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季節的虎跑路,正是最美的時候。道旁的樹木沒來得及完全變黃,帶著油畫的色澤往前一路渲染開去。空氣裡有清冽的香,從鼻子迫不及待一路撞進肺裡。
沿著這條路往裡走,在某個路口右拐,走到虎跑路32號,空氣裡漸漸染上別的味道:醬油香,帶點鹹鮮的油膩。進院子才發現端倪:滿院子的鐵架上,密密麻麻,掛著有好幾百隻醬鴨,還有各式香腸醬肉。
「食神」胡亮站在院子中間,指點著夥計把曬好的醬鴨收下打包:「這一批大概有400隻,這一兩天就能全部曬好。」
年輕人看到這麼多醬鴨,都要掏手機發朋友圈
作為香樟雅苑的創始人,杭州人胡亮的頭銜包括但不限於:中國烹飪大師、國際美食評委、央視《滿漢全席廚藝爭霸賽》擂主、在鳳凰衛視舉辦的「兩岸三地食神爭霸賽」中戰勝香港、臺灣、內地數百名大廚贏得金牌……在杭州,大家慣常叫他「食神」胡亮。
如今,「食神」在虎跑路32號的這個小院子裡,開了家「家宴」。兩層小樓款待客人,留著院子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曬醬鴨,曬得老遠就能聞到醬香氣。
這是老杭州記憶中過年的味道:以前牆門裡冬天太陽下晾著的醬鴨香腸,風一吹就是這個香。
曬好的醬鴨,杭州人有的是方法去吃它:燒飯的時候扔進鍋裡蒸熟,端上來就是一道好下飯菜,就著能吃一大碗飯;剩下的骨頭骨腦切切碎煮泡飯,加點青菜碎末,很冷的早晚也能吃到鼻尖冒汗。再不濟,還能送人——走親訪友拎只醬鴨,一看就透著股親熱,胡亮自己都說:「老底子杭州人過年前曬醬鴨,誰家曬得多,就說明家裡日子好過。」
只是如今,城裡肯自家曬醬鴨的人畢竟少了,更顯出胡亮這一院子醬鴨的氣勢。「好多年輕人過來,一看到院子裡這麼多醬鴨,先哇一下,然後就掏手機拍照發朋友圈。」胡亮說,「其實我在蘭溪還有個院子,那邊曬的醬鴨更多。」
湖羊醬油泡出的這隻醬鴨,蒸出的湯汁都是好吃的
做醬鴨,胡亮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要做就做健康的老杭州味道。
他花了5年時間在全國跑了一趟,選中的是一年以上兩年以下的山東棗莊老鴨,肉質鮮嫩又有嚼勁,還沒有鴨臊氣,拿來做醬鴨正正好。
醬油用的是老杭州人都認的湖羊牌,還一定要是藍袋的——上年紀的杭州阿姨一聽到這裡就要點頭了。醬油不是直接用的,要加秘方熬製,燒出來醇厚噴香。
接下來才是重頭戲:鴨子收拾好先用花椒跟鹽做個全身按摩,晾一天去血水,這樣的鴨子才有資格放進大缸裡,用熬好的醬油去泡——注意,泡足12個小時,但是每個小時要人工從上到下給鴨子翻一次身。12個小時醬油澡泡好,鴨子拿出來,那一缸醬油就不要了,要用再重新熬,只把泡好的鴨子在冬天陽光下再曬三天,曬到油滴下來,胡亮親自看過,說「好」,才能收——這個度很重要,沒把油曬出來會膩,曬過頭了又會柴,全憑經驗掌握。
「你看這隻鴨子,曬成這種程度的出油就可以了,再曬就幹了。」他隨手指一隻鴨子給我們看。陽光下,鴨爪尖上綴著一滴油,將墜未墜,折射一點彩光。旁邊的夥計趕緊過來,把鴨子從架子上取了下來。
他的院子裡,每天十多個夥計專門伺候這些鴨。做好的醬鴨,胡亮是自信的:顏色油亮,肉不幹不柴又有嚼勁,隨你怎麼吃都好,就連蒸醬鴨蒸出的湯汁,他說都不要倒掉:「又鮮又香,拿去蒸老豆腐、滷香菇,包管味道好;燉白菜燒粉絲也好吃的,有香氣。」
「食神」出品的醬鴨,吃貨這裡有嘗鮮價
每年做醬鴨最好的時間,就是小雪以後,西北風吹起來的時候。今年從11月底開始,胡亮就在杭州和蘭溪兩邊跑,帶著20多個人一心一意曬醬鴨。「一隻鴨子,毛鴨重2斤半,醬好以後是1斤6兩。我今年已經賣掉4萬隻了。」胡亮說。
他今年46歲,學廚35年,拿過全國的廚師金獎,天南海北做過那麼多菜式,自己也沒想到會迷上了做杭州老底子的醬鴨香腸。
「火大火小無所謂,蒸鍋蒸25分鐘。」他站在院子裡跟我們聊醬鴨的吃法:「有年輕人專門拿它當零食,看著電視就能吃半隻。」眼看著將要過年,「拿去送送家裡長輩,老人家不要太高興,年紀大的人,還是喜歡的老底子味道。」
現在,杭州吃貨和食神胡亮合作,開賣食神醬鴨:
真空包裝,每隻重約1斤6兩,市場價98元一隻,吃貨嘗鮮價85元一隻,江浙滬包郵。其他省市需要5元郵費。
點下圖直達購買連結,買「食神」的老底子醬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