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書生巧對下聯,妙不可言!

2020-12-23 請叫我盧指導

在古代,人們都苦讀聖賢書,文人的娛樂方式也就是寫寫詩,作作畫,沉迷於自己的文學世界當中,時而感慨社會變遷,時而感慨無人與之立黃昏。

對聯和很多著名對聯和經典詩詞不同,它的雅俗共賞極為獨特,因而能夠流傳千古。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副春聯,這是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對聯,意思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

自古以來,有很多文人墨客之間用對聯來打發時間,用對對子的方式相互打趣。

和尚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書生妙對下聯,成千古絕對!

古代有一個書生進京趕考,由於人生地不熟,沒有找到旅店投宿。只得來到一座古寺前。

寺中一位僧人剛從井裡打完兩桶水,挑在肩上正要往回走。書生趕忙上前施禮,請求借宿一晚。

和尚看他是個書生,想試試他的才學,就說投宿不難,但我出個上聯,你能對上才行,書生點頭應允。

和尚笑笑,說出了他的上聯:

「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

書生一聽,這個上聯真是很妙,你看天上的明月倒映在和尚的兩個水桶裡,不正是「擔回兩輪明月」?

看來這書生也是個飽學之士,他略一思索,就有了下聯:

「傍晚洗衣,弄碎一片彩霞」

此聯對仗工整,而且意境更美,實在是妙不可言,老和尚拍手叫好,兩人哈哈大笑了起來。

老和尚立即安排禪房,請書生去休息。

這副對聯堪稱經典,甚至被視為千古絕對之一。

下聯「一片彩霞」對上聯的「兩輪明月」,且都是水中倒影,意境相似且都很優美。

唐伯虎 VS 對穿腸,幾個對聯直接懟翻對手

在周星馳的經典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有一個情節讓人記憶深刻,唐伯虎與人稱對王之王的七省文狀元兼參謀將軍對穿腸在對對子上面的較量,成為這部影片中最為精彩的橋段之一。

對穿腸:一鄉二裡,共三夫子不識四書五經六義,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膽。唐伯虎:十室九貧,湊得八兩七錢六分五毫四釐,尚且又三心二意,一等下流。對穿腸:圖畫裡,龍不吟,虎不嘯,小小書童可笑可笑。唐伯虎:棋盤上,車無輪,馬無韁,叫聲將軍提防提防。對穿腸:十口心思,思君思國思社稷。唐伯虎:八目尚賞,賞花賞月賞秋香。

在經過3個回合的對決之後,唐伯虎與對穿腸就開始耍無賴了,對穿腸最後自然是落敗了。

唐伯虎出的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堪稱「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

這是一個迴文聯,既可順讀,也可倒讀,不僅它的意思不變,而且頗具趣味。

據說此聯由唐伯虎遊山玩水,路過一處寺院所書,當時寺中方丈聽聞「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來拜佛,便拿出師傅所畫的一幅《荷花圖》請唐伯虎品鑑,並請求題詞。

唐伯虎當即提筆就寫下了這副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並對僧人說:以後誰要是能對出下聯,他就是當世奇才。可是很多年過去了,方丈換了一任又一任,依然沒有人能對出非常合適的下聯。

後來清代才子李調元路過這座寺廟,在時任方丈的請求下,總算對出的下聯「書臨漢帖翰林書」,雖不盡人意,但也算上乘佳作。

對聯這種文化,雖說是很通俗,但是從古至今,從王侯將相到民間佳話,從文人墨客到才子佳人,或多或少都和對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他們無一不熱衷於對聯。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對聯講究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一副標準的楹聯,它最本質的特徵是「對仗」,講究一字一音。

所以,想要寫好一幅對聯其實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

雖說這是古人閒時的雅致,但是背後的大智慧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千百年來,眾多對聯的背後都隱藏著古人的大智慧

這些大智慧全部集結在這一本《智囊全集》中。

此書為明代馮夢龍所作,又名《智謀大全》

這裡面記載的是從先秦到明代,1238則名人智慧故事,取材於帝王將相、士子儒生,均有史實依據,絕非胡編亂造,取材豐富,也因此又被稱為「小資治通鑑」。

《智囊》中的故事雖然多,卻不是長篇大論,內容精悍,多則幾百字,短的按文言文字數算還不到100字,短短幾分鐘,便可輕鬆閱讀數則古人智慧典例。

這個版本《智囊全集》,完整地收納了馮夢龍的點評。

特別由中華文化大講堂做了注釋、講解,所以對比其他版本注釋要更詳盡也更容易讀懂。

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本書將其分為6個智囊:「政略智囊」、「政務智囊」、「言辨智囊」、「軍事智囊」、「巾幗智囊」、「狡詐智囊」。

將原版故事完完整整收錄進去,並且每當給你講完一個故事時,馮夢龍還會對這個故事進行評論,

總敘、分敘,各篇之後的評語,文中的夾批,全部都最直接、最集中地表達了馮夢龍的政治態度、人生價值和愛憎之情,是研究馮夢龍思想的第一手材料。

不僅幫您由淺入深的講解了故事背後的道理,並且還做到了原文與解讀相輔相成,通篇讀下來更容易將智慧吃透、理通,熔煉於心,並運用於現實。

這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篇幅龐大的智謀錦囊。

馮夢龍自己也說:「天下無餘智」,普天之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它幾乎寫盡了中國歷史上的各種智慧、謀略。

開卷有益,此卷更甚。6冊的人生智慧,只要79元,一冊只要不到15元,一包煙的價錢就能讓你受益終生,何樂而不為呢?

這絕對是你夢寐以求的藏書!

您可以點擊下方商品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一才子對出下聯,真不錯
    他想借宿,不想這個時候有一個年輕的和尚,打開了寺門。 行禮過後,書生表明自己想要借宿的請求。和尚不置可否,只是說既然他是進京趕考的才子,那麼就請他來對一個對聯。大家交流一下,書生一聽,對自己的才學很有自信,自然也不無不可。 和尚的上聯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
  • 紅樓對聯|上聯:真事隱,請對下聯
    上聯:真事隱上聯典故:在《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中,曹雪芹說作者曾經歷過一番夢幻之後,便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說此《石頭記》,故是「甄士隱今日上聯為三字聯。經典的三字聯有水底月對鏡中花、孫行者對祖衝之、水簾洞對花果山等。上聯:真事隱請諸君對下聯。
  • 真正的千古絕對:下聯「三才天地人」,上聯只有蘇東坡對上了
    在對聯史上,不少對聯一度被稱為「絕對」,但後來更多人腦洞一開,又想出了更多的上聯(或下聯),於是乎,「絕對」不絕對。其實,歷史上真正稱得上千古絕對的,只有一個,下聯是:「三才天地人」,上聯據說是蘇東坡對出來的。
  • 上聯「周瑜看小橋流水」,下聯更是妙不可言,堪稱千古絕對!
    古人常常是自擬一個上聯,在朋友之間廣泛徵求下聯。在宋朝時期,有很多女子為了選取如意的郎君,經常是以對聯作為考題,而能對上的男子,不但讓人刮目相看,而且還會抱得美人歸。大詞人蘇軾在對聯的造詣上就首屈一指,他的好朋友佛印,常常與蘇軾在一起切磋學問。
  • 上聯:半亭清風山與水,曾誰對酒邀明月,獨酌花前邀月飲,下聯?
    近期參加徵聯活動,偶得三副對聯,上聯為活動方提供,下聯為六甲番人所作,今日且推薦給大家,歡迎楹友一起來對:一、上聯:獨酌花前邀月飲:上聯:獨酌花前邀月飲; 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雙飛柳畔踏青歸。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下聯回憶往事,那個春天燕雙飛柳畔,誰家兒女踏青歸來,下聯可反襯上聯之寂寥。二、上聯:曾誰對酒邀明月:上聯:曾誰對酒邀明月;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現我登高嘆古人。仄仄平平仄仄平註解:月下飲酒是古詩常見的情景,曹操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李白有「舉杯邀明月」,蘇軾有「明月幾時有?
  • 才女徵婚上聯「王不出頭誰做主」,大才子對出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在一年的冬天,朱棣帶著幾名隨從在視察工作,忽然他打了一個寒戰,看著滴水成冰的景象,於是他就吟出了一個上聯「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這個上聯一出口,身邊的人都無人對出下聯,場面一時尷尬起來。就在這時,一個光頭和尚信步前來,大聲的說出了下聯「世亂民貧,王不出頭誰做主?」這副對聯對得實在是妙不可言,朱棣的上聯說天氣,而且還是一個合字聯,是難度很大的。
  • 尼姑出上聯「池中荷葉魚兒傘」,和尚妙對下聯,禪意十足
    尼姑出上聯「池中荷葉魚兒傘」下面我們要說一個有趣味性的故事,曾經有一位尼姑,她出了一句上聯,結果一個和尚偶然路過,看到了這句上聯便對出了下聯,而這句下聯讓尼姑佩服不已。這個尼姑出的上聯是「池中荷葉魚兒傘」,這句對聯明顯有比喻的含義,在裡邊將荷葉比作傘,有趣且巧妙。尼姑得意洋洋認為自己出了一句高深的上聯,很難有人對出下聯。於是,她抬著頭問旁邊的尼姑說:「你能對出下聯嗎,如果能,那我替你打掃一個月的庭院。」旁邊的幾個尼姑面面相覷,都說不出話來。
  • 上聯:「廬州明月興科教」,你的下聯是
    文化迎新春 怎麼能少的了對聯呢 現以G60科創走廊城市為題材 給出上聯 才華橫溢的你能想出絕妙下聯嗎 1.合肥市上聯: 廬州明月興科教
  • 才女對聯招親,上聯:「月圓月缺又一月」,百年後和尚對出下聯
    才女對聯招親,上聯:「月圓月缺又一月」,百年後和尚對出下聯現代人會用簡訊表達思念之情,而古人則會用古詩詞來抒發情感;現代人用遊戲來消磨時光,而古人只能用舞文弄墨來充實自己;現代人可以通過網上交友軟體來尋找心儀的對象,而古人可以通過對對子的方式來尋得如意郎君。
  • 皇帝在禪房聞到脂粉香出上聯,和尚隨口對出下聯,皇帝說同道中人
    皇帝在禪房聞到脂粉香出上聯,和尚隨口對出下聯,皇帝說同道中人在古代,一個封建王朝的興衰與皇帝個人的修為密切相關。一個勤於政務、善於用人的皇帝,會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而一個荒淫無道、任用奸臣的皇帝,會把國家治理得一塌糊塗。
  • 絕妙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全是寶蓋頭的字,下聯讓人拍手稱絕
    有一天,有個雲遊的和尚來到這裡,聽說著該女子對聯招親的事情,就直奔她家而來。這個和尚樣貌醜陋,衣著破敗,這個女子根本看不上他。只見那和尚也不說話,拿起筆來寫下一行話,圍觀的眾人伸頭看去,紙上的下聯是:倘修仙佛,休偕佳偶但依僧。稍有文化的人一看就明白,這是絕妙的下聯,對仗工整不說,而且隱含著一語雙關的暗示,於是大家拍手稱絕。
  • 上聯: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書生巧對下聯
    女兒在藥店門口貼了上聯,因為從小就在藥店幫忙,耳濡目染,對藥材也都有些了解,這副上聯就是以中藥材為題的,上聯是「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旋復歸朝,不愧將軍國老」。這一上聯是在讚揚將軍雖已年邁,卻英姿還在,仍可騎馬作戰立功業,而且在此上聯中嵌入了白頭翁、大戟、海馬、木賊、草寇、百合、旋復、將軍和國老九種藥材。
  • 鄭板橋罵和尚為「禿驢」,上聯「鳳來禾下鳥飛去」,下聯更是絕配
    這位老和尚一下子站了起來,趕忙出去迎接款待,還厚著臉皮向鄭板橋乞求一副對聯作為留念。鄭板橋看這位勢利薰心的老和尚,也沒有拒絕,他當場揮毫潑墨,寫了一副上聯「鳳來禾下鳥飛去」。上聯寫罷,老和尚在一旁拍手叫好,急忙請鄭板橋賜出下聯。
  • 上聯:學生報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下聯經典到爆!
    所謂絕對,主要指的是比較難對,但是又很經典的上聯,正如這個上聯,筆者先嘗試試對。上聯:學生報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下聯:相愛良久、子醜寅卯巳午未辛壬癸。闡釋:洞房,此處做三解,第一即洞房花燭,第二,洞,可以作0解,如007,代碼洞洞拐。
  • 俊俏尼姑出上聯:「池中荷葉魚兒傘」,和尚妙對下聯,差點動凡心
    今天我們要說的則是古代佛道中人的一件趣事,一位俊俏尼姑出上聯:「池中荷葉魚兒傘」,結果被和尚妙對下聯,讓尼姑差點動了凡心,這是怎樣的一則對聯故事呢?年輕些的尼姑看了半晌來了雅興,張口說出了上聯「池中荷葉魚兒傘」,要另一尼姑對出下聯。這是副景色描寫的上聯,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荷葉比作「傘」,頗含有幾分趣味在裡面,可以說是一副構思巧妙的上聯。年紀略長些的尼姑向四周看了看,看到湖邊的亭梁上結了蛛網,便信手指道「梁上蛛絲燕子簾」。
  • 蘇軾端一碗麵,蘇小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下聯讓對方羞愧
    我國古代就有這樣一位大才女,她很喜歡對對聯,一日靈感來臨破口就吐出一句:「面對面吃麵」,一下難倒了來吃麵的和尚,不料老和尚從容回了一句下聯,當即就讓才女羞紅了小臉。 大家知道該下聯是什麼嗎?
  • 上聯:桂林山水甲天下 下聯中哪些是你中意的
    上聯:桂林山水甲天下,下聯:中華兒女多奇志。上聯:桂林山水甲天下,下聯:黃鶴樓閣題古今。上聯:桂林山水甲天下,下聯:西湖仕女遊如織。上聯:桂林山水甲天下,下聯:長城內外皆豪傑。桂林山水甲天下,花香人嬌妃子笑。桂林山水甲天下,年年明月照汗青。
  • 上聯「半醉半醒過半夜」,元順帝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中國對聯,早期又叫楹聯或者桃符,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短的對聯幾個字就可以完成,長的對聯多達百字。對聯也很講究韻律,比如對聯在平仄方面和古典的詩詞很像,都很在意對句是否工整,可以說對聯是詩詞的濃縮版和精華版。一副好的對聯,要求的不僅僅是對仗,還要立意深遠言之有物,如果上聯的意境和下聯的意境不匹配,那麼也不算是一副優秀的對聯。
  • 請對下聯:落花沿小徑,四面清風三面柳
    今日出聯:墨硯:雨中漫步出句上聯:落花沿小徑,四面清風三面柳。簡析:出句上聯:落花沿小徑,四面清風三面柳。上聯正格: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聯正格: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徵對句下聯:流水繞江村,一分明月二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