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斷續續臨習褚遂良字帖多年,有哪些問題?

2020-12-24 不二齋孫賓旭

網友問我斷斷續續臨習褚遂良字帖多年,有哪些問題?

題主說斷斷續續學習褚遂良多年,看了題主的字覺得不像啊,這張臨帖作品寫的是唐代書法家褚遂良的《倪寬贊》(存疑),無論從用筆還是結構上,都看不出寫了好多年了,反而像一個沒有練習過書法的新手寫的,一般成人練習書法一段時間就能達到這個水平,甚至筆力上比這個還要強一點,不知道題主是不是故意這樣說的。

具體問題

1、用筆上這幅作品一看就是新手寫的,筆力非常到位弱,如果練習了很久,即使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筆力上也不會這麼弱的,用筆的提按頓挫掌握的都不是很好,甚至中鋒也有一點問題。

沒有了這些,這幅臨帖作品看上去就像輕描淡寫,只寫出了這一本字帖的皮毛,沒有展現出褚遂良《倪寬贊》的結構和用筆之美。

2、結構上寫的太平淡了,沒有寫出《倪寬贊》的勢來,我們就以這幅作品的第三個字「得」為例子,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作者寫的太齊了,太正了,正的就像列印體裡的宋體字。

而原帖裡的字是怎樣的呢?

原帖裡的「得」字寫的就有高低錯落,而且筆畫非常的有彈性和力度。

同樣的道理,題主的「則」字也寫正了,沒有了錯落變化,而原帖裡的每一個「則」字都是有錯落的。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作者雖然寫了很長的時間,但是對原帖觀察的還是不夠仔細,受書面列印體的影響太大,形成了慣性思維。

建議

雖然如此,但是還是能夠從題主的筆下看到靈氣的,題主對於字體的結構理解還是很好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1、臨帖時再仔細觀察,把字和原帖寫像。把字帖寫像本身就是一種訓練,訓練書寫著的觀察能力和用筆能力,要想做到寫出自己的風格,首先就要學會模仿,模仿別人的風格,學習別人風格的同時鍛鍊了自己的能力。

不僅僅學習書法,學習相聲、語言、舞蹈、音樂等等,都需要模仿訓練。

2、可以考慮換一本字帖,這本字帖已經練習了好幾年了,已經形成了書寫的定勢,再改正就很困難了,可以考慮換一本字帖,歐體、顏體、魏碑都可以,建議可以先學習一下顏體,練一練大字,增強一下筆力。

然後再去學習魏碑《張猛龍碑》開闊一下筆勢,學習書法入門了以後,就不要老抱著一本字帖了,要多開闊一下眼界,經過多種書體和風格的訓練,才能不斷的學習更多的技法,豐富自己筆下的語言。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相關焦點

  • 書法想要學好褚遂良?不妨先來臨這幾本帖!
    褚遂良直諫規諷,多次犯顏批評朝政,唐太宗虛心受領。高宗年間,褚遂良封河南縣公,人稱「褚河南」,再遷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依舊知政事,其耿直忠烈,老驥伏櫪,不遜當年。褚遂良學習書法,先從確刻中吸取書法營養,從古文、篆、隸,直到漢魏兩晉的碑刻逐一都師法臨習,其《伊闕佛龕碑》可為傳證。
  • 【每日一臨】褚遂良 《雁塔聖教序》第五十一期
    今天我們跟隨高老師要學習臨摹的是褚遂良《雁塔聖教序》中「沿、時、而、隆、替、有、玄」,趕快來學習吧! 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祖籍陽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書法家。
  • 72歲的董其昌,臨寫褚遂良行書《枯樹賦》,有種空靈的美
    褚遂良寫過一篇行書《枯樹賦》,是下面這個樣子的。他的這種用筆,一看就能知道是出自褚遂良之手。即使是放到整個書法史上,也沒有幾個人能寫得如此秀美飄逸。遺憾的是,現在我們只能看到褚遂良的刻本,無緣再見到他的墨跡。
  • 李志敏:談魏碑臨習
    《比丘道匠造像題記》談魏碑臨習—李志敏一、魏碑書法的大類要臨習魏碑,首先必須對魏碑書法的大類有所了解。什麼是碑?清阮元提出南北書派論,【在下篇:《談魏碑書法的淵源和臨習》裡有南北書派論全文】認為「南派由鍾繇、衛瓘及王羲之、王獻之、僧虔等,以及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鍾繇、衛獾、索靖及崔悅……·,以至歐陽詢、褚遂良。」他袒北重碑。包世臣、康有為更是大力崇碑。魏碑書法能得到書界重視,他們是有功勞的。他們雖然不輕視南碑,但輕帖卑唐的態度是錯誤的。
  • 有人問 臨柳體字帖一年 感覺進步不大 寫不出作品怎麼辦 我這樣說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的回答如下:你練柳體一年了,寫得挺不錯的。基本寫出了柳體楷書結字嚴謹,用筆骨力強的特點。繼續堅持學習就好,只要把柳體字貼臨得精到了,通透了,寫出柳體風格的好楷書作品終是水到渠成的事。
  • 手機字帖 | 李陽冰鐵線篆《三墳記》高清帖、臨習指導和視頻
    篆書的筆順和漢字筆順規則基本相仿,如先橫後豎、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等,這些對初學者來說是不成問題的。重要的是和漢字不同的筆順,而這些不同之處正是篆書筆順的特點,掌握了這些特點,就能把握好篆書的結體,做到勻稱勻衡。 1、先主筆後副筆。
  • 著名書法家胡問遂,精選31幅簡體立軸行書字帖欣賞,學行書必選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對於非書法的一般人來講,硬筆執筆方式比毛筆難掌握,硬筆一般書寫較快,硬筆橫撇豎捺因為執筆方式不夠靈活往往讓人感覺心有餘力不足,硬筆寫不好一般是執筆的控制問題。
  • 學習鋼筆書法最好的途徑是臨習毛筆法帖
    中國的漢字是一個特例,它不但有表達意義的作用,還可以成為一門獨立的書寫藝術——書法。既然同樣寫的是漢字,毛筆字可以成為藝術,鋼筆書寫自然也可以成為一門新發展的藝術。藝術可以陶冶性情,寫得一手好的鋼筆字,不但使人賞心悅目,還可以提高你的文化品位。不過,我們要把用鋼筆寫字與鋼筆書法區別開來,就像會拿毛筆寫字不等於會書法一樣。
  • 一文全面整理:歷代有哪些上好的榜書字帖可供臨寫?
    從古到今,唯狂草和榜書字帖最少,所以學起來也最困難。康有為:「蓋榜書至難,故能書者致為世重也。歷代論述榜書寫法的名著有《雪庵字要》和《大書長語》。此二書均以雄厚大氣,端莊有廟堂氣為榜書的主流風格,是以影響甚小。對榜書的審美論述上,以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說得最好。康有為說:「作榜書須筆墨雍容,以安靜簡穆為上,雄深雅健次之,若有意作氣勢,便是傖父。
  • 胡問遂臨《石門銘》,渾然厚重!
    胡問遂 胡師早年習柳公權,繼顏魯公,得厚重豐潤之精髓。轉習褚遂良,得縝密靈動之韻致。
  • 這5本字帖能讓你事半功倍
    我們都知道,練字離不開字帖。字帖是一個書法愛好者最好的老師。但是面對無數的字帖,很多初學者會有疑問,到底要選擇怎樣的字帖?是選擇古代的還是現代的?具體選擇哪個書法家的哪一本字帖?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今天給大家分析一下到底怎麼樣選擇字帖!
  • 臨帖展:借來原拓對著臨,作品怎能不入展
    為迎接全國首屆臨帖書法展覽,我經歷了一個構思遐想、選定法帖、反覆臨習、全心創作的過程。孫戰生臨作的局部我二十餘年來儘管臨習了多達十餘種的古代隸書法帖,但是在確定臨什麼字帖時,開始還真有點犯愁。孫戰生臨摹作品正在猶豫過程中,突然想起有一次在一位老師的工作室,見到一件已裝裱掛到牆壁上的隸書原拓碑刻,不知何帖,從未見到過,甚是喜愛。
  • 劉炳森的隸書作品很好看,哪些人不能學?專家這樣說
    關於學習書法的問題,歷史上都是經過一代代的人傳承而來,也就是說,今人學前人,但是,在學習前人的時候,又會涉及到一個學哪些前人的問題。古人講:「取法乎上」,就是要求人們在學習書法的時候,要儘量向更遠的人學習。
  • 大工程,郭名高通臨《鮮于璜碑》,您看漢碑能否這樣寫
    該碑有前後,分陰陽:前碑碑額有青龍、白虎分置篆額兩側,有字16行,滿行35,是謂碑陽;後碑有朱雀,有字15行,滿行25字,謂之碑陰。碑主為鮮于璜,字伯謙,官至雁門郡太守。《鮮于璜碑》簡述了鮮于璜的生平履歷,文辭簡練、高古,以文採論,亦屬經典。1973年5月,該碑出土於天津市武清縣高村鄉蘭城村東鮮于璜墓中。
  •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書法風格產生的思想背景
    從褚遂良的傳世作品來看, 《倪寬贊》墨跡本和大字《陰符經》均傳為褚遂良所書, 真偽難辨, 實不可靠。原因在於《倪寬贊》的筆力較弱, 顯然有異於褚書, 《陰符經》雖用筆跳蕩多變、恣肆纖巧, 然而史料約略, 也實難令人信服, 這兩部作品只能作為研究褚書後期書風成因的參考資料。
  • 褚遂良楷書書法集字春聯
    褚遂良楷書書法集字春聯 褚遂良楷書集字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