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2020-12-24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杭州吃貨 ,作者毛落胃的

杭州吃貨

錢江晚報旗下美食帳號。在杭州,吃什麼、上哪吃、怎麼吃,盡在「杭州吃貨」。

老一輩杭州人的美食記憶,大多以郵電路為原點,然後向外輻射到浣紗路、國貨路、延安路……

於是乎,這爿不大的地界上可謂臥虎藏龍,開業十幾二十年的餐廳比比皆是,若是一一都吃過,絕對算得上是杭城美食饕餮客了。

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這些藏在郵電路周圍的年代級老底子餐館。

一口福

開在浣紗路國貨路口的「一口福」,就是這樣一家深藏不露的街頭小館。相比起這兩年聲名鵲起的三姐妹、金豬,一口福低調的多。臨街門頭和旁邊的商家緊挨在一起,一樓望進去也就寥寥3張桌子,別看門頭毫不起眼,它卻是有著31年資歷的老底子家常菜館。

來這裡吃飯的人,絕不計較環境,餐廳至今仍舊保留著90年代初的裝修風格,打掃的清清爽爽。一共三層樓,除了2個包廂外,攏共也就7張桌子。中午十一點開始陸續上客,我去的那天是個下雨的周二,可是十二點剛過三分,店裡就坐滿了,可見來一口福吃飯,得趁早。

餐廳裡的食客大多有些年紀,講著地道的杭州話,略一打聽,有一半以上是吃了十多年的回頭客。老闆娘楊建英招呼他們的時候仿佛像在和老友拉家常,「今天幾位?你們解百的人最喜歡點炒隨便了,現在的雪菜冬筍肉片也好吃吃的,鐵板鱸魚先幫你燒起來啊。」

楊建英可以說是出身烹飪世家,父親、舅舅、姨夫、妹夫都是掌灶大廚,於是在1989年的時候,丈夫響應號召下海經商,就在自家房子裡開起了一口福,楊建英張羅前廳,楊爸爸負責把關後廚,因為價廉物美,一口福漸漸打出名氣,成了周圍單位的「小食堂」。

翻看一口福的菜單,價格大多在十幾二十塊錢,48塊一份的鐵板鱸魚已經算是貴价菜了,性價比極高。楊建英說,開業31年,一口福很少漲價,「來的都是老客人,不好意思漲價的。」今年豬肉進貨價幾乎漲了一倍,成本實在扛不住,這才把菜單上的肉菜提了2、3塊錢,素菜和水產類的,仍舊維持原來的價格。

現在的廚師已經在一口福工作了十多年,「身經百戰」的大廚對菜單上的菜可以說是信手拈來,即便店裡客人坐得滿滿當當,一桌菜仍舊能在20分鐘左右就上齊。

招牌菜鐵板鱸魚幾乎每桌必點,木勞勞大的一條現殺鱸魚才48塊,物價感人。鱸魚炸的剛剛好,蒜瓣肉帶著汁水,外殼卻是酥脆,淋上酸甜的醬汁,因為有熱鐵板墊底,一直吃到最後都是熱的,著實是溼冷冬日裡一份慰藉。

糖醋裡脊亦是點單率極高的招牌菜,傳統的琥珀色糖醋汁,均勻包裹軟炸裡脊,裡脊條外殼蓬鬆,肉條軟嫩,糖醋汁調的見功夫,吃到最後也不會澥汁。

雪菜筍片裡脊是老闆娘推薦的時令菜,正當時吃冬筍的季節,大片的粉嫩裡脊肉片,搭配鹹鮮的雪菜和鮮甜的筍片,這大概就是杭州人舌尖上的年味吧。

結帳時,路過隔壁桌,聽到剛從日本出差回來的食客說,自己一落地就直奔一口福,「日本的刺身哪裡有這裡的錢江鍋仔好吃。」

地址:上城區浣紗路43號

電話:0571-87065191

別飲居

說到郵電路,當然不得不提「別飲居」。想當年,TA也是名氣響噹噹的餐廳。可是,最近有不少吃貨反映,找不到它了。

其實,別飲居就在原處,只是門面小了很多,如果開車經過,車速稍快一些,甚至難以發現它的存在。

王聖榮,別飲居的當家人。老王從1981年開始在龍翔橋做水產生意,積累了不少食材渠道和餐飲圈的人脈。於是,1993年就開起了別飲居,算起來和杭州的「澳毛頭」、「王大姐」、「二盅」這些餐廳的老闆們是同一輩人。

別飲居一開業生意就非常火爆,當時樓上樓下總共四層,面積有一千平米,很多人喜歡在別飲居請客,店門口經常是車水馬龍,排隊等位是常態。很多名人明星也會慕名前來,劉德華、任達華琦琦夫婦、那英、孫悅、劉嘉玲、黃聖依......他們通常在晚上9點以後低調到店。

別飲居主打傳統杭幫菜和一些江浙菜,用料講究,口味地道。寧式鱔絲、炸響鈴、松鼠鱖魚......是店裡點擊率非常高的招牌菜,其中一道糯米醬鴨荷葉鮮,還得過杭州餐飲協會頒發的金獎。

杭州的餐飲江湖競爭非常激烈,2013年,老王開始逐漸縮小經營規模。菜單雖沒有以前那麼讓人眼花繚亂,但留下的都是精華,除了杭州卷雞、三鮮魚圓、西湖醋魚、紅燒獅子頭等這些傳統杭幫菜,為了適應周邊遊客的需求,廚房還增加了紅燒魚頭、牛蛙雞爪等這些兼容性較強的菜。可是,店裡最吸引人的招牌菜卻依然是醬貨。

老王做的醬鴨舌是招牌菜中的招牌,用的是內蒙古大白鴨鴨舌,乾淨,個大肉厚,一口咬下去滋滋冒油,濃鬱的醬香會隨著咀嚼慢慢散發,特別解饞。有位相聲大師在杭州開了個會所,經常派人到店裡買鴨舌,一買就是五六斤。

問起老王新年的發展計劃,老王很坦率地說:「沒什麼計劃,店裡現在雖然主打是醬貨,但是全靠手工,對天氣也特別依賴」。

別飲居26年來,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再從大到小。老王對「初心」和「堅守」這兩個詞有了更深的理解。自己餐廳周邊遊客很多,經常有外地客人吃不習慣別飲居杭幫菜和醬貨的口味。但是,老王認為既然自己做的是傳統杭幫菜,就不能做個「半吊子」,不能為了營業額妥協,有真正屬於自己的風格,才是生存之道。

地址:上城區郵電路46-1號

電話:0571-87035122

萬人緣酒樓

藏在解百奧萊後門小巷子裡的萬人緣酒樓,從1988年開業至今已經走過32個年頭,從開始的一爿單間小店,到如今的三層酒樓,看店坐鎮的主事人從創始人老陳,變成了他的兒子小陳。

四年前萬人緣曾經遭遇一場大火,重新開張之後生意越發好起來,忙起來的時候,一張桌子要接待三四撥客人。一邊和我說著,小陳還在催促後廚處理剛接到的外賣訂單,一中午手機幾乎沒停下。

每當飯點走進去,店裡永遠人聲鼎沸,前後左右大多是上了點年紀的,講著地道杭州話的食客,帶著濃重的煙火氣。在湖濱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段,只消花上人均五六十塊錢,就能吃一頓落胃的正餐,實屬難得。你若是想尋找老底子杭幫菜的味道,懂行的老杭州大多會推薦你來這裡試試看。

家常菜館選購食材,就像家裡姆媽燒菜,大多不往稀奇名貴上走,圖的是個新鮮,而附近的菜場,就是最好的選購地。但是,萬人緣在調味料上卻有幾分計較,西湖味精、李錦記醬油、美心番茄醬……散裝雜牌貨是絕不肯用的。

店裡做的最好的,是各種江鮮河鮮。幹炸小鯽魚和乾隆魚頭是店裡的人氣菜。寸把長的小鯽魚炸到骨頭都酥了,再撒上椒鹽辣椒粉,一口下去鹹鮮酥脆,是一道極好的酒餚。

乾隆魚頭算是杭州的傳統菜式了,綿軟入味的包頭魚頭,合著炸豆腐、木耳,滿滿一煲端上來帶著富貴相,也不過48塊錢。其他諸如錢江肉絲、蒸雙臭、魚頭豆腐湯,也都是經過無數杭州好吃嘴驗證,地道落胃的老底子味道。

雖是主做老底子杭幫菜,但是菜單上也不乏有創新,比如好評率頗高的粽子牛排,江南獨有的小隻糯米粽和牛肋排一起紅燒,牛排酥爛脫骨,粽子沾滿肉香。腐皮炒青菜也帶著和別家菜館不盡相同的香氣,問小陳是不是用了菜油。小陳笑而不語,只讓我趁熱多吃點。

年根底下,許多餐廳都開始張羅起來年夜飯菜單,可是小陳卻搖搖頭,說萬人緣從開業以來從不做年夜飯生意,不僅如此年假也格外長,從除夕開始一直帶薪休假3個禮拜,「廚師和服務員都辛苦一年了,總得要好好過個年吧。」

聽到小陳的話,萬人緣之所以能留得住員工和食客的原因,我似乎懂了。

地址:吳山路6號

電話:0571-87077565

你還知道郵電路附近藏匿著什麼神級小店嗎?

歡迎在互動區互通有無啊

來源:杭州吃貨(ilove-eat)

原標題:《真香!老杭州私藏的這條街全是老底子小飯館,80%年輕人沒吃過》

相關焦點

  • 杭州「食神」開做老底子醬鴨,棗莊老鴨加湖羊醬油,一路香出虎跑路
    道旁的樹木沒來得及完全變黃,帶著油畫的色澤往前一路渲染開去。空氣裡有清冽的香,從鼻子迫不及待一路撞進肺裡。沿著這條路往裡走,在某個路口右拐,走到虎跑路32號,空氣裡漸漸染上別的味道:醬油香,帶點鹹鮮的油膩。進院子才發現端倪:滿院子的鐵架上,密密麻麻,掛著有好幾百隻醬鴨,還有各式香腸醬肉。
  • 杭州有條美食街只在晚上營業 吃遍這裡的小吃可以稱得上老杭州
    杭州有條中山路就在市中心,和最熱門的河坊街相連,這裡曾經是南宋時期皇帝出宮走的御街,當年附近住了一半的杭州人。如今在中山南路開了條美食街,又叫"南宋御街中華美食夜市",只在晚上營業。這條街一開始有全國各地的小吃攤位,隨著河坊街的改造小吃越來越多,如今留下的基本上就是杭州老底子的小吃了,吃遍這條街可以稱得上真正的老杭州人了。
  • 吳山腳下,河坊街邊,這條短短百來米卻藏了數家老底子杭州小店的惠民路,馬上就要不在了…
    跟我們一道耍子兒去 】●{ 這 條 路 有 毒 }這條小路短短不過百來米卻藏著杭州人最落胃的煎包油條片兒川!可再過幾天,他們就要搬走了…這條一點都不精緻不起眼,卻承載了老杭州人味覺記憶的老街,也許從此以後就要消失了。在這些小店散落到各個角落之前,再去每家打個卡……
  • 老底子杭州: 十門三關一口井,三山六嶺九條街
    古打鐵關馬市街杭州人喜歡把從前叫做:「老底子」,講起來頗有幾分懷舊的感覺,今天就來講點老底子杭州的故事。如今被我們稱為大杭州的這座城市,早在800年前就是中國的中心,所以,在七大古都中杭州雖然排名靠後,但也是榜上有名。不過,從前的杭州一直不大,從元朝的地圖上看當時杭州也就西湖東邊的東南角一片人口稠密,因為那裡原來是南宋的皇城,後來自然一把火燒沒了。不過,皇城雖然付之一炬,但是杭州的城市輪廓卻從那時就定了下來,一直沿襲至今。
  • 御街·二十三坊國慶開街 探訪"老底子"杭州故事
    「二十三坊」為杭州目前保存較為完好的傳統市井風貌街區,經過一年多的精心整治,日前已經修繕完畢準備在國慶前嶄新亮相,等著把最原汁原味「老底子」杭州的故事向您慢慢道來。23條老街巷串起關於杭州的歷史記憶「御街·二十三坊」以太廟遺址為核心,覆蓋萬松嶺隧道以北、伍公山麓以南、中山南路以西、紫陽山麓以東範圍,佔地面積約4
  • 老底子的杭州究竟是什麼味道?
    即將到來的5月,杭州將舉辦「知味杭州」亞洲美食節,其中,有一個關於美食的影展——「尋味亞洲」影像展。在影像展的準備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尋找有關杭州的味道。而這個味道,在快拍小友「溢齒留香」的《老底子的杭州味道(春夏秋冬杭幫菜)》這本書裡,找到了。
  • 豆香不怕巷子深,杭州開了25年的豆漿店,還是老底子的味道
    之前提到過的小麵館、生煎包子鋪,還有今天要說的豆漿店,都是不怕巷子深的典型。01 店吳山腳下有條小巷子,是當年康熙和乾隆上山的輦道,如今老百姓要爬山,也大多從這裡經過。這家豆漿店就在開這條巷子裡。老闆葉師傅16歲來到杭州,跟著老鄉學做早點,後來自己支了個攤子賣燒餅油條,再後來搬來了這裡,一呆就是二十五年。
  • 諸暨這10家隱蔽的小飯館,每一碗都是老底子的味道!
    諸暨老底子的味道只有那些真正的諸暨通才能道出一二也許,是深巷裡的一個破落門頭也許,是偏安一隅的鄉下飯館也許,是流傳在老饕們嘴裡的真功夫萬壽街靠近人民路端04新偉酒家紅燒肉店家的招牌菜——紅燒肉,且不說味道如何,光是聞這味兒就感覺自己能吃下三大碗飯。精肉焦嫩入味,肥肉油而不膩,還沒上完一半的菜,就已經被我們搶食而光,只覺回味無窮。
  • 1400米的這條美食夜市街,沒去過的都不敢說自己是老杭州
    1400米的這條美食夜市街,沒去過的都不敢說自己是老杭州 !西湖美景,杭州美食。以前為了生存,推著手推車在街邊叫賣,而到了現在,這些手推車出沒的地方早已變成當地有名的美食街。在杭州也有一條有「皇氣」美食街,因為這條美食街的前身曾經是宋朝時期皇上微服出巡時走過的街道。
  • ...麵館,杭州老底子的醬香味……都藏在運河畔這條白牆黛瓦的老街裡!
    塵世裡的旖旎江南老杭州的市井生活老牌麵店 古法手藝 咖啡茶舍在大運河畔的蜿蜒小街中藏著令人意想不到的美味無名麵館美食版「隱秘的角落」瑜伽小院旁邊小河直街裡的寶藏麵館,沒有店面,沒有具體的地址,卻藏著杭州老底子的煙火氣。
  • 這條老上海風情街,儂去過伐?
    這條老上海風情街,儂去過伐?這條老上海風情街儂去過伐?中華老字號走在這條民國老上海的風情街上的,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紀、講著純真上海話的老上海人,不時還會遇見一群五、六十歲的旗袍女郎結伴而行,過一 把揮之不去的民國老上海腔調的滋味。這裡沒有嘈雜的喧囂聲,但民國金嗓子周璇柔軟嗲氣的」夜上海「的輕漫歌喉卻始終陪伴左右,讓你流連忘返。
  • 天山一條街,屬於老底子長寧人的獨家記憶!
    天山一條街的前世今生 只有老底子的長寧人 才道得清說得明白 過去是 「60年代的南京路」 「80年代的潮流前線
  • 全新的環境老底子的味道 百年老店重回延安路
    浙江日報杭州9月12日訊(記者 馬悅)延安路,這條3.3公裡長的杭州南北交通大道上,集中了諸多餐飲地標和百姓心中熟悉的記憶。知味觀、海豐西餐、素春齋、南方大酒家、太子樓大酒家……這些曾經響噹噹的名字,一直還留存在老杭州的腦海裡。
  • 探尋杭州最老底子的美味,來這兒就行了
    的攻略之前發過了,今天就帶大家逛逛杭州的幾個菜場吧。悄悄告訴你,有不少杭州老底子的美味,都藏在這兒。,現殺現做,入鍋炸過以後就沒什麼魚腥味了,又香又脆,秘制的醬汁還帶著點甜,連我這樣平時不怎麼吃魚的人都忍不住吃完了兩塊。
  • 新新飯店推出高配版老底子杭州菜,十六位美食「大咖」聯袂推薦!
    (文字研究者 供圖) 民國名人餐阿蠻介紹過這次的「高配」老底子杭州菜也讓人印象深刻嗆蟹是是杭州人熟悉的老底子菜,鹹鮮的醃蟹激發味蕾的記憶。(真 供圖)籠仔醬味香,新新自家醬的腊味,簡單搭配醬油糯米飯,就像是年三十外婆家的味道。獲16位美食大咖一致好評!強烈推薦~
  • 老底子的蘇州夜市
    晚上8點半的觀前街燈火璀璨,遊人不少。九成以上的商店敞開大門迎客,一層口罩,擋不住人們逛街、購物的熱情。蘇州夜市,向來繁華,老底子的蘇州夜市究竟是怎樣一幅畫面?從古代詩人留下的詩句中,可以窺見一斑。岸上的攤販和河中小船競相兜售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錦帆開,牙檣動,百花洲,清波湧……」一輪明月掛上桐樹梢時,虎丘曲會開唱了。山門內外,空氣中飄散著桂花的芳香,碧波倒映著燈火璀璨、佳麗如雲的街道。人們討價還價的聲音,好像在和千人石上的崑曲水磨調相唱和。老底子的夜市,想必是絢麗璀璨、火樹銀花的吧?
  • 望林府:禹見杭州老底子,致敬那些時光中的老手藝
    於老杭州人,應該是有印象的,杭州籃曾經同西湖龍井、都錦生絲綢一樣,是杭州特產之一。  用篾青編制的杭州籃,口寬底窄,籃柄較長,可拎可挎也可背,做工比較考究,形狀也多種多樣,高的、矮的、扁的、圓的、大的、小的一應俱全。
  • 蔥煎饅頭、燒餅油條、酸菜牛腱面、滷大腸...這條街上藏著無數老底子杭州味道的美食,下個月開始你可能再也吃不到了!
    因為街道整治、杭州街頭巷尾老底子的小吃店不斷停業、搬遷。終於,要輪到八妹的早餐聖地--惠民路了!不同於相隔一炮仗遠的河坊街和南宋御街兩條熙熙攘攘的遊客步行街,惠民路是條百姓街,這裡遊人很少,街上多是背心、大褲衩和夾腳鞋。煙火氣十足。
  • 老杭州推薦運河"板凳面" 小河直街如今依舊面香飄飄
    都市快報和杭州市運河綜保委6月5日推出了一項有趣好玩的活動——「一起發掘運河(杭州段)民間美食」。  老杭州王曉平給我們發來電子郵件,推薦運河邊很多人都去吃過的「板凳面」。王先生也因此受邀成為快報品嘗運河美食的第一位美食達人。
  • 杭州「樓外樓」推出20道「老底子西湖名菜」
    在杭州本地人和遊客的眼裡,杭州的百年老店「樓外樓」更像是一個旅遊景點而不是美食天堂。在杭州這座大城市中各種特色食府競相崛起,樓外樓依舊是靜臥蘇堤旁,俯瞰西湖。她的建築顯得有些陳舊而過時,菜單也缺乏新意。但是老店自有其重生的妙招——重拾當年的「老菜」,「倚老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