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七屆中國遊艇產業發展大會」(下稱「遊艇大會」)將於12月11日至12日在珠海高欄港經濟區舉辦。作為國內遊艇行業最專業最權威最有影響的大型活動,中國遊艇產業發展大會自2008年以來,已經先後在北京、海口、珠海、天津成功舉辦過六屆。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遊艇大會在珠海高欄港區召開,是看中該地在遊艇產業領域的領先地位。高欄港區的平沙遊艇產業園區創建於2002年,並於2008年經廣東省科技廳認定為「廣東省(遊艇)技術創新專業鎮」,為中國第一個遊艇專業鎮。目前,平沙遊艇產業園區已發展成為國內設立最早、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遊艇製造基地。
多年前,珠海曾提出要打造國內的「遊艇之都」。然而,由於近年來的市場環境、相關政策等原因,平沙遊艇產業園區至今未在市場上達到業內預期的品牌、經濟效應。如今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粵港澳遊艇自由行不斷推進等利好,平沙遊艇產業園區正在積極謀劃,乘勢而上。
南方日報記者 王韶江
遊艇產業助力珠海旅遊開發
12月11日,本屆遊艇大會即將在高欄港區拉開帷幕,大會邀請了國內遊艇行業協會、遊艇製造商、遊艇俱樂部(碼頭)、研究諮詢機構等齊聚一堂,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共商中國遊艇全產業鏈的發展。
「大會將探討如何進一步提升珠海在中國遊艇產業乃至全球遊艇產業的地位和影響。」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遊艇分會常務副會長鄭煒航表示,大會將舉辦遊艇政策和經濟論壇、粵港澳大灣區遊艇發展論壇、遊艇製造論壇等,並發布《2019—2020中國遊艇產業報告》。
據悉,遊艇大會將推動中國遊艇經濟向休閒服務業深化、向全產業鏈發展,進一步推動遊艇發展政策出臺落地,加強各濱水城市遊艇產業的互動和合作,繼續推動粵港澳遊艇自由行有效實施,支持珠海向海興市加快「海洋—海島—海岸」立體開發、休閒度假旅遊業高品質發展。
中國遊艇產業發展大會是中國遊艇行業最專業最權威最有影響的大型活動,自2008年以來已經先後在北京、海口、珠海、天津成功舉辦過六屆。
此次大會再度回歸珠海,除看中珠海毗鄰港澳、海岸線綿長、有著廣闊海域和眾多海島等發展遊艇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外,更注重的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背景下,珠海遊艇產業有著無窮的潛力。
創建於2002年的平沙遊艇產業園區,歷經18年的發展已建成國內設立最早、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遊艇製造基地。該產業園引進超過10家來自國內外的遊艇製造及其配套企業,並於2008年經廣東省科技廳認定為「廣東省(遊艇)技術創新專業鎮」,成為中國第一個遊艇專業鎮。
產業發展壯大的同時,產業配套也進一步完善。珠海遊艇船機檢測中心、廣東省質量監督遊艇材料檢驗站、國家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先後落成。其中,國家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定位於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材料檢測實驗室,是系統內首個檢驗項目齊全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材料權威檢測機構。
園區明星產品成為風景線
近日,環珠海澳門海上觀光旅遊線路上,又多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以黃色為主色調點綴小魚圖案,有著海上「小黃魚」美稱的雙體客船「浪漫海灣」號成功交付,該船體將帶領遊客感受珠海、澳門獨特的濱海風光和人文風情。
「浪漫海灣」號由江龍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龍船艇」)製造。船體以「現代簡約葡國風情」為主題設計,裝飾造型設計上,巧妙地運用了澳門多個標誌性建築的經典元素,突顯澳門絢麗多彩的城市風格。
據悉,這並非平沙遊艇產業園區產品首次亮相熱點旅遊線路。環遊珠澳的「港珠澳大橋號」鋼鋁遊覽船、珠江上遊曳的「廣州之星」雙體遊覽船等,均由該園區企業製造。
沿珠海大道一路西行,過雞啼門大橋後的1平方公裡,密密麻麻排布著十多家與遊艇製造相關企業。十多年來,這裡一直是全國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遊艇製造基地。
「浪漫海灣」號的製造商江龍船艇便位於此地。該公司成立於2003年1月,年生產玻璃鋼船約90艘,曾先後被評為「廣東省名牌產品」「廣東省自主創新產品」「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等。
「近年來,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分發揮領先的設計、建造、創新實力,結合灣區特色,努力打造高性能船艇產品,為灣區『海洋—海島—海岸』旅遊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力。」江龍船艇技術總監郝冰介紹。
江龍船艇東側不遠的珠海太陽鳥遊艇製造有限公司(下稱「太陽鳥遊艇」),同樣是業內翹楚。
太陽鳥遊艇是平沙遊艇產業園區最大的遊艇製造企業。該公司共有遊艇、商務艇和高性能特種艇三大系列70種規格140個型號,環遊珠澳的「港珠澳大橋號」鋼鋁遊覽船、珠江上遊曳的「廣州之星」雙體遊覽船均由該公司生產的。
「現在公司增長較快的是鋁合金船艇業務,除這部分業務外,公司還在加快智能船艇業務發展。」太陽鳥遊艇總經理李白銀介紹,近年來公司在平沙遊艇產業園區還創立了廣東寶達遊艇製造有限公司、普蘭帝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並通過100%兼併收購方式,取得平沙遊艇工業園區內先歌及尼斯遊艇所有權。在橫向與縱向上進行資源整合,為全產業鏈進行多方位布局,總用地面積約30萬平方米。
截至目前,高欄港區平沙鎮共有遊艇產業相關企業77家,其中,遊艇製造企業23家、遊艇生產配套服務企業44家、遊艇生產配套製造企業10家。2019年遊艇產業產值約10億元,產業從業人員約2800人。
未來將打造國際遊艇交流平臺
遊艇產業是海洋經濟中的一個新興產業,被喻為「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機」。然而,儘管有諸多先天優勢,珠海想要在該產業進一步突破,卻並非易事。
「平沙遊艇產業園在國際上都很有名。前些年,很多國外客戶都會來平沙找遊艇。」國際標準化組織大型遊艇技術委員會副主席冷學華介紹,近年來,因受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斷變化等不可控因素影響,中國遊艇行業在市場嚴峻形勢下進行重新洗牌。
「其實倒閉、被整合的船企中很多都是代工廠,根本沒有自主創新能力,一旦出現市場波動,很多沒有核心技術的船企陷入接單難、建造難、融資難、交船難、盈利難的『五難』境地。」高欄港區平沙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挑戰與機遇並存,經過市場淘洗後生存下來的企業往往抗風險能力更強,長遠來看,有利於行業發展。
「金融因素帶來的行業寒冬,讓不少企業消亡,也讓剩下的優質企業緊抓技術突破,通過兼併收購等方式擴大規模,實現努力轉型和二次快速發展。」李白銀則認為,遊艇文化尚未成型和相關政策遲遲未能落地,才是阻礙遊艇產業的真正「攔路虎」。
「長久以來,人們習慣把遊艇看作奢侈品,認為是富人才能玩得起的項目,甚至還有一些其他不好的名聲,導致在大眾中接受度較低。」冷學華也持有相同看法。
他認為,珠海應該引進、舉辦更多國際遊艇展覽會,從遊艇企業抱團「出海」,變為在家門口迎客。讓更多國內外企業走進珠海、了解珠海,平沙遊艇產業園乃至珠海旅遊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
另一方面,為促進遊艇產業發展壯大,高欄港區也在不斷推進相關政策落地。去年11月,《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欄港經濟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施方案》出臺,努力把該區建設成為國際遊艇交流平臺。
該方案提出,以珠海市平沙鎮及周邊地區作為首要載體,辦好遊艇大會,進一步提高珠海在全球遊艇產業鏈的地位。
具體而言,高欄港區將擴大遊艇配套產業,研究建設遊艇4S店,進一步打造集遊艇製造、研發、設計、維修為一體的遊艇工業基地;增加遊艇泊位,引導香港、澳門遊艇船隻來高欄港停泊,緩解港澳遊艇數量飽和所導致的停泊位緊張的現狀;探索遊艇港澳自由行、多次通關,簡化遊艇出境手續,制定遊艇便捷通關措施;進一步落實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合作意向和遊艇牌照互認事宜,共同爭取粵港澳遊艇自由行在高欄港海域先行先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