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0在廣州舉行。論壇主題為邁向「十四五」的新發展格局與大灣區融合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教授葉嘉安回顧並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香港與珠三角的經濟合作。1970年,香港已經是世界工廠。改革開放初期,香港製衣等行業轉移到內地,香港通過「店」把珠三角生產的東西賣到海外,香港經濟從工業聚集發展逐漸轉變成生產性服務行業主導。這種經濟協作模式到2000年開始出現變化,香港的「店」的功能開始慢慢消失。香港的生產性服務業優勢逐漸降低。珠三角的第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很快,廣州、深圳形成了以第三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他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中,香港的競爭力和優勢不再像以前那麼突出。葉嘉安建議,香港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遇,抓住「一帶一路」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合作關係協議所帶來的新的全球化機遇,抓住新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機遇,儘快尋找一個新的與大灣區經濟合作的模式,以免錯過機會。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譚敏 許曉芳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