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會場外,有廠商用VR(虛擬實境)技術模擬青城山景區,讓嘉賓體驗虛擬青城山帶來的「真實感景區」。 本報記者 郝飛 田為 攝
第五屆全球旅遊網絡營運商合作交流會開幕在即,嘉賓分享旅遊創投成功之道——
網際網路時代的旅遊業機遇在哪兒?8月8日下午,旅遊創投成功之道分享會在都江堰青城山舉行,為即將開幕的第五屆全球旅遊網絡營運商合作交流會預熱。會上,來自螞蜂窩、周末去哪兒等國內知名網際網路旅遊供應商和「跟我耍鄉村遊」等行業新銳負責人同臺交流,分享了各自的成功之道。
□本報記者 王域西
關鍵詞:需求
看懂了用戶就找到了市場
螞蜂窩旅行網聯合創始人呂剛展示了一組數據:去年底,螞蜂窩平臺已經有1億註冊用戶。
巨大的用戶數量源自對遊客需求的了解。「網際網路的本質是信息分發,在傳統的旅遊方式下,遊客可能到了目的地才知道是什麼情況,但現在通過閱讀平臺上的海量遊記,在出發前就可以對目的地有深入了解,哪裡好玩,哪家酒店好住,什麼東西好吃等等,根據自己的喜好制定旅行計劃。」呂剛說。
如何讀懂用戶需求?讀懂趨勢是第一步。「從消費導向上說,體驗式消費的佔比越來越大,遊客對吃、住、行、樂都有了更個性化的需求。」周末去哪兒CEO肖鵬表示,傳統靠賣門票的低附加值消費模式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減弱,而引入餐飲、遊玩、購物等衍生產品的高附加值消費模式更受歡迎。「從我們的統計數據看,高附加值消費模式儘管降低了票價,但通過一系列衍生品,最終產生的消費金額比低附加值消費模式高出50%。」肖鵬說。
讀懂用戶需求,還需要利用好數據。
呂剛告訴記者,螞蜂窩每天要產生50TB左右的海量數據,包括用戶的吃、住、行、娛等各個方面。「利用大數據手段,螞蜂窩可以將這些信息進行模塊化加工梳理,從而與供應商合作,為消費者提供更對胃口的產品。」
資料顯示,基於在內容和數據方面的優勢,螞蜂窩去年自由行的交易額為23億元,是2014年的2.55倍。
關鍵詞:差異化
深耕細分市場「成功」沒有標準答案
與深耕遊客端不同,青石萬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丹彥將目光瞄準了景區端。
「網際網路+旅遊」市場巨大,「成功」沒有標準答案。「隨著遊客選擇面越來越寬,景區不能再靠星級、品牌打天下,升級體驗和服務十分緊迫。」胡丹彥說。
有「痛點」就有商機。胡丹彥透露,通過幫助景區打造智慧旅遊平臺,抓取旅遊網絡輿情數據、住宿數據、交通數據、餐飲數據和景區數據等,公司能為景區設計產品和服務時提供數據分析,促進景區產品和服務質量的提升。
同樣是走差異化道路,「跟我耍鄉村遊」創始人張錦選擇進軍鄉村旅遊,讓農家樂「上網」。「成都近郊遊很受歡迎,大成都範圍內上規模的農家樂就有6000家左右,但每個農家樂特色是什麼,口碑評價如何,難以在線上查詢。」張錦認為,整合線下資源上網,商機巨大。「農家樂不僅是更細分的市場,而且與其他在線旅遊業務具備互補性。」張錦透露,經過半年推廣,大成都範圍內已有2000多個農家樂入駐平臺,吸引十幾萬消費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