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樓市調查|公共空間被佔、每月繳納費用高達23.8元每平 深圳...

2020-12-12 華夏時報

匯展閣前門 黃瓊攝

本報實習記者 黃瓊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未來 深圳報導

一心想改善居住環境的秦女士與其先生最終打定主意,結束租房生涯,買房入夥。2016年,秦女士一家購買了深圳匯展閣大廈的一處面積約43平方米的二手住宅,費用約95萬。

深圳匯展閣大廈位於深圳市羅湖區羅湖口岸,距離深圳站不足300米,周邊交通便利。據了解,該處樓房於1998年開始出售,類似酒店公寓式的格局,一層多戶,皆為小面積戶型,大廈的物業公司是深圳新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匯展閣管理處(以下簡稱「新港物業公司」)。

購房後,秦女士如期搬入「新房」,但是「改善居住環境」的心願卻遲遲不得實現。秦女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入住後才得知必須繳納的高達20元/月/㎡的中央空調及熱水設備的運行及維護費,而被強制使用的集體供應熱水卻又時冷時熱,秦女士感到很憋屈。另外,在大廈居住幾個月後,自己和其他業主去樓上看看時,卻遭到物業主管的阻攔,被要求只能在自己的樓層走動,面對這一要求,秦女士表示不解。

高達23.8元/月/㎡的費用

秦女士是入住後才發現,剛買的房子還需向新港物業公司每月繳納中央空調及熱水設備的運行及維護費用,高達20元/月/㎡,物業費3.8元/月/㎡,而水電費另算。自己的這間小面積單間,竟然每月的物業費加中央空調及熱水設備的運行及維護費用都要千餘元。剛擺脫了房東的租金,又來了一筆如此高昂物業使用「費用」,是秦女士沒有料想的。

匯展閣大廈物業管理服務收費公示 業主供圖

同是該大廈的業主劉女士向記者表示,購房時壓根不知這項費用這麼高,由於購房後的這些年一直將房子出租給了酒店,一系列的費用一直也是由酒店繳納,自己43平米左右的單間每月固定收取不到2000的租金。直到近期將房子收回才發現,其中還存有一筆高額中央空調及熱水設備的運行及維護費用。

《華夏時報》記者在匯展閣大廈物業管理服務收費公示中看到,除了物業管理費3.8月元/月/㎡外,還需要繳納中央空調維護費2.4元/月/㎡、中央空調運行水費10.4元/月/㎡、24小時熱水供應費用7.2元/月/㎡,這三項費用共計20.8元/月/㎡。

而據劉女士向記者反饋,雖然被收取高額費用,但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服務。熱水冬天太冷,夏天太熱,而空調一年僅在6、7、8、9四個月送冷風,其餘時間只是送清風,滿足不了深圳對空調的需求。

室內中央空調 業主供圖

為此,為方便房子出租,劉女士決定自己購買熱水器供租戶使用。然而,這一過程並沒有那麼順利。劉女士表示,自己買的熱水器仍被物業管理處的人扣留在其辦公室。據劉女士回憶,當物業管理處的工作人員看到自己要將新的熱水器抬上樓時,便阻攔了,稱不允許安裝熱水器。在多次交涉無果後,熱水器便一直放在了物業管理處。

新港物業公司匯展閣項目經理王女士對此向記者表示,新港物業匯展閣管理處(以下簡稱「我處」)至今為止未收到政府相關部門關於物業費過高問題的函件。大廈設計之初為酒店式公寓,室內無陽臺、無廚房、無燃氣管道,熱水鍋爐和中央空調均為大廈公共配套設備,大廈外立面也不具備安裝分體空調的條件,業主買房前也是認可才會買的。加之大廈電壓容量有限,如果每戶業主都安裝熱水器和空調將會超出大廈用電負荷,存在嚴重用電安全隱患,作為大廈管理者需要對大廈業主的安全負責。後續我處也有計劃對熱水供應設備進行節能改造,但在未改造完成之前,相應的費用也仍需繳納。

而劉女士表示,自己在新港物業公布的匯展閣物業服務收費公示中,關於匯展閣大廈有償服務價目表中卻看到,安裝熱水器,50元一個。既然不能安裝熱水器,卻提供該服務,劉女士對物業不允許安裝熱水器一事感到質疑。

地毯老舊引發業主不滿

劉女士表示,大廈內部的各樓層的地毯多處是拼接而成,由於且透露著發黴的氣味。尤其是碰上下雨天,更是別有一番滋味。而物業承諾的改換地毯,也僅在少數樓層換新地毯,並沒有全面積更換。

記者近期走訪匯展閣大廈的多個樓層也發現,有些樓層已經更換了新地毯,而有些樓層仍然是舊地毯。

黃瓊 攝

而針對內部環境問題,新港物業公司王女士則表示,樓棟內部走廊環境正在逐步改善:牆紙及地毯正在逐層更換。

《華夏時報》記者在業主提供的一份新港物業公司公布的更換樓層地毯通知中發現,「根據(新港物業公司)2018年度計劃,為提升大廈形象及舒適的生活環境,物業管理處近期將對樓層地毯分批進行更換」,其公布時間為2018年11月份。

至今半年多,劉女士表示,目前自己門前的地毯仍是舊地毯,現在下雨天,一股黴味特別難聞。

「地毯20年不清洗,熱水時冷時熱,空調主機不來,房間溫度全看天氣和運氣。」秦女士反映到。今年4月,秦女士終於還是搬離了匯展閣。

多年來該處房價成為深圳「窪地」

而正是由於高昂的中央空調及熱水設備的運行及維護系列管理費用,該處的樓房一直處於深圳「窪地」。據安居客APP記錄的數據來看,目前匯展閣大廈有37套房源在售,均價為2.5萬元/㎡左右,相比於同地段的二手住宅便宜了近2萬元/㎡。

負責人民南-東門商圈一二手房出售的Q房網王先生向記者表示,該處房屋出售的都是純住宅類的,產權還有近50年,而且單價比較低,個別戶型兩萬出頭都可以買下,性價比高。而在一番交談之後,王先生也向記者坦白,該處房屋價格低洼的原因正是因為該處高昂的管理費(物業費加中央空調及熱水設備的運行及維護費)23.8元/月。

據王先生介紹,這附近的小面積住宅均價都在4萬以上,而且都是較老的小區。如果不是管理費偏高,該處的房價也不至於這麼低。

而據安居客APP數據顯示,匯展閣均價2.5萬元/平方米,而與其相隔不遠的大廈敦信大廈,均價4.2萬元/平方米,華民大廈3.3萬元/平方米,德興大廈4.4萬元/平方米。

同時,從鏈家APP中可以看到,匯展閣大廈從2018年至今成交的4套房源中,最低成交單價約為2.1萬元,最高成交約為2.5萬元。

一樓公共空間被佔?

走進匯展閣大廈的大堂,便可以發現,左側是王子客棧(酒店名稱)的前臺,右側是一家餐廳,門口正擺放著一個指示牌,英諾滋味食堂。

秦女士反映,大堂的產權早在幾年前便委託律師調查過了,在該處沒有任何產權登記,應該是屬於全體業主共有,但現在卻被物業和其他幾個業主霸佔,看著大堂都鬧心。

黃瓊 攝

從前期的酒店裝修被噪聲吵,到後期看著公共空間被霸佔,多次投訴又沒有結果,秦女士心裡不是滋味。

另外,據業主劉女士反映,因為該處房產的大多數房屋為開發商所有,而成立業主委員會需要參會業主人數須過半、且建築面積過半的要求。在「雙過半」的條件下,業主委員會也遲遲未成立,面對物業的一系列不滿的做法,數次維權都沒有得到解決。

而匯展閣大廈項目經理王女士則表示,一樓大堂餐廳位置屬業主產權部分,產權證明可在政府相關部門查詢。王子客棧前臺位置本屬於管理處客戶服務中心,現管理處辦公位置屬於王子客棧租用房屋,且有產權,為了工作便利,雙方進行了置換,並非佔用。

律師:一樓大廳屬於公共區域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師事務所律師鄭博恩表示,根據《物權法》第73條「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因此,一樓大廳屬於公共區域,產權歸全體業主共有,物業管理公司無權侵佔,更無權私自變更用途或對外出租。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49條「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不得改變用途」的規定,業主可向相關房屋管理部門投訴。

而針對上述高額管理費問題,鄭博恩表示,物業管理公司為業主或用戶提供的不同服務項目,其物業管理費收費標準是有所不同的,有些服務項目,其收費標準是物業管理公司與廣大業主或者業主委員會籤訂書面協議約定的;有些服務項目,其收費標準要按政府有關部門的規定執行。業主有權選擇使用哪些服務,但因為關係到全體業主的利益,需要通過大部分業主的同意。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對於類似中央空調等費用來說,涉及到幾個問題。第一、類似中央空調往往是需要業主分攤相關成本的,如果入住業主不多,往往需要承擔的費用就會更大。第二、物業公司本身不提供中央空調的服務,所以類似收費的流程是否合規,這也值得研究。

(以上業主稱謂皆為化名)

責任編輯:張蓓 主編:王冰凝

相關焦點

  • 20城物業費大比拼:深圳均價最高 達每月每平3.63元
    原標題:20城物業費大比拼:深圳均價最高,達每月每平3.63元   一場疫情,讓人們意識到物業
  • 開發商和中介收取「喝茶費」再現深圳樓市?「作妖」炒作還是供需失調
    想買千萬元樓盤,先交百萬元「喝茶費」。近期開發商和中介收取「喝茶費」的說法再現深圳樓市。「喝茶費」是否屬實?到底是營銷炒作,還是供需失調所致?「售罄」還有房?千萬元樓盤需百萬元「喝茶費」「總價約1150萬元,『喝茶費』70多萬元。」
  • 深圳新「地王」誕生,樓面地價8萬+/平!揭秘深圳房價大漲真相,樓市...
    而時隔4年,深圳開啟樓面價8萬元/平方米新時代。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認為,按照現有的趨勢,除個別區域外,到5月,房地產市場就可完全恢復到正常水平。以往出現在每年3月到5月的樓市「小陽春」,將可能延後至5月和6月到來。
  • 《粵港澳大灣區Q3理想安居指數報告》:新房成交量環比上漲23.65%
    近日,58同城、安居客發布《2020粵港澳大灣區三季度理想安居指數報告》,報告通過對粵港澳大灣區樓市政策、新房成交、購房用戶畫像等不同角度透析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發展形勢,為廣大用戶提供有意義的置業參考。報告指出,三季度大灣區樓市走勢向好,共有159宗宅地及商住用地成功出讓,收金1483.15億元;大灣區內地9城新建商品房共成交21.49萬套,成交套數環比2季度上漲23.65%。
  • 深圳部分幼兒園一學期費用超萬元
    該網友稱孩子就讀的愛愛豐潤幼兒園蒙氏班本學期費用為5800元,插班生還要加收。  一學期5800元的幼兒園費用在深圳算不算貴?看其他網友曬的費用就知道是「小巫見大巫」了。網友「eggeye」稱,「上學期每月1920元,這學期漲了200元,一學期下來一萬多元。」網友用「非常過分」來形容幼兒園的漲價,「小班上學期是8000多,這學期就漲到了10113元。」
  • 樓市躁動考驗深圳:買房先交「喝茶費」 二手房掛牌價跳漲
    ——「喝茶費」重現深圳樓市,中介人員被終身禁業。3月下旬,市場傳出深圳寶安中心區一些新盤需繳納「喝茶費」後才可買房的消息。有中介人員稱,「總價1150萬元,『喝茶費』70多萬元。」「總價2200多萬元,『喝茶費』150萬元。」
  • 粵港澳大灣區裡的珠海樓市樣本
    從金科博萃天下、華僑城雲府邸再到中薈城,途經二十餘個樓盤,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一體化氛圍在沿途樓盤的串聯中可感知一二。今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的門戶城市——珠海,樓市放鬆調控的消息頻出,背後折射的是與原有調控力度不匹配的需求和外地買家想進入的衝動。5月底,最新的限購放鬆消息再度傳出。實探珠海樓市,市場中可見其下轄的香洲區、鬥門區和金灣區購房門檻在降低。
  • 2020深圳樓市大盤點,明年是漲是跌?
    團長深圳看房團2020年還剩15天,這一年的深圳樓市可以說是相當精彩,關注深圳看房團的每一位粉絲,都是「深圳樓市調控年」的見證者,下面我們就一起回顧2020深圳樓市發生了哪些大事,並展望2021年深圳的樓市走向。
  • 常年被忽略的城市中山,房價居然悄悄漲到3萬/平?
    中山,一個常年被忽略的城市,既不像佛山一樣背靠廣州,有溢出的購房需求就能保持房價;也不像惠州,有跟深圳接壤和支持。但是自從中山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級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後,中山房地產市場大震動,房價快速上漲突破萬元大關。
  • 讀創調查|說好的「向上要空間」呢?深圳立體停車泊位佔比僅約1%
    然而,記者採訪發現,目前深圳立體車庫車位佔全市車位比例僅約1%,立體車庫「叫好不叫座」的現象仍有待破題。數據:今年全市新建成立體車庫4個泊位數331據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在今年8月發布的數據,深圳小汽車保有量約350萬輛,停車泊位總數約215萬個,按兩者1∶1.1的比例計算,泊位總量缺口超過170萬個。
  • 樓市調查|深圳「打新」風波中 萬科前海網紅盤入市熱浪
    除了提示目前深圳調控政策相關規定外,還特別針對深圳市房地產市場的「打新熱」現象,提示不排除政府相關監督部門出臺相關政策舉措,以保障「房住不炒」政策落地。其中,萬科還對近期深圳樓市「打新」的熱門話題——代持,做出一系列風險提示,包括導致個人房產稅的繳納、增加購房成本、影響個認/家人購房、可能影響產權代持者的個人徵信記錄等等。
  • 均價3.5萬每平!深圳下一個新貴城區在哪裡?
    來源:鳳凰網房產深圳站樓市傳統的「金九銀十」季節來到銀色十月,國內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只有深圳樓市表現搶眼,仍在持續升溫。國慶期間,位於深圳東部坪山區的某樓盤,以及鹽田區的佳兆業鹽田城市廣場三期先後開盤,據媒體報導,兩個盤的銷售情況都不錯。鹽田的佳兆業鹽田城市廣場三期10月1日開盤,國慶一周賣了120套。
  • 深圳社平工資上漲至10646元,各項社保繳費及待遇均調整
    深圳社平工資為10646元上漲1237元根據廣東省統計部門有關從業人員人數和從業人員工資的統計數據計算,2019年全省全口徑從業人員月平均工資6756元。根據深圳市統計局《2019年深圳市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數據公報》,深圳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27757元,折算為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10646元(四捨五入),比起2018年度社平工資9309元,上漲了1237元。
  • 存量房價連續一年上漲,「借票代持」「萬人搶房」被點名,深圳樓市...
    如果小於8個月,則樓市明顯供不應求,提示住宅價格將上漲。 深圳新建住宅庫存去化周期6.0個月,下行至近期新低,長期落在調控目標區間以下,本指標顯示商品住宅嚴重供不應求,提示需要增加住宅的供應量。
  • 中國樓市:就在昨天深圳突然宣布:房價爆降50%!
    關於房地產其實就是這樣,現在深圳8月3日就亮出了「真本事」!告別房地產,深圳已經打響第一槍!剛剛,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終於扔出了重磅炸彈。它正式宣布:住房體制二次巨變!為了準備這篇文章,我仔細讀了深圳樓市新政的有關規定,真的是內容豐富,含金量爆棚:三大類、四種住房滿足各類群體需求新政規定,深圳將針對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和專業人才等各類群體,著力構建多層次、差異化、全覆蓋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將住房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市場商品住房,佔40%左右,做到有能力的通過市場商品房來解決。
  • 李宇嘉:學習新加坡,深圳是認真的,樓市何去何從?
    8月28日,深圳市住建局局長張學凡提出,「新加坡是深圳學習的榜樣,將來深圳60%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賃或出售的住房中。」那麼,新加坡模式,是否學得了?怎麼學?對深圳樓市未來的影響有多大呢?02我認為,不管是2018-2035年建設170萬套住房,還是公共住房佔60%,商品住房佔40%,住房用地提高至建設用地的30%,扭轉過去20多年過度市場化,導致泡沫化、空心化、住房困難、轉型困難的局面。
  • 深圳到東莞,樓市調控再加碼,惠州還有機會嗎?
    相當於一套100平的房子,你去年不買,今年買要多花100萬。100萬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而言,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此猛烈的上漲趨勢,不管放在國內任何一個城市而言都是近乎「瘋狂」的,就連以高房價聞名的深圳也不例外。
  • 深圳樓市變溫:二手房遇冷 剛需迎來打新春天
    一邊是新房市場開始分化,剛需盤和豪宅盤呈現分化,上半年在多個打新盤陪跑的剛需族們如今面臨著更多的選擇空間;另一邊是二手房成交量顯著下滑,上半年,房價漲幅較大的南山區、寶安區等,在新政出臺之後成交銳減。深圳樓市目前這種趨於冷靜的市場局面,反倒給到了不少購房者信心,尤其是剛需族有了更寬裕的選擇空間。
  • 深圳樓市"代持打新"調查
    以華潤城潤璽1期為例,備案均價約13.1萬/㎡,而據鏈家數據顯示,其周邊二手房成交單價普遍為十七、八萬,由此產生了高達5萬/㎡的價差,即使以購入最小面積約100㎡的戶型計算,一套房子的價差也有500萬元。因此,剛過去的11月,華潤城潤璽1期引發「代持打新」的討論,在深圳樓市空前熱烈。特別是開發商發布該樓盤的購房人名單之後,網傳的「代持打新」案例不絕於耳。
  • 深圳樓市「代持打新」調查
    以華潤城潤璽1期為例,備案均價約13.1萬/㎡,而據鏈家數據顯示,其周邊二手房成交單價普遍為十七、八萬,由此產生了高達5萬/㎡的價差,即使以購入最小面積約100㎡的戶型計算,一套房子的價差也有500萬元。因此,剛過去的11月,華潤城潤璽1期引發「代持打新」的討論,在深圳樓市空前熱烈。特別是開發商發布該樓盤的購房人名單之後,網傳的「代持打新」案例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