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雞適合的烹飪方法也不一樣

2020-12-12 復禾健康

雞是我們在平常不過的肉食來源了,這主要是因為,雞養殖簡單,沒有什麼特殊需求。不想其他肉食來源,那麼麻煩,養鴨養鵝需要有水的地方,養豬養養或是養牛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還要建造專門的圈舍。以前農村家庭,在院子裡常會養些雞,平時可以吃雞蛋,過年還可以殺了吃肉。

不同的雞分別適合用什麼方法烹調?

按生理生殖來劃分,未生過雞蛋或快要下蛋的母雞肉質韌度和肥瘦適中,最適宜烹製白切雞。

剛性成熟但未配種的小公雞叫「童子雞」,此雞肉質嫩滑而不肥膩,適宜用來蒸、炒或焗煲仔飯。

公雞去勢後再育肥的叫「騸雞」或「閹雞」,此雞體形較大,脂肪含量豐富,適宜用來製作燒雞、豉油雞、白切雞。

產蛋量少或不再產蛋、雞冠下垂、羽毛脫落的母雞叫「老母雞」,此雞肉質粗糙堅韌,脂肪奇多,僅適用來煲湯。

一些人吃雞時不喜歡吃雞皮,雞皮有營養嗎?

有營養學專家認為,家禽脂肪的營養價值高於家畜的脂肪,因為前者的脂肪所含的人體必需脂肪酸高於後者。這種脂肪酸的缺乏可引起生長遲緩、生殖障礙、皮膚受損(皮疹),但這並非鼓勵人們多吃雞皮。對於肥胖、高血脂、高血壓或患有心腦血管疾患的人士還是要控制脂肪的攝入。

如何挑選優質清遠雞?

在此分享一些小經驗:挑選清遠雞要有「麻」、「細」、「黃」、「短」特徵。「麻」指毛色黃中帶黑麻點;「細」指腳要細小,體重約1100~1200克;「黃」指腳黃、嘴黃、皮黃;「短」指腳短、脖短、嘴短。

另外,挑選熟食的白切雞、豉油雞要看背脊下半部的拱形弧度。如果弧度圓滑、雞皮有晶瑩的質感,此雞則豐腴肥美。

真相一:雞湯營養遠低於雞肉

在很多人眼中,喝雞湯最補,剩下的雞肉營養都已經被燉到湯裡了。軍事醫學科學院食品與營養系博士芮莉莉指出,燉完湯的雞肉營養要遠遠高於雞湯。雞肉為我們提供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還有脂肪、維生素和鈣等礦物質。在燉雞過程中,大量的鮮味物質會溶解到湯中,因此雞湯會變得好喝,但蛋白質、維生素和鈣等營養成分只有一小部分溶解在湯裡。有數據表明,每100克雞肉和雞湯中蛋白質的含量分別是25.1克和1.37克。

真相二:雞心最安全

在崇尚美食的中國,雞身上的各個部位被烹飪成各種美味佳餚。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指出,雞的很多部位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應減少食用量,甚至不吃。首先,雞皮中的脂肪較多,膽固醇較高,最好少吃。其次,雞脖子是血管和淋巴腺體集中的部位,偶爾吃些解饞沒有問題,吃時最好去掉皮。再次,雞屁股的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因此不建議食用。最後,雞胗負責儲存和磨碎食物,雞肝負責代謝、解毒有害物質,雞腎與有害物質排洩有關,因此,儘管雞胗、雞肝和雞腎營養美味,但應減少食用次數和食用量。而心臟與有害物質代謝無關,所以雞心安全性較高,可適量食用。

真相三:母雞燉湯,公雞快炒

人們在選擇雞肉時往往比較注重雞的品種及新鮮程度,對於雞的雌雄卻不太關心。楊力表示,公雞和母雞在吃法上略有不同,母雞一般用來燉湯,而公雞適合快炒。因為母雞脂肪含量較高,肉中的鮮味物質容易溶於湯中,燉出來的雞湯味道鮮美。反之,公雞的肉質較緊緻,很難熬出濃湯。人們吃公雞更喜歡細嫩的「童子雞」,這時更要旺火快炒,保持其鮮嫩美味。另外,公雞和母雞在食療功效上也有所不同,中醫認為,公雞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母雞性屬陰,滋補效果平和、緩慢,適合產婦、年老體弱者食用。

真相四:與蘑菇和土豆是絕配

雞肉是一種比較百搭的食材,但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雲無心指出,雞肉與蘑菇和土豆是絕配。這是因為,蘑菇中含有豐富的鳥苷酸鹽(一種呈鮮物質),雞肉中則含有豐富的肌苷酸鹽,在慢燉的過程中它們都會釋放出遊離的穀氨酸鈉。三者協同作用,產生的「鮮味」要遠大於各自單獨使用時產生的「鮮味」之和。土豆含有較多的穀氨酸鹽,和雞肉搭配也會增強美味。

真相五:烹飪完再去掉雞皮

為了減少脂肪攝入,很多人在烹飪前就去掉雞皮。在雞皮和雞肉之間有一層薄膜,它在保持肉質水分的同時也防止了脂肪的外溢。因此,應在烹飪後再將雞肉去皮。

真相六:柴雞安全風險可能更大

很多人在購買時偏愛柴雞,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從營養補充來說,柴雞和肉雞的營養差別可忽略不計。從風味和口感來講,柴雞確實口感更好。但從食品安全角度來看,由於柴雞長時間放養,無法溯源,一旦控制不好,安全風險更大。

推薦美食:白切雞

用料:清遠麻雞1隻,薑絲、蔥、芫荽、鹽、醬油、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將光雞洗淨備用;將上湯煮至沸點,下整隻雞浸泡,雞肉變色即可放入冷水中,如此重複「冰火兩重天」,至筷子可以戳開雞身即可;將整隻雞撈起並瀝乾水分,斬件;蔥、芫荽切成小段,熱鍋下油,將薑絲爆香,加入蔥、芫荽翻炒片刻,添加醬油用作醬汁。

秘訣:除選雞、調料外,最好在倒入上湯前再倒少許香醇美酒入雞膛內。這樣做白切雞就香氣四溢、肉質纖細嫩滑。

雞肉使我們傳統的肉食,相應的烹飪方法也有很多,紅燒,燉湯,爆炒,這是很多常見的做法,還有一些獨特的吃飯,比如叫花雞,做法就很獨特,味道也相當鮮美。我們要知道不同的雞相應的吃法也不一樣,其實不同的部位,吃法也不一樣,最終不僅是讓雞做的好吃,也是為了更好發揮他們的營養功效。

相關焦點

  • 雞身上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烹飪方法,值得收藏的知識
    雞、鴨、鵝等家禽的肌體構造和肌肉部位的分布大體相同。不同的部位由於肉質的肥厚和組織各不相同,在烹飪的時候選用的方式也不一樣。以雞肉為例,就要分為七個部位來分別選用合適的烹飪方式。此肉不老不嫩,無筋,宜於爆、炸等。2 腿肉 腿肉厚,較老,可用於燒、扒、燉等。3 胸脯肉和裡脊肉 裡脊肉是雞全身最嫩的肉,俗稱「雞牙子」,是在雞胸隨上連接翅的一條肉,胸肉僅次於裡脊肉,多用於爆,炒或茸泥。
  • 介乎蒸和煮之間的烹飪方法製作的汽鍋雞,讓人無法抵禦它的誘惑!
    不過汽鍋雞和普通的雞湯可不一樣,很多人在品嘗汽鍋雞後都認為普通燉煮的雞湯和汽鍋雞比起來還是稍遜一籌。使用介乎蒸和煮之間的烹飪方法製作的汽鍋雞,給人帶來不一樣的美味體驗。汽鍋雞汽鍋雞本是雲南名菜,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就很盛行,不同於不同雞湯加水燉煮的方法,是使用汽鍋中間的小孔將汽鍋下面鍋中的水蒸氣引入汽鍋內部,再從水蒸氣液化成水留在汽鍋內,讓汽鍋中的雞肉既可以在水蒸氣中蒸製
  • 烹飪西蘭花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西蘭花是一種健康又有營養的蔬菜,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法來製作。一些最常見和最健康的烹飪西蘭花的方法是用微波爐或雙層蒸鍋蒸;簡單地在一壺水裡煮幾分鐘是另一種方法。也可以用一點橄欖油炒,或者在烤箱裡烤。有些人甚至只生吃簡單的沙拉或蘸醬。
  • ...了煮的偶爾換換煎來吃,同樣的東西不同的烹飪方法,口感也會不一樣
    豬肉白菜鍋貼在外面大多數時候吃的鍋貼都是純肉的,有的還有些湯汁,而我家的這個鍋貼只是水餃換個吃法,吃多了煮的偶爾換換煎來吃,同樣的東西不同的烹飪方法,口感也會不一樣。小貼士:1,餃子皮粘點清水包的時候不容易散開。2.煎鍋貼的時候水不要太多,鍋底上鋪上一層就可以。來自 美食天下 小耿媽媽 的作品。
  • 烹飪雞要2做1不做,燒出的雞鮮香味濃,沒有一絲腥味,肉也不柴
    烹飪雞要3做1不做,燒出的雞鮮香味濃,沒有一絲腥味,肉也不柴。有了正確的烹飪方法,還要學會如何挑選符合烹飪的食材。這二者結合做出來的雞就會鮮美無比。 那烹飪雞的時候怎麼理解這2做1不做呢?
  • 烹飪方法不對,簡直是在浪費材料可惜了
    什麼種類的雞肉我們又應該用什麼烹飪方式最佳?它們又各有什麼特點了?現在我就仔細的來為你們解答。我們現在的飼養雞,大慨分為土雞、糧食雞和飼料雞三大類。然而我可以告訴你們現在所謂的正宗土雞,從更本意義上應該已經是沒有了。因為從源頭雞苗上已經沒有所謂的土雞苗了,所謂的土雞頂多是洋雞土養,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糧食雞、跑山雞。其實只要是真正意義的純糧食雞就很不錯了。
  • 雞biryani食譜-如何烹飪世界上最好的米飯
    以dum風格烹飪的過程使香氣和味道融入米粒中,使每一口都很幸福。 雞biryani,briyani或biriyani?Biryani也被稱為biryani,briyani或biriyani。這是一種源自印度次大陸的南亞大米菜。成分各不相同,但總是包括肉(雞肉,羊肉或牛肉),香料,薄荷葉,芫荽葉,炒洋蔥和酸奶的混合物。
  • 數種雞樅菌烹飪方法,讓你即使不去雲南也能吃到鮮美滋味
    雖是家常料理,但清洗和烹飪也需要稍加注意才不辜負最好的食材。處理野生菌菇,有一些訣竅和禁忌,蔥姐會一一分享給大家。並挑選一些在家容易操作的,數種雞樅菌烹飪方法,一同獻上。| 挑 選 |雞樅菌根據顏色不同分為白皮、黃皮、青皮、花皮等,除了黑色的青皮雞樅為人工養殖外,其他均為野生品種。菌柄粗壯者為上品。
  • 中日韓三國做法,一隻雞,烹飪不同美味
    不需熬高湯非常簡單的韓式一隻雞,馬鈴薯雞湯。 自從去韓國自由行,吃過過陳玉華一隻雞之後,回國試著煮,沒想到簡單的煮法也是非常好喝,這道湯品已是孩子最喜歡喝的雞湯了!記得要沾黃芥末醬和辣椒醬吃雞肉才是正規吃法哦。
  • 著名的法式烹飪中的用酒技巧,能給我們的調味提供不一樣的參考
    我們一般在調味中用酒,大多以黃酒,白酒,啤酒等居多,而且在使用時,界限也並不是太嚴格,當然,我指的是一般烹飪,我們的高級廚師在製作菜餚時,同樣有著很多的精細使用方法。朋友的介紹又讓我開闊了眼界,看來說起烹飪技巧,不管在什麼區域?哪個國家?如何變化?針對具體食材選用最合適的調料和方法,都是相通的。我們現在製做美食,大家都在尋求創新,尋求特色,有時把我們的目光放遠一些,也許就能看到更多不同的東西,引用一句話:世界那麼大,我們真該多看看!
  • 香芋和芋頭的差別大,做法也不一樣,教你幾招區分方法和烹飪方法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分得清香芋和芋頭,兩者看似一樣,其實它們有著很大的差別。由於不是同一種品種,導致它們的口感略有差別,做法也不一樣。然而,很多人都分不清香芋和芋頭的區別,每次去菜市場都是亂買,買回家也是亂做,完全不會根據它們不同的特性而修改烹飪方法,這實在是有點可惜。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香芋和芋頭的區分方法,並且提供正確的烹飪方法,讓大家更加了解它們。【區分方法】芋頭的口感比較細軟,吃起來更香糯,比較容易消化。
  • 在廣東,雞有好多種烹飪方法,其中本人最愛的當屬鹽焗雞啦
    01鹽焗雞菜品榜上名雞 在廣東,雞有好多多多多種烹飪方法,其中本人最愛的當屬鹽焗雞啦。不過因為鹽焗雞製作過程繁瑣,味道正的鹽焗雞已經越來越少叻。趁著天放晴我趕緊出來找雞。據說一天爆賣300隻雞,我火速趕來!02一天賣出300隻的鹽焗雞小店依舊是藏在城中村的角落,到店直接跟老闆說,先來一隻招牌鹽焗雞嘗嘗鮮。我發現出品的每一隻雞都差不多大小,據說是必須選用2斤左右的走地雞。
  • 中國著名四大名雞,烹飪和口感都不一樣,來看看有你家鄉的嗎
    好吧,小編也不能說什麼了,只能說我們這邊也是心存僥倖吧,城市消費水平不同。這肉吃不起了,很多人就把目標鎖定在了雞肉身上,雞肉的價格並不是那麼高,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口感也是非常不錯的。各地雞品種不同,也就有了各種不同的烹飪方法。
  • 不同牛排有對應的烹飪方法:低溫慢煮、烘烤、煎烤
    儘管美國人民有點不拘小節,但他們對牛肉的部位與烹飪方法有著自己的偏好與執著。不同部位的肌肉, 運動量不一樣,這最終會影響牛排的口感,比如:靠近尾部的更有嚼勁,脊椎中的肌肉運動量小,更鮮嫩。不同的牛排有各自對應的烹飪方法:低溫慢煮、 烘烤、煎烤等,沒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更合適的辦法。
  • 越南每天能賣300易拉罐的「黑暗」街頭小吃,烹飪方法獨特
    越南每天能賣300易拉罐的「黑暗」街頭小吃,烹飪方法獨特越南每天能賣300易拉罐的「黑暗」街頭小吃,烹飪方法特別。現在經濟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條件也與之前相比好了許多。因為當地的美食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胃了,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全國各地甚至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當然在滿足了的同時,還能欣賞到不同美麗的風景,體驗一把當地的民俗風情,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越南街頭每天都能賣到300罐的黑暗小吃吧。不然一定想不到,他們是用易拉罐烹飪的這道美食。對於一個吃貨來說,吃美食簡直就是人生的一大樂趣。
  • 同一種鯉魚,不同的烹飪方法和食材,讓你品嘗不一樣的美味!
    幾乎每一家隔段時間都會吃魚,每次過年,魚也是少不了的飯菜之一。魚本身的營養價值高,而且一直流傳說,吃魚會變聰明,吃魚眼也對眼睛好,總之,就是好處很多。魚的品種有很多,在北方常見的魚之一就是鯉魚。今天,小編帶大家欣賞一下鯉魚的不同做法,不同風味。第一道菜就是糖醋鯉魚,是北京的一道傳統風味菜,也是大多數清真飯店的主推菜。
  • 「中國菜是一種烹飪方法的食物」為什麼是外國人普遍相信的觀點?
    非常有意思的是中餐27種以上的熱菜烹飪技巧,大多數老外都看不出來,甚至「中國菜是一種獨特烹飪方法的食物」還成為外國人普遍相信的觀點。曾經就有外國人說道:中國人烹飪食物的方式有什麼變化?我只看到他們炒的大量食物,僅此而已。
  • 七彩雲南大酒樓告訴你什麼才是不一樣的汽鍋雞!
    楊瀝家貧,老母病重,為得重賞,他綜合了當地吃火鍋和蒸饅頭的方法,創造了汽鍋,又不顧生命危險,爬上燕子洞頂採來燕窩,想做一道燕窩汽鍋雞應徵。不料汽鍋被盜,楊瀝被問欺君之罪,幸而皇帝問明真相,免楊瀝一死,並把福德居改名為「楊瀝汽鍋雞」。從此汽鍋雞名聲大振,成滇中名菜。
  • 越南街頭的「黑暗」小吃,烹飪方法少見,每天至少用300個易拉罐
    關於它的做法是很少見的,就連製作小吃的器皿也是人們平常想不到的,它是使用易拉罐來作為烹飪器皿的。我們知道在追求食物方面,每個地方的口味和製作方法都是不同的,這可能就是所謂的飲食文化的差異吧。中餐的小吃,首先要注意的第一點就是乾淨,其次是味道,但是最重要的是就是外形顏值了,畢竟好看的小吃是會吸引很多人的。
  • 雞翅做法各異口味不同,掌握烹飪技巧,品嘗人間美味
    在中餐的各大菜系中,雞肉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不過作為美食愛好者來說,還是會結合自身口味選擇相應的食材和做法,其實雞的做法也會根據部位不同而存在差異,而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於口味不同的雞翅還是青睞有加的,畢竟各種做法所呈現出來的色澤和造型也是各有千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