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的巖茶友好手冊(上)

2020-12-10 七碗茶歌

武夷巖茶是閩北烏龍茶的傑出代表,香氣馥鬱而多變,滋味層次豐富,口感醇厚,韻味悠長,具有獨特的巖韻——巖骨花香。武夷巖茶因其滋味厚重深受老茶客的喜愛,與雲南普洱茶一起被稱為「老茶客的終極摯愛」。武夷巖茶也是中國名茶中最難懂的一個茶葉品種。

老楊愛上巖茶五年時光,連續四年深入武夷巖茶核心產區品茶、交流、學習,品鑑了幾十個廠家、大師、制茶師傅各個等級的巖茶兩三百款茶品,向二三十位武夷山本地制茶人討教巖茶種植、製作、品鑑知識,足跡走過九龍窠、牛欄坑、慧苑坑、倒水坑、流香澗、悟源澗、竹窠、大坑口、馬頭巖、虎嘯巖、土國在、御茶園、水簾洞等十多個正巖核心產區的知名山場。經過五年時間的不斷探索,終於可以說初窺武夷巖茶的門徑。

武夷巖茶是出了名難懂的茶,對於愛茶的萌新們非常不友好,很容易被火工、品種香、山場氣息、巖韻、火氣、陳年茶等深奧難懂的名詞所打敗。老楊結合自己學習巖茶的苦辣酸甜和各位萌新茶友們簡要解說一下巖茶入門的幾個應知應會知識,方便各位茶友尤其是萌新茶友儘快入門。

一、火功

對於巖茶萌新而言,最先應該搞清楚的是武夷巖茶的香型。武夷星公司曾經推出過「五香大紅袍」系列產品,將巖茶分為清香型、醇香型、濃香型、足火香型、陳香型。武夷星公司的這種根據香型特點給巖茶口感分類的方法,對於萌新而言較為形象且易於理解。

「五香大紅袍」的分類原則是根據巖茶加工過程中的焙火程度和存儲陳化年限來確定的。這就必須要講到武夷巖茶製作的焙火工藝。焙火是武夷巖茶製作過程中最為關鍵、技術性最強的工藝,對成品茶的香氣、滋味、幹茶外形色澤、湯色等密切相關,也是形成武夷巖茶獨有「巖韻」特徵的關鍵環節。巖茶的焙火程度被稱為「火功」,

決定火功的兩大因素是:烘焙時間和烘焙溫度。巖茶的「火功」由低至高可以分為:輕火、中火、足火和高火。

回過頭來看,「五香大紅袍」中的清香型巖茶就是輕火茶,濃香型、醇香型屬於中火茶,足火香型屬於足火茶。而陳香型大紅袍則是陳年老茶,足火、高火茶才能夠經得起陳放形成老茶,陳香型巖茶多為高火茶、足火茶經良好的存儲條件轉化而來。

對於巖茶萌新來說,巖茶的火功可以通過衝泡品飲的方式來判斷。輕火茶喝起來香氣高揚,花香顯著,滋味甘爽,具有較為強烈的巖茶生產小環境的自然氣息,葉底顏色綠野鑲紅邊、鮮活,湯色淺黃。輕火茶在保持茶葉香氣中山場自然氣息方面更好,但是相對同一山場、同一品種的中火、足火巖茶而言,醇厚度較差,湯感也會變薄。輕火巖茶不耐存放,易於「返青」造成品質下降,適合在保質期內儘快喝掉。輕火茶因香氣高揚,香氣豐富多變而深受巖茶的萌新們的喜愛。

中火茶喝起來香氣呈現花果香,茶香入茶湯,湯色橙黃透亮,滋味苦澀層次豐富,湯感醇厚飽滿,巖韻顯著,山場氣息明確,葉底三紅七綠具有一定活性。目前,中火茶是主流茶客的最愛。但是,中火茶也分為中上火和中下火(中輕火)。中輕火更接近輕火茶,目前市場上最流行的是中輕火的巖茶。因為中輕火的巖茶在香氣與滋味上找到了最容易被茶友們接受的平衡點,符合現代都市市民的飲茶審美需求。

足火茶香氣中具有明確的果香、焦糖香,花香較輕,茶湯呈琥珀色,滋味厚重,優質山場的自然氣息可在足火茶中顯現清晰,巖韻展現明確。足火茶是最為傳統的武夷巖茶之一,可久存成為老茶,也是資深巖茶愛好者的最愛。足火茶最為考較制茶師傅的功力。

高火茶喝起來具有焦糖香,湯色呈現油亮的橙紅色、紅色,退火後的高火茶茶湯入口順滑,滋味厚重飽滿,葉底呈黑褐色。高火茶耐久存,優質陳年高火茶是老茶鬼口中的尤物。

四種火功的巖茶,各具特徵,口感多變。剛開始接觸巖茶的萌新茶友可以從輕火茶開始,逐漸接觸中火茶;在接受中火茶後慢慢嘗試隔年高火茶,循序漸進的體會巖茶的火功。

二、品種

喜歡巖茶的朋友大多都會知道武夷巖茶中有「四大名樅」,分為是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市場上武夷巖茶又有兩個大家品種:水仙和肉桂。在茶店和各類品牌的品鑑會中還會出現:矮腳烏龍、黃觀音、雀舌、梅佔、石乳等較常見的品種。這些品種名稱究竟是什麼含義呢?

四大名樅、水仙、肉桂、梅佔、石乳等都是經過人工選育而形成的適制武夷巖茶的茶樹品種名稱。武夷巖茶,品種繁多,在一千多年前,武夷山先民便從武夷菜茶中開始選育優良茶樹用於生產,通過選育質量優異具有特色的武夷菜茶優良單株,單獨繁殖栽培採制,繁複對比選擇培育,優中選優,並冠以各種花名,形成了許多的名樅。還有一些品種是從外地移種而來,例如:水仙、矮腳烏龍等。經過優選出來的茶樹品種,各具香氣、滋味的特點,同時在武夷山範圍內種植均能體現出巖骨花香的「巖韻」。豐富多樣的品種是巖茶魅力的源泉之一,增加了巖茶的可玩性。

武夷巖茶目前在市場上可以見到的品種有幾十個,容易讓普通茶友眼花繚亂,無從下手。萌新茶友可以化繁為簡,從水仙、肉桂這兩個當家品種開始入門。武夷山有一句俗語很好,叫做「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

肉桂茶是現在巖茶圈裡最火爆的品種。肉桂茶具有明顯而清晰的桂皮香,優質肉桂茶還帶有乳香,香氣高揚持久、穿透力很強,香高是其最大的品種特徵。水仙茶勝在口感醇厚,優質水仙具有蘭花的香氣,在當地被稱為「蘭底」,陳年水仙湯感飽滿入口順滑,滋味層次豐富,50年以上樹齡的老樅水仙還具有獨特的粽葉味、米湯味、木質香、青苔味等樅味特徵。足火水仙茶是陳放老巖茶的最佳選擇。

母樹大紅袍的樹種名為奇丹,目前市場上的奇丹都是由大紅袍母樹上取下的枝條扦插繁育而來。奇丹茶茶香氣馥鬱,茶香中以桂花香和花蜜香最為顯著,滋味醇厚,「巖韻」特徵彰顯,飲後齒頰留香,經久不退,衝泡9次猶存原茶的桂花香。

武夷巖茶的品種豐富多樣,但是對於萌新茶友們而言,最好還是從水仙、肉桂和奇丹三個常見品種入門,慢慢感受不同火功、山場下的品種香。當這三個品種的香氣、滋味特徵已經熟悉以後,慢慢接觸其他品種茶,循序漸進的深入了解武夷巖茶的品種魅力。

各位茶友,巖茶入門需要了解的知識很多,篇幅較長,為了大家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老楊將本篇文章分成了上下兩個部分。上面是第一部分,下周將更新第二部分。請大家持續關注閱讀。

撰文:楊晟坤

編輯:阿珎

相關焦點

  • 萌新的巖茶友好手冊(下)
    各位茶友,上期說茶欄目我們分享了萌新巖茶友好手冊的上部分,探討了火功和品種兩個基本問題。本期說茶欄目,我們將繼續探討對於巖茶萌新愛好者而言應知應會的幾個基本知識點。三、山場現在談到巖茶就繞不開「山場」這個概念。在茶葉市場上,巖茶山場的知名度往往就代表巖茶的價格高低。
  • 喝了成千上萬的武夷巖茶,不如喝上武夷巖茶老茶一口
    一說到武夷巖茶的老茶,腦海中就猛然跳出明末清初周亮工那首說茶名詩《閩茶曲》。名為閩茶,實則說的就是武夷巖茶。你瞧:「雨前雖好但嫌新,火氣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一般來說,現在你想喝到十年以上的武夷巖茶的陳茶,實際上並不容易。這時候的武夷巖茶陳茶可以稱之為老茶了。不過,存世量不多,並且大多數是在很偶然的情況下存下來。畢竟當時的武夷巖茶沒有現在這般「火爆」,茶葉生產出來,大多數人還是想著儘快脫銷,換取現金,誰會大量囤積茶葉片子呢?
  • 大師巖茶:種草OR拔草
    市場上目前認可度最高、最好銷售的是中火偏輕、輕火茶,這類火功較輕的茶品保留巖茶中的花香、山場氣息直接、品種香更明顯,香氣高揚,以香氣打動消費者,口感普遍偏薄,苦澀感更明顯,久存容易返青,特別受到剛開始接觸巖茶的茶友喜愛,現已成為巖茶銷售的主流。另一個發展方向是正巖、半巖好產區中火、足火傳統工藝的優質陳年巖茶逐漸受到高端、資深茶友的再次重視。
  • 給萌新島主的每日小貼士:DIY手冊的收集技巧
    去大佬的島上出大頭菜時,發現大佬的島上真的是什麼都有哦(嘴裡流出羨慕的淚水……)這麼多DIY製作手冊,到底都是怎麼獲得的呢?第二,島民贈送是指當你進入島民的家時(前提是他們在家你才能進去),他們正好在工作檯製作什麼東西,與其對話的話就能獲得手冊(也可能是你已經學會的)。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證實島民的數量和每天他們贈送給你的DIY手冊數量也是有關的,島上的居民越多,每天可得到的手冊就越多。
  • 《光明大陸》黯月之潮來襲,新職業刺客對萌新超友好der
    而搶先推出的新職業——刺客也早就引起迷妹粉們的關注了(沒錯,其中就有本小編)。何況還有小道消息稱,刺客作為特別適合新手進階的新職業,想要快速上手精通潛行狙殺,也並不是什麼難於上青天的事情呢~哦哦橋豆麻袋,在具體說到刺客玩法之前,是不是得先提一波福利才比較有吸引力呢?一定是這樣沒錯啦。
  • 從天價拍賣的茶園,到57萬一斤的巖茶,武夷巖茶還能炒出什麼新梗
    午後的細雨裡,試喝茶農寄下來的,新焙後火已退盡的觀音巖肉桂。沸水一衝,便是焦糖香、發酵香撲鼻而來。這是傳統的,圓融的,嫻熟的技藝所帶來的標誌性香氣。令喝的人只想感慨,對了,武夷巖茶,就是這個味道。無意中,一個群裡有茶友發來了一張價格表。
  • 《不思議迷宮》新手培訓手冊攻略大全
    不思議迷宮新手培訓手冊怎麼玩?有哪些獎勵?這是不思議迷宮為玩家們準備的豐厚獎勵活動,小編這裡帶來了不思議迷宮新手培訓手冊攻略大全,一起來看看吧! 不思議迷宮新手培訓手冊攻略大全 新人培訓手冊 上周放牛小課堂,給大家搬來新手必備全套迷宮攻略之後,很多萌新在後臺發言。
  • 地利 | 蘭湯巖茶
    ©蘭湯巖茶研究所武夷山常年氣候溫暖,地勢多樣,溝壑幽谷,有爛石沃土,植被豐茂,是產茶的寶地。茶樹倚巖而植,「附山為巖」,故名為「巖茶」,更有「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說法。陸羽《茶經》有載:「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爛石、礫壤,即是風化、破碎的壤,武夷巖茶便是生長此中而獲此「地利」的佼佼者。
  • 巖上課堂 | 如何品鑑武夷巖茶
    春暖花開之時,「巖上課堂」繼續開課啦。上一期的「巖上課堂」,我們介紹了武夷巖茶的衝泡教程,課代表在此附上此前的教程連結: 武夷巖茶衝泡教程 。茶友們可以先進行回顧,溫故而知新。本期的「巖上課堂」,我們將帶領大家學習如何品鑑一泡武夷巖茶。
  • 武夷巖茶裡——說海拔,輸在起跑線上!
    喝武夷巖茶的時候,如果你說海拔有多少多少?某個意義上說——你已經輸在起跑線。對方一定以為你是門外漢。在喝茶的時候,如果你聽到人家介紹或者說武夷巖茶的時候說海拔,那麼某個層面上他在告訴你這不是一泡巖上的茶,不一定是武夷山行政區域的茶。為什麼?武夷巖茶的地標,武夷山行政範圍。武夷巖茶分正巖和非正巖,所謂正宮和妃嬪的地位懸殊。
  • 巖茶講堂(二)|巖茶的品種
    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巖,巖巖有茶,茶以巖名,故名巖茶。武夷山素有茶樹品種王國之稱。如歷史上著名的「五大名叢」(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妖)和肉桂、水仙等等。茶葉志上記載的僅慧宛巖有名字可查的品種多達264個。武夷山不愧為「茶樹品種王國」之稱。
  • 武夷巖茶的衝泡,在用水上有什麼講究?
    當如今的自己,成為了巖茶的深度愛好者,一入巖茶深似海後,怎樣將巖茶泡得更好喝,就成了件值得認真琢磨的事。手裡頭若攢下好茶,若是因為衝泡不到位,讓明珠蒙塵,那真是太可惜了。今兒,麻花就來聊聊,要想巖茶泡得更好喝,在泡茶用水上有什麼講究?
  • 武夷巖茶
    當時在倫敦市場上,武夷茶的價格比浙江的珠茶還要高,為中國茶之首。19世紀20年代開始,武夷茶在亞非美一些國家中試種,至今已在30多個國家中安家落戶。進入本世紀80年代,武夷茶又風靡東瀛,被視為健美茶而傾倒無數佳麗。1962年,巖茶總產僅2800多擔。此後的十多年,巖茶緩慢增加,至1978年總產才6400擔。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茶葉生產得到重視。
  • 過去的巖茶都叫大紅袍,現在的巖茶都叫肉桂?
    到武夷山的三姑隨意走走,大家能發現在路邊的茶葉店裡,武夷巖茶的通用外箱上,同樣的標註就是仨個字——「大紅袍」。 發展迄今,大紅袍作為巖茶裡的茶王,它的江湖地位牢不可破。 甚至從廣義來講,確實所有的巖茶,都可以統稱概括為大紅袍。
  • 品質好的武夷巖茶,在茶香上有什麼表現?
    得了,哪怕是個妖精,咱也認了,從此一入巖茶深似海。好巖茶,有香、有水、有韻。其中,豐富的茶香,是最為人津津樂道。那麼,好的武夷巖茶,在茶香上有什麼表現,今兒就來好好聊聊。好的巖茶,在茶香表現上,就是這麼層次豐富,妖嬈多變!這麼說吧,品質不好的巖茶,茶香變化比較單調,只會凹同一個傻乎乎的剪刀手比造型,悄悄的來,悄悄的走,簡單的到此一遊。而品質好的巖茶,香氣變化十分豐富,哪怕只用同一個香型,都能變化出不同的味道。
  • 巖茶是一款什麼茶,為什麼叫巖茶?
    巖茶,實在是聞著都能沉醉。巖茶有一種魔力,就是讓人想搞懂它。巖茶,是烏龍茶的一種,生長在有茶葉王國之稱的,福建武夷山及周邊一帶;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巖茶的名字有兩種一種是說法:巖茶原名叫釅茶,因為茶味濃釅而得名,之後通假為巖茶。另一種說法:武夷山以丹霞地貌位尊八閩,境內三十六峰,九十九巖;巖巖有茶,非巖不茶。
  • 對於巖茶的新舊選擇,來講講,巖茶是新茶好喝,還是隔年茶好喝?
    武夷巖茶繁複獨特的製作工藝,它講究"隔年陳"。之所以不求"新",在於武夷巖茶相對於其他茶種更為長久的製作過程。從巖茶的製作工藝來說,巖茶的製作工藝:初制 → 精製 → 復焙。新做出來的新巖茶也能喝,但是有幾點要注意剛做完的茶,火氣比較大,喝著很容易上火,放置一至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是可以自然退火的,喝起來茶湯也會很柔和。(放置時間因焙火程度而定)剛做好的茶品質不不夠穩定,需要等退完火,讓它品質足夠穩定。
  • 巖茶的常用語
    諸如「山場」、「巖骨花香」、「肉桂」、「桂皮香」、「牛肉」、「馬肉」、「羊肉」……這篇文章就著手解決新茶友們的喝茶痛點,給大家梳理一下武夷巖茶的方方面面,以期能助茶友們喝懂武夷巖茶。1、武夷巖茶武夷巖茶,是一個統稱,產自福建武夷山一帶,是介於全發酵的紅茶和不發酵的綠茶之間的半發酵的烏龍茶,包含大紅袍、水仙、肉桂、名樅等。
  • 寧藏普洱,不試巖茶。巖茶江湖,真的如此可怕?
    巖茶的生長環境怎麼區分?換言之,是正巖、半巖還是洲茶?在對待這個問題上,奉勸各位茶友,理性看待。也提醒各位茶友,正巖茶價格非常高,而被稱之為「巖上巖」的三坑兩澗(慧苑坑、牛欄坑、大坑口和流香澗、悟源澗),更是一茶難求,少之又少。
  • 空調+巖茶,才是英勇闖夏天的新CP!
    所以,忘掉空調+西瓜的夏日標配吧,空調+巖茶才是這個夏天的完美CP!夏天喝熱茶,本身就是一種養身行為,而生性為熱的巖茶,具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對預防和治療「空調病」,「冰箱病」都非常有效。如果忍不住嘴饞吃了西瓜,再靠喝巖茶來緩解下胃寒,也能起到陰陽調和寒熱均衡的作用,不過切記不要吃完冰西瓜馬上喝熱茶,「熱壓涼,叫親娘」這句俗話聽過吧,一定要先讓胃和身體緩和下來後,再喝杯巖茶驅驅寒,西瓜的糖分,也能緩解巖茶帶來的「醉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