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6 0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源自文化遺產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也是中國文化建設重要主題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基因,它承載著族群文明歷史的珍貴記憶,印刻著先民日常生活的真實足跡,凝結著人類的智慧和美好嚮往。
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昨日我市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吧!
雲臺山景區
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河南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演展示活動暨河南省2020年非遺購物節
6月13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 「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河南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演展示活動暨河南省2020年非遺購物節」在雲臺山景區盛大開幕。圍繞「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的活動主題,河南省策劃推出了300多場線上線下的非遺展示展演、宣傳交流等活動,以「直播+非遺+扶貧」的新穎形式,集中展示老家河南非遺文化發展和傳承的成果。
青天河景區
「學太極 健康行」第一屆青天河太極拳學習交流賽
「太極拳」是我們國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內外兼修、剛柔相濟的中華傳統拳術。6月13日,由博愛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博愛縣教育和體育局主辦,青天河景區、太極網、焦作太極拳協會承辦的「學太極 健康行」第一屆青天河太極拳學習交流賽在青天河盛大開幕。本次活動是青天河景區響應國家關於文旅融合發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全民健身、健康中國的號召,旨在打造「太極+賽事+旅遊」的典範性文旅活動,同時,也將為景區文化內涵的挖掘和提升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社會形勢下為景區帶來新的收入增長點,從而為景區轉型升級、融入中國養生地建設帶來新的觀念和發展思路,開闢青天河發展新天地,做強、做大青天河品牌,為焦作旅遊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沁陽市
沁陽市非遺宣傳及展示活動
為慶祝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沁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不僅結合傳媒公司,開展了「沁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沁陽嗩吶藝術」兩個專題片的拍攝、製作工作,還在市實驗小學舉辦了沁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展,組織學校學生參觀展覽,發放宣傳資料,宣傳非遺知識。同時,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舉辦了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李成傑老師2020年技藝傳承、交流活動。
孟州市
「文潤孟州·鄉韻篇」非遺項目展演活動
為慶祝「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到來,孟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於6月13日下午6點在快活林文旅小鎮舉辦「文潤孟州·鄉韻篇」非遺項目展演活動,活動分為動態展演與靜態展演兩部分,動態展演有喬家制鼓鼓隊表演、杜家杆團體套路展示、螳螂拳拳法展示、紅拳套路展示、火龍舞舞蹈表演、河陽花鼓戲戲劇演出等,靜態表演有大漆髹飾金繕工藝成品展示、喬家制鼓成品鼓展示、黃河澄泥硯硯品展示、麥草畫畫作展示等。
解放區
非遺專題講座宣傳展示活動
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好解放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解放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開展了非遺專題講座宣傳展示活動,活動內容主要有:《竹林七賢和魏晉風度》文化知識講座、「大唐煎茶法」文化講座、「醫學導引」培訓講座、」絞胎瓷製作技藝」傳承講座、」鬧湯驢肉製作技藝」傳承活動、「方言快書」傳承活動、 」通背拳」 展示活動等。
山陽區
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山陽區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
山陽區分別在焦作市龍源湖學校、牆南村山陽故城、焦作市金海文化組織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在龍源湖學校,山陽區省級非遺項目《陳氏葉雕》走進了學校錄播廳,為師生講解陳氏葉雕的歷史源淵,製作方法和價值,文旅局非遺工作人員為師生講解國家自然文化遺產日的來源以及文化遺產保護的範疇。緊接著,文物保護者徒步山陽故城西城牆(城牆南段),講解了《山陽故城》《雞黍之交》等傳說故事,並參觀牆南村文化牆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樊家祠堂。最後,在金海文化組織了培訓班,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宣傳,文旅局領導講解非遺工作的重要性。
中站區
非遺傳承▪健康生活—中站區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
中站區2020年「非遺進景區」活動在中站區的國家3A級旅遊景區——西大井1919文旅園區正式拉開帷幕。剛柔相濟的造店查拳、惟妙惟肖的封氏麵塑、栩栩如生的何氏糖畫、熠熠生輝的天目瓷器,還有各式各樣香包掛件等特色項目競相展示。中站區悠久的歷史文化創造了豐富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不僅有常家武虎和小尚虎舞2項國家級非遺項目,還有白猿通背拳和小尚炮錘2項省級非遺項目,以及造店查拳、李封天目瓷燒制技藝等6項市級非遺項目,另外還有二郎擔山、許衡不食道旁梨、呂不韋城傳說等一大批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廣為傳頌。
馬村區
馬村區非遺項目展示活動
6月12日,馬村區文化館外熱鬧非凡:東馬村嗩吶、義門皇槓、馮營懷梆等非遺項目在這個底蘊悠久、文化氛圍濃厚的土地上輪番上演......千年的中華傳統歷史在這裡碰撞,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在這裡交織,為百姓送上了一場文化大餐,共同慶祝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到來。精美的花斑釉瓷器、精緻的摺疊鍛打千層鋼作品、惟妙惟肖的剪紙、造型各異的根雕……活動現場的非遺展示區,各種非遺作品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非遺傳承人現場為大家講解著傳統技藝,讓群眾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市博物館
「文物賦彩 全面小康」「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
焦作市博物館首次與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開展對未成年人的專題教育活動,以「文物賦彩 全面小康」為主題,舉辦了考古小課堂。13日,來自環南一小、和平街小學、學生路小學、映湖路小學的孩子們在家長陪同下,來到博物館文化講堂,在考古課堂上,孩子們和家長一起聆聽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韓長松研究員講解考古發掘的基礎知識,進行現場互動問答。隨後,市博物館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學者們為獲得「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投搞優秀獎的小小講解員頒獎。
總監製:李建陽
監 制:劉晞暄 王 言
統 籌:楊 傑 張乙晨 郭子軒
主 編:王 言 責 編:趙曉曉
校 審:陳 婷 編 輯:張乙晨
原標題:《三分鐘,帶你回望焦作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