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約瑟後代,背井離鄉2700年後希望返回故土——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熟悉中東歷史的人都知道,以色列很多部落流散在世界各地,今天他們大都找到了自己的根。但誰會想到,有一個部落竟在2700年前背井離鄉,流浪到印度。現在,他們的猶太人身份已經被確認,這7000名印度人希望返回以色列。
以色列部落流散在世界各地
據聖經記載,摩西曾帶領部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並在約書亞的領導下徵服了迦南的部落城邦。之後,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大衛王佔領了耶路撒冷,並且在包括外約旦在內的大部分迦南地區建立起以色列王國。在大衛的兒子所羅門死後,王國一分為二,南為猶大(Judea),北為以色列。直到公元133年,耶路撒冷一直是猶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公元前722年,亞述人攻佔了以色列,公元前586年巴比倫人佔領了猶大,他們焚毀耶路撒冷的所羅門聖殿,驅逐了大批猶太人。從此之後,耶路撒冷曾被多次易手,還被無數次地摧毀和重建。猶太人從此流離失所,散落到各個地方,被稱為「失落的部落」。印度驚現「失落的部落」,爭取恢復猶太人後裔身份
在印度東北部一隅,有一個很小的神秘部落「布尼梅納什」,總人數約有7000人,他們一直認為自己屬於傳說中以色列的「失落部落」之一。在此之前,沒有人承認他們的猶太人身份,但最近的情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以色列大拉比什洛莫·阿馬爾已承認了「布尼梅納什」部落的地位,將派幾名猶太宗教法官前往印度東北部與緬甸接壤的偏僻角落,主持儀式使「布尼梅納什」部落人皈依猶太教。
在這批自稱是「瑪拿西(約瑟之子)部落的兒女」皈依猶太教後,按照《猶太人回歸法》,他們可以移居以色列。這將使他們成功繞過以色列內政部於兩年前對「布尼梅納什」部落實施的禁令。
以色列大拉比阿馬爾派出的宗教法庭代表團去年與「布尼梅納什」部落進行了接觸,他們將在近日提交一份報告。此外,大拉比阿馬爾決定不承認來自米佐拉姆和曼尼普爾兩個邦的印度人為猶太人,但接受他們是猶太人後裔的證據。他們至今還保持著眾多猶太人的風俗習慣
在印度的米佐拉姆和曼尼普爾兩個邦一共生活著200萬「欽龍(Chinlung)」人,他們中的多數人表示自己是亞述徵服者於2700年前流放的以色列「失落部落」的後裔。當時共有十個部落被亞述徵服者流放。他們在穿過伊拉克、阿富汗和中國南方後,最終在印度和緬甸邊界地區的森林地帶定居下來。一個多世紀前,多數人放棄了萬物有靈論,轉而信仰基督教。
「布尼梅納什」部落「回歸運動」的基礎要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當時兩名基督教徒都做了相同的一個夢,夢見天使宣布他們是以色列人。事實上,其他人也已注意到他們在信奉基督教前的傳統與猶太人傳統存在一些相似之處。其中一個傳統就是在出生第8天實施行割禮,但不是用刀,而是使用磨尖的石頭。這個部落在慶祝節日時還會食用未經發酵的麵包,雖然他們平常根本就不吃麵包。
今天,他們會在臨時分枝燭臺上點亮光明節用的蠟燭。該部落也會在猶太會堂慶祝安息日,他們手中拿著的祈禱書印有希伯來語,許多家庭還吃猶太教所規定的食品。過去10年間,800名「布尼梅納什」人在艾利亞胡·阿維查爾拉比的努力下來到以色列定居。艾利亞胡·阿維查爾最初是「布尼梅納什」部落的獵人。皈依猶太教是幫助「布尼梅納什」部落重返以色列的有效辦法
作家希勒爾·哈爾金為了寫一本名為《穿越主日河:尋找失蹤的以色列部落》的書,曾用時5年尋找「布尼梅納什」部落。他認為,「布尼梅納什」部落的宣稱可能是「事實的核心,但僅僅是核心而已」。哈爾金說:「毫無疑問,幾乎所有7000人要來以色列。如果大門敞開,我敢肯定將會有更多人皈依猶太教。」
艾利亞胡·阿維查爾在幫助「布尼梅納什」部落重返以色列的過程中,沒有詳細說明「布尼梅納什」歷史宣稱的真實性,他只是改變了策略。艾利亞胡·阿維查爾指出,讓「布尼梅納什」部落皈依猶太教十分必要。通過讓他們在米佐拉姆皈依猶太教,阿維查爾希望以色列被迫依照以色列法律接受他們。因為按照以色列法律的規定,所有猶太人將自動獲得以色列公民權。
最近,以色列宗教法庭將會向印度派出幾位宗教法官,調查「布尼梅納什」部落與猶太人之間足以令人信服的聯繫,從而為該部落皈依猶太教打下基礎。宗教法官小組成員之一的艾利亞胡·伯恩伯伊姆拉比說:「我們知道他們是猶太人的後裔,我們希望以色列幫助他們移民到這裡。」
( 責任編輯:孫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