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愛吃草

2021-01-08 中國數字科技館

為了生存,所有生物都必須吃東西,恐龍也不例外。那麼,如何知道恐龍吃什麼呢?雖然許多電影都將大部分恐龍描繪為兇猛的食肉動物,但通過研究恐龍的牙齒化石,我們發現,肉食性恐龍僅佔恐龍總數的35%。也就是說,大部分恐龍是植食性的。

牙齒的秘密

下圖的兩種牙齒形狀很不同,但它們都來自恐龍。你認為這兩種牙齒分別適合咀嚼什麼食物?

恐龍的菜譜與它們的牙齒密切相關,食肉恐龍的牙齒會非常適合撕咬肉類。比如,霸王龍有鋒利的匕首狀牙齒,類似於如今獅子或其他食肉動物的牙齒;而植食性恐龍的牙齒則又大又平,是剪斷或碾碎植物的好工具,就如圖片A。想像一下,把一片葉子放在兩顆牙齒之間,然後前後挪動,樹葉一定會被磨成碎片。

當然,同為植食性恐龍,各種恐龍的菜譜也是不一樣的。

腕龍有很長的脖子,長脖子有助於從高大的樹上採集食物。它靠吃一種叫針葉樹的植物為生,這是一種類似松樹的樹,能夠產生球果種子。腕龍的化石表明,儘管它有非常厚的下頜,但實際上,它的牙齒並不能幫助咀嚼食物。因此,腕龍很可能把大部分食物整個吞下。而且,這種恐龍一天能吃掉超過800磅(約227千克)的植物!

雖然腕龍有很長的脖子,但眾所周知,身體最長的恐龍之一是梁龍。梁龍喜歡吃低矮的植物,比如灌木叢。然而,它也吃高一點的樹葉和樹枝。雖然它的脖子沒有腕龍那麼長,但它經常會用後腿站起來去吃高處的植物。

另外,三角龍也是著名的植食性恐龍,這種恐龍的體型與大象差不多,主要以灌木和其他低矮植物為食。

這些植食性動物還可能吃其他食物來補充營養。一些科學家推測,某些植食性恐龍可能也吃石頭,就像現代的鳥類一樣。石頭能幫助它們的胃進一步磨碎植物,以便充分吸收營養。

你一定想不到的是,恐龍也是會換牙的,就像你們小朋友一樣,尤其是以植物為食的恐龍,因為經常研磨植物會造成牙齒的磨損。研究表明,一些植食性恐龍每兩個月長出一顆新牙,而更大型的植食性恐龍則每35天就會長出一顆新牙。

有恐龍既吃植物又吃肉嗎?

有的。某些物種的牙齒化石顯示,它們擁有不同種類的牙齒,有些是用來磨碎植物的,有些是用來撕裂肉類的,這表明它們很可能是既食肉又植食性的——雜食性恐龍,就像我們人類一樣!

當然,除了牙齒化石,還有一種找出恐龍食性的好方法——它的便便(化石)。例如,在美國猶他州發現過一些化石恐龍糞便,這屬於一種7500萬年前的鴨嘴龍類。根據牙齒的形狀,我們一直認為它們是素食者。但它們留下的便便化石卻告訴我們,它們的確吃了植物,並且植物佔了它們飲食的絕大部分,但是它們也對螃蟹和昆蟲「下了嘴」。

參考資料;

https://study.com/academy/lesson/what-did-dinosaurs-eat-lesson-for-kids.html

https://study.com/academy/lesson/herbivore-dinosaurs-lesson-for-kids.html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uge-plant-eating-dinosau/

https://www.popsci.com/what-did-dinosaurs-eat/

https://www.thoughtco.com/what-did-dinosaurs-eat-4050559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6%A2%81%E9%BE%8D%E5%B1%AC

https://zh.wikipedia.org/zh/%E4%B8%89%E8%A7%92%E9%BE%8D%E5%B1%AC

作者:董依明

審稿:邢立達,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副教授

相關焦點

  • "囫圇吞棗"使巨型食草恐龍演變為長頸恐龍(圖)
    教授馬丁 薩德表示,如此龐大的大型食草恐龍如果真的細嚼慢咽吃食的話,它們進一次餐甚至會用完一天的時間。  【搜狐科學消息】據德國波恩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生物學評論日報》上表示,當那些原本可以細細咀嚼食物的食草類哺乳動物進化後,它們會形成一種與以前完全不同的行為舉止,比如大型食草恐龍。
  • 蜥腳類食草恐龍頭骨化石現身恐龍溝(組圖)
    核心提示  近日,奇臺縣恐龍溝發掘現場取得重大進展,技術人員在一號坑西北角發現一件較完整的蜥腳類食草恐龍頭骨化石。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工程師王海軍昨日介紹,之前,在新疆發掘出4塊較完整的恐龍頭骨化石,不過都是食肉類恐龍化石。
  • 科普:食草恐龍有時也「開葷」
    原標題:科普:食草恐龍有時也「開葷」   大型食草恐龍通常被認為嚴格「吃素」,但美國科學家最新發現,它們偶爾也會「開葷」,吃些螃蟹等甲殼類動物。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介紹說,他們研究了10塊來自美國西部猶他州的植食性恐龍糞便化石,結果卻發現,糞便中存在甲殼類動物遺骸。這些甲殼類動物至少有5釐米長,可能是螃蟹。   研究人員分析,這些糞便應該屬於生活在距今7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的鴨嘴恐龍。
  • 食肉恐龍是如何獵殺巨大的食草恐龍的?還真是一物降一物
    不知道小夥伴們還記不記得,此前我們曾經科普過一種名為波塞東龍(海神龍)的巨型食草恐龍(詳見:這種恐龍被稱為海神龍,有7層樓高120噸重,是史上最高的恐龍)。我想單是看括號中這個題目,我也就不用再做關于波塞東龍的簡述了。
  • 蘭溪驚現浙江省最小食草恐龍足跡!小恐龍腳印形似酒杯……疑似存在恐龍足跡群!
    他對村民爆料的另一處「八仙醉酒」遺蹟,現場確認眾多「神仙小酒杯」是浙江省首次發現最小食草恐龍足跡,非常珍貴。眾多「神仙小酒杯」,就是省內首次發現最小食草恐龍足跡「那邊還有許多神仙小酒杯。」金幸生手握刷子,小心翼翼地將坑內的雜物清除乾淨,仔細辨認後,得出了同樣的答案:這些全都是恐龍足跡。 「這一帶,至少留下了3種恐龍的腳印。」 金幸生認為,這裡肯定生活了相當數量和品種的恐龍。具體情況尚待進一步探索考證。
  • 蘭溪驚現浙江省最小食草恐龍足跡!小恐龍腳印形似酒杯……疑似存在...
    他對村民爆料的另一處「八仙醉酒」遺蹟,現場確認眾多「神仙小酒杯」是浙江省首次發現最小食草恐龍足跡,非常珍貴。「恐龍足跡。」觀察一番,略加思索後,金幸生很快做出了明確判斷。眾多「神仙小酒杯」,就是省內首次發現最小食草恐龍足跡「那邊還有許多神仙小酒杯。」山頂矗立著一座神仙廟,廟的後面有一處高聳的巖石,巖石頂上有一塊石頭,長約2米,寬約0.5米。記者看到,石頭上密密麻麻地分布著30多個硬幣大小的小石坑。
  • 恐龍是食草還是食肉,科學家是如何判斷的?復活恐龍能實現嗎?
    恐龍是食草還是食肉,科學家是如何判斷的?復活恐龍能實現嗎?大多數人對恐龍形象的認知都是來自於一些影視作品,這些恐龍的形象都是根據考古學家對於恐龍化石的了解,通過3d圖像對其進行的還原。那麼考古學家是如何通過這些破敗的化石還原恐龍形象的呢?
  • 食肉食草恐龍聚集 煙臺萊陽曾是"白堊紀公園"(圖)
    6500萬年以前的萊陽一帶擁有著最適宜恐龍生存的環境,被命名為「棘鼻青島龍」的大型恐龍就在這裡發掘,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所挖掘的最完整的恐龍化石。    食肉、食草恐龍聚集    萊陽曾是「白堊紀公園」    「據有關資料記載,中國地質學家譚錫疇(H.C.Tan)先生在萊陽地區發現了第一隻恐龍化石,他於1923年在此進行中生代與第三紀早期地質調查時,發掘出了一些不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並被瑞典學者命名為『譚氏龍』,現藏於瑞典。」
  • 鵝愛吃什麼,鵝吃什麼草?
  • 《侏羅紀世界:進化》食草恐龍包公布 另有免費更新_遊俠網 Ali213...
    《侏羅紀世界:進化(Jurassic World Evolution)》執行製片人Rich Newbold在Xbox wire上寫道,隨著我們繼續通過更新和dlc來擴展《侏羅紀世界:進化》體驗,我們已經讓玩家有能力擁有各種各樣的公園,裡面充滿了最真實的恐龍。
  • 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其實是草還是樹
    :原標題: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其實是草還是樹 關於了解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其實是草還是樹想要了解清楚,經過雪兒深入了解後得出一些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其實是草還是樹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 中生代的食草恐龍巨怪:侏羅紀時代的霸主統治者
    在恐龍世界裡,蜥腳類恐龍絕對算是恐龍的「形象代言人」,我們熟悉的恐龍還有雷龍都屬於蜥腳類恐龍,它們擁有巨大的身體以及長長的尾巴還有小的可憐的腦袋。這種恐龍是目前人類已知最大的陸生動物。
  • 身披盔甲的恐龍,卻是食草動物!它的死因讓人不可思議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根據資料顯示,大約在9年前,考古學家們在加拿大的一處礦井裡,發現了一具恐龍化石,通過研究,最終確認是甲龍的化石,而且化石是非常完整的,可以說它是一種生活在白堊紀時期的恐龍,甲龍非常的巨大,它的體長大約有6.25米左右,身高也達到了1.7米。和很多恐龍是兩足行走不同,甲龍是四足行走的,它們身上擁有著堅硬厚實的「盔甲」,讓它們看起來非常高大威猛。
  • 主人帶藍貓去剃毛,一看樂壞了:這是侏羅紀食草恐龍喵
    這不是侏羅紀食草恐龍喵啊,現在造型師都這麼創意的嗎?主人感到特備滿意,興衝衝的把貓帶回了家。可憐這隻小貓咪還不知道自己被整成了一隻恐龍,還在家裡閒庭信步的像個王者,巡視自己領地。直到有一天在鏡子看見了自己之後,整個貓都不好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優雅的形體被整成了這樣。
  • 霸王龍並非恐龍世界唯一的統治者,這五種恐龍也不可小覷
    只要一說到恐龍,所有人第一想到的肯定就是霸王龍。霸王龍在很多人心中就是恐龍的代名詞,不僅因為其強壯而兇猛,也因為其有一個氣勢磅礴的名字。在恐龍稱霸地球的1.6億年時間裡,所出現的恐龍種類繁多,雖然並不是每一個恐龍都有著像霸王龍一樣威猛的名字,但卻有一些恐龍在力量或體型上能夠媲美甚至超越霸王龍,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棘龍了。棘龍和霸王龍一樣,都是肉食性恐龍,霸王龍是大型肉食性恐龍,而棘龍則是地球歷史上已知的最大肉食性恐龍。是的,棘龍的體型超越了霸王龍。
  • 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螞蟻莊園小課堂竹子是草還是樹?
    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螞蟻莊園小課堂竹子是草還是樹?時間:2020-05-10 07: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螞蟻莊園小課堂竹子是草還是樹? 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 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螞蟻莊園小課堂竹子是草還是樹
    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螞蟻莊園小課堂竹子是草還是樹時間:2020-05-10 07: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螞蟻莊園小課堂竹子是草還是樹 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 在亞洲恐龍的故鄉,考古人員發現一種恐龍,僅脖子就長達16米
    相比起其他種類的動物,人類更願意把恐龍看作是2.2億年前~6500萬年前地球的霸主,不僅是因為它們除了極地地區之外幾乎分布整個地球,還因為它們演化出了許多不同種類。總的來說恐龍也分為食肉恐龍和食草恐龍,在食肉恐龍中存在體型龐大的種類,也存在體型較小的種類。
  • 如果恐龍生活在現代,吃一口恐龍肉是什麼味道的?
    恐龍是我們最熟悉的古生物,可是它們卻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全部滅絕了。有的時候,小編也會幻想和恐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環境,相信很多人也有類似的願望,因此《侏羅紀公園》等電影才會大火。這麼說來,作為吃貨的小編也開始嘴饞了:如果能吃到一口恐龍肉,應該會是什麼滋味呢?不過,恐龍肉我們是吃不到了,只能在現代找一些和它們比較接近的生物了吧。恐龍的近親,在現代大約有三種生物:蜥蜴、鱷魚和鳥類。
  • 恐龍是如何行走的?
    在許多科幻電影和小說中,恐龍要麼是一副搖頭晃腦、蹣跚而行的模樣,要麼就是橫衝直撞地穿過叢林,撞倒大樹,踏平草叢,隔著很遠就能聽見它們那悶雷般的腳步聲,還有上竄下跳、健步如飛的靈巧的食肉恐龍。恐龍大家族中,千奇百怪的成員,傾倒了無數觀眾。誰也沒見過活的恐龍,它們走起路來到底是個啥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