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濱工程大學張阿漫教授參加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
希望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責任,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 張阿漫教授感言 在參加完科學家座談會後,張阿漫教授內心深受鼓舞,無比振奮。
-
張阿漫:堅持不懈實現"海洋強國夢"
張阿漫教授率領團隊在水下爆炸對艦船結構毀傷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基礎科學問題研究,探索了水下爆炸衝擊波與應力波的相互作用、氣泡與複雜邊界耦合效應、水下接觸爆炸對結構的毀傷特性等與當前國防工程中的應用研究息息相關的機理性問題,將機理性研究成果及時轉化並應用於工程項目研究中,贏得了工程設計和規劃部門的肯定。張阿漫閱讀相關書籍。
-
...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特邀張阿漫...
張阿漫教授結合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的科研實際,交流了自己對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的理解和學習體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認識加快科技創新的重大戰略意義,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尤其強調要持之以恆加強基礎研究、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這些都為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按照「四個面向」的要求、向科學技術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
「青年英才耀龍江」哈工程大學張阿漫榮獲「科學探索獎」
黑龍江日報11月2日訊 2日,2019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頒獎典禮上,50位獲獎人名單揭曉,哈爾濱工程大學張阿漫教授獲首屆「科學探索獎」,成為我省唯一獲獎者。「科學探索獎」是2018年騰訊公司成立20周年之際,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14位科學家聯合發起的,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大陸全職工作的、45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公益獎項。
-
科學發展觀是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
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牢固確立起來,是帶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戰略問題,在我軍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對推進新世紀新階段國防和軍隊建設又快又好發展,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一、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國防和軍隊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2020年重大科學突破:太空旅行
12 月 24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挑選出 2020 年全球重大科學突破,其中包括:AI 人工智慧技術、食物領域、太空技術,以及最新新冠病毒響應,展示了科學力量如何改變全球後疫情時代。
-
這有一份國防科技大學「北鬥團隊」的成績單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者:王握文、葛林楠、胡浩巍 責任編輯:張碩2013年11月5日,習主席視察國防科技大學,勉勵官兵加強自主創新團隊建設,搞好科研力量和資源整合,形成推進科技創新整體合力。4年來,該校電子科學學院衛星導航技術創新團隊牢記習主席囑託,在衛星導航工程中實現一系列關鍵技術突破。
-
「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張阿漫
張阿漫,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男, 漢族,1981年3月生,無黨派人士,研究生學歷。 張阿漫長期從事水下爆炸與艦船毀傷、水下發射技術研究,為軍工事業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性技術支撐。獲得首屆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教育部第十二屆霍英東教育基金、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黑龍江省傑青和黑龍江省青年科技獎標兵。入選首批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首批青年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和省青年科技獎。申請發明專利18項,發表SCI論文60餘篇、SCI他引230餘次。
-
越封鎖越突破!2020年中國在十大高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事實證明,中國不僅沒有被打趴下,而且還以更加迅猛的速度趕上甚至超過美國,向著星辰大海飛奔,2020年在十大高科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一、「矽-石墨烯-鍺電晶體」研發成功
-
六十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發布
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杭州5月27日電 (柯文)27日,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副主席、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李洪對外發布了由中國科協組織徵集遴選的6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重大工程技術難題,涉及公共安全、
-
科技部發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等4個重點專項2020年度定向...
申報單位根據指南支持方向,面向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和突破關鍵技術 進行一體化設計。鼓勵圍繞一個重大科學問題,從基礎研究到應 用研究全鏈條組織項目。鼓勵依託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要科研基 地組織項目。項目應整體申報,須覆蓋相應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 指標。每個項目下設課題不超過4個,每個項目參與單位數不超過6家。
-
「溫度單位重大變革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由市場監管總局提名的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張金濤研究員牽頭完成的「溫度單位重大變革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該項目在國際上唯一實現兩種獨立原理方法測定玻爾茲曼常數,測量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突破了溫度單位重新定義的技術瓶頸;項目成果被國際計量委員會應用於溫度單位重新定義,為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重新定義作出關鍵性貢獻,使我國在這一計量領域的重大變革中贏得了決策權,確立了我國在國際溫度計量領域的領先地位;項目的創新技術使我國成為計量單位量子化進程中國際領先的溫度量值源頭,為國家重大工程第四代核反應堆堆芯溫度直接測量提供了解決方案
-
暨南大學海洋海藻領域關鍵技術研究獲重大突破
南方網訊 記者從暨南大學獲悉,該校王一飛教授團隊的「大型海藻綜合開發及應用」項目通過建立海藻多糖分離提取純化生產技術,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瓶頸,建立了海藻多糖質控標準,實現了規模化生產。該項目科技成果評價專家認為,項目成果屬於海洋海藻領域關鍵性、創新性重大科技成果,技術總體達到了海藻行業中的國際先進水平。建立國內首個南海大型海藻電子資源資料庫王一飛教授介紹,傳統的海藻多糖熱水提取方法高耗能、效率低、易破壞多糖活性結構且造成環境汙染。
-
黃廣炎:立足國家安全重大需求 情系爆炸毀傷與防護
《孝經·開宗明義》中第一次對「毀傷」作了解釋,有「損壞、傷害」之意,如果運用到爆炸科學技術領域裡,就會另有一番含義。目前,高效毀傷已成為眾多學科中一種最為傳統和優勢的特色專業領域,而且還為各時期我國軍隊武器裝備的發展做出了重大歷史性貢獻。其中,黃廣炎所在的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就是這許多重大貢獻背後的幕後工作團隊之一。
-
濱海新區:多領域突破核心技術難關
多年來,從天舟一號、嫦娥三號、長徵五號、「鵲橋」號,再到如今的嫦娥五號,「銀河麒麟」作業系統通過多次重大任務的考驗,打破了一直以來國外作業系統在該領域的壟斷。 近年來,濱海新區聚焦國家戰略需要,瞄準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不斷加強關鍵學科建設,加快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先後在電子信息、航空航天、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展開技術攻堅克難,加速關鍵核心技術成果的轉化落地,湧現出了一批亮點成就。
-
美軍評估國防工業風險 發現中國在多個領域「卡美脖子」
當地時間10月5日,美國國防部公布了一份名為《評估和加強美國製造業和國防工業基礎及供應鏈的彈性》的非機密報告,報告全篇旨在渲染中國威脅。報告中聲稱,美國國防工業有超過280項產品的供應鏈嚴重依賴外國,特別是對中國稀土和零備件的需求很高,因而對影響美國國防安全所需材料來說,「北京是重大風險」。除此之外,報告中還聲稱,美國造船業在過去二十年中發生了大幅收縮,這表明美國的整個國防工業都收到了擠壓。
-
徵求意見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
「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重點支持相關重要科學前沿或我國科學家取得原創突破,應用前景明確,有望產出具有變革性影響技術原型,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前瞻性、原創性的基礎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2020年本重點專項將圍繞製造、信息、能源、材料、地學、生命、數學等 7 個領域方向部署項目。
-
國防部詳解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16個問題——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重大戰略思想,深刻闡明了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一系列重大問題,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這次會議,標誌著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實施階段,在人民軍隊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 記者:為什麼要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
-
【地評線】映象網評:布局十四五重大科技創新,開創河南雙循環發展...
全面科學展望「十四五」時期全球創新型國家及我國重大科技創新前沿發展趨勢,借鑑領先省市重大科技創新布局成功經驗,緊密結合省情深入系統發掘「十四五」時期河南重大科技創新需求及發展機遇,前瞻性精心布局「十四五」時期重大科技創新,對河南加力創新驅動發展,加快開創經濟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加速經濟提質升檔進位,具有極其重要而深遠的戰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