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已經到來了,那肯定少不了大魚大肉的滋補。燉肉一般十分常見,而且比較容易。但是如果做魚的話,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魚一般都會有魚腥味,如果處理不當做出來的魚根本吃不下口。大家一般情況下是如何去腥的呢?大多會用到料酒或者是姜來去腥,但是儘管採取了措施,魚腥味還是有些重,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為什麼魚會有腥味呢?魚體中含有三甲胺,這種魚腥味就是三甲胺的味道,魚死後,它身體裡的內脂肪就會被氧化酸敗,就會發出腥臭味。相對的,魚體中也還有呈鮮味的氧化三甲胺,所以我們平時所吃的魚比較鮮。在魚死後就很容易被還原為三甲胺。雖然三甲胺和氧化三甲胺都是三甲胺,但是他們兩個本質上卻完全不一樣。三甲胺不僅會使魚的鮮味消失,同時會呈現一種腥味。說白了就是魚肉蛋白質的新陳代謝與腐敗才產生的腥味。
那麼如何才能使魚的腥味減少呢?三甲胺是一種氣體,它易溶於水。但是除下三甲胺還有一種產生腥味的液體,他就是哌啶。做魚的時候,不要想著只放料酒和姜。雲南人在做魚的時候,很少用到料酒,他們大多會採用各種新鮮的,且香辛味重的蔬菜,就比如說:苤菜根、韭菜、香茅草、香芹等。當然也可以直接用檸檬,這些食材的去腥效果一般都比料酒好。
大芫荽是一種可以讓魚腥味減少的食材,有的地方也叫它刺芹。他大多生長在丘陵、山地林下或者路旁。好多人都不認識這種蔬菜,差不多賣一塊錢一把。他也有許多好的功效,比如利尿或者治蛇咬傷,效果都非常好。燉魚時放入一些大芫荽,可以使魚腥味減少,那到底是什麼原理呢?首先大芫荽它本身的氣味就比較濃烈,它剛好可以遮住三甲氨的味道。其次,大芫荽在煮的時候,可以很好的把味道融入魚肉裡,吃的時候自然就沒有腥味了。而且在煮粥的時候放姜和料酒,與放大芫荽,相比起來。那味道可謂是天差地別。大芫荽可以提味,簡直是一種天然的調味品。在健康安全上也比料酒要好得多,畢竟料酒裡大多都是添加劑,吃起來對身體肯定沒有什麼好處。
那麼大家都記住這種食材了嗎?在燉魚的時候可以嘗試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