹說,「因為在中國境內鐵路為1435毫米標準鐵軌,俄羅斯、蒙古兩國為1520毫米寬軌,因軌道制式的不同,列車每次到二連站時,需要輪庫更換轉向,所以每次車輛都在二連站停靠長達3個小時左右。」
從2007年算起,陳濤已隨K3/4次列車在北京-烏蘭巴託-莫斯科線上跑了近13年。說起期間變化,陳濤告訴記者,「2007年的時候,搭乘K3次列車的還是以從中國到俄羅斯做生意的人為主,K4次返程列車主要則是歐洲旅客。大概2015年,開始有中國旅行社帶團到蒙古、俄羅斯旅遊,現在車上以中國旅客為主。」
「網上關於我們列車和俄羅斯風景的介紹很多,旅客對我們列車也比較感興趣,畢竟這趟車有『中華第一車』的美譽。」陳濤說,「現在從北京開出時,列車基本是滿員狀態。有的旅客在莫斯科下車,也有的旅客會中途在伊爾庫斯克下車,然後去貝加爾湖。」
「這趟列車單程要走6天5夜,但一點都不無聊,為了拍攝沿途的風景有時候連飯都顧不上吃。」鐵路愛好者、風光攝影師李睿告訴記者,他從2017年開始連續3年搭乘K3次列車去往俄羅斯,2017年那一次他走完了全程抵達莫斯科。
李睿說,K3/4次列車之所以能成為「網紅」列車,首先是因為沿途風光。「火車運行第二天就到了蒙古國,沿途有戈壁灘、草原,尤其是這條線路經過很多國家公園,火車沿著溪流在山谷森林中穿行。美麗又震撼的貝加爾湖將在第三天經過,列車沿著湖畔行進超過4小時,距離最近的時候目測不超過10米。」
「今年是K3/4次列車開行60周年,如果不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停運影響,還想約上朋友再走一次全程。」李睿說。
(文章來源: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