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國內品牌遇冷 徐福記做烘焙突圍

2020-12-12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崔丹 雀巢大概沒有料到,僅過了兩年後,到嘴的糖果就沒有那麼甜了。2011年12月,雀巢以17億美元收購了國產糖果業巨頭徐福記60%股權,這筆交易被認為將為雀巢帶來直接銷售貢獻,躺著都賺。但兩年後,其2013年的業績卻讓人有些擔憂。2月13日,雀巢發布全球財報顯示,在中國市場,徐福記因糖果銷售大環境疲軟而表現平平,不過其在中國收購的另一品牌,銀鷺去年則錄得強勁增長。

雀巢並未對外公布徐福記具體銷售數字,而據知情人士透露,另兩大國產糖果巨頭雅客、馬大姐業績增長也呈現衰退狀態。業內認為,未來兩到三年內都將是國產糖果業的調整期和衰退期。但事實上中國糖果業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德芙、瑪氏、吉百利、好時等國際糖果巨頭近兩年都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體滿,其他外資品牌也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進攻,外資品牌基本壟斷了中高端糖果巧克力市場。

而國產糖果業卻在新一輪的行業變革中,嚴重依賴旺季消費,沒有及時調整產品品類等,使其在激烈的競爭中完敗外資品牌。糖果業能否像日化行業一樣實現逆襲?「難」!中糧集團旗下金帝一名人士說。

背靠雀巢的支撐,徐福記或許能借用到更好的資源,但雅客、大白兔、馬大姐等國產老牌龍頭在外資品牌重壓之下,單打獨鬥要想突圍並不容易。

國產糖果不甜蜜

讓外界沒有想到的是,徐福記銷售不振的背後,竟然與限三公消費有關。據雀巢集團一名內部人士稱,徐福記50%以上甚至更多的市場份額都集中在春節期間,而送禮、政府單位的集中發放佔據了其中非常大的份額,但是限三公消費讓這一銷售受到了影響。

受節儉之風影響,今年各機關團體的團購能力下滑明顯,加上電商渠道和務工人員的返鄉,導致去年春節商超糖果業銷量下滑。「過去一年國家高壓反腐一定程度上下挫了高端產品的銷售,高端糖果也在其列。」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表示。

而該人士表示,應對疲軟的銷售環境,徐福記未來將深入渠道,徐福記在中小城市乃至鄉村的廣闊市場將為雀巢所利用,推動雀巢的銷售向二三線城市延伸。目前在糖果業,中國大城市糖果消費力佔據三成,農村佔據七成。

事實上,對雀巢而言,最大的收穫是徐福記的渠道資源。雀巢在中國的糖果業務市場佔比非常小,遠遠落後於卡夫、聯合利華等競爭對手,而徐福記則是國內整個糖果行業中營業額最大的企業,此項收購讓雀巢獲得徐福記在中國近1.8萬條散裝櫃資源,以及徐福記龐大的二三線渠道資源。

儘管徐福記短期內銷售受挫,但長期看,徐福記對雀巢而言地位仍很關鍵。「不能根據某一面市場判定其收購策略是否準確,對雀巢而言,在中國這個新興市場上的戰略布局還是非常關鍵的。從產品戰略來說,像雀巢這種巨人,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雀巢如何把它在外國賣得好的糖果的單品,融入徐福記的產品框架來進行一個創新,這是其下一步的關鍵。」中國食品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

而在徐福記業績表現平平背後,則是國產糖果業整體的不景氣。另一國產品牌馬大姐、雅客業績也在下滑,「2012、2013年都是雙位數的衰退。」一名雅客知情人士表示。

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規模以上糖果、巧克力及蜜餞製造行業總資產為926.4 億元,同比增長16.61%,明顯放緩。在2012年、2013年,這一數據分別為18.50%、33.71%。朱丹蓬認為,「整個國產糖果業遇到冬天了,從2013開始,未來2014、2015年估計都處於調整期和衰退期。」

而在國產糖果業銷售低迷背後則是其對傳統旺季消費的依賴,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果已經不再像此前是過年才消費的食品,糖果年貨市場正在縮小。

另一方面,目前,糖果增長主要集中在兩個品類,第一是巧克力,第二就是木糖醇、口香糖等膠基糖。其他的傳統品類比如軟糖、硬糖、酥糖、奶糖,這些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但恰好中國的糖果企業在巧克力和膠基糖的細分市場是最弱的,所以整個大市場改變的話,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消費習慣改變之後,國產糖果企業沒有與時俱增,所以整個去年國產糖果企業才會出現大面積的不同層度的衰退。」朱丹蓬認為。

淡化「主業」做烘焙

在國產糖果業過冬的同時,外資品牌卻正如日中天。《2013-2017年中國糖果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在國內糖果行業發展擴張之時,國際上保健型、低糖型、趣味型和生態型等各種類型的糖果有加快步伐集體進攻我國高端糖果市場之勢。中國已成為箭牌公司除美國本土外的最大海外市場。而以費列羅為代表的外資企業在廣東、北京都紛紛設廠,擴大巧克力、膠荃糖的生產經營。此外,強生、吉利蓮、RITTER、施華、傲蘭等外國糖果公司也加快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

中糧金帝食品(深圳)有限公司一名品牌經理就感到,從2013年1月開始,德芙等外資品牌在北京、上海、廣州等許多大城市的崛起。「前幾年還有金帝這些國產巧克力品牌去爭一下。我去年就觀察到,從整個情人節到過年來說,金帝也慢慢退出了純巧克力市場,現在全部都是外資品牌了。」該人士表示。「一方面是渠道下沉,再者品牌營銷更偏重個人享受而不僅是禮品贈送,比如德芙渠道開始鋪的比較深,在寫字樓超商下的小超市都有它的產品,並且其在品牌營銷投入的力量也比較大,包括牛奶巧克力的「絲滑感受」的偏個人享受的廣告片也拍了很多,廣告的投放量非常巨大。」根據2013年尼爾森數據顯示,德芙在中高端巧克力的市場份額接近40%。

當糖果的年貨市場正在縮小時,許多國際品牌的進入,則培養了中國消費者平時消費糖點的習慣。美資巧克力巨頭瑪氏公司從1993年進入中國市場,用10年的不盈利投入成就「德芙」第一巧克力品牌地位。對此,簡愛華表示,傳統糖果的銷售時限相對較短,春節行情對其業績支撐較為重要。而巧克力則可以藉助浪漫等內涵成為送禮佳品、口香糖成為日常必備品。

對國產糖果業而言突圍並不容易,「德芙、費列羅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十幾年,經過對消費者長時間的消費習慣培養和改變,正處在高峰期。綠箭、箭牌等做膠基糖這麼多年,不可能一下子會衰退。這兩個品類被他們牢牢佔據,國產品牌想在品類發展上、在糖果研發上有大突破,基本上機會為零。」朱丹蓬認為。

另一方面,國產品牌在渠道上也難以匹敵國際品牌。儘管大賣場及連鎖超市已成為食品的主要銷售渠道和展示場所,中高檔糖果巧克力60%的銷量產生在這裡。但高昂的進場費、堆位費、促銷費等卻令內資糖果企業望而卻步。

「走進全國KA賣場(超商渠道)看到的堆位、銀臺等主要促銷陳列區,望眼過去基本都是外資品牌。內資糖果本來資金實力就弱、利潤就低,新品的研發和推廣的費用有限,根本沒錢跟國際品牌去搶,在KA賣場留給中國品牌的機會非常小。」福建雅客食品有限公司華北大區一名KA經理表示。

不過,包括徐福記、雅客等國產糖果業也在進行品相品類的調整,比如加大對烘培產品的投入,淡化糖果品類在企業的佔比,「隨著人的消費習慣、消費節奏生活節奏的加快,對烘焙食品需求更多,再則另一方面烘焙毛利更高,且外資做烘培的基本不算太多。」福建雅客食品有限公司華北大區銷售總監劉新來認為。

「延長消費時限、拓寬消費者選擇成為重點,其一,開發婚宴用糖,並且從包裝上予以配合,以搶佔一定的婚宴市場;其二,注重研發具有趣味的糖果以此來吸引年輕群體購買;其三,注重休閒食品的定位,以補充公司銷售收入。「簡愛華說。

在傳統型糖果市場利潤微薄的背景下,糖果企業必須要尋找新興的產品或者品類來支持新一輪競爭,「國內企業的突圍應該重在產品的更新換代上。在市場中沒有長久不衰的產品,不斷推出新的產品,逐步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因此,國內糖果企業要想與外資競爭,必須在產品的開發上下足工夫,不斷豐富產品品種。」依靠一款黑糖話梅的單品,在2012年成為國產糖果業亮點的福建金冠糖果集團營銷部一名人士說。

 

相關焦點

  • 傳統糖果遇冷 徐福記盯上年輕一代
    沿用了15年,今年,傳統糖果品牌徐福記突然將代言人曾志偉換成了高圓圓,走起了小清新路線。徐福記方面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更換代言人是為了轉型需要,「我們在尋找符合徐福記在新時代的定位,能傳達話題,且80、90後消費者喜愛的代言人,高圓圓無疑是最佳人選。」
  • 代言人從曾志偉變成趙麗穎,童年記憶品牌徐福記的新突圍
    12月26日,徐福記正式對外宣布啟用新代言人,與此同時,徐福記新一任CEO蘇強也與媒體進行了首次交流。蘇強向媒體透露了徐福記的近期規劃和遠期藍圖,同時官宣趙麗穎成為徐福記的新一代形象代言人,還透露了在其任期內「讓徐福記成為雀巢糖果全球最大的業務單位」的目標。
  • 徐福記的品牌故事!
    歡迎來到中國品牌故事講壇! 上期我們講了喜之郎的創始人,我們這期講徐福記的品牌故事。不知道大家是否對徐福記有了解,徐福記是中國第一大糖果公司。
  • 徐福記42年糖果之路:靠春節攬下65%收入,雀巢化身恩公
    20世紀90年代初,徐氏兄弟來到廣東東莞,重新註冊「徐福記」品牌,東莞徐福記食品有限公司自此成立,新年糖、包餡酥、沙琪瑪這三類商品則成為品牌的銷售主力。買糖果做年貨寄託了國人對新的一年圓滿、甜蜜的祈求,徐福記所宣傳的「新年糖」文化也藉此讓品牌站穩了腳跟。
  • 糖果巨頭徐福記業績不佳 東山再起難度大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作為我國糖果行業的龍頭企業,東莞徐福記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徐福記)接受了來自國際食品企業巨頭雀巢的橄欖枝。然而,我國糖果行業發展目前正處於下行態勢,雀巢麾下的徐福記業績每況愈下,甚至出現了「將被雀巢出售」的傳聞。
  • 市場萎靡、傳被拋售,糖果老字號徐福記謀自救
    春節將至,又是糖果的旺銷季,而糖果龍頭徐福記的日子卻並不太好過。近日,徐福記再次被傳可能被雀巢出售。徐福記CEO蘇強向藍鯨財經否認了上述傳聞。他表示,正在帶領企業從產品的口感、包裝、代言人、渠道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很顯然,正處於糖果市場低迷的徐福記迫切需要打一場翻身仗來證明自己依舊有價值。
  • 悄然換帥 徐福記離全球第一大糖果品牌還有多遠
    12月25日,雀巢旗下糖果業務品牌徐福記新任總裁蘇強首次亮相,並透露了徐福記今年來一系列的變革舉動。蘇強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上任後的最大目標是將徐福記打造成為雀巢旗下全球最大的糖果品牌。針對這一目標,徐福記在2019年推出了一系列的變革措施,比如推動品牌升級、加碼電商、渠道轉型下沉等。業內人士分析稱,徐福記想要成為雀巢旗下全球最大的糖果業務,存在一定的挑戰。但如果徐福記在整個品牌、產品、渠道等方面的創新能夠順利落地,想要實現目標並非難事。
  • 徐福記新帥蘇強:目標是做到雀巢糖果業務「全球第一」
    做雀巢的「全球第一」  在談到蘇強對徐福記「第一印象」時他説:「一直很難想像每天得賣出上千款SKU與掌控120多家分公司是什麼樣的挑戰場面?」  同時他還表示,徐福記目前是雀巢全球糖果業務的第二大業務單元。這是蘇強真正入局之後對徐福記更深層次的了解。
  • 從曾志偉到趙麗穎,糖果巨頭徐福記命運懸疑
    一場不盡如人意的聯姻「南有徐福記、北有康師傅」,這一南一北,是臺商在大陸經營的典型案例。徐福記也一直是大陸糖果市場的第一品牌。巧合的是,頂新康師傅是由魏家四兄弟一手創立,徐福記也是四兄弟20多年來打拼的成果。公開資料顯示,徐家四兄弟的父親曾是空軍飛行員,徐家家教嚴格,「說不如做」是其一貫的家風。
  • 過年你買糖果了麼?徐福記「新年糖」一折再折,仍無人問津
    這年剛剛過完,盤點了一下過年剩下的年貨,最多的就是糖果了。糖果原本是過年必不可少的年貨,在二三十年前是最受小朋友喜歡的年貨了,今時不同往日了,現在春節期間的糖果幾乎很少有人吃了,去超市買糖果的時候其實就發現了苗頭。小時候很喜歡吃徐福記的酥心糖,特別是花生味的,鹹甜酥香。
  • 從曾志偉到趙麗穎:糖果巨頭徐福記命運懸疑
    此前一再有媒體報導稱,雀巢將出售銀鷺與徐福記業務,這引起了廣泛的猜想。外資收購民族品牌,隨後被收購的品牌逐漸「消失」,這樣的例子曾經多次發生,人們耳熟能詳的美加淨、中華牙膏、小護士等品牌就是在併購後悄悄退出市場的。  徐福記會遭遇類似的命運嗎?雀巢的回應是「對傳言不予評論」。
  • 體驗經濟當道 徐福記開了家線下體驗店專賣鳳梨酥
    酥心糖、鳳梨酥、沙琪瑪……徐福記的糖果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採購年貨時總能看到Ta的身影。   可是,近年來,中國傳統糖果市場持續萎縮,徐福記也遭受銷售遇冷;年輕一代消費者已經轉向購買國外品牌、網紅零食了。對他們而言,徐福記的品牌形象已經顯得老舊、過氣了。
  • 糖果巨頭徐福記命運懸疑:代言人從曾志偉到趙麗穎,會被雀巢出售嗎?
    一場不盡如人意的聯姻「南有徐福記、北有康師傅」,這一南一北,是臺商在大陸經營的典型案例。徐福記也一直是大陸糖果市場的第一品牌。巧合的是,頂新康師傅是由魏家四兄弟一手創立,徐福記也是四兄弟20多年來打拼的成果。公開資料顯示,徐家四兄弟的父親曾是空軍飛行員,徐家家教嚴格,「說不如做」是其一貫的家風。
  • 徐福記鎖定發展新目標圍繞五大核心發力 爭做雀巢全球糖果業務最大...
    目前,徐福記在糖果、沙琪瑪等多個品類的製造、銷售實現了市場領先。「徐福記開創了散裝專櫃銷售模式,徐福記品牌更是家喻戶曉,以特有的多品類銷售取勝。正是因為直營業務模式的巨大成功和市場地位,2012年雀巢和徐福記成立合資企業,實現了中西合璧,優勢互補,並定下了打造徐福記百年企業的使命。」這是深耕快消領域23年、掌舵徐福記才半年的蘇強,對徐福記的「第一印象」。
  • 一顆徐福記新年糖背後的轉型
    早在1992年,徐氏兄弟在廣東東莞創立了糖果品牌徐福記,2012年雀巢將其收購,歷經兩個階段,徐福記管理層一直低調,鮮有對外露面,因此徐福記內部將此次CEO對話,形容為「革命性的變化」。促成這次變化的是徐福記新任CEO蘇強。
  • 徐福記「熊博士」推嚼趣糖果
    新京報訊 (記者李文賢)11月28日,徐福記旗下品牌「熊博士」邀請中韓人氣組合UNIQ成為形象代言人,主打「嚼出趣」,將糖果目標消費群從兒童拓展為22歲以下的年輕人和青少年群體。  此外,「熊博士」還打造了由韓國專業團隊編舞的《嚼嚼舞》,鼓勵青少年和UNIQ一起舞蹈,體驗「嚼趣」快樂。
  • 面對「善變」的挑戰 徐福記總裁蘇強的「變與不變」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中國的糖果市場由於整個消費人口的基數非常龐大,但消費者對國內糖果品牌並沒有形成「剛需」,這主要是因為目前國內糖果企業從產品到品牌,沒有滿足消費者的核心需求。  面臨三大挑戰  談到徐福記的面臨的挑戰,蘇強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品類多樣化的取捨,二是品牌年輕化的突圍,三是產品健康化的追求。
  • 徐福記加速品牌轉型升級 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摘要:鼠年春節前,《中國食品安全報》廣東記者站與徐福記合資企業總裁蘇強先生公開交流,蘇強先生從多方面介紹了徐福記在國內休閒食品市場的現在與未來設想。
  • 徐福記也開出精緻的專賣店,手工鳳梨酥 15 元一塊
    「呈味空間」在店鋪設計上用了時下流行的一些元素,如果不是 logo 下方的小字「徐福記」,你也許很難把它和超市貨架上散裝徐福記糖果聯繫起來。在這裡,設計師選用了暖色調的木飾面、水磨石地面、米色的肌理漆和灰色的水泥漆,以隨機分布的顆粒圖形組成了貫穿整個空間的重要視覺元素。
  • 徐福記年複合增長率170% 力推年輕化戰略擺脫「春節依賴」
    雀巢「收編」後的徐福記,也正忙不跌停的調整戰略方向,欲擺脫「春節依賴症」的帽子,成為主打年輕市場的「長青」品牌。  就在近日,徐福記「低調」地舉辦了一場2019年供應商大會,除了商討有關食品行業重要「命門」食品質量安全話題,也對供應鏈相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試圖從品質上與糖果、零食企業「爭霸天下」。  持續推進年輕化戰略成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