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家吃蛇專賣店,外地的同行都會跑來這取經,究竟是為何?

2020-12-18 魅力時尚說

大家對於美食的熱愛程度肯定是很高的,特別是對於吃貨,吃貨對於美食的追求是很高的。身為吃貨的小屋,吃過的美食就有很多,在中國,只有你想不到的美食,沒有你吃不到的美味。比如在廣州,就有很多好吃的美食。

大家都說廣東人什麼都敢吃,連蛇都敢吃,但其實蛇吃起來是很好吃的,一點都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誇張。在廣州,有一家火到不行的吃蛇專門店。秋天蛇肉肥美的季節,這裡常常是一位難求。店主祖孫三代專注做蛇,可謂做出了名堂、做出了心得。

老闆說,現在美食花樣翻新很快,但做多始終不如做精。其實這家店的老闆祖孫三代人都是賣蛇,爺爺就是靠賣蛇起家的,從八十年代開始老闆的爺爺就開創了蛇拆骨起片起肉的方法,老闆就將拆骨起片打火鍋的方法推廣到餐桌上。

而且一直延續至今,比如這四季蛇鍋,就是這家店的招牌之一。吃的就是蛇肉的鮮甜味,這道菜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是很有講究的。用來涮火鍋的片,在刀工上是非常有要求的。首先需要在蛇皮上打「刀花」。

這樣的話,出來的口感就會滑嫩和爽口,用十字刀法切除紋路後,舌片會更加容易熟和好咬。只需要在沸水中灼六分鐘即可食用。最大限度保留蛇肉的鮮甜,這也是這家店首創的吃法。甚至這家店的水蛇粥,也是主打招牌菜。

在夜宵買,一道看似簡單的粥,師傅反覆就煲了有快三十年,水蛇粥的粥底是很有講究的, 用老母雞、水蛇、紅棗、枸杞等熬製三四個小時。喝上一碗水蛇粥,綿滑鮮甜,甚至還很暖胃。而且還有一道菜是這家店的創新菜,叫做「姜油燜蛇段」,也是非常好吃的!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廣州人為何對吃蛇情有獨鍾?
    信息時報訊 廣州人吃蛇的歷史悠遠至極,《山海經》和《淮南子》裡面都有提及:「越人得蚺蛇以為上餚,中國得之無用。」廣州人嗜蛇,尤其對「三蛇」「五蛇」情有獨鍾。香港著名食評人陳夢因先生在《食經》中曾寫道:所謂「三蛇」是指飯剷頭(又名眼鏡蛇)、金腳帶(又名金環蛇)、過樹榕(又名榕蛇);而五蛇指的是在三蛇之上,再加上水律蛇以及三索錦蛇。很多外地人難以理解,廣州人為何會愛吃蛇?老一輩人認為,取蛇膽,尤其是以毒蛇蛇膽浸白酒,對腰骨痛、頭痛都有好處。雖然目前市內已經鮮少毒蛇的蹤影,但廣東人依舊習慣秋冬吃蛇進補。
  • 廣州人與蛇的關係:吃與被吃!
    02 廣州人吃蛇歷史,千年有餘 廣州人吃蛇歷史 在北宋年間,廣州就有蛇羹,地理學家朱彧曾在《萍洲可談》中寫道:"廣南食蛇,市中鬻蛇羹。" 明朝時期,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亦有記載"南人嗜蛇"的這一說法。
  • 生活區居民樓出現蛇窩,早餐店:我一開門就看見幾條蛇在跑
    很多人看見蛇,下意識就很害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趕緊跑,如果在距離比較遠的時候,這麼做也算是保護自己最好的辦法,但是如果是在自己生活的小區裡,突然出現很多的蛇,那麼你怎麼跑,你怎麼也要回家吧。近日就發生了一起生活居民樓出現大量蛇的事件,這件事發生在廣州番禺市的一個小區,如果你在附近,在這個小區的門口告示欄裡面,就有這樣一則告示,上面提醒住戶,近期出現了大量的蛇,讓小區的人都要小心一點,儘量買些雄黃回來驅蛇,一下就讓小區的人人心惶惶。
  • 廣州有一家臺灣餐廳,擔仔麵是必點的,來到店裡的顧客都會吃!
    前段時間,小吳就去到了廣州那邊,在廣州除了能夠吃到本地的美食之外,還能吃到很多外地的美食。比如臺灣的美食就非常不錯,很多好吃的美食,都是從臺灣那邊傳過來的,雖然沒有很正宗,但也是非常好吃的!小吳其實是一個面痴,世界上很多的面小吳都試過,其中最具特色的,當屬臺灣杜小月的擔仔麵,當時在看的時候我很好奇,不就是一碗麵嗎?
  • 澳洲母牛開始吃蛇,難道當地沒有植物了?食草動物為何改變習性?
    澳洲母牛嘴裡叼著一隻蛇,這意味著什麼?動物界內的生物分工不同,導致它們的生活習性不同,比如一些食肉動物,它們註定和植物沒有關係,食草動物不可能輕易吃肉。前段時間,一名工程師竟然意外發現澳洲的母牛竟然吃蛇,這是他從來沒有見到的一面,母牛好像特別享受吃蛇,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食草動物開始吃蛇呢?
  • 高校寢室跑來一條蛇,結果...養生蛇湯了解一下
    很多人看到蛇躲都來不及,而近日,重慶一高校的男生卻把誤跑進寢室的蛇給剝了,並且放紅棗、參給燉了...經過多方打聽,這是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發生的事,5月20日傍晚,該學校的相關老師也證實了此事,並表示已經對當事學生進行了教育處理
  • 16年前他帶著忐忑和獨門泰菜來廣州,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他的第二個家
    ▲點擊關注,獲得吃喝玩樂視頻推薦►興盛路,是廣州餐飲業競爭最激烈的一個地段。在這條路的入口處,有一家泰國餐廳。
  • 廣州市場每天流入上萬斤死蛇 市民不知吃蛇違規
    南方網訊 廣州市消委會上周接獲入秋以來首宗吃蛇投訴,市民麥先生稱,廣州大道南一餐廳竟以發黴蛇肉招呼食客,令他大倒胃口。消委會隨即介入調查,發現情況屬實,要求餐廳作出相應賠償。  有知情人士更透露,廣州市場每天能賣出十幾噸的蛇,這些蛇全部未經檢疫,有的甚至被人打了激素,人吃了後不亞於吃「毒藥」。
  • 南京「蛇跑跑」引出話題 無錫人工養殖蛇企業僅一家
    無錫人工養殖蛇企業僅一家  目前已無活體蛇了  宜興官林地區江晨蛇業是無錫地區第一家飼養蛇類的養殖場,去年剛剛起步。昨天,養殖場負責人劉先生告訴記者,養殖的主要是大王蛇和少部分五步蛇,現在都生病死掉了,根本沒有機會外逃。「養蛇這行風險還是挺高的。」
  • 臺北華西街最後一家蛇肉店歇業 曾一天宰上萬條蛇
    臺北華西街曾以賣蛇肉、殺蛇秀聞名,是不少遊客到臺北必訪景點之一。隨著動物保護觀念普及,此間殺蛇叫賣表演已被禁止、觀光客流失,最後一家經營蛇肉生意的「亞洲毒蛇研究所」21日正式歇業。有文史工作者指出,蛇肉相關產品是華西街一項特色,在以前醫藥不甚發達時期;小孩感染皮膚疾病後,長輩會帶去喝蛇湯,店家也將蛇的相關部位提煉成藥丸,供患者帶回服用。當地人士回顧,早期華西街有多家蛇肉專賣店,業者安排殺蛇秀、紅毛猩猩玩蛇、大蟒蛇吞老鼠等節目吸引遊客,總是擠滿遊客圍觀,不少人專程來品嘗蛇肉、蛇湯。
  • 學校寢室跑來一條蛇,同學們把它剝皮燉了
    近日,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男生把誤跑進寢室的蛇給剝了,隨後放紅棗、參、陳皮、當歸、大蔥給燉來吃了.....此事引起在學校內引起熱議,5月20日傍晚,學校的相關老師也證實了此事,他們已經對當事學生進行了教育處理。這操作,厲害了我的同學。
  • 廣州一小區抓到1.4米長眼鏡蛇,專家稱擾民蛇中放生蛇佔過半
    這條黑褐色的眼鏡蛇在草叢上蜿蜒爬行,章濤以前在部隊有幾次捕蛇經驗,他先用竹竿將蛇趕到磚路上,然後上前一把將蛇的脖子捏緊,倒提起來,蛇乖乖地「束手就擒」,「只要用力把蛇的脖子捏緊,它就不動了,像草繩一樣!」物業:在蛇出沒的周邊放置雄黃工作人員對蛇做鑑定。
  • 廣州美食街多個檔口瘋狂賣蛇 市民不知吃蛇違規
    烏黑的眼鏡蛇、水蛇等在鐵籠裡互相纏繞,「嘶嘶」地吐出信子。這是記者昨日在芳村美食街食檔採訪時見到的一幕,市林業局執法人員隨後當場查獲了50多條蛇。  檔主稱不知道不能賣蛇  昨日14時30分,記者來到有美食街之稱的芳村區花蕾路暗訪。
  • 廣州夏季毒蛇出沒頻繁,僅上月全市接到25宗蛇警
    為何近期蛇類出沒增多?為什麼近期蛇類出沒增多呢?張亮解釋,這跟天氣炎熱及雨季來臨相關:「現在天氣比較熱,而雨水又比較多,所以很多蛇都跑出來了。」氣候潮溼溫熱的廣州很適合蛇類的生長繁衍,所以在廣州遇到蛇類並不奇怪。張亮介紹,頻繁出現在市區的蛇主要有以下三個來源:一是人為投放的蛇。
  • 廣州哪裡有奧康專賣店 廣州奧康專賣店地址大全
    奧康集團是一家,以皮鞋為主業,並涉足房產、商貿開發、生物製藥、金融投資領域的全國民營百強企業。 公司年產皮鞋1000多萬雙。在全國設立了30多個省級分公司、2000多家連鎖專賣店、800多處店中店。>地址:廣州中山五路33號一樓2.奧康(農林下路店)地址:廣州越秀區農林下路4-6號東山錦軒大廈內(近電車總站)天河區:奧康地址:廣州天河區石牌東路
  • 臺北華西街最後一家蛇肉店歇業
    臺北華西街曾以賣蛇肉、殺蛇秀聞名,是不少遊客到臺北必訪景點之一。隨著動物保護觀念普及,此間殺蛇叫賣表演已被禁止、觀光客流失,最後一家經營蛇肉生意的「亞洲毒蛇研究所」21日正式歇業。有文史工作者指出,蛇肉相關產品是華西街一項特色,在以前醫藥不甚發達時期;小孩感染皮膚疾病後,長輩會帶去喝蛇湯,店家也將蛇的相關部位提煉成藥丸,供患者帶回服用。當地人士回顧,早期華西街有多家蛇肉專賣店,業者安排殺蛇秀、紅毛猩猩玩蛇、大蟒蛇吞老鼠等節目吸引遊客,總是擠滿遊客圍觀,不少人專程來品嘗蛇肉、蛇湯。
  • 湖湘土特產店"傍"上火宮殿 外地遊客讚不絕口
    特產店扎堆坡子街,網羅湖湘特產  隨著年初「八方品」的進駐,坡子街的湖湘特產專賣店已有10來家。  隨便走進其中一家,柜上琳琅滿目,從湘西牛肉、臨武鴨,到東江魚;從安化黑茶、鳳凰薑糖,到長沙臭豆腐;從湘繡、炭雕到紅瓷,湖南有點名氣的特產,皆網羅其中。  「這個臭豆腐怎麼吃?」
  • 金魚精為啥只吃通天河畔小孩不吃外地小孩?其中藏著觀音一個秘密
    那大王甚是靈感,常來我們人家行走。我們這人家匙大碗小之事他都知道。老幼生時年月他都記得。只要親生兒女,他方受用。不要說二三百兩沒處買,就是幾千萬兩,也沒處買這般一模一樣同年同月的兒女。」那麼問題來了,通天河畔的小孩和其他地方的小孩根本沒啥不同,如果願意花錢的話買回來的外地小孩要比本地小孩還要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吃起來可能口感更好,金魚精為啥卻只吃通天河畔的小孩,不吃外地小孩?為了能吃到純粹的本地小孩,他還要定期不定期的隨時尋訪各家各戶,把所有人家的大事小情摸得通透,以防有人以假充真。要想了解這個問題,就得從通天河三個字入手。
  • 廣州CBD驚現傳說中的食家級隱世大排擋!究竟有幾寸?
    大家總說「食在廣州」,一點不假,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天上飛的,連「仔」都可以拿來煲飯
  • 白龍馬的真身既然是小白龍,取經路上為何吃了一路草?
    菩薩是什麼人,可是知過去未來的大神,她自然知道小白龍最終會在鷹愁澗吃了唐僧的白馬,正好讓他來當坐騎。取經路魔障重重,能去取經的都不是一般人,馬當然也不能是凡間普通的馬。沿途每到一個臨時休息的服務區,自己幾個就進去大吃一頓,把個小白龍往馬槽樹邊木樁上一拴,餵把草料完事,讓龍吃草,這不是虐待動物嗎? 黑熊怪一回,唐僧和孫悟空都剛剛經歷了小白龍歸順做了白馬,孫大聖被騙戴了緊箍咒這兩件事,沒有理由這麼快就忘了白馬就是小白龍。可是他們是怎麼對小白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