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燒是廣東特色的一種燒味,將肥瘦相間的豬肉,放在叉子上,於爐內烤熟。然而微甜的叉燒在夏天卻有些膩,加入鮮鹹的蛋黃後,鹹香不僅中和了膩,還讓口感變得美味到爆。
鹹蛋黃叉燒肉,肥肉和鹹蛋的組合,竟然可以如此美妙。塞了鹹蛋黃的叉燒中間有一朵金黃色的鹹蛋芯,看上去比普通叉燒要養眼,金黃的鹹蛋黃和脆爽的叉燒形成對比,層次和口感更加豐富,鹹蛋黃還有化膩功效。
叉燒肉外酥裡嫩、香甜可口的香味,和鹹蛋濃鬱、細、松、沙的口感融入在一起,讓人忍不住吃了一塊還想再來一塊。蛋黃選用美味的鹹蛋黃,沙沙的口感,是很多人都喜歡的美味,叉燒選用前夾肉,混合和醬料的香味,那味道十足的逗人。
準備需要的食材:前夾肉(梅花肉)500克、兩個鹹蛋黃、3勺叉燒醬、蒜適量、薑末適量、生抽2勺、蜂蜜1勺、洋蔥半邊。
步驟一:先將前夾肉清洗乾淨,用廚房紙擦乾,把多餘油脂修理一下。烤叉燒肉最好要選用梅花肉,因為此肉橫切面瘦肉佔90%,其間有數條細細的肥肉絲縱橫交錯,烤制的時候絲絲肥肉裡面的油脂可以滋潤瘦肉,吃著才香嫩,且不柴也不膩。
步驟二:用尖刀(或剪刀)將肉一頭中間部位慢慢刺到尾(不要穿),肉縫刺成鹹蛋黃大小,將鹹蛋黃一個個塞進去。塞好蛋黃之後,用牙籤封住口,記得多用幾根牙籤避免蛋黃漏出來。
步驟三:開始醃製,洋蔥,蒜末,薑末,叉燒醬,生抽、蜂蜜入前夾肉充分抓均勻。把醃製的肉密封后入冰箱冷藏保存隔一夜(時間越久越入味)。期間要取出再按摩幾次。
步驟四:電飯煲底部刷上一層薄油,馬上提前醃製好肉,按上煮飯鍵即可。煮過程中多翻動兩次,使倒叉燒肉顏色更均勻,煮飯鍵跳閘即可出鍋晾涼切片。
步驟五:切片裝入碟即可開動吃啦,很多人都說這道菜名叫:宛如銅錢,你們看著蛋黃在中間像不像一個銅錢。就是這味道:外酥裡嫩、口感濃鬱。
吃著美味的蛋黃叉燒,幾個人一下就吃得光光的,味道那叫一個香呢。再來做個豆腐酥,吃著一樣的香,豆腐一看就知道,對就是那個非常便宜的豆腐。
準備食材:鮮豆腐、大蒜、香菜、洋蔥、小米椒、澱粉、花椒粉、黑胡椒粉、鹽、熟白芝麻。
步驟一:新鮮豆腐一塊,切成大塊,然後均勻地滾上一層澱粉備用。洋蔥、香菜、大蒜、小米椒分別切碎備用。
步驟二:鍋內放足夠量的油,大概是平時炒菜的三到四倍量。大火燒熱以後,放入裹好澱粉的豆腐。炸至表面金黃後撈出。
步驟三:繼續加熱油鍋,等油鍋溫度再次升高以後,再把炸過的豆腐放入油鍋復炸,至表面金黃酥脆,撈出控油備用。
步驟四:鍋內留底油,爆香洋蔥碎、大蒜末、香菜碎、小米椒碎。放入炸好的豆腐,根據個人口味撒入適量黑胡椒粉、鹽、花椒粉、白芝麻,翻炒均勻後出鍋即可。
豆腐均勻地裹上一層澱粉,大火炸的金黃酥脆,撒上調味料。夾起一塊剛入口中輕輕一咬,外酥裡嫩。外殼脆脆的又入味,內裡的豆腐又軟又嫩,口感細膩,只一口就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