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媽從臺灣旅遊回來 | 《文學青年》李娟專號

2020-12-18 鳳凰網讀書

鳳凰網讀書頻道「文學青年」第16期:李娟專號


李娟

《自從我媽從臺灣旅遊回來》

文/李娟

推介:

朱天文:我在臺北,我讀到了李娟,真不可思議我同時就在李娟那唯一無二的新疆。

梁文道:這是本世紀最後的散文。

陳村:這樣的文字是教不出的。

王安憶:她的文字一看就認出來,她的文字世界裡,世界很大,時間很長,人變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現的東西。那裡的世界很寂寞,人會無端製造出喧譁。


自從我媽從臺灣旅遊回來,可嫌棄我們大陸了,一會兒嫌烏魯木齊太吵,一會兒嫌紅墩鄉太髒。整天一幅"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下去"的模樣。抱怨完畢,換了衣服,立刻投入清理牛圈打掃雞糞的勞動中,毫不含糊。

之後,足足有半年的時間,無論和誰聊天,她老人家總能在第三句或第四句話上成功地把話題引向臺灣。

如果對方說:某店的某道菜不錯。

她立刻說:嗨!臺灣的什麼什麼那才叫好吃呢!

接下來,從臺灣小吃說到環島七日遊。

對方:好久沒下雨了。

她:臺灣天天下雨!

接下來,從臺灣的雨說到環島七日遊。

對方:這兩天感冒了。

她:我也不舒服,從臺灣回來,累得躺了好幾天。

接下來,環島七日遊。

問題是她整天生活在紅墩鄉三大隊這樣的地方,整天打交道的都是本分的農民,人家一輩子頂多去過烏魯木齊。你卻和他談臺灣,你什麼意思?

好在對方是本分的農民,碰到我媽這號人,也只是淳樸地豔羨著。無論聽多少遍,都像第一次聽似的驚奇。

事情的起因是一場同學會。同學會果然沒什麼好事。畢業四十年,大家見了面,敘了情誼,照例開始攀比。我媽回來後情緒低落。說所有同學裡就數她最顯老,頭髮白得最兇。顯老也罷了,大家說話時還插不進嘴。那些老傢伙們,一開口就是新馬泰,港澳臺,最次也能聊到九寨溝。就她什麼地方也沒去過,虧她頭髮還最白。

她一回來就買了染髮劑,但還是安撫不了什麼。我便找旅行社的朋友,幫她報了個臺灣環島遊的老年團。

總之事情就是這樣的:去年年底初冬的某一天,我媽拎了只編織袋穿了雙新鞋去了一趟臺灣。這是她老人家這輩子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旅行。幾乎成為她整個人生的轉折點。回來後,第一件事是掏出一枝香奈兒口紅扔給我。輕描淡寫道:"才兩百多塊錢,便宜吧?國內起碼三四百。"--在此之前,她老人家出門在外渴得半死也捨不得掏錢買瓶礦泉水,非要忍著回家喝開水。

那是最後的購物環節,大家都在免稅店血拼,我媽站在一邊等著,不明所以狀。有個老太太就說了:"你傻啊你?這多便宜啊,在國內買,貴死你!"

可在我媽看來那些東西也不便宜,一個錢包八千塊。一枝眉筆五六百。

(後來我聽了直納悶,我明明給我媽報的是老年團啊?又不是二奶團,都消費些什麼跟什麼……)

還有的老太太則從另外角度慫恿:"錢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咱都這把年紀了,再不花還等什麼時候?"

我媽是有尊嚴的人。最後實在架不住了,只好也扎進人堆,挑選了半天,買了支口紅。

這麼一小坨東西,說它貴嘛,畢竟兩百多塊錢,還能掏得起。說它便宜吧,畢竟只有一小坨。於是,臉面和腰包都護住了。我媽還是很有策略的。

除此之外,她還在臺灣各景區的小攤小販處買了一堆罕見的旅行紀念品。幸好帶的編織袋夠大。但是不久後,我在阿勒泰各大商場、超市分別看到了同樣的東西。價格也差不多。

在臺灣,她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大海,感到憂心忡忡。

她說:"太危險了,也不修個護欄啥的。你不知道那浪有多大!水往後退的時候,跑不及的人肯定得給捲走!會遊泳?遊個屁,那麼深,咋遊!"

她還喜滋滋地說:"我趁他們都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嘗了一下海水,果然是鹹的!"

又說:"海邊的風那個大啊,風裡支個小棚,人人都進去吃東西,一拔人吃的時候,另一拔人旁邊等著。太厲害了!"

我:"這有啥厲害的,不就在海邊吃個東西嘛。"

她:"我是說,老闆的生意厲害!"

之前她看了朱天衣的《我的山居動物夥伴》一書。無限神往。

她說:"每到一個有山的地方,我就使勁地看啊,使勁地找啊,特別想找到那一家人,去打個招呼。好多山上都有她說的那種瀝青路,細細的,彎彎曲曲伸到林子裡。我猜肯定就在路盡頭。我還和前後左右的老頭兒老太太都說了這家人的事。"

最後說:"給我在臺灣買個房子吧?"

另外被她反覆提及的還有司機的一條小狗。她說一路上小狗一直跟著,司機開車時就臥在他腳下。到地方了,司機就抱它下去解手。一解完就趕緊往車上跳。

相關焦點

  • 李娟:自從我媽從臺灣旅遊回來
  • 自從我媽從臺灣旅遊回來…
    作家李娟,1979年生於新疆,長期生活在遼闊草原上的她性子樸實純然,文如其人,記錄的雖是平淡生活,但她總能挖掘出不一樣的閃光點,讓人讀來忍俊不禁!選段講述了李娟媽媽去臺灣旅遊歸家後的點點滴滴,希望你也能被這份歡樂所感染~自從我媽從臺灣旅遊回來,可嫌棄我們這裡了,一會兒嫌烏魯木齊太吵,一會兒嫌紅墩鄉太髒。整天一副「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下去」的模樣。
  • 自從我媽從臺灣旅行回來……
    自從我媽從臺灣旅遊回來,可嫌棄我們大陸了,一會兒嫌烏魯木齊太吵,一會兒嫌紅墩鄉太髒。整天一幅「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下去」的模樣。抱怨完畢,換了衣服,立刻投入清理牛圈打掃雞糞的勞動中,毫不含糊。她:我也不舒服,從臺灣回來,累得躺了好幾天。接下來,環島七日遊。問題是她整天生活在紅墩鄉三大隊這樣的地方,整天打交道的都是本分的農民,人家一輩子頂多去過烏魯木齊。你卻和他談臺灣,你什意思?好在對方是本分的農民,碰到我媽這號人,也只是淳樸地豔羨著。無論聽多少遍,都像第一次聽似的驚奇。事情的起因是一場同學會。同學會果然沒什麼好事。
  • 大陸女作家:我媽從臺灣旅遊回來開啟了新人生
    作者介紹:李娟,阿勒泰女作家。曾在《南方周末》、《文匯報》等開設專欄,並出版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請放聲歌唱》。  自從我媽從臺灣旅遊回來,可嫌棄我們大陸了,一會兒嫌烏魯木齊太吵,一會兒嫌紅墩鄉太髒。整天一幅「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下去」的模樣。抱怨完畢,換了衣服,立刻投入清理牛圈打掃雞糞的勞動中,毫不含糊。
  • 李娟:「我就是想寫,壓抑不住的渴望」
    在廣州圖書館和廣州購書中心的分享會上,略顯靦腆的李娟首次打開心扉,和書迷分享了她的生活和創作,讓大家了解她文字之外的真實一面。   李娟迄今已出版了《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請放聲歌唱》《羊道》三部曲、《冬牧場》等多部散文集,這些作品以她熟悉的新疆阿勒泰為背景,她筆下的文字也都是基於自身經歷和取材於生活瑣事。
  • 第三屆上海—臺北兩岸文學營開營,一期一會遇見文學
    作家潘向黎、小白、高翊峰、凌明玉受邀擔任本屆兩岸文學營的駐營導師。「兩岸文學營」項目始於2015年的夏天,項目輪流在上海、臺北兩地舉行,由上海市作家協會指導,《萌芽》雜誌和《聯合文學》雜誌聯合主辦。文學營旨在跨越海峽,孵化兩岸青年文學創作。
  • 上海-臺北兩岸文學營在滬落幕 20名年輕作家以文會友
    圖片說明:參加兩岸文學營的年輕作家在滬盡情交流。    「李娟讀《旱獺歌》的樣子好可愛。」在此前舉行的上海國際文學周詩歌之夜上,包括新疆作家李娟在內的多位大陸作家,走進了一群寶島臺灣青年作家的視野。這些參加上海-臺北兩岸文學營活動的臺灣青年作家和大陸文學新銳,在滬一起生活了整整一周。  文學營項目由上海市作家協會、《萌芽》《聯合文學》主辦,計劃在上海、臺北兩地輪流開營。《萌芽》雜誌社社長孫甘露說,近些年來,兩岸作家間交流日漸頻繁,但由兩份文學刊物搭建起傳播平臺,實屬難得。
  • 雪原拂來明亮的風——讀李娟散文
    她的文字像陣陣明亮的風,在我日復一日如死水般的生活中蕩開了層層漣漪。我很幸運能讀到李娟的散文,簡單輕快而靈氣十足。沉醉於李娟筆下的世界之餘,我發現我自己的世界原來也充滿了令人歡喜的事物。在我看來,一個好的作家其動人之處在於能讓讀者從她筆下的文字中思考自身的意義,發現身邊的美好。換句話說,文字是聯繫作者和讀者世界的媒介。我們讀到了好的作品,我們羨慕作者筆下的世界,我們希望自己的世界也如那般明亮美好,所以我們開始正視自己所處的環境。初讀李娟的散文,我便喜歡上了這種直白樸素,開門見山的布局結構。
  • 青年網絡文學作家「冰城論劍」
    17日上午,由哈爾濱市作家協會主辦的網絡作家作品研討會在哈爾濱舉行,這是哈爾濱市作協多年來首次對網絡文學作品進行研討。哈爾濱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齊燕出席活動,哈爾濱市文聯副主席、哈爾濱市作家協會主席唐飆主持研討會。
  • 紅鮭魚殺人案(長篇小說·節選)∣《文學青年》柴春芽專號
    (鳳凰網讀書頻道「文學青年」第七期:柴春芽專號)柴春芽作品:紅鮭魚殺人案Ⅰ我要超然。作為紅鮭魚,而不是作為罪犯,我要保持置身事外的中立原則。我要敘述。以目擊的細節和客觀的語氣,我要呈現某種悉心觀察的結果,而不是隨意妄測的斷言。
  • 碭山電商女孩李娟:斷翅小鳥的第二次飛翔
    生病前的李娟李娟做電商  中安在線訊 即使什麼都不做,李娟只要好好活著,也是勵志的。記者在宿州市碭山縣唐寨鎮霍莊見到李娟時,這個體重不足25公斤的堅強女孩,正側躺在床上,堅持用嘴咬著觸控筆,在用支架撐起的手機上,經營著自己的微商小店。
  • 讓青年為文學注入活水 兩岸大學生文學研修營走進寶島採風
    「這是一趟尋根之旅,我沿著枝繁葉茂的福州榕樹與華梵菩提,向它們的根莖處溯遊,穿透過粒粒沙石,我看到了深扎在土地深處的大陸與臺灣文化的根,千百年來,她們都緊緊地繾綣在一起,從未分離。」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學生蘇雅晶是一位文學愛好者,鍾情臺灣文學的她,自踏上寶島土地的那一刻起,她文學創作的靈感就「如淡水河般綿延不絕」。
  • 暑期專號 | 施叔青的香江傳奇
    而在李碧華之外,還有一位暫居香港的臺灣籍女作家,在九七來臨之前,有著更為龐大的替香港敘寫百年歷史的野心,她就是臺灣鹿港著名的施家三姐妹之二姐施叔青。」《臺灣三部曲》。正如她曾自言:「我覺得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地方像香港這樣有利於我的寫作。我是從臺灣來的,臺灣的社會比較封閉,沒有香港的『國際性』,我也住過紐約,但在那裡寄人籬下,很寂寞。」只有在香港,施叔青迸發了前所未有的創作激情。
  • 李娟的《冬牧場》,阿勒泰的歡暢精靈
    之前並不識李娟,更不識阿勒泰的雪窩子,阿勒泰的冬季牧場,還有那裡的牛羊跟荒野。直到我讀了《冬牧場》,才發現,哦,原來這就是我喜歡的作家。李娟老師當我獨自坐在色彩單調的漆黑咖啡桌前,午後溫柔的陽光透過窗戶照在指尖,溫暖又舒適,我捧起這本描寫阿勒泰地區冬季牧場生活情景的書,感覺是愜意的,精神是舒暢的,真希望太陽就定格在這一高度
  • 中國秦腔「四大名旦」:柳萍、李梅、李娟、齊愛雲!
    寧夏銀川市秦腔劇團柳萍、陝西戲劇研究院李梅、李娟、西安市五一劇團齊愛雲榮膺中國秦腔「四大名旦」。這次評選活動由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5省、區10家新聞媒體聯合主辦,從2004年5月開始,囊括了西北五省各級秦腔劇團,參與院團之多、人數之廣創中國秦腔名角評選之最。
  • 《花城》長篇專號拍了拍你,送來三部長篇
    曾在《收穫》《人民文學》《作家》《大家》等雜誌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大野》《大風》《大江邊》《顫抖》《活著的理由》《背道而馳》《良霞》等多部。曾獲第三、第四屆紫金山文學獎;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安徽省首屆魯彥周文學獎長篇小說獎;安徽省第二屆小說新星獎;2003年度青年作家獎;第七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提名獎;《人民文學》2018年度長篇小說獎等。
  • 李娟:《阿勒泰的角落》節選
    河水清澈,寬闊,冰涼刺骨的水汽一陣陣撲面而來。在天邊懸了一整天的白色月亮,已轉為金黃色,像群山深處沉去。 這時,有小羊羔撕心裂肺的咩叫聲遠遠傳了過來,悽慘又似乎極不情願。我們站住聽了一會兒,我媽說:「可能這附近哪兒丟了小羊娃子了。走,去找找看。」 我們循聲音爬上河岸邊高高的巖石,走進一片深深的草甸。這裡有一片沼澤,我們小心地繞著走。
  • 16歲臺灣男生拿下兩岸青年網絡文學大賽季軍:明白了範進中舉的心情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林夢芸如果要比一比哪個場合對文學創造的熱愛最急切,能量值和爆發度峰值最純粹,那麼無疑,一定是在各式各樣的文學比賽頒獎禮上。由浙江出版聯合集團與臺灣旺旺中時集團共同主辦的兩岸青年網絡文學大賽,旨在進一步加強兩岸青年之間多維度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為兩岸文學創作者提供相互借鑑、學習的平臺。
  • 日本男球迷獨愛李娟 從大阪奔赴廣州為偶像加油
    日本東北部剛剛發生了舉世震驚的9.0級大地震,但即便如此,家住大阪的大造還是按照原計劃來到了廣州,特地為李娟加油。3月15日,在中國女排甲A聯賽進行到最後一輪恆大主場對陣天津女排時,在廣州卻出現了一名專程為李娟來到現場的特殊球迷——日本人森原大造,而此前在日本女排世錦賽,廣州亞運會也都看到了他的身影,「這不是我第一次來中國看聯賽,我經常來的。」
  • 旅遊愛好者的「凡爾賽文學」,快進來瞅瞅
    今天就讓他們瞅瞅什麼叫做真正的文藝青年來康康我們文藝青年的「凡爾賽文學」哎呀凡爾賽文學到底是什麼啊我現在還沒搞明白,昨天剛去霧凇島旅行沒信號,都沒跟上時代啦!我今天早上登微博突然發現信號滿格,原來是我先生昨天連夜建了信號站!直男又亂花錢,看來真的得好好談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