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大毛:謝爾曼M1,到底是什麼黑武器

2020-12-24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單大毛】

這兩天「謝爾曼M1」火了。網上最新流傳的一段抗日神劇視頻已經達到了「腦洞已經突破天際」的新高度。這段視頻的對話是這麼說的:

問:「一戰時期,德國最著名的坦克是什麼?」

答:「報告,謝爾曼。」

回:「謝爾曼M1,坐!」

補充到:「射速每分鐘三百五十發,穿甲、爆破燃燒瞬間完成......是戰車裡的豪傑。」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這段視頻或截圖就坐不住了,紛紛吐槽:「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還有些同學則腦洞大開ps惡搞出了各類「謝爾曼M1」。比如

又比如

還比如

惡搞歸惡搞,不過從嚴肅兵器史出發,我們還是應該給一戰德國坦克和謝爾曼正下名。

一戰時期德國坦克和謝爾曼毫無瓜葛

坦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產物,1915年8月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在英國誕生,後經改裝投入實戰,這被稱為坦克的鼻祖。此時的坦克更像個笨重的平行四邊形怪物,當時為了迷惑德軍,英國人將運往索姆河戰場的這些大傢伙,以海軍專用名詞TANK(水櫃)來代號稱呼。結果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

整個一戰時期的坦克主要是英國、法國、德國生產的。當時德國人在索姆河會戰中被英國人的「水櫃」深深震撼,他們發現這種新式武器靠履帶行走,能馳騁疆場越障跨壕、不怕槍彈無所阻擋,很快就突破了德軍防線。德國戰地記者在一篇報導中寫道:「當德軍哨兵於薄霧中爬出他們的塹壕,伸長脖子窺探英軍動向時,突然感到自己的血液似乎要凝固了,只見兩個神秘的怪物正越過一個又一個彈坑朝他們隆隆逼近,仿佛就要在身邊發生地震一樣。他們驚慌失措,目瞪口呆,仿佛四肢都已無法動彈。怪物雖然緩慢前進,且有些蹣跚搖擺,但沒有什麼障礙能阻止他們。」於是,為了對付英軍的威脅,德國人在研製口徑13毫米的T型反坦克步槍的同時,於1917年開始製造代號為A7V的坦克。

A7V的全名是Allegmeine-Kriegs-Department 7,意思是「第七統戰部交通分部」,它作為德國的第一種坦克而載入德國戰車發展史史冊,也保持著目前為止世界上載員最多的坦克世界紀錄,載員達到18人(比現在的中巴客車裝的還多)。受當時德國國內資源和國內工業水平的限制,到1918年9月,德國生產包括樣車、試驗車、改進型共22輛投入戰場,其中還包括A7V的改進型——A7V-R戰場輸送車。A7V坦克為典型的箱式結構的坦克,拿現代的觀點看,它更像一輛裝甲車。方方正正的殼體,眾多的武器,活像一個「活動堡壘」。

「M1」其實是「謝爾曼」孫子輩的坦克!

這部神劇的編劇大概想表達的應該是謝爾曼M4型坦克。之所以誤稱為「謝爾曼M1」,可能是把謝爾曼M4和艾布拉姆斯M1弄混了吧?M4 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開發、製造的款非常成功的中型坦克,通稱「謝爾曼(Sherman)」,又譯為「雪曼」或「薛曼」,這個名字是英國軍隊起的,來源於美國南北戰爭時北方聯邦軍的威廉·特庫塞·謝爾曼將軍。一般來講,我們平時稱呼坦克都直接稱其型號,比如:這款坦克更多人稱其為M4,而不是謝爾曼,這樣既方便記憶,也方便書寫和稱呼。M4坦克的型號十分繁雜,但不管怎麼實驗、改進、變型,都叫M4系列而不是M1,比如M4A1、M4A2、M4A3......就如同一個家族的名字怎樣變但姓氏不會變。據統計,整個M4系列坦克總產量高達49234 輛,在世界戰車發展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客觀講,M4系列坦克並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性能最好的中型坦克,但因其巨大的裝備數量再加上盟軍將領們的精明指揮,使得M4系列中型坦克在盟軍的陸軍武器裝備序列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也為二戰後西方坦克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作用。

多數人認識了解M4坦克是通過二戰時期的北非戰場。當時在北非作戰的英軍不斷遭到「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領導的德軍蹂躪,不得不退到阿拉曼地區進行防守,並且已經無路可退危在旦夕。就在這時,美軍火速提供了400輛M4中型坦克補充到由蒙哥馬利元帥領導的英第8集團軍手裡。隨後,在英制「十字軍」和「瓦倫丁」型巡洋坦克的配合下,M4坦克向德軍陣地發起衝擊。經過12天激戰,英軍大敗德軍非洲軍團,隆美爾元帥為首的德軍從此一蹶不振,北非戰場局勢迅速扭轉。

相關焦點

  • 來自北方的魔鬼——謝爾曼
    作為民兵預備役,謝爾曼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徵召,至少得為聯邦服役三個月。然而,出乎外人意料的是謝爾曼竟然寫信給軍部長,主動要求把他的服役期從三個月延長到三年。在他看來,要麼不回到軍隊,要麼就要戰鬥到底。6月20日,謝爾曼再次正式回到了軍營,被授予上校軍銜成為了密蘇裡第13步兵團的指揮官,很快又被提拔為麥克拉倫軍第一師的代理旅長。
  • 謝爾曼:該死的日本人,三光專利是我的
    如果你們想停止這一切,想要和平的話,你們和你們的親人就應該放下武器停止這場戰場!」1864年秋,被任命為西部方面軍最高司令官的謝爾曼少將,率領10萬聯邦軍和254門火炮,擊敗南軍蔣斯頓將軍(Joe Johnston)胡德將軍(John B. Hood),攻入喬治亞州,並於9月1日進佔了沒有作任何抵抗的南方重鎮亞特蘭大市。
  • 謝爾曼為什麼有「朗森打火機」的稱號,蘇聯為什麼不想用謝爾曼?
    謝爾曼為什麼有「朗森打火機」和「謝饅頭」的稱號,蘇聯為什麼不想用謝爾曼?主要是設計理念的不同。M4謝爾曼坦克設計的初衷,不是和敵人坦克對轟的。和所有美軍中型坦克一樣,M4謝爾曼坦克M3式75mm火炮主要是殺傷敵人有生目標,摧毀敵人工事,擊毀敵人輕型裝甲目標。同時,M4謝爾曼坦克要求簡單容易製造,可以大量運輸到海外。
  • 美國的阿提拉,野蠻人威廉·謝爾曼,他在南北戰爭做了什麼?
    威廉·謝爾曼但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也有這樣一個恐怖的戰爭狂人,他就是北方的著名將領威廉·謝爾曼,他雖然受過良好的教育,行軍打仗卻是土匪和人渣作風,以至於邦聯總統戴維斯要稱他為「美國的阿提拉」了,那他到底做了什麼呢?
  • M4謝爾曼為啥那麼高?只因用了航空發動機,現如今M1坦克也在用
    說到M4謝爾曼坦克大家可能不會陌生,它有個非常著名的外號叫「朗森打火機」,但是它還有一個比較可愛的外號叫「謝饅頭」,除了有薄皮大餡之意外,其實也指的是它的外形比較圓潤。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這謝爾曼坦克的高度有點高,翻看了一下部分坦克的數據,發現其實謝爾曼的高度並不算高,各車型的在2.8~3米之間,而德國的虎式高度也在3米,但為啥看起來謝爾曼就感覺高呢?主要是因為它的車體較高,相比大部分的坦克車底,謝爾曼的車體的確要高一點。那為啥謝爾曼的車體高度會高呢?
  • 美軍的「謝爾曼」為何被稱為二戰神車?這點軸心國根本無法做到!
    撰文:利刃火火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戰爭,在軸心國和同盟國打得不可開交同時,各種黑科技武器也層出不窮地被研發出來,其中有一款坦克,它性能並不是最佳,但是卻可以被稱為"神車",其經典形象也被世界各國銘記,它就是美國的M4謝爾曼坦克
  • M4謝爾曼的綜合性能要低於T-34?事實恰恰相反
    二戰期間,各種武器裝備充斥著整個戰場,在陸地作戰的時候,坦克這種武器是陸軍必不可少的,坦克在一戰中就有出現,並在戰場上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出色的表現也受到了很多國家的青睞,各國不斷發展坦克,對坦克的性能進行升級與優化,經過升級的坦克在二戰中也成為了不可缺少的陸地作戰武器。
  • 二戰數量最多,世界戰車發展史貢獻最大,美國M4謝爾曼
    美國M4謝爾曼坦克是二戰中後期最著名的裝甲戰車,同時也是二戰戰場中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M4謝爾曼坦克在二戰中後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世界戰車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M4謝爾曼坦克是在M3"格蘭特"的基礎上進行研製的,底盤布局和行動十分相似,唯一不同的在於炮塔尺寸。M4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門M3式75mm火炮,可以發射穿甲彈,榴彈和煙幕彈。在M4系列的各種改進型車上,共裝有4種不同型號的發動機,變速箱為機械式,行動部分採用平衡式懸掛裝置。
  • 謝爾曼坦克因何在歐洲力不從心?因美軍戰術體系停留在舊思維裡!
    謝爾曼坦克是二戰時期美軍的主戰坦克,曾在太平洋戰場上肆虐日軍,但是在歐洲戰場上,面對德軍的重型坦克,基本上就只能是力不從心了,更是被戲稱為朗森打火機,這也是沒辦法的,謝爾曼坦克相對單薄的裝甲太容易被德軍坦克炮火擊毀。
  • M4謝爾曼有何優缺點?答案揭曉
    二戰期間, 美國還研發了一款中型坦克, 也就是M4謝爾曼坦克。 在太平戰爭中, M4謝爾曼坦克在對戰日軍的坦克部隊時展現出了較高水平的戰鬥力和防禦能力。 可是卻在, 歐洲戰場上, 被戲稱為饅頭, 在面對裝備更強的德國坦克時候, 謝爾曼被炮彈擊穿, 還受到了虎豹對坦克的襲擊, 使得美國的坦克在德國的炮火和的坦克轟擊下, 慘不忍睹。
  • 德國黑豹,蘇聯T34,還有黑科技的謝爾曼
    德國黑豹,蘇聯T-34,還有黑科技的謝爾曼。五號黑豹中型坦克,是二戰德國於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期間首次投入實戰的新式中型坦克。相比起黑豹和T-34,美制謝爾曼坦克就要顯得寒酸一些,既沒有太過於出彩的戰績也沒有很強的戰略優勢。但沒有特點就是謝爾曼坦克最大的優點,這款性能中庸的主力坦克上裝有陀螺儀型主炮垂直穩定器,這在當時的二戰坦克上可是一種非常稀罕的裝備。
  • 以色列魔改M4謝爾曼一點不輸殲星艦
    59的"現代化"版本:巴基斯坦的"阿茲拉"主戰坦克在上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以色列基於曾經有的M4謝爾曼坦克,研發出了其改進型(咱稱魔改型),分別是M50謝爾曼以及M51謝爾曼,而其中M51"超級謝爾曼"最為出名。
  • 「謝爾曼」為啥是二戰神車?一共生產5萬輛,37比1圍毆虎式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和軸心國在武器研發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突破。特別是在陸戰中,二戰中的多款經典坦克大放異彩。追溯歷史可以發現,美國在確定參加二戰之前,就開始未雨綢繆,開啟了M4「謝爾曼」坦克的研發。當時,美國陸軍裝備的中型坦克是M3「格蘭特」。這款坦克裝備了37MM反坦克炮、75MM榴彈炮和四挺機槍,過於累贅的武器系統讓其機動性非常差。不過,由於美國在二戰初期隔岸觀火,其陸軍常備軍隊數量僅有十多萬,因此一開始並不在意坦克性能的強弱。
  • 魔鬼將軍謝爾曼與戰爭的煙塵(圖)
    鄒海侖謝爾曼  當一位年輕朋友要我用一句話來概括《大進軍》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的時候,我似乎只能這樣回答他:「《大進軍》是多克託羅寫的一部反映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它圍繞著謝爾曼將軍指揮的結束這場戰爭的最後一戰展開
  • 謝爾曼屠殺亞特蘭大,臨死拒不悔改稱無愧良心
    此人就是美國陸軍上將威廉·特庫賽·謝爾曼將軍。謝爾曼1820年2月8日出生於俄亥俄的蘭卡斯特。謝爾曼的童年很不幸,剛一出生父親就染病去世,後被舅舅託馬斯-埃溫夫婦收養,那一年小謝爾曼剛剛9歲。養父母實際上對他很冷淡,尤其是當他們有了自己的親生孩子後。謝爾曼在家庭裡一直是一個可無可有的角色,然而他自己也很明白自己的處境,一直都在尋找自立的機會。
  • 被過度吹捧的M4「謝爾曼」坦克,在應急產品中,它也是略遜一籌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坦克一直是個重要的武器,在歐洲戰場,這一點體現的則更為明顯一些。不管是以精緻著稱的德國坦克還是性價比超高的蘇聯坦克,都曾是當時戰場上最靚的仔,反觀西線戰場,應該就是美軍謝爾曼的主場了。這款體態圓潤的中型坦克,一度成為美軍的主力戰車,甚至到現在還能吸引一大批的粉絲為其歡呼。
  • 告訴你一個真正的「謝爾曼」坦克
    告訴你一個真正的「謝爾曼」坦克李巍 周明摘要:最近一部抗日神劇中,居然出現了一戰著名坦克「謝爾曼」。實際上,「謝爾曼」中型坦克總產量近5萬輛,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產量最大的坦克,成為美軍的標誌性裝備,不過除了發動機性能比較出色,其他方面的性能卻盛名難卻,受到不少盟軍坦克兵的批評,但是作為英美盟軍最具代表的坦克,還是為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 虎式對決謝爾曼,謝爾曼真像電影裡不堪一擊?事實剛好截然相反
    熟悉二戰的朋友一定對謝爾曼和虎式坦克這對冤家宿敵非常熟悉,並且在傳統印象裡虎式似乎總是能暴打謝爾曼的存在,謝爾曼就像個受氣包一樣遇到虎式只能被吊打,在諸如《狂怒》一類的影視作品裡也總是如此呈現給我們的。但是在實戰當中,謝爾曼面對虎式真的是如此不堪一擊嗎?
  • 圖說:塞班島戰役 美軍「謝爾曼」坦克成為戰場的絕對主宰
    圖為至今還殘留在塞班島沙灘上的美軍M4「謝爾曼」坦克。直到1943年底,日本軍方都認為塞班島是一個沒有受到任何威脅的後方基地,因此駐軍主要由沒有作戰經驗的預備役人員組成,大多數年齡已經超過40歲,許多人還患有疾病。最嚴重的問題是近一半的守軍甚至沒有槍械,因為日軍認為前線更需要步槍。
  • 數字君說小車:金饅頭M4A2E4謝爾曼
    【坦克世界評測】大家好,我是渾身散發著單身狗清香的數字君,今天帶來的小車第六期,M4A2E4「謝爾曼」。相關推薦:S系中坦最佳之爭! 這臺車到底高在哪    【坦克世界評測】廢話不多,直接進入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