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清早莫撿死兔子,晚上莫蓋皮被子」。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思索了良久,但還是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清早莫撿死兔子
這句俗語裡所說的「死兔子」是指野兔子,並不是指的家兔。野兔,是指兔屬下的動物及粗毛兔屬與巖兔屬中四個物種的合稱。
野兔是一種非常精靈的動物,它的腿和耳朵比家兔要長一些,不但跑得很快,而且,聽覺也十分靈敏。據稱,產於歐洲的一種野兔的奔跑時速能夠達到72公裡,而人的奔跑時速最快也只能達到63公裡,因此,人類是很難追上野兔的。同時,野兔能夠聽到500米內的細微響動,比人的聽覺要靈敏許多倍。
野兔是一個膽子很小的野生動物,在白天時,它會躲藏在草叢及其它蔭蔽處,用以避免與人類和其它動物接觸。而到了夜晚的時候,野兔就開始活躍起來,用以尋找各種食物果腹。
野兔很貪吃,無論是各種牧草、青菜、秸稈、樹葉,也無論是各種糧食作物,都能夠成為它的美食,因此,有人比喻野兔為「貪嘴猴」。
由於野兔也有貪吃各種糧食作物的習慣,因此,對農業生產的危害還是非常大的。在這種情況下,有些老百姓就把野兔劃入到了「害畜」之列,在晚上的時候就會在田間地上撒一些毒餌,用以毒殺野兔。而野兔一旦吃了毒餌,就很難活到天亮,就很有可能會倒斃在田間、山坡或路旁。如果某個人起早撿到了一隻被毒殺的野兔食用,就有可能造成人身傷亡事故。因此,在民間便有了一種說法:「清早莫撿死兔子」。
二、晚上莫蓋皮被子
在過去的農村,有許多野獸。每當農民朋友捕獲到野獸後會先吃掉它們的肉,然後將它們的皮利用起來。比較流行的一種利用方法是做皮衣、皮帽,而不太流行的一種方法是做皮被子。
在北方地區,冬天的夜晚還是比較冷的,因此,人們會想方設法做好保暖工作,如果誰家有皮被子的話,會蓋上皮被子。
據醫學專家介紹,人的皮膚也是會呼吸的,同時也需要呼吸。如果讓皮膚長時間處於呼吸抑制的狀態,皮膚就會衰老得很快,甚至還會帶來肌體上的病變,因此,充分保證皮膚能夠順暢呼吸非常重要。
獸皮的密度很高,如果用密不透風來形容一點兒都不過分。況且,冬天的夜晚時間很漫長,倘若人體蓋上皮被子,就會導致皮膚長時間呼吸不暢,就會影響皮膚的健康,因此,依據實際經驗,農民朋友們便總結出了「晚上莫蓋皮被子」這句俗語。
另外,農村還有句俗語:寧穿皮褲子,不蓋皮被子。其實,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總算是明白了這句俗語究竟是在講什麼。同時,我也覺得農民朋友的生活經驗還是蠻豐富的。因此,特意分享給大家,供大家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