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廣州力量」 廣州到香港48分鐘

2021-01-10 南方新聞網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2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將於9月23日正式通車運營,屆時,坐高鐵從廣州到香港由現在的100分鐘縮短為48分鐘。

  一周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釋放加快發展的信號。

  目前,世界範圍內有三大成熟灣區,包括日本的東京灣區,美國的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戰略正式提出,世界四大灣區格局基本形成。以科技創新、製造業為主導,整合了其他灣區特點功能,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全球經濟新支點的作用日益明顯,珠三角和港澳成為世界一流灣區的前景越來越廣闊。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的重要一極,廣州如何行動?記者梳理發現,近一年來圍繞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科技人才創新合作、交通互聯互通等重點領域上,穗港澳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發揮三大國際樞紐作用的廣州,正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功能,為推進大灣區建設貢獻廣州力量。

  南方日報記者 朱偉良 賓紅霞

  交通互聯互通

  廣州到香港將實現48分鐘通達

  廣深港高鐵全長約140公裡,連接廣州、東莞、深圳、香港,並可以連通全國44個高鐵站點。藉助高鐵等交通基礎設施搭建,廣州南與香港西九龍可以實現1小時內互通,通過這個亞洲最大的高鐵站,香港可以連接至國家高鐵網絡,節省往來香港與內地各大城市的時間。

  對標世界級灣區,經濟融合發展的前提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路網中,港珠澳大橋、廣深沿海高速、虎門大橋等重大工程構成了其主體骨架。

  預計2019年上半年建成通車虎門二橋以及規劃中總長約41.2公裡的大廣州1號公路為大灣區的聯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到目前為止,珠江口東西岸還只有虎門大橋唯一的過江通道,其常態性的擁堵也是讓車主們苦不堪言。大廣州1號公路線路示意圖顯示,未來在珠江口東西兩岸,廣州和東莞將有虎門大橋、蓮花山過江通道、虎門二橋、南沙至東莞過江通道共四條過江通道。

  可以想像,珠江兩岸的人流、物流、商流將通過這條A字形1號公路大動脈充分流動,從廣州出發到中山、東莞、珠海、澳門之間的交流也將更加密切。

  廣州整個城市最早是沿著珠江前航道的發展,之後的重心移到了以珠江新城為代表的城市新中軸線;珠江航道在黃埔大橋附近轉彎,一路向南,岸邊是廣州大學城、廣州國際創新城、南沙,這裡成為南拓的發展重點。

  向東進發、向南拓展讓廣州發展重心進一步東移,廣深港澳在不斷擁抱發展中。

  通過大廣州1號公路以及多條過江通道,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群之間的交通聯繫將會更加便捷。「與此同時,白雲機場、廣州南站、南沙港將深度融入大灣區交通網絡中。通過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國際航運樞紐、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對外溝通核心樞紐地位將更加凸顯。」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穗港澳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光南表示。

  廣州市國規委有關負責人早前表示,大廣州1號公路等交通設施建設將推動廣州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協同發展,發揮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的作用,推動灣區城市群形成良好的產業分工協作、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與深度的社會人文交流,把廣州建設成為引領華南開放發展、輻射帶動西南和中南腹地的國家重要中心城市。

  投資貿易便利化

  在港澳「足不出境」便可投資廣州

  8月14日,廣州地鐵通過全資香港子公司廣州地鐵投融資(香港)有限公司,與廣州越秀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控股香港上市公司創興銀行有限公司正式籤署認購協議書。這在國內軌道交通行業上尚屬首例。

  創興銀行於1948年創立,於1994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是一家具有悠久歷史的境外銀行,2014年2月14日成為越秀集團成員。此次合作,創興銀行也能為廣州地鐵集團上下遊產業鏈提供跨境投融資服務,深度服務廣州地鐵集團與越秀集團在城市更新、軌道交通和物業開發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而實現其打造大灣區銀行的戰略願景。

  從港澳企業來穗,到穗企走向港澳,穗港澳的投資貿易越來越便利。

  1個月前,廣州市工商局與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行正式籤署了《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與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行商事服務「穗澳通」合作協議》,這標誌著廣州市商事服務「穗澳通」正式啟動。

  合作雙方共同在商事登記服務、企業年報、金融服務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廣州市工商局向中行開通商事登記、企業年報、商事登記業務諮詢辦理等綠色通道,提供澳門投資者登記信息、經營異常名錄信息、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中行充分利用在澳門地區的網點資源優勢,為有意願在廣州投資的申請人提供廣州招商政策宣傳推介、解答證照辦理諮詢、投資備案審批、企業名稱申報、證照辦理等商事服務。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份,廣州市工商局與香港創興銀行在香港正式籤署《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與創興銀行有限公司商事服務「穗港通」合作協議》,廣州市商事登記服務「跨境通」正式啟動。現在,與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行合作,將澳門作為第二站,在「穗港通」的基礎上繼續推進「穗澳通」。

  廣州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利用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網上平臺及銀行營業點窗口,為擬在廣州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的申請人提供「足不出境」、更加便利的商事登記服務,吸引境外投資者在穗投資興業。

  「推動粵港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創新粵港澳合作模式,將廣州市建成港澳向內地拓展、內地藉助港澳通達國際市場的雙向通道和重要平臺,將內地商事服務延伸至港澳地區,便利投資者快捷落戶。」該負責人說。

  據廣州市商務委統計,今年上半年,香港企業在廣州新設1325個項目,增長2.3倍,合同港資90.6億美元,增長1.5倍;澳門企業在廣州新設20個項目,增長1倍,合同澳資1.5億美元,增長4.8倍。截至2018年6月底,香港在穗累計設立21480個項目,廣州實際使用港資571.1億美元,佔全市實際使用外資的62.7%;澳門在穗累計設立397個項目,廣州實際使用澳資6.8億美元。

  「引進來」的同時,企業也鼓足信心「走出去」。今年上半年,廣州企業對香港投資39個項目,中方協議投資額2億美元,增長2.4倍。截至2018年6月底,廣州企業累計對香港投資589個項目,中方協議投資額97.8億美元;累計對澳門投資21個項目,中方協議投資額2億美元。

  人才流動

  穗港澳進入人才、技術互動新階段

  早上8時許,香港青年列家誠帶著自己思考了一夜的項目改進方案坐上了香港至廣州的高鐵。兩個小時後,他到達南沙「創匯谷」粵港澳青年文創社區,與創業團隊成員展開一場「頭腦風暴」。

  列家誠和南沙的結緣源自於2017年的「創匯谷杯」南沙新區第二屆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這屆比賽吸引230多個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創團隊,其中80多個來自港澳。「思蓓飛躍」以成長組第二名的好成績籤約入駐「創匯谷」。

  「當時就拿到了5萬元獎金,讓我們創業團隊士氣大振。」作為「北上」香港創業團隊,「思蓓飛躍」在線教育系統目前已經擁有10萬學生,並在南沙挖到了「第一桶金」。列家誠只是當前港澳青年「北上」創新創業大軍的一個縮影。

  與上世紀90年代來內地投資的香港企業家不一樣,現在活躍在珠三角的港澳青年大多擁有高學歷,年齡結構偏於年輕化,他們的「北上」給珠三角帶來了聞名全球的港澳服務和前沿技術。

  2014年3月,香港科技大學與廣州市政府籤署協議,霍英東研究院與南沙新區聯合建設粵港科技成果轉化示範中心,通過科技成果產業化和企業技術服務促進地方產業和經濟加速發展。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50位香港科大知名教授依託研究院,在國內參與科研或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香港青年專家呂冬博士和他的創新團隊北上南沙時間已有7年。目前已經和無人設備企業雲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專門為無人船、無人機等產品提供超輕高強材料生產。

  「我們希望南沙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先進材料研發部打造成一個全新的技術轉移平臺,讓香港的科技資源與內地更加緊密合作,結出成果。」呂冬博士期盼道。

  人才是第一資源,在灣區經濟發展中也不例外。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港澳青年北上創業利好消息不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月16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9月1日正式實施《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辦法》,領取居住證的港澳臺居民,可在居住地享受勞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等基本公共服務。「這大大方便我們這些大灣區『候鳥』,也將吸引更多港澳人士到內地就業創業。」列家誠說。

  「這裡的基礎配套設施很完善,環境也很好。」來自香港黃晨霞在暑期來到香江雲科技的運營部實習。在她的就業規劃當中,南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慮。「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臺,未來南沙和港澳之間的交流將會越來越多,我和我的很多朋友都有意願來內地工作。」

  在張光南看來,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中,不僅是綜合交通樞紐平臺,還是國際商貿中心和行政協調中心的角色,通過人員互動和交流,促進會計、律師、醫生等專業服務資源流動。

相關焦點

  • 廣州深圳香港,粵港澳大灣區到底誰是核心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區域發展規劃中最受關注和看好的地區,粵港澳是由珠三角的豪華擴大版,又是泛珠三角的濃縮精華版。那麼,誰是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了?廣州,深圳還是香港?粵港澳大灣區6800萬常住人口、5.65萬平方公裡廣闊天地,粵港澳大灣區堪與世界級灣區媲美的經濟總量與增速……粵港澳大灣區由珠三角9個城市和香港
  • 未來,從廣州坐高鐵到香港,或不需要再輾轉到廣州南站了
    未來,從廣州坐高鐵到香港,或不需要再輾轉到廣州南站了,直接從市中心就出發了。近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彭高峰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廣州將前瞻性開展粵港澳大灣區「雙十字」鐵路、香港直達廣州市中心高鐵通道等規劃研究。 去年9月23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開通,通過高鐵網絡,廣州南站至香港西九龍站僅需48分鐘即可通達。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大中心...
    中商情報網訊:日前,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文)。《規劃綱要》中明確了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根據四大中心城市的發展,城市發展定位也各不相同。
  • 香港全港各區工商聯粵港澳大灣區廣州辦事處落戶番禺
    7月19日,全港各區工商聯在大學城信息樞紐大樓東廣場舉行「全港各區工商聯粵港澳大灣區廣州辦事處開幕儀式」。原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港島工作部調研員陳偉峰,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林偉長,副區長、大學城管委會主任朱瑞武,全港各區工商聯會長盧錦欽,及相關單位領導參加了開幕儀式。
  •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廣州落地
    開幕式現場,「2020廣州文化企業30強」及「2020廣州最具成長性文化企業20佳」榜單正式發布。同時,11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及6位文化大師的工作室也現場籤約落戶廣州。11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現場籤約昨天的開幕式現場,「聽見花開」文化惠民共享平臺項目、「大灣區華誼兄弟文旅中心」合作項目、廣州文投控股與建設銀行廣州分行戰略合作協議等11個重大文化產業項目進行現場籤約,為廣州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新動能。近年來,廣州文化企業和園區的發展壯大,成為推動廣州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 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六大關鍵詞來了
    從去年年初,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以2020年1號文出臺《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到8月《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覆,並由省政府印發實施,再到9月廣州出臺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行動方案66條措施……在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政策頂層設計方面,廣州可謂大動作連連。
  • 港澳居民置業粵港澳大灣區 廣州白雲新城或成高端住宅熱門首選...
    來源:鳳凰網房產廣州站&nbsp&nbsp&nbsp2020年12月03日 16:35
  • 探討丨粵港澳大灣區三機場混戰,廣州如何突圍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頒布,廣州和深圳都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12月14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吞吐量突破7000萬,2019年將大概率超過香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客運吞吐量最大的機場;4天之後,在廣州附近、近幾年升級為「國際樞紐」的深圳機場吞吐量也突破5000萬。
  • 粵港澳大灣區「一碼通行」 時代來了!香港人來廣州可掃碼乘公交
    粵港澳大灣區在生活方方面面開始越來越緊密了。據南方+記者從支付寶方面獲悉,從1月20日起,香港居民來廣州可以用港版「支付寶」掃碼乘公交了。據了解,這是全國首次在出行領域實現跨境「一碼通行」,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掃碼互聯互通向前邁進了一步,進入「一碼通行」時代。 1月20日,在「羊城通乘車碼香港行動支付端應用上線發布儀式」上,在廣州市交通局等部門指導下,羊城通聯合公共運輸數據管理中心、支付寶等合作夥伴,依託技術創新攻關,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香港人通過行動支付乘坐廣州公共運輸工具。
  • 北京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院落戶廣州開發區
    北京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院落戶廣州開發區金羊網  作者:梁懌韜  2019-06-22 金羊網訊 記者梁懌韜,通訊員林燕、黃於穗、賴偉敏報導:6月21日,北京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院
  • 新世界中國奪廣州南站地塊擬建國際學校 多元化布局粵港澳大灣區
    該地塊將打造廣州南站國際學校項目(「項目」),作為廣州市、番禺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配備世界名校師資力量,建設包括創新中心、教學大樓、演藝大樓等高端配套設施,預計於2023年首期開學。項目將大大加強大灣區與世界各地教育人文的交流,推動區內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58同城、安居客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商業地產報告》:深圳、廣州搜索...
    12月15日,58同城、安居客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商業地產報告》,報告顯示,大灣區廣東9個城市中,深圳、廣州搜索量佔比最高,辦公需求逐漸往大城市周邊擴散,大灣區內部數據中心仍具長期投資價值。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中,2019年人均GDP最高的是澳門,折合成人民幣為56.3萬元,其人均GDP不僅領跑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球也排到第二名。從增速上看,東莞增速領跑大灣區為7.4%。深圳、廣州、佛山、肇慶同比增長率超過6%,香港、澳門GDP出現不同幅度下降,"廣深莞佛"的經濟動力較大,粵港澳大灣區未來依然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發動機。
  • 佛山到廣州僅20分鐘|廣州南站|南海區|佛山|粵港澳大...
    東西走向大動脈加快形成番海大橋位於佛山市三個行政區域交界位置,項目東西走向,起於現狀魁奇東延線、與港口路交叉口(南海區三山新城南側),跨越陳村水道,止於廣州市番禺區鍾三路,與南大幹線相接,主要功能是承擔佛山中心商務區和廣州中心城區、西江組團之間的快速聯繫,是佛山南海連接廣州南部的必經之路。
  • 粵港澳大灣區下的「香港+佛山」戰略 香港城亮相佛山三山新城
    (贏商網報導)在「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化融合、「香港+佛山」戰略機遇前,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急需打造示範性項目,對外樹立鮮明品牌,對內引領和帶動示範區全面建設,佛山三山新城「香港城」項目規劃近日正式亮相。
  • 廣州南站正成為大灣區「黃金走廊」上的新高地
    廣州南站於2010年春運投入使用。圖為2018年2月航拍廣州南站。廣報全媒體記者 莫偉濃 攝廣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 攝大洋網訊 隨著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在2018年9月開通,香港至廣州將僅需48分鐘,從廣州南站轉乘高鐵前往上海只需8小時,至北京只需10小時,省時逾半。而廣州南站的核心樞紐地位再次隨著新線開通被強化。一條因高鐵而形成的粵港澳大灣區「黃金走廊」也全面連通。
  • 思維大灣區周報 |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發布;RCEP與廣州發展圓桌會議在穗圓滿舉行
    五12月29日,「RCEP與廣州發展圓桌會議」在廣州舉行,政商學界人士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為打造新發展格局提供更大動力和機會,並使區域一體化合作發揮更大作用。
  • 下月23日起,廣州至香港高鐵48分鐘直達!
    廣州市民乘坐高鐵列車往來廣州至香港行車時間可由現在的100分鐘縮短至48分鐘一等座還有獨立的閱讀燈、音頻插座陳帆表示,高鐵香港段不單為大眾提供更便捷的跨境交通,更接通25000公裡全國高鐵網絡,加強香港與內地交通連接,促進兩地經貿和人文交流,也令香港充分受惠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協同效應和機遇
  • 粵港澳大灣區再增一條鐵路 廣州到清遠16分鐘 金子山賞霧凇正當時
    從衛星地圖的夜晚亮燈圖上,我們可以比較直觀的看到,有幾處燈光非常密集,分別是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城市群,成渝經濟帶。其中,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融合度最高,這幾個城市之間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地鐵,高鐵線路非常密集,雖然名義上是幾個城市,但城市的邊緣已經非常模糊。
  • 觀點速遞|葉嘉安:粵港澳大灣區新經濟中香港的挑戰
    11月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0在廣州舉行。論壇主題為邁向「十四五」的新發展格局與大灣區融合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教授葉嘉安回顧並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香港與珠三角的經濟合作。
  • 2019廣州國際美食節暨「粵港澳大灣區美食產業論壇」開幕
    11月22日,由廣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烹飪協會聯合主辦,廣州市商務局、番禺區政府等單位組織承辦的「2019年廣州國際美食節」在番禺雄峰國際美食文化城開幕。作為「2019廣州國際美食節」的同期活動「粵港澳大灣區美食產業論壇」在廣州星河灣酒店隆重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