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親歷新中國開行最早、橫貫歐亞大陸的國際列車

2020-12-11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0月1日消息(記者白傑戈)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火車是常見的交通工具,但是掛著國徽的火車,就比較少見了。在中國,只有幾趟通往國外的國際列車上會懸掛國徽。國際列車上的工作人員常年穿行在國境線內外,見證國家發展,丈量祖國山河。

  今天是國慶節,這樣的一列K3次列車就從北京站出發,目的地是7800多公裡外的俄羅斯。

  今天上午,經過烏蘭巴託前往莫斯科的K3次列車停靠在起點北京站,列車綠色的外皮上掛著紅色的國徽,這是幾條國際線路才有的配置。今天正是國慶節,有乘客在國徽前拍照留念。48歲的列車長耿樹德正在準備出發:

  耿樹德:上了這個車以後,掛著國徽就是一種自豪感。

  K3次列車每個星期三從北京發車,經過烏蘭巴託,在下一個星期一到達莫斯科,全程7800多公裡,130多個小時。開行50多年來,它和K4次列車在北京和莫斯科之間往返的行程,已經可以繞地球一千多圈。北京鐵路局北京客運段副段長高軍曾經在K3次列車上工作了十多年。他說,當年這是最好的「中華第一車」:

  高軍:當時在60年開的時候,這個車算很好了,從速度上,從車型上,從舒適度上,包括整個乘務員,整個服務的工作人員都是出類拔萃的。

  K3次列車上現在的列車員都是男性,高軍介紹:

  高軍:很早以前有過女同志,但最後不太適應。路途長,工作強度太大,女同志嚴冬的時候車門打不開,都凍住了,需要力氣活多一點。

  從北京到莫斯科,再從莫斯科回到北京,K3/4 的一趟往返,要兩個星期。

  高軍:到了國外心情肯定是不一樣的,入境以後感覺心情又不一樣,到家了嘛,溫暖的感覺。

  在改革開放之前,K3次列車上的乘客大多是兩國之間交流的公務人員和學生。80年代,火車上多了不少做生意的人。耿樹德在1994年到K3次來工作,到現在已經20年:

  耿樹德:我上來的時候有一些做生意的,還有一些西方旅遊的比較多,現在基本上沒有什麼做生意的了。因為現在物流比較快,不用再依靠鐵路運輸,像「倒兒爺」背點東西,做點生意的基本上沒有了。現在我感覺就是學生比較多,再就是一些老年人退休了,中國遊客現在逐漸多起來了,中國人有閒錢出來旅遊了,跨出國門去了,中國人的消費意識轉變很大,你別看就這麼幾年,進步就是一大塊。

  除了車裡的人,車外面經過的城市鄉村也在變化:

  耿樹德:比如張家口的確是變化很大,蓋了好多的樓房,建的不錯,到了集寧也建了好多皮革城,皮革之都,包括他建的大型的超市也好,商場也好,修的路這變化真是的確挺大的,沿途都能看到。

  還有風景在變,華北平原、貝加爾湖,夏天綠草茂盛的蒙古草原,冬天白雪蒼茫的西伯利亞,葉卡捷琳堡群山中的村落。

  耿樹德:過去風沙很大,從集寧開車有一段,起的是風沙,到蒙古境內也有這麼一段,這幾年我感覺沙塵小多了,跟搞綠化分不開,現在鳥也多了,綠色也多了。

  耿樹德來K3之前,在京滬線上當時最快的K21/22次工作,耿樹德離開之後的二十年來,京滬線先後有了直快、動車和高鐵,但是通往莫斯科的這條線,變化就不大,K3現在的列車,已經用了將近二十年:

  耿樹德:從95年進來這批車到今年,將近小二十年的車了,肯定車體是比較陳舊了,換車迫在眉睫,要有空調、暖氣,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給旅客創造更好的舒適的環境。

  北京鐵路局北京客運段副段長高軍希望,K3也可以加快速度:

  高軍:這個車現在往返是兩個周如果他速度可以提起來的話,一周一個往返,我估計他這速度起來以後,應該說客流量就會很大了。

相關焦點

  • 【最美京鐵】橫貫歐亞大陸 穿越五十四載「東方列車」親歷記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最早開行的國際聯運列車,也是裡程最長的旅客列車,從未間斷運行的K3/4次列車橫貫歐亞大陸,穿越京包鐵路、集二鐵路、蒙古縱貫鐵路及西伯利亞鐵路,至今已有54年歷史。早年間,乘坐這趟列車的大多是因公出境的政府官員、代表團,普通百姓接觸不多,故而不少人把這趟車稱作「神秘的東方列車」。改革開放後,隨著中俄關係快速發展和邊貿熱的興起,往返於兩國的生意人逐漸成為這趟列車的主要乘客。
  • K3國際列車,全球最長鐵路線,坐著火車去看球!
    每周三,K3國際列車,從北京站發車,途經蒙古國烏蘭巴託,最後到達俄羅斯莫斯科,全程超過7600公裡。K3次的旅客列車,駛出北京站後,將運行約127小時,開啟6天5晚漫長而有趣的旅程。作為新中國成立後最早開行的國際聯運列車,從未間斷運行的K3次列車橫貫歐亞大陸,穿越京包鐵路、集二鐵路、西伯利亞鐵路等,至今已有58年歷史。由於各國採取不同標準的軌距。因此,出境旅客列車需要在邊境更換寬軌走行裝置。近年來,中國到蒙古國、俄羅斯的遊客越來越多,旺季時甚至一票難求。
  • 中國最「煎熬」的火車,全程127小時,橫貫歐亞大陸
    ---K3次列車,作為我國鐵路運營的一趟國際聯運快速列車,他於1959年6月4日起開始運行至今,歷經61個年頭,是我國鐵路歷史上開行裡程最長的旅客列車,因此被稱為「中華第一車」。列車橫貫歐亞大陸,全程歷經7692公裡,因為較長的旅程距離
  • 中越國際列車停運,中俄國際列車停運,香港高鐵也停了!
    據中國鐵路消息,根據越南鐵路總公司通知,廣西南寧向越南開行的國際聯運特快旅客列車南寧—河內(嘉林)T8701次、嘉林—南寧T8702次,分別於2月4日、2月5日起停運,恢復開行時間待定。中國南寧至越南河內(嘉林)的中越國際列車自2009年1月1日起開行,11年來,中越國際列車運送的國際旅客達40多萬人次。中越國際列車已成為兩國民眾省親訪友、商務旅遊的便捷交通工具。此次停運後,還不知道什麼時間能恢復運營。
  • 中國最「煎熬」的火車,全程127小時,橫貫歐亞大陸,一路不能坐
    這趟火車就是從北京開往莫斯科的跨國列車---K3次列車,作為我國鐵路運營的一趟國際聯運快速列車,他於1959年6月4日起開始運行至今,歷經61個年頭,是我國鐵路歷史上開行裡程最長的旅客列車,因此被稱為「中華第一車」。
  • 北京-烏蘭巴託-莫斯科國際列車開行60年 總裡程繞地球超1200圈
    被譽為「中華第一車」的列車K3/4次,北京-烏蘭巴託-莫斯科國際列車,將在5月24日迎來開行60年紀念日。與K3/4次列車同齡的列車長孫國祥今年10月即將退休,離開堅守了36年的「中華第一車」。他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K3/4次北京-烏蘭巴託-莫斯科國際列車是中國鐵路開行裡程最長的旅客列車,一路要穿行亞歐大陸,跨越中國、蒙古、俄羅斯三個國家,往返運行15636公裡,共計13個晝夜。
  • 貨運品牌列車實現「客車化開行」
    據介紹,開行的三條長線品牌列車分別為:開行蘭州至烏魯木齊長線品牌列車,蘭州北站始發,終點為烏西站,車次X2921次,始發時間08:56,36小時到達卸車站烏西站,每天開行1列,每列不少於20車;開行嘉峪關至上海長線品牌列車,服務酒鋼集團、東興鋁業適箱貨物運輸,在嘉峪關東、嘉峪關北站集結成組,在嘉峪關站編組始發,車次X79872/3次,始發時間21:03,96小時到達上海局管內,每3天開行1列,每列不少於
  • 南寧至越南河內國際旅客列車將於2009年起開行
    新華社南寧12月19日電(記者 向志強)記者19日下午從此間召開的新聞發布上獲悉,廣西南寧至越南河內(嘉林)的旅客列車將於2009年1月1日起正式開行,國內廣大旅客乘這趟火車從南寧到河內可實現夕發朝至。    記者了解到,這趟車開設之後,南寧將成為北京以外,全國第二個開設始發站國際列車的城市。
  • 哈爾濱至海口旅客列車正式開行
    【解說】6月28日,哈爾濱至海口的旅客列車正式開行,實現中國最北省會城市到最南省會城市的互通,結束了黑龍江省到海南島沒有直達旅客列車的歷史。  【解說】記者從哈爾濱鐵路局了解到,哈爾濱開往海口的直通旅客列車途經11個省份,運行裡程為4458公裡,運行時間共為65小時。
  • 隔日發車60年 中朝國際列車改每日開行
    丹東—平壤間國際聯運旅客列車,從沿襲近60年的每周4對隔日開行,增加到如今的每天開行1對。地處中朝邊境鴨綠江畔的丹東站,擔負著輸送中外旅客和中國商品出口至朝鮮等運輸任務。從1954年4月起,丹東站開始承辦中朝聯運業務,每周有4對往返於北京-丹東-平壤的中朝國際聯運列車。隨著中朝兩國人員往來和旅遊邊境貿易量的增加,每周開行的4對旅客列車已經不能滿足旅客出行的需求。
  • 中歐班列(成都)開行突破2000列 7月開行布達佩斯漢堡定製列車
    這些貨物來自全國各地,正等著列車載往歐洲。從成都出發,一個北至俄羅斯、西至中亞歐洲、南至東協的「Y」字形國際物流通道已經構建。而在未來,通過「四向」拓展,以成都為樞紐,聯繫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新亞歐大陸橋雛形已躍然紙上。
  • 國際列車上實拍:從北京到莫斯科,一班連接兩國首都的國際列車
    國際列車上實拍:從北京到莫斯科,一班連接兩國首都的國際列車晃悠悠的車廂,和煦的陽光,綠皮火車承載著一代人的回憶。1960年5月24日,北京—烏蘭巴託—莫斯科K3/4次國際旅客列車正式開行。它是新中國成立後開行的第一趟國際聯運列車。
  • 東方列車的傳奇!跨三國開行60年
    今年的大年初一電影《囧媽》上映相信所有人看完電影都會記住貫穿全片的K3/4次國際列車還有5天,這趟國際列車就會迎來它60歲的生日 今天小編就帶您去現場看看吧K3/4次,北京-烏蘭巴託-莫斯科國際列車,初期由蘇聯鐵路提供車輛並擔任客運乘務。
  • 新型中俄國際列車開始試運行
    昨天8點05分,中俄國際聯運列車首次開始上線空載試運行。這列代表我國25型客車技術最高水平的新車終於告別煤炭,採用了柴油發電機組供電。16年來首次升級 柴油機供電性能正在測試昨天7點剛過,即將開往二連浩特的試跑新車緩緩開進了北京站第7站臺。
  • 快看|瀋陽鐵路開行「雪國列車」
    記者 | 唐俊春運期間,正值東北風光最美的季節,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組織瀋陽鐵道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將旅遊列車開進了雪鄉、長白山、查幹湖等冰雪旅遊勝地。界面新聞從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了解到,雪國列車的車體與普通列車不一樣,有帶獨立衛生間的兩人間及四人包房,每節車廂設有會客廳,乘客往返全程享受固定臥鋪,實現一鋪到底、一站直達。遊客晚上在列車上住宿,白天到景點遊玩,大件行李不用隨身攜帶。
  • 北京至莫斯科國際列車開行60年:看網紅火車四宗「最」
    【解說】被電影《囧媽》帶火的K3/4次國際列車是連接北京、烏蘭巴託和莫斯科的國際聯運列車(以下簡稱國列),於1959年開通,1960年開始由北京客運段擔當列車乘務任務,單程運行7818公裡,是中國開行裡程最長的旅客列車,素有「中華第一車」的美譽。  【解說】5月24日,K3/4次列車將迎來開行60年周年紀念日。
  • 海南進出島旅客列車恢復開行 環島高鐵等正常開行
    人民網訊 9月4日,記者從海南鐵路公司獲悉,瓊州海峽自9月4日10:00分開始恢復通航,進出島旅客列車同時逐步恢復開行。 據了解,今天出島旅客列車有三亞開往長春Z386次、海口開往鄭州K458次。今10:00分後到達島內的旅客列車恢復開行到島內。
  • 成都——峨眉山定製旅遊列車大年三十開行
    四川在線樂山訊(記者 高懿) 2月18日(農曆大年三十),成綿樂高鐵成都東站至樂山、峨眉山的定製旅遊列車將開始運行。遊客們早晨可以從成都東站登車前往峨眉山,晚上乘坐該旅遊列車返回成都。該旅遊列車沿途只經停成都南、雙流機場和樂山站,運行時間將明顯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