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套路促銷引發糾紛呈四大新特徵

2021-01-20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網購套路促銷引發糾紛呈四大新特徵

  隨著網購成為重要的消費方式,不少商家以促銷套路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2018年以來,洪澤法院共受理網購消費糾紛案件24件,經調研發現,此類糾紛主要呈現四個特徵。

  一是直播帶貨易暗藏風險隱患。直播電商平臺藉助疫情後出現的產業領域「雲復工」、消費者「雲購物」,將線下的虛假宣傳、銷售「三無」、無售後保障等搬到線上,且難以查詢到帶貨商家證照信息,為索賠製造了障礙。如在劉某策訴杭州某電子商務公司一案中,原告在被告網絡直播間所購買的玉石,經鑑定並非高價籽玉,其十倍賠償要求也被被告拒絕。

  二是優惠促銷易誘導消費選擇。發放購物紅包是電商吸粉、提升銷量的慣用手段,水分多、噱頭大,且使用門檻從時間、商品種類、消費數額等方面層層設限,耗費消費者時間、精力,卻又難以享受到優惠。如有消費者參加某網購平臺搶紅包活動,搶到手的900多個紅包實際優惠金額累計不足10元。

  三是壘高訂單易觸發群體糾紛。部分商家出於衝擊銷量、推廣產品、收集消費者信息等目的,虛標庫存或打出秒殺、競拍等低價套路促銷活動,在獲得訂單後往往採取遲延發貨迫使取消訂單、以各種藉口單方面強制「砍單」,若處理不當,極易引發群體糾紛。有的商家以「訂單異常」「商品缺貨」「操作失誤」「系統錯誤」等單方面強制「砍單」,進而引發了群體性消費糾紛。如某網店促銷的收納箱以「商品存在質量問題」為由要求消費者自行取消訂單,卻沒有說明具體質量問題,也無法提供相關證明,引發投訴65件。

  四是弄虛作假易掩蓋質量瑕疵。消費者無法直接見到商品,信息不對稱,少部分商家通過發布大量虛假宣傳、虛假好評、「刷單」等方式,表面是讓利消費者,實則清庫存,甚至藉助低價來推銷其劣質商品,消費者一旦禁不住誘惑就很容易上當受騙,引發消費糾紛。如淮安中院審理的石某、李某銷售假冒醫用口罩案件,所銷售口罩並無防護功能,為不合格一次性醫用口罩。這是該市法院判決的首起疫情防控期間侵犯智慧財產權的銷售假冒醫用口罩犯罪案件。

(文章來源:江蘇經濟報)

(責任編輯:DF537)

相關焦點

  • 網購糾紛大數據報告:促銷「套路」影響購物體驗
    近日,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特點和趨勢(2017.1—2020.6)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新收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共計4.9萬件。
  • 法院調研:網購奢侈品糾紛增多 促銷誇大折扣幅度
    「雙十一」網絡購物節到來之際,北京市二中院對近年來審理的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展開專題調研。調研顯示,和傳統消費者維權案件中消費者收到商品後再維權不同,網購模式下,部分購買者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的規則,付款後收貨前即在線申請退款,後起訴要求賠償、不再要求退貨。
  • 雙十一促銷手段「套路」多 如何不落入消費陷阱?
    雙十一促銷手段「套路」多 如何不落入消費陷阱?中新社發 陳驥旻 攝  促銷手段「套路」多,「雙十一」網購如何不落入消費陷阱?  不要盲目付定金 活動頁面要截圖  南方日報訊 (記者/孫穎 通訊員/胡蓉)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即將來臨,網絡電商平臺早在10月底就開始大規模促銷預熱。
  • 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特點和趨勢報告發布
    近日,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特點和趨勢(2017.1—2020.6)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各級人民法院一審新收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共計4.9萬件。
  • 網購糾紛7成涉食品保健品 無理由退貨非"無條件"
    「雙十一」網購高峰即將到來,作為管轄網絡購物糾紛案件的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昨日上午召開「網絡購物典型問題新聞通報會」,對該院成立一年以來網購糾紛的相關情況進行了通報。其中,近七成網絡購物糾紛因購買食品和保健品引發,數碼產品、家居服飾類產品緊隨其後。會上法院還發布了這一年來網購糾紛的典型案例,並給出相應提示。
  • 「雙11」各種優惠鋪天蓋地 網購套路多下單需謹慎
    近年來,「雙十一」消費數據不斷攀升,但電商平臺上複雜難懂的促銷規則、先升後降「假優惠」、商品以次充好、售後維權難等問題也不斷引發消費者吐槽。  對此,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建議消費者要增強科學消費、理性消費意識,根據自己或者家庭的實際需求選購商品,不要被商家的各種促銷活動衝昏頭腦,在購物時儘量選擇規模大、口碑好的商家,支付時通過自己熟悉的平臺進行交易。
  • 明知香菇生蟲還降價促銷、網購包包真皮變PU……聽法院說消費糾紛...
    購物消費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購物環境、線上還是線下,購物流程中都可能出現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繼而引發糾紛。如何在購物過程中最大程度保護自己利益不受侵害,是消費者關心的話題。
  • 十大行業「亂象」之網購:商家促銷成「套路遊戲」
    來源:黑貓投訴相關閱讀:十大行業亂象之視頻網站:超前點播會員還要單交錢十大行業「亂象」共享行業:「押金難退」成通病十大行業亂象教育培訓:預付費退款難沒準還陷套路貸十大行業亂象之汽車交易:費用五花八門、暗藏玄機十大行業亂象之網遊:「熊孩子」大額充值責任難界定十大行業亂象長租公寓:租金隨意漲、房東房客兩頭坑十大行業亂象炒作經濟:炒盲盒、炒鞋等引發侵權隱患十大行業亂象網際網路金融:想貸款?
  • 網購的那些套路
    今天有一條「網購同一商品不同帳號價格差25元」上了熱搜,,之前就報導過,還有就是攜程旅遊做飛機不同帳號不同價格這個也上過新聞。還有一個事情特別有意思,之前聽人說一到過節搞促銷的時候,有些商家會提前漲價然後再搞特價活動
  • 盤點雙十一套路:你中招了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 近年來,「雙十一」越來越多的噱頭玩法、複雜的減免規則、明降暗漲的商家套路都讓眾多網友叫苦不迭,引發吐槽:
  • 盤點「雙十一」6大套路,「尾款人」注意了!
    對此,中消協通過對近年在「雙十一」「6·18」等大促期間開展消費維權工作所了解的情況進行梳理,為消費者整理出商家、平臺的一些套路。大促套路多,你中過招沒?直播帶貨槽點多從2016年開始,「直播電商」成為一種新興的網購引流方式,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觀看網絡直播進行下單購物。
  • 宿遷發布「雙十一」消費提示:理性消費不跟風,價格套路要看清
    2018年「雙十一」電商集中促銷活動已拉開大幕,各種預售、打折、砍價、紅包、優惠券等促銷手段令人眼花繚亂。為規範網絡集中促銷期間網絡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宿遷市工商局近期啟動電商促銷專項監測行動,對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美團等主流平臺內120個本地網店,60個微信公眾號進行在線監測,實時規範網絡促銷經營行為。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不跟風隨著網絡直播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網紅經濟新商業模式。
  • 「雙十一」提醒:警惕「先漲價後打折」套路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雙十一」電商大促已經在各大電商平臺拉開帷幕,各路商家紛紛推出花樣百出的促銷新玩法。10月28日,記者從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提醒廣大消費者,想在雙十一期間愉快「剁手」,除了要學好數學以外,更需要小心謹慎、理性消費。
  • 雙11套路多, 京東、天貓、唯品會各罰50萬
    國家出手 明確禁止網購「忽悠式打折」近年來,隨著線上促銷方式地不斷迭代,電商平臺打造了「618」、「雙11」、「雙12」等集中促銷,以及線上「直播帶貨」等新的促銷方式尤其是雙11期間,各種預售、秒殺、滿減、現金紅包、購物津貼等複雜的促銷規則層出不窮,甚至許多重點信息未在顯眼位置標示,使得消費者的知情權得不到保障,進而引發了不少糾紛。基於此,國家市監總局出臺了《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並於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 京東家電11.11網購不玩套路,要用簡單給消費者極致體驗
    以往這個時候,家電消費者都會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各家電商平臺上的各種優惠玩法,不過今年家電消費者的網購行為卻出現了新變化:據網易、中關村在線、PCPOP、太平洋電腦網、IT168、PChome、手機中國、天極、手機之家等九家權威媒體經過半個月的線上家電消費調研後發布的《中國電器線上消費趨勢調研報告》顯示:201811.11期間,42.8%的家電消費者對於促銷方式太複雜
  • 雙十一促銷手段「套路」多,這些貓膩要警惕!
    促銷手段「套路」多,「雙十一」網購若何不落入破鈔騙局?不要自發付定金 勾當頁面要截圖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即未光降,匯集電商平臺早在10月底就末尾大年夜大年夜範圍促銷預熱。深圳市消委會6日暗示,按往年經歷,「雙十一」也是相干讚美的多發階段。
  • 合力護航網購健康可持續發展
    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網絡購物逆勢增長,在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助力復工復產和復商復市、帶動農產品上線和推動消費恢復性增長等方面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超過8萬億元,同比增長9.7%,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24.3%,同比提高4.8個百分點。
  • 網購剪髮券遭遇「套路」!說是高級理髮師服務到店卻讓實習生「伺候」
    手機APP上「高級設計師剪髮券」銷售頁面□記者楊書貞郭兵文吳國強攝影核心提示|在支付寶口碑平臺網購了一張高級設計師剪髮券,券上標註可以在近日,鄭州的李先生向大河報投訴稱,他被一個知名品牌連鎖理髮店「套路了」。
  • 秒殺前先漲價 預售商品難湊滿減 細數雙11網購套路
    「雙11」別衝動留神這些套路  昨日凌晨,京東開啟秒殺日;10天前,天貓的「雙11」預售正式開啟……鋪天蓋地的「雙11」促銷活動席捲而來,剁手族們也開始忙著添加購物車,只等一次清空。但是,不少網友昨天爆料,他們之前關注的商品在「雙11」到來時,居然玩起價格先漲後降、虛構「原價」的貓膩。
  • 雙十一玩法堪比奧數,雙十一促銷應少些套路玩法,多些簡單打折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節即將來臨,各大電商品平臺商家又開始推出一大波津貼、紅包、預售、折扣等等促銷活動。許多網友也開始摩拳擦掌備戰。但是,準備來準備去,「到底最後這東西能便宜多少」成為了諸多購物者們發自內心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