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慧
俗話說:"想致富,先修路。"在中國的建設中,道路是非常重要的。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是香港、珠海、澳門之間的一項跨海工程,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和中國人民的掌聲。它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口,讓我們看到中國的巨大變化,展示中國的力量。胡應湘是第一個提出在香港建設珠海澳門大橋的人。
胡應湘,香港合和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來自廣州花都。胡應湘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從小就很聰明,擅長數學。當時,胡應湘的父親在香港承包了一家計程車公司,成為了香港的"計程車之王"。因此,胡應湘從很小的時候就能吃穿不愁。他20世紀50年代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見證了美國經濟在"汽車車輪"驅動下的快速發展。1978年底,受國內改革開放政策的啟發,胡應湘回到家鄉廣東考察,成為最早的投資者之一。
"我記得鄧小平那時候說要改革開放,我就看到了珠江三角洲的發展,做公路、做電廠、做橋等。"胡應湘說。畢業後,他回到香港成為建築師。當時,胡錦濤預見到中國未來的快速發展。他意識到,如果工廠建設得很快,沒有交通、通訊和電力,工廠就無法運轉。後來,胡應湘建議他父親胡忠解散車隊,轉型地產,這也讓胡氏家族事業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與其他香港地產大亨不同,胡應湘是一位幫助設計許多建築的建築師。合和中心是他的作品之一,從1980到1990享有亞洲最高建築的美譽。進入房地產業後,胡應湘發展得更快。他在幾年內將合和發展為香港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當時,合和的市值為36億元,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集團市值不足2億元。胡應湘的財富是李嘉誠財富的20多倍。
改革開放後,胡應湘積極參與中國大陸的建設和發展。上世紀80年代以來,胡應湘參與了珠三角地區一批大型交通、能源基礎設施項目,先後投資建設了沙角電廠、虎門大橋、深圳羅湖、黃岡港等,包括總投資超過100億元的廣深高速公路。
2004年8月,胡應湘的合和新城奠定了家鄉的基礎,這是他投資大陸的第一個大型地產綜合體。長期以來,包括胡應湘在內的胡忠家族勢力遠超李嘉誠。在1983年,胡應湘提議興建港珠澳大橋,他認為如果大橋一旦建成,將會有效推動香港、澳門、以及廣東的經濟快速發展,卻遭到了李嘉誠等富商的反對。
李嘉誠的反對主要來自於對自己生意的擔憂,其中包括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港口。李的和記黃埔是香港最大的港口經營商。李擔心,一旦大橋建成,它將使香港、珠海和澳門之間的直接交通聯繫變得更加容易,更多的人也會加入到他的行列中來。站在自己的利益上,李嘉誠堅決反對。
2002,胡應湘再次提出了在香港珠海建設澳門大橋的構想。為了更有效地擊敗李,他還找了李兆基、鄭裕彤、郭炳湘,和香港的"賭王"何鴻燊。香港最富有的家族有幾家都站在胡應湘的一邊,所以李嘉誠不得不默許。2009,香港珠海澳門大橋正式被國家批准後列入議事日程。
據統計,胡應湘在中國大陸的總投資超過510億美元,也為大陸的教育、慈善和賑濟捐款超過2.1億美元,但胡應湘卻一直很低調,從來不宣揚自己做的一切,他讓我們看到了一顆純潔的心,祖國的感情。
和李嘉誠一樣,胡應湘也是一個追求財富的人,但是與財富創造的幾何倍增相比,有使命感、為子孫後代考慮更多價值的創富者,才是財富創造的"王者"。胡應湘的愛國主義絕不僅僅是言辭,更多的是他的行動。他所作的這些貢獻,讓我們深深記住這個人。他的名字,也將永垂不朽。你覺得胡應湘怎麼樣?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