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魔術,中國的傳統表演藝術「古彩戲法」

2020-12-23 叮叮噹噹的歷史

我們一直被西方的魔術震撼著,但是大家知道中國古時也有魔術的嗎?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中國的魔術,又稱古彩戲法。

中國的魔術叫作古彩戲法,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藝術之一,是古時人們賺錢的一種表演方式。自南宋以來杭州的瓦舍、街頭以及喜慶堂會都有演出。古彩戲法的藝人一直遵循著傳統的表演形式,表演時要穿著大褂,表演前必須上、下、反、正都要亮相,把蓋布裡外讓觀眾看過,證明沒有任何的作弊,而且古彩藝人講究「八字真言」,稱為「捆、綁、藏、掖、撕、攜、摘、解」,而後臺做準備工作用捆起、綁好、埋藏、掖夾;前後使活時用撕爛、攜帶、摘下、解開等。

古彩戲法在表演形式和內容上都有著自己的獨特風格,而在表演工程中用到的道具,如如魚缸、瓷碗、花瓶、火盆等,都是按照中華民族的民俗,有慶賀吉祥之意,討一個好兆頭。像西方在表演基本魔術的時候,基本都是以撲克牌作為表演,但是中國的古彩戲法,基本的表演都是各種絲綢做的花,顏色多樣,好看又美觀,其實在我們現今的多部影視作品中,也都有提到古彩戲法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呢?

中國作為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泱泱大國,其歷史文化遺產數不勝數,物質方面的,精神方面的,而中國的傳統藝術更應該得到保護和弘揚,也是我們愛國精神的一種表現。

相關焦點

  • 中國古彩戲法:成也傳統、敗也傳統?
    原標題:中國古彩戲法:成也傳統、敗也傳統?  伴隨魔術在年輕人中悄然受追捧,很多人並不了解我國的傳統魔術——古彩戲法。「眼疾手快可以隔空取物,變幻莫測的技藝讓人眼花繚亂,險象環生的表演讓人動魄驚心……」如今,依然被老一輩人津津樂道的古彩戲法,在很大程度上已淡出人們的視野。雖然在一些電視節目或舞臺演出中,還可以看到古彩戲法傳承人的表演,但是傳承乏力、認知度低、缺乏展示推介平臺等問題,依然困擾著這一非遺項目的傳承。
  • 從古彩戲法到現代魔術 《超人》見證藝術傳承
    古彩戲法   昨天的《超人訪問團》可謂「魔術超人專場,」北派韓家門兩代掌門人張正方和張雲峰同臺炫技,一個個精彩紛呈的魔術讓觀眾看得眼花繚亂,既領略了傳統古彩戲法的獨特魅力,而張正方與張雲峰父子倆對於魔術的堅守和傳承,也得到了網友們的一致點讚。   堅守傳統 傳承傳統古彩戲法   北派韓家門發源於清朝末年,是我國古典魔術的重要流派,經過百年的發展,已經傳承到第五代。58歲的張正方是北派韓家門的第四代掌門人,從小一直從事著魔術事業。在八十年代,張正方就獲得過中國舉辦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吳橋國際魔術比賽的金獎。
  • 北京國際魔術大會:西方魔術火熱 中國古彩戲法依舊冷門
    原標題:西方魔術火熱,中國古彩戲法依舊冷門   周增雄在道具展上轉了一圈,東瞅瞅西看看,還是回到了一家較為傳統的中國道具攤位上。   廣州、上海、深圳、北京……每年國內大一點的魔術會,周增雄都會去參加,這個習慣堅持了30多年,許多年輕人和他熟絡後會稱他周老。
  • 《群英會》中國古彩戲法傳人揭曉"魔術的秘密"
    中國古彩戲法傳人揭曉"魔術的秘密"網易娛樂4月13日報導  4月13日21:20,天津衛視《群英會》推出「中外魔術」,穆派戲法第四代傳人李陽,人稱「大鼻子」魔術師為您解密「中外魔術」的不同之處及部分「古彩戲法」的奧秘。
  • 古彩戲法到現代魔術 《超人訪問團》見證藝術傳承
    ­  古彩戲法­  近景魔術­  西方魔術­  鴛鴦棒­  中國環­  昨天的《超人訪問團》可謂「魔術超人專場,」北派韓家門兩代掌門人張正方和張雲峰同臺炫技,一個個精彩紛呈的魔術讓觀眾看得眼花繚亂,既領略了傳統古彩戲法的獨特魅力
  • 《群英會》中國古彩戲法傳人揭曉魔術的秘密
    「中外魔術」的不同之處及部分「古彩戲法」的奧秘。  魔術在世界各地各有特色:美國魔術注重聲光電的配合,主要展示場面強大、震撼的效果;俄羅斯魔術以刺激、恐懼為主;日韓魔術則展示的是溫柔迷情,多以牌技、花技為主。中國古彩戲法則最注重技術含量。
  • 古彩戲法!西方眾人眼中的「永恆秘密」!區別與魔術!
    上世紀上世紀50年代,傳統戲法改名為古彩戲法,古彩戲法又稱彩立子、落活、大小戲法等起源於先秦時期,距今2000多年,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優秀的民間藝術,更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藝術瑰寶,內容豐富且表演精彩,
  • 見過古彩戲法魔術嗎?國潮魔術秀《古往今來》帶你感受中國風魅力
    中國風,即中國風格,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蘊含大量中國元素並適應全球流行趨勢的藝術形式或生活方式。「國潮」是以品牌為載體,以文化為語言的一種現象。近年來,中國風已經成為一股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潮流,並成為國外友人爭相追逐的對象。
  • 中國古彩戲法「走進」河北工業大學
    當晚七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著名戲法表演藝術家肖桂森為河北工業大學的學生們進行了古彩戲法講座,系統介紹了中國古彩戲法的歷史和傳承。  在講座結束後演出正式開始前,肖桂森還與學子們進行了互動交流遊戲,精湛的手法和幽默的介紹引得現場陣陣掌聲和喝彩聲。
  • 古彩戲法變身古風魔術 靈度演出促魔術產業升級
    魔術頭條訊5月2日-5月5日由青島靈度演出策劃的中國風古彩魔術秀《古往今來》在浮來春文瀾院營銷中心華美落幕。此次青島靈度演出將古彩魔術重新包裝升級為古風魔術,迎合市場需求,與具有古韻地產項目進行融合營銷,不僅提升了地產項目的品牌性與主題粘度,也為魔術演出行業提供了一個新的包裝思路,促進了國內魔術演出的產業升級。
  • 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傳統藝術表演形式——「戲法」的前世今生
    據歷史記載,最早的戲法公開表演就始於漢武帝時期。為接待外國使者,漢武帝舉辦了「魚龍曼延」和「百戲」,也就是魔術和歌舞雜技表演,「魚龍」後來成為了宮廷禮儀的一部分。而現今發現的漢墓陶俑中有雜技俑,漢壁畫中有雜技圖像,有此可見「戲法」表演在漢朝可謂盛極一時!
  • 《怒晴湘西》紅姑娘練一身古彩戲法,古彩戲法是「八大江湖」之一
    陳玉樓另一個手下花瑪拐告訴羅老歪,紅姑娘從小學了一身古彩戲法,最好別招惹她。以前有一套江湖行話,叫做《春典》,走江湖的人就用裡面的隱語溝通。《春典》分八典,是江湖中八個門當職業,分為「金、皮、彩、掛、評、圌、調、柳」。其中的「彩」,指的就是雜耍戲法。變戲法的人也叫彩立子。大家都知道魔術,有舞臺魔術也有近景魔術。
  • 李陽:古彩戲法的傳承與創新者
    李陽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古彩戲法的傳承人,受邀登臺表演。李陽是一位80後魔術師,深愛中國傳統文化,深愛傳統戲法。七八歲時,李陽和中國古彩戲法老藝人班秀蘭(藝名「小荷花」)是鄰居。李陽總喜歡拎著箱子跟在奶奶後邊,去老天橋看奶奶表演。班秀蘭也很喜歡李陽,「這孩子看著看著,倒還真能自己鼓搗出點東西來了。」
  • 《群英會》弘揚傳統文化 展古彩戲法超凡魅力
    古彩戲法  搜狐娛樂訊 8月2日《群英會》邀請到了節目的老朋友「大鼻子魔術師」李陽,他不僅講述了東西方魔術的差異,現場展示傳承千年的古老戲法  「大鼻子」魔術師李陽這回帶來了:預言家遊戲、空碗變魚、新仙人摘豆、百元大鈔劈筷子等新穎的魔術。西方魔術講究聲、光、電、化的配合,多於劇場內表演;而中國古彩戲法則可以多方位角度觀看,劍、丹、豆、環都需要邊演邊講,最講究手上功夫和嘴上功夫相結合。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李陽擅長中國古彩戲法。俗話說:戲法要想變得快,全憑毯子蓋。李陽利用一條簡單的毯子就能千變萬化、無所不能。
  • 國家級非遺「古彩戲法」工作室落戶河北工大
    中國雜技家協會副秘書長劉揮、天津市文學藝術屆聯合會秘書長商移山、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黨委書記劉奎穎為肖桂森戲法工作室揭牌並為肖桂森頒發兼職教授聘書。「作為非遺傳承人,我的使命就是讓這門珍貴的傳統藝術永不失傳。」肖桂森動情地說。儀式上,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院長王豔廷和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書記張華分别致辭。
  • 大鼻子魔術師做客《群英會》 古彩戲法的高科技
    李陽演繹新型魔術  搜狐娛樂訊 2月3日天津衛視21:25《群英會》請到了穆氏古彩戲法傳承人「大鼻子魔術師」李陽,這次他不僅帶來中國古彩戲法的傳統絕活  中國古彩戲法穆派傳人李陽,擅長層出不窮的古彩戲法,如今的他更善於創新,利用高科技手段與傳統技法相結合:「手機微信錢包自動充值、提現」、「絲巾穿越手機」、用IPAD和傳統戲法「三仙歸洞」緊密結合。據李陽介紹:「這些都是手上的功夫活,雖是童子功,直到現在我都會每天練習。」
  • 房印庭:古彩戲法追夢人
    原標題:房印庭:古彩戲法追夢人  古稀老人房印庭,是魔術界公認的古彩戲法權威。他曾捧走「1996年格力杯全國首屆魔術大賽閃閃耀眼的金杯,也曾讓世界魔壇大師大衛·科波菲爾嘖嘖稱奇。如今,這位老人仍前行在復興中國古彩戲法的追夢之路上。   16歲那年,房印庭考入中國鐵路文工團,開始學習雜技。
  • 古彩戲法傳承:乘「西」風,破「中」浪
    秦鳴曉始終忘不了那場魔術表演從觀眾席上傳來的聲音。    臺上,身著唐裝的魔術師手指飛快,一邊兒彈奏古箏,一邊有瓷碗哧溜地從袖口飛出。這是中國傳統的古彩戲法之一,然而觀眾的聲音聽起來卻是疑惑大過了欣喜,「哎喲,還能搞瓷碗?這是魔術嗎?」
  • 《Hello中國》中國古彩戲法秒殺劉謙 震驚全場
    鐵環爺爺  搜狐娛樂訊 中國古彩戲法秒殺劉謙的近景魔術,讓老外呆若木雞;泰國青年中國求學變學渣,讀了三年還是大一,神馬情況大家是不是也很期待她能否一展歌喉,是否也有如茜拉般的天籟之音?  中國古彩戲法秒殺劉謙的近景魔術  劉謙的近景魔術非常華麗和神奇,但總是免不了被觀眾破解的命運。我們中國還有一種可以秒殺劉謙近景魔術的戲法,也是世界最早的魔術之一——距今約有4000年歷史的古典戲法。這種戲法手頭功夫極快,就算一幫人圍著看,也看不出任何破綻,極具觀賞價值。
  • 全國首個國家級非遺「古彩戲法」工作室落戶高校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劉菲菲) 日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暨肖桂森「古彩戲法」工作室揭牌儀式在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舉行。這是全國首個國家級非遺「古彩戲法」工作室落戶高校,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培育創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