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90後小夥引進七彩山雞,自己鑽研走上致富路

2020-12-14 劉老金社會說

在一個檳榔林子後面有一個叫做龍河鎮的地方,這裡有著一個家禽養殖場。其實可以說是比較簡單的一個養殖場,僅僅是用一些編織網給搭起來的一個雞舍。這個養殖場的主人叫勞萬松,你可能會認為勞萬松是一個年紀比較大的人,畢竟在深山裡面養雞並不是年輕的選擇。但是你們都猜錯了,他是一個90後。

勞萬松所養殖的是七彩山雞,每次他拿著飼料來到這個棚子裡面的時候,這群山雞就會全部跑過來,等待著他投放的食物。就在吃完食物之後,這群七彩山雞就會非常悠閒的在棚子下面散步。看到這樣的一個情景的勞萬松臉上也是充滿了高興的樣子。忙了一上午的勞萬松直到中午才能有時間去休息休息,說起他的這養殖的經歷也是比較艱辛的。

身為一個90後的勞萬松至於為什麼要養七彩山雞,其實這中間發生了一些事。勞萬松是一個大學生,在他畢業之後不知道該幹嘛,然後就跟很多人一樣跑到了廣東。在這裡的選擇只能是進工廠裡面打工,不過日子還算過得去,肯定是要比在農村裡面好點的。後來在廣東的一個飯店裡面吃飯的時候,勞萬松吃到了一道關於七彩山雞的菜,他覺得味道非常的不錯。

剛好那個時候他的老家海南還是沒有多少人在養殖這個七彩山雞的,他就想著自己能不能去養殖這個七彩山雞,肯定會有一定的出路的。後來在2015年的時候,勞萬松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他看著自己家裡都是一些林地,就覺得養殖七彩山雞肯定是沒什麼問題的。並且現在當地也沒有什麼競爭者,養殖這個山雞的市場潛力還是非常的大的。在這之後勞萬松就下定了決心要養殖這種山雞。

既然心裡已經做好了決定那麼就開始做了,他從外地買來了一批七彩山雞放在了自己家裡。並且還給這些山雞編制了一些網,搭建了一個專門養雞的棚子。平常也會讓這些山雞去他家附近的檳榔林裡面去跑跑,這樣養出來的山雞肉質也好。因為這是他第一次養殖雞,所以很多東西都是不懂的,他就買來了很多書籍自己在家裡面研究。因為但是他們當地也沒有人在養殖這個七彩山雞,所以也沒辦法去找別人請教,只能自己慢慢的摸索著前進。

他還在網絡上面查詢了很多關於七彩山雞養殖的知識,並且通過網上商店買了很多飼料的原料,他利用書上的知識然後自己來給七彩山雞搭配飼料。用勞萬松的話來說這段時間,他完全是摸著石頭過的河,因為自己對於這方面真的是一點都不懂,所以的知識都只能夠通過書籍和網絡來慢慢的學習,都是邊學邊做。並且就算是他在書上學到了很多技術,但這都只是理論上的一些知識,應用在實際當中還是會出現很多問題的。

在勞萬松養殖這個七彩山雞的過程當中他碰到了很多問題在書上都是沒有涉及到的,比如生病之類的。因為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解決,於是他只能想辦法去請教別人了。他養殖的這個七彩山雞就算是再特殊那也只是一隻雞而已,所以他認為去找那些養雞的人肯定能學到一些經驗。於是他就跑到了當地很多的養雞場裡面去學習經驗,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請教之後,很多問題他都知道該怎麼解決了。後來一些當地的村民看到他在養殖這個七彩山雞,於是就把自己的一些養雞的經驗都告訴了勞萬松,就這樣他的雞養的是越來越好了。

後來他的雞出現了一些病狀,他通過別人的指點,知道了這是因為這些雞本來不是在海南的,現在突然把它們放在了海南這個地區進行養殖,肯定是有些水土不服的。還有就是在夜裡也容易著涼,於是勞萬松就自己動手給這個養雞的棚子進行了一些改造,讓裡面的環境更加的適合它們。就在他的努力下,第一批七彩山雞終於出欄了。現在的問題就是銷路的問題了。

剛開始大家對於七彩山雞都是不太熟悉的,所以很多飯店都不願意購買他的雞,不過在勞萬松的堅持不懈下,一些飯店決定試用一下。就在試用幾次之後,飯店的客人反饋都還是不錯的,就這樣他的山雞就有人要了。沒過多久這第一批七彩山雞就賣光了。

相關焦點

  • 賴強:七彩山雞養成「金鳳凰」
    「金鳳凰」 本報訊 (記者 武佔民)眼下,農民搞林下養殖的越來越多,致富的路子寬了,養殖的動物也越來越稀罕。定陶縣南王店鄉宋莊村的賴強,正是瞅準了林下養殖七彩山雞這個市場空檔,在當地建起了雞棚,引進了雞苗,幹的那叫一個熱火朝天!   據了解,眼下,賴強的三個養雞大棚裡養了1萬多隻七彩山雞。除了前段時間剛被外地客商拉走的成雞外,賴強還給當地的老顧客留了一批上好的七彩山雞。賴強說,中秋前,他的七彩山雞賣得非常火,過節串親戚的、自家待客的,都打電話來訂,讓人應接不暇。
  • 七彩神雞讓你走上致富路,每斤50元,年賺幾十萬
    但是現在農村有人在養一種像鳳凰的動物,而且很多農民也因此走上了致富路。其實它就是七彩雞,俗名山雞。就是我們經常在山裡面看到的野雞,外面的羽毛色彩斑斕,尾巴的幾根毛長長的,肉質鮮美,在山珍裡面排名都是靠前的。農村的大山裡面有很多,也是一種野生的動物,但又有人喜愛吃這美味,所以只能家養。
  • 芳草湖80後夫妻養殖七彩野山雞 「叩開」創業致富門
    8月13日,走進芳草湖農場80後青年創業夫妻的養殖場,夫妻二人一個給七彩野山雞添加包穀,一個再給七彩野山雞加水,二人互相配合協作
  • 重慶雲陽:「山雞哥」的致富路
    放眼望去,村後延綿的群山,草木青翠,這正是當地的「山雞哥」梁尚直放養土雞的天然雞場。這時,梁尚直正忙著給雞群投食,看著它們吃得歡,梁尚直滿面笑容。提起村裡的「山雞哥」,蘭草村村民無不伸出大拇指。65歲的「山雞哥」梁尚直是故陵鎮蘭草村曾經的貧困戶,小時候因為燒傷治療不及時導致右腿落下了病根。
  • 脫貧故事—木志華:七彩山雞繪就七彩新生活
    當前,我縣正處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在這個特殊時代,我縣先後湧現出了許多脫貧能手、致富帶頭人,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子里甲鄉亞谷村,傾聽光榮脫貧能手木志華的致富故事。
  • 七彩神雞讓你走上致富路,每斤50元,年賺幾十萬
    但是現在農村有人在養一種像鳳凰的動物,而且很多農民也因此走上了致富路。其實它就是七彩雞,俗名山雞。就是我們經常在山裡面看到的野雞,外面的羽毛色彩斑斕,尾巴的幾根毛長長的,肉質鮮美,在山珍裡面排名都是靠前的。農村的大山裡面有很多,也是一種野生的動物,但又有人喜愛吃這美味,所以只能家養。
  • 「脫貧攻堅「80天決戰行動」」林下養山雞 叩開致富門
    近日,筆者沿著蜿蜒的山路,一路驅車來到凱裡市萬潮鎮老鴉山村貧困戶潘義國的七彩山雞養殖場,今年50歲的潘義國正在雞舍裡檢查山雞進食情況。說起自己養殖山雞後最大的變化時,「荷包裡的錢變多了,日子過得好了!」是潘義國最深切的感受。
  • 三年時間,近8000人因他走上「致富路」,東方這位「蘭花王子」
    黃法祥,他「痴戀」蘭花二十餘年,被業界稱之為「蘭花王子」,在發展壯大蘭花產業的同時,積極投身於脫貧攻堅工作,拓寬貧困戶群眾增收途徑,三年時間,近8000人因他走上「致富路」,讓「感恩之花」開遍東方。在這片感恩大地上,黃法祥致力於保護海南蘭花的多樣性,同時還通過產業扶貧的方式帶動更多人學種蘭花、脫貧致富。這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小夥,通過二十餘年的努力,讓蘭花開成了「致富花」。
  • 油炸、爆炒、白切……一桌誘人的「七彩野山雞」宴 帶著貧困鎮走上...
    如何改善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條件,怎麼解決深度貧困地區群眾的特殊困難,貴州丹寨小鎮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油炸、爆炒、白切……,這一桌誘人的菜餚名為「七彩野山雞」宴。就是這樣一道道佳餚的食材,帶著一個貧困鎮走上了致富路。野山雞,也叫七彩野山雞,被稱為「野味之王」,善於奔走,有飛行能力。
  • 海南五指山市:「山鳳凰」養殖鋪就百姓致富路
    近年來,五指山市野山雞產業發展迅速,自2012年起,五指山市政府開始對野山雞產業予以支持,目前,全市共有三家野山雞生產企業,其中五指山南聖華松螞蟻雞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現有4個養殖基地,種雞存欄16000套,年產種苗90萬羽,年銷售活山雞數量30萬羽左右,帶動周圍數百戶農戶養殖野山雞。
  • 海南日報數字報-莫麗倩:要帶動更多的姐妹們養山雞致富
    ■ 本報記者 王玉潔  自6年前從深圳回到家鄉創業的那一刻起,來自屯昌縣西昌鎮大顏村的莫麗倩就與海南山雞結下了緣
  • 博湖小夥養殖4萬羽鵪鶉走上致富路
    博湖小夥養殖4萬羽鵪鶉走上致富路  小小鵪鶉蛋成幫助村民一起致富的「金蛋蛋」  天山網訊(記者劉萌萌 通訊員年磊攝影報導)初見陳盼,這個有些靦腆的小夥子話並不多,但說起自己心愛的鵪鶉,他便打開了話匣子。  2009年,陳盼從新疆科信學院俄語專業畢業,在烏魯木齊從事旅遊相關工作。2017年回到家鄉博湖縣塔溫覺肯鄉東大罕村開始從事鵪鶉養殖。如今,他養了4萬羽鵪鶉,每天產蛋240公斤,年收入達到近20萬元。
  • 七彩山雞繁殖,3分鐘學會技巧
    七彩山雞的繁殖技術一、選種標準 目前各地對七彩山雞一般採用自群繁殖 , 外貌選擇法。有條件的地方 , 應逐步建立系譜資 料 , 進行品種選育 , 提高生產性能。 公山雞符合品種特徵 , 羽毛整齊 , 色澤光亮 , 臉頰紅大 , 頭部寬平 , 毛角挺直 , 頸環清晰 , 體 格健壯 , 雄性明顯者。
  • 鄉野山雞啼鳴農家前景光明 淮南打工妹返鄉帶領鄉親踏上致富路
    王豔輝正精心照料從福建引進的山雞在淮南市潘集區平圩鎮王圩村,一排網式雞舍掩映在山林之間,其中山雞紛飛,不時傳來一陣陣啼鳴和啄食之聲,顯得十分熱鬧。這是輝宏珍禽養殖專業合作社,近萬隻存欄山雞的主人是一位返鄉創業的女企業家王豔輝。從18歲開始,王豔輝在外打工多年,沒有賺到多少錢,又不能照顧家庭,考慮再三,她選擇了回家創業。2011年,經過反覆考慮,她決定飼養山雞。一方面是因為山雞的經濟附加值高,養殖成本低,易管理;另一方面則是看到近年來全國山雞需求量的大幅增長,價格也是一路水漲船高。
  • 七彩山雞
    此時,在線描圖湖泊江河邊上的葦塘內,也棲息著很多的七彩山雞。至秋後,蘆葦被割掉時,它們就更易被發現,成為此時狩獵的主要對象。腳強健,善於奔走。飛行也很有力,不過飛行僅短距離,不能持久。平時多潛伏草間找吃;如受任何驚動,就在稠密的草堆中竄匿,隱蔽不了時才驟然振翅飛起,在幾次拍翅後,就能飛得相當迅速,但飛得不遠,又悄悄地潛入草叢中逃去。
  • 貧困戶變身「電商老闆」 海口秀英脫貧戶黃忠海養山雞做直播
    黃忠海現在養殖的山雞。南海網記者姚少龍 攝  2017年7月至今,黃忠海通過微店銷售雞和雞蛋,獲取超12萬元的營業額。2018年在參加一個土特產品展銷活動中,黃忠海認識了海南農鄉牧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喻文波。通過向喻文波深入了解,黃忠海發現了養殖山雞這一產業的新商機。「現在,我打算引進山雞這個新的品種」黃忠海告訴南海網記者,希望可以和其他農戶一起發展山雞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山雞啄開致富門 幽蘭綻放幸福花
    1月23日,海南日報記者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三弓村採訪時,見識了山雞飛到樹上的「功夫」。  看管山雞的村民黃孝平還沒歇口氣,就聽到樹林外面有人喊道:「有人在裡面嗎?我們要買山雞。」  聲到人到,家住三道鎮三道居的居民劉湘玉,輕車熟路地來到菠蘿蜜林內,打量了一下四處覓蟲的山雞,笑盈盈地說:「這些放養的山雞味道好哇,這次先買兩隻回去吧,春節前還要來買幾隻。」
  • 海南日報數字報-脫貧戶黃忠海瞄上新「商雞」
    今年56歲的黃忠海原本是永興鎮的一名貧困村民,自2017年5月開始接觸電商後,他從電商「門外漢」到直播賣雞蛋成電商「網紅」,再到現在自己為鎮裡引進農業公司,帶領村民一起養山雞致富,他的蛻變、逆襲成為當地貧困戶口耳相傳的美談。  2017年5月18日,海口市永興電商扶貧中心舉辦第一期培訓班,平時喜歡看電視的黃忠海知道電商是新鮮事物,便積極報名參加。
  • 一個90後姑娘的致富路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穿針引線「繡」美好——一個90後姑娘的致富路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在酒泉市肅州區東洞鎮,90後繡娘曹愛玲不僅讓這幅畫面成為現實,而且用一雙巧手,在穿針引線之中,走上了致富道路,「繡」出了美好。曹愛玲是東洞鎮的返鄉創業者,曾跟隨國家級刺繡大師學習刺繡。她手拿繡針十餘年,對每一幅作品都傾情投入。
  • 90後小夥網上賣水果 年銷售額達500萬元(圖)
    陳棣耿(右)和舅舅在打包水果90後小夥趕上「大眾創業」新浪潮網際網路上賣水果年銷售額從近年來,海南將扶持小微企業和發展網際網路產業作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方向。90後小夥陳棣耿中職畢業後,嘗試做電商和微商,專賣海南水果和土特產。在「大眾創業」的浪潮中,他從零經驗開始創業,如今年銷售額已增長到500萬元。畢業後開網店賣海南水果,以誠信為本陳棣耿是海口人,1991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