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運規模最大,設施設備配置最先進!濟南這座垃圾轉運站正式啟用

2020-12-15 齊魯壹點

在第二十五屆山東省環衛工人節到來之際,經過近一年的建設,歷城區幸福柳環衛轉運中心正式啟用了。據悉,該轉運中心位於歷城區幸福柳路東側,開源路以北,由濟南碧榮置業有限公司代建。設施建設項目用地面積0.93公頃,總建築面積8390.78平方米,土建及安裝工程投資4000萬元,設備投資2800萬元。垃圾轉運站最高轉運量可達1000T/d,屬於大型II類城市生活垃圾轉運站。

據介紹,作為目前濟南乃至全省單站轉運規模最大,設施設備配置最先進的垃圾處理中心,本站集最先進的設備技術、處理工藝技術、環保控制技術、運營管理技術於一體,代表了目前國內大型轉運站的最高技術水平。該中心設有計算機中央自動控制、全程密閉、自動壓縮、真空抽吸、生物除臭、粉塵自動收集處置等五大技術。

該站壓縮主機部分採用了國際領先的水平直壓處理工藝,配置3套壓縮主機以及二次進料槽,可同時滿足6輛收集車同時卸料,最大程度上避免高峰期車輛排隊等待現象,目前配備了15隻轉運箱體,設計日處理能力可以達到1000噸,為後期垃圾量的增加預留足夠的空間。擠壓處理的汙水採用真空收集系統,徹底解決站內汙水的二次汙染和衝洗成本,站內汙水實現納管排放,滲濾液集中處理,排放標準達到國家規定標準。智能交通指揮系統可以對車輛精準派位、調度有序。出站車輛車身、車輪隨時清洗,避免了視覺和味覺汙染。實現了垃圾從「走進來」到「走出去」全部自動封閉運行,見不到垃圾,聞不到氣味,產生不了汙染。以上所有系統獨立操作但又融為一體,可通過中央控制中心掌握全局。

據悉,該轉運中心投入運行後將承擔歷城區主城區的生活垃圾轉運任務。歷城區城管局將適時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撤銷主城區原有的8處小型生活垃圾轉運站。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夏侯鳳超)

相關焦點

  • 濟南再添一座大規模設備先進的生活垃圾轉運站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5日訊10月26日是第二十五屆山東省環衛工人節,在這個節日到來之際,濟南歷城區幸福柳環衛轉運中心經過一年的建設正式啟用了。這個轉運中心位於歷城區幸福柳路東側,開源路以北,由濟南碧榮置業有限公司代建。
  • 南環路生活垃圾轉運站啟用
    近日,我市南環路生活垃圾轉運站揭牌並正式啟用,這將進一步提高柳南及柳江轄區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能力,降低收運成本,減輕市區交通壓力。據了解,南環路生活垃圾轉運站是市環境衛生管理處下屬的大型生活垃圾轉運站,位於柳江區南環路南側基隆塘頭村,毗鄰南環路與柳江大道,總佔地面積31.99畝,轉運站建設規模為近期日處理生活垃圾1200噸,遠期1500噸,是我市處理規模最大的生活垃圾轉運站,集先進設備技術、先進工藝技術、先進環保技術、先進管理技術於一體,達到領先水平。
  • 全部自動封閉運行,山東省內單站最大規模垃圾轉運中心亮相
    在濟南歷城區幸福柳路東側,開源路以北,坐落著一座乾淨寬敞的建築,這就是剛投入使用不久的幸福柳環衛轉運中心。據了解,這處日處理能力最高達1000噸的垃圾轉運中心,將承擔歷城區主城區的生活垃圾轉運任務,主城區原有的8處小型生活垃圾轉運站將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撤銷。
  • 聞不到垃圾味兒的轉運站來了!山東最大規模,可日處理1000噸
    11月7日,位於濟南市歷城區幸福柳路東側的幸福柳環衛轉運中心正式試運行,這處日處理能力最高達1000噸的垃圾轉運中心,將承擔歷城區主城區的生活垃圾轉運任務,主城區原有的8處小型生活垃圾轉運站將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撤銷,城區環境汙染也將減少。 轉運中心內部乾淨得一塵不染。
  • 武漢:華中最大垃圾轉運站年底啟用
    武漢:華中最大垃圾轉運站年底啟用 2020-06-24 09:41:00來源:楚天都市報
  • 提升人居環境 昭通中心城區建23座垃圾轉運站
    ,在去年10月啟動了垃圾中轉設施建設工程,該工程將在昭陽城區新建18座垃圾轉運站,改造5座原有收集站為垃圾轉運站,做到昭陽城區的垃圾收集、轉運全覆蓋,徹底解決昭陽城區的垃圾收集、轉運問題。三個原則一是滿足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如環境設施設置標準,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管理規範,我們的方案呢,也通過了市區兩級政府的一致認可,所以進行實施;第二個原則就是每一個垃圾站點在壓縮及運輸的過程中都對垃圾滲濾液全收集,並配置植物液除臭系統,來保證汙水臭氣不會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第三個原則就是我們在運輸和收集的過程中,都是採用全封閉的,這樣在運輸的過程中不會對來往的行人及街道產生不好的影響。
  • 提升人居環境,雲南昭通城建23座垃圾轉運站
    昭陽區依據國家現行的《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範》、《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標準》等國家標準、規範及當地相關政策,在去年10月啟動了垃圾中轉設施建設工程,該工程將在昭陽城區新建18座垃圾轉運站,改造5座原有收集站為垃圾轉運站,做到昭陽城區的垃圾收集、轉運全覆蓋,
  • 垃圾轉運也要智慧化?看看這個轉運站的垃圾物流運輸新模式
    3月20日,在市環衛集團已建成的夏家壩智慧固廢物流轉運港,記者看到,垃圾轉運處理過程中啟用了門式起重機,通過「箱箱」對接接駁聯運,一次轉運站豎式壓縮後的進站垃圾不用再進行卸料壓縮,避免了汙水四溢、汙染環境、病菌傳播等問題,開創了生活垃圾物流轉運新模式。疫情防控期間,這也成為了科技助力抗疫的一個典型。▲夏家壩智慧固廢物流轉運港,門式起重機正在作業。
  • 探訪重慶主城之外規模最大的垃圾二次轉運站
    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重慶市生活垃圾分類,分為以上四種。可你知道,其他垃圾從被分類投放到最終的焚燒處理,中間還有一個過程是壓縮轉運嗎?9月6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江津區濱江新城的垃圾二次轉運站,探訪了這個主城之外規模最大的垃圾二次轉運站。
  • 北碚將新建的這兩座垃圾中轉站,每天可轉運垃圾580噸
    北碚區城鎮垃圾收運設施設備將升級改造。上遊新聞記者從北碚區得到消息,重慶市環衛集團與北碚區政府籤訂北碚區城鎮城鄉垃圾收運系統建設及運營服務協議,正式啟動北碚區城鎮垃圾收運接收工作。重慶市環衛集團還將投資9800餘萬元升級改造北碚區城鎮垃圾收運設施設備,建立完善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轉運系統,全面提升北碚區城鎮生活垃圾收運服務水平,助力北碚區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 東錢湖生活垃圾分類轉運站竣工 轉運規模達220噸/天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國寧波網訊(記者王嵐 通訊員傅婷婷)今天市城管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中心傳來消息,東錢湖生活垃圾分類轉運站近日竣工,成為世行貸款寧波市城鎮生活廢棄物收集循環利用示範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首個竣工項目
  • 泰州市區3座垃圾轉運站升級改造
    屆時,這些升級改造後的垃圾轉運站裡不再有汙水異味,轉運能力也將有效提升。  據介紹,主城區現共有垃圾轉運站28座,每天平均處理垃圾510噸左右。但由於城區的部分垃圾轉運站因使用年限較長,普遍存在設施老化、地面破損、排水不暢、異味明顯等問題。同時,加上近年來垃圾量增長迅猛,部分垃圾轉運站設備已不堪重負。
  • 福州中心區:讓垃圾轉運站「隱身」
    該綜合體具有「運距近、轉運快,佔地少、環境美,新理念、新工藝」的特點,在實現「看不見垃圾、見不到場所、聞不到異味」的同時,還化解了「鄰避效應」。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區,建設一座什麼樣的垃圾轉運站,才能既便於收集和運輸又能化解「鄰避效應」呢?福建省福州市在推進垃圾分類的實踐中作出了成功的探索和實踐。
  • 每天轉運600噸生活垃圾 沒有噪音臭味二次汙染 這家垃圾轉運站有啥...
    9月6日,江津濱江新城垃圾二次轉運站,工作人員正在作業。本組圖片由記者龍帆攝9月6日,江津濱江新城垃圾二次轉運站正式投用,這是除主城區外重慶區縣範圍內規模最大的垃圾二次轉運站。密閉作業全程「零汙染」據介紹,該轉運站位於江津區濱江新城雙龍路西側,佔地約34畝,總投資6800餘萬元,設計日轉運能力600噸。該轉運站的垃圾容器與重慶主城垃圾車輛配套通用,生活垃圾在站內壓縮後,全部轉運至市第三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無害化處置。
  • 長清新建生活垃圾轉運站投入使用
    垃圾壓縮車陸續進站傾倒生活垃圾。  本報訊(記者李娜通訊員董林豹)2020年12月31日下午,長清區生活垃圾轉運站正式啟用。當天下午,長清區城管局6輛生活垃圾壓縮車開始陸續進站傾倒生活垃圾。  據了解,長清區生活垃圾轉運站位於歸德街道前夏村村東,為新建項目。該站於2019年1月開工,2020年12月建成,佔地面積6000餘平方米,總投資2400餘萬元,設計日處理能力600噸。
  • 市區將建中型生活垃圾轉運站 轉運規模每日四百噸
    日前,市區中型生活垃圾轉運站建設項目的設計方案已由市發改局正式批覆
  • 廣東首座地埋式垃圾轉運站在深圳啟用
    深圳羅湖區針對垃圾轉運站等環衛設施環境影響大、精細監管難、作業強度高的問題,積極探索將環衛設施關入「地下消毒櫃」。據介紹,這座地埋式垃圾站把佔地面積300平方米、建築層高10多米的垃圾轉運站從地上「搬到」地下,只有洗衣機大小的翻料器露在地面,地下則暗藏著地埋式垃圾站配備的兩套壓縮箱,可以滿足2-3萬人使用,翻料器相當於投放口,通過它把垃圾桶中的垃圾倒進地下可以移動的壓縮箱中。↑圖為深圳市羅湖區長嶺村建成並投入使用的地埋式垃圾站。
  • 創文鞏衛進行時 我縣首個船舶垃圾收集轉運站啟用
    6月18日,我縣銅角灣便江船舶垃圾收集轉運站舉行揭牌儀式,正式啟用。 銅角灣便江船舶垃圾收集轉運站位於便江街道銅角村湘永碼頭對面,採用國內較為先進的垃圾壓縮處理技術,對垃圾實行回收、壓縮、儲運等集中處置。該站投入使用後,不僅能有效解決船舶垃圾運輸過程中飛揚、散落、滴漏等問題,防止垃圾散落和二次汙染,而且可減少船舶垃圾對便江水體的汙染,不斷打造更加舒適宜居的生態環境。
  • 建設垃圾轉運站應注意事項
    針對收集轉運中心和生活垃圾轉運站環衛工程設備建設標準有明確的規定:生活垃圾中轉站建設:首先:在新建、擴建或者改建居民區的時候,垃圾收集站的規劃、建設與投入使用要與居民區同步進行。其次:垃圾收集站可分為帶壓縮功能的和不帶壓縮功能的,現在環衛部門]-般是推薦使用具有壓縮功能的密封式的生活垃圾中轉站。再次:生活垃圾中轉站的服務的半徑在0.8千米以內,建設的規模是根據平均日產量來決定,- 般是需要4噸/天以上,因此,我們工廠生產的生活垃圾中轉站*小的是5噸的存儲量。
  • 嘉峪關:農村垃圾轉運站正式投入運行
    農村垃圾轉運站正式投入運行每日甘肅網4月26日訊據嘉峪關日報報導(馬曉梅 李多進)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垃圾堆放點通常給人的印象是蠅蟲亂飛、汙水橫流、臭氣燻天,但今年農戶驚喜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