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找鄉愁 一條太行掛壁公路帶火傳統古村落遊
新華社石家莊12月11日電題:尋找鄉愁 一條太行掛壁公路帶火傳統古村落遊新華社記者高博一邊是巍巍太行山脈,一邊是碧綠的水庫,雄奇與靈秀結合。峽溝村黨支部書記王徐朝告訴記者,20世紀70年代修建峽溝水庫,把峽溝村封閉在了深山裡沒有出路,當地人為解決出行困難,以鐵鍬、鐵錘等原始工具,硬是在峭壁上開闢了一條公路。這條路依靠人工開鑿而成,全長560米,路洞順山勢蜿蜒,內高3米,寬約6米,公路每隔幾米就留有透光「天窗」,用於採光、通風。
-
尋找鄉愁!一條太行掛壁公路帶火傳統古村落遊
峽溝村黨支部書記王徐朝告訴記者,20世紀70年代修建峽溝水庫,把峽溝村封閉在了深山裡沒有出路,當地人為解決出行困難,以鐵鍬、鐵錘等原始工具,硬是在峭壁上開闢了一條公路。這條路依靠人工開鑿而成,全長560米,路洞順山勢蜿蜒,內高3米,寬約6米,公路每隔幾米就留有透光「天窗」,用於採光、通風。12月4日,遊客在河北省沙河市柴關鄉峽溝村掛壁公路遊覽。
-
打撈西部古村落的文化鄉愁
無疑,《瀘州十個古村落的根脈》為我們推開的是一扇通往瀘州歷史深處和文化之根的窗。由此,我們可以清晰的洞悉瀘州的地域性格和文化特色以及人文風貌和風土民情,了解歷史的瀘州從哪裡來,今天的瀘州立於哪方,未來的瀘州向哪裡去。 鄉愁是什麼?就是你離開了這個地方會不斷想念的這個地方。的確,鄉愁是一種家鄉味道、是一種故土情結、是一種精神依託。
-
太行山古村落「新生記」:讓鄉愁不再愁
楊傑英 攝中新網晉城7月23日電 題:太行山古村落「新生記」:讓鄉愁不再愁作者 楊傑英高聳的門樓,雕花的窗欞,行走在石鋪的街道,感受著太行山深處這座小山村的古老韻味。楊傑英 攝在靳珠元看來,什麼是鄉愁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再為進出村的路而犯愁。「從前的路太難走,去一趟縣裡要走一天,去市裡要三天。」「以前,村道上到處是灰渣,新媳婦兒騎著馬在村裡也轉不開。」靳珠元告訴記者,浙水村自古就有著娶媳婦兒要騎馬在村裡轉一圈的習俗。而今,這個有著明清遺風的古樸小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尋找鄉愁哪裡去?嵩縣石頭部落鄉愁博物館幫你尋找童年記憶
10月1日,嵩縣九皋鎮石場村石頭部落景區又添一處景觀——鄉愁博物館開館了。 這個鄉愁博物館由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扶貧援建的項目,該項目在原有的明清古建築柴家大院基礎上改建而成,以傳統古村落為載體,以農耕文化為底色,突出鄉愁記憶。
-
龍宇翔與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座談
12月8日,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執行主席龍宇翔在珠海與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進行座談,雙方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博物館項目落戶珠海市高新區事宜進行深入交流。龍宇翔(左)與郭永航(右)龍宇翔對郭永航書記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並介紹了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情況。
-
長治古村落 太行山上的鄉愁記憶
平順縣白楊坡的鄉村記憶館長治的古村落具有數量多、分布範圍廣、特色鮮明、文化底蘊深厚、保護價值高等特點。尤其是太行之畔、漳水之濱星羅棋布的古村落,既有歷史印跡也有文化內涵,保存了上黨百姓原生態的生活方式,還具有著濃鬱的地方特色和極高的研究價值,在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中佔有重要地位。這些古村落歷經數百、上千年的滄桑歲月和盛衰興替,頑強地存活下來,依山傍水,掩藏於盆地,成為農耕文明史的縮影,成為不可再生、不可複製的文化遺產和文化寶庫。 那裡模糊又清晰,那裡銘刻又淡忘。
-
古村落的數字記憶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記得住鄉愁」的重要指示精神,浙江省台州市檔案部門自2013年啟動古村落建檔工作以來,努力挖掘古村落歷史文化遺存、留住古村落風貌記憶,並與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合作,探索了一套基於檔案資源主動建設與深度開發來構建古村落數字記憶的理論與方法,走出了一條古村落數位化保護的新路子,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正日益凸顯。
-
揭陽車田村,驚現古城堡,承載著鄉愁的古村落
傳統村落是一種文化符號,縱然表面看起來斑駁,但它承載著更多的歷史與記憶,是鄉村之旅的一道靚麗人文景觀,越來越受青睞。揭陽埔田鎮車田古村落舊址尚存,這是寶貴的文化遺產。車田古村落地處揭陽市揭東區埔田鎮腹地
-
【搶鮮看】陳文健會見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
【搶鮮看】陳文健會見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 2020-10-28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村落旅遊規劃設計
,&34;應該是民族文化保護的核心和原則,&34;更應該是旅遊開發規劃中要貫穿的方法.綜合各方面的資料,對古村落真實性旅遊進行完整的探析,通過回顧真實性的分類,對古村落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旅遊資源的真實性進行解讀;從客觀真實性,建構真實性,存在真實性視角出發探索古村落真實性旅遊資源的開發模式;並基於真實性提出開發和保護古村落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旅遊資源的對策.
-
古村落保護活化的「佛山模式」:記住鄉愁 傳承文化
拍攝者:陳憧煒 譚安琪 佛山歷史悠久,擁有一大批具有嶺南特色、歷史文化厚重、民俗活動豐富的古村落。而佛山地區鄉村的振興,也離不開對於這些古村的活化升級。這些古村落傳承著古老的嶺南文化,更寄託著一代代佛山人的鄉愁。
-
晉江梧林古村落:600年沉澱 喧囂都市中的明珠
梧林古村落 喧囂都市中的璀璨明珠望得見山 看得見水 記得住鄉愁2016年11月,梧林古村落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近年來,晉江市委、市政府加大對梧林古村落的保護和開發。晉江市委書記劉文儒指出,梧林古村落保護發展項目是一項傳承歷史文脈、留住鄉愁記憶、造福子孫後代的文化保護工程。
-
泰順4個古村落,大多鮮為人知,寄託著在外遊子對的鄉愁
如今在溫工作的我,一有空就會回到泰順,它給我的是自在輕鬆的感覺,在這裡卸下浮躁和壓力,在山水間徜徉,在一個個古村落中尋找那時的記憶她的家鄉在離溫州百公裡外,不能常常回去,那鄉愁無法得到寄託。還記得她說,只有鄉愁找到寄託,才無懼漂泊,就如三毛也說過,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
-
萊蕪市加大古村落規劃調研 保護古村文化「留住鄉愁」
萊蕪市加大古村落規劃調研 保護古村文化「留住鄉愁」 2014-10-13 08:40:00 導讀:今年以來,萊城規劃分局組織規劃專業隊伍,利用周末時間,在萊城區開展「留住鄉愁——走進古村落」系列規劃調研活動,截至目前,已先後在萊城區茶業口鎮逯家嶺村、臥鋪村、東圈村,苗山鎮南文字村等村莊展開調研。
-
百年古村落的蝶變
初秋時節,記者來到位於黃果樹旅遊區石頭寨村的普叉古村落,只見村容村貌乾淨整潔,古色古香的庭院,一棟棟老石屋已經修復完成,一間間老房子被改造成民宿、咖啡吧、茶室……這個古村落也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匠廬·村曉。通過保護和修繕,賦予了古村落新的生命,不僅將古村落重新利用起來,也讓群眾從中獲益,百年古村落實現了涅槃重生。
-
古村落裡最美鄉愁
文/陸壽賢叮咚的山泉渴望流向大江大海;出芽的幼苗渴望長成參天大樹;青澀的柿子渴望深秋的來臨;外出的遊子渴望見到家鄉的一草一木,那是最美的鄉愁。在2018年廣西第二次古樹名木普查中,入選廣西樹王,也堪稱「古雞毛松之王。」相傳從前有一隻鳳凰銜著雞毛松種子,飛到六仲屯的上空,看到山清水秀的風光,張嘴驚嘆之餘,種子落地生根發芽。這棵千年古樹就是這樣來的。六仲屯的先民來到這美麗的地方安家落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村旁的千年雞毛松見證著六仲屯村民的悠悠歲月。
-
敦煌市委書記陳炎人上海直播帶貨
敦煌市委書記陳炎人上海直播帶貨 2020-05-13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融入現代文明的風景 古村落活態再生的黃巖實踐
眼前這幅景象,讓村支部書記黃官森微微陶醉。實施「活態再生」保護利用後的百年老村,古韻新顏,流水悠悠,炊煙嫋嫋,鄉土氣息氤氳撲面,引得遊人紛至沓來追尋鄉愁。 「黃巖正在探索的,是一條極具推廣價值的古村落活態再生新路子。」
-
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表示,珠海和澳門「十四五」時期將迎來深化合作...
2020年12月11日 09:26 閱讀:4,810 2020澳珠企業家峰會於12月10日在珠海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