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吃人會傳播病毒嗎?人類為什麼沒有亞種?那些年人類吃過的同類

2020-12-17 騰飛說史

在現在的地球上,人類的數量大約是70多億,然而,這70多億人全都是一個種,即現代智人。人類在生物界的位置是: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已經滅絕了的人類直系祖先的近親與所有的猩猩都屬於人科動物,猩猩有黑猩猩、大猩猩、猩猩等等,與人類關係最近的是黑猩猩,因此,人類並不是地球上的唯一的「人」,所有的猩猩也是人科動物。

黑猩猩也是人科動物

什麼是人屬動物呢?能人、匠人、直立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現代智人都是人屬動物,但是,地球上唯一倖存的人屬動物是現代智人。

生物學上的「科」與「屬」是什麼概念呢?生物的最小單位是物種,所謂的同一物種,是指彼此可以交配,並且其所產生的後代也能繼續繁衍。馬和驢可以交配,生出騾子,但騾子沒有生育能力,不能再繁衍了,因此,馬和驢不是同一物種,它們同屬於馬科、馬屬動物。老虎、豹子、獅子都屬於貓科動物之下的豹屬動物,因此,同一科、同一屬的動物,其實並不是同一個物種,彼此之間的差距仍然很大。

獅子是貓科、豹屬動物

現在考古發現的能人、匠人和直立人,與人類同屬於人屬動物,但可能並不是同一個物種,彼此之間差距很大,能人、匠人和直立人都能夠直立行走,使用石器,它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石器文化。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與現代智人是可以彼此通婚的,現代智人有1%至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而現代智人擁有的丹尼索瓦人基因則高達6%,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與現代智人曾經相遇,並且擁有了後代,他們的基因一直綿延到今天,說明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與現代智人的關係非常親近,甚至可能屬於同一個物種,都可以稱之為「人類」。然而,我們卻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現在地球上唯一的人類,只有現代智人,人類沒有亞種。

尼安德特人復原圖

相關的考古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消失,與現代智人的遷徙路線與時間出現了高度的吻合,丹尼索瓦人大約在5萬年前消失,尼安德特人大約是在3萬年前消失的,現代智人走出非洲,遷徙到歐洲和亞洲的時間,差不多也是這個時間點。所以,現代智人在全球的狩獵活動,不僅導致了諸如猛獁象、劍齒虎、大地懶等一些大型哺乳動物的滅絕,而且還導致了人類的兄弟姐妹的滅絕,從而使得地球上唯一倖存的人類,就是現代智人。

人類兄弟姐妹族群的滅絕,最主要的原因是:現代智人狩獵和採集的技術越來越進步,族群迅速在全球擴張,而尼安德特人的技術則沒有出現明顯的進步,地球上的食物資源是有限的,智人的擴張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尼安德特人的人口數量出現嚴重的下滑現象,當他們的人口減少到一定程度時,種群就會滅絕。當然,也有一部分尼安德特人幸運地加入了現代智人的行列,與現代智人通婚,從而讓自己的基因存續到今天。

尼安德特人在狩獵

當地球上不同種群的人類相遇時,還會發生戰爭,甚至出現人食人的現象,我們都知道,人類吃野生動物,野生動物有的時候會傳播病毒和細菌,那麼,當出現食人現象時,會不會傳播病毒和細菌呢?當人類發生同類相食的現象時,會傳播一種被稱之為朊病毒的「病毒」。

食人的陋習曾經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的原始部落當中,法雷部落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一個非常原始的部落,人口約2萬人,在20世紀的50年代,這個部落裡流行一種非常奇怪的疾病,稱之為「庫魯病」,當地人得了這種疾病以後,會顫抖,直到笑死。法雷部落之所以會流行這種疾病,是因為當地有一個陋習,那就是食人。1959年,一位美國獸醫將法雷部落流行的這種奇怪的疾病命名為庫魯病,他初步發現,庫魯病與食人習俗有關,後來,科學家發現庫魯病的致病原因是朊病毒,朊病毒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病毒,而是一種錯誤摺疊的朊蛋白,它能不斷自我複製,並能誘導神經細胞上原本是正常的朊蛋白轉變為錯誤摺疊的朊蛋白,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以後,隨著錯誤摺疊的朊蛋白的擴張,腦部組織會空洞化,腦部的神經細胞會死亡,罹患有庫魯病的病人,其腦部的朊病毒(錯誤摺疊的朊蛋白)含量非常的高,庫魯病就是人吃人的習俗所造成的一種傳染病,法雷部落廢除了食人陋習之下,庫魯病最終消失了。

法雷部落的一個兒童患有庫魯病

庫魯病與狂牛症非常的類似,牛是食草動物,在自然環境下,牛是絕對不吃肉的,也不會同類相食,但是,歐洲人為了提高牛肉的產量和生產速度,想方設法讓牛吃蛋白質,他們將一些動物的肉和骨頭製作成粉末,加入飼料中,由於這些肉和骨頭經過了加工,牛就吃不出肉的味道了,這些粉末狀的肉和骨頭隨著飼料進入到牛的體內,從而為牛提供了大量的蛋白質,牛的生長速度加快了,然而,人類這種自作聰明的辦法,卻讓牛罹患了狂牛症,原因是一些病死的動物體內有朊病毒,朊病毒是一種蛋白質,不易被破壞,會隨著飼料進入到牛的體內並聚集,當朊病毒達到一定數量時,牛的腦組織就會發生病變,大腦功能嚴重受損,出現神經錯亂的現象,因此,這種疾病也被稱之為「狂牛症」。

因為朊病毒是一種蛋白質,不易被破壞,所以,會經過食物鏈進行傳播。狂牛症對人的威脅也非常大,因此,養殖場的牛感染了狂牛症以後,人類要將這些病牛銷毀。

患有狂牛症的牛

科學家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原始部落裡發現了庫魯病,並且世界各地的原始部落裡也經常能看到食人的陋習,那麼,尼安德特人的滅絕會不會與朊病毒有關呢?並不排除這種可能。

人類在歷史上曾經經歷過數次氣候轉冷期,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冰期是末次冰期,末次冰期始於11萬年前,結束於1.2萬年前,現代智人的舊石器時代幾乎都是在末次冰期中度過的,末次冰期結束以後,人類才進入到新石器時代。當然,在末次冰期內,全球的氣溫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高山與兩極的冰川經歷過數次消退與前進的過程。我們現在處於第四紀大冰期內,大冰期是冰川時期,冰川時期是由冰期與間冰期交替循環組成的,第四紀大冰期始於258萬年前並延續至今,現在的地球仍然沒有走出第四紀大冰期,末次冰期指的是第四紀大冰期內的一個冰期,並且是距離我們現在最近的一次冰期,所以稱之為「末次冰期」,冰期結束以後,就是間冰期,因此,我們現在的這個比較溫暖溼潤的氣候期是第四紀大冰期內的一個間冰期。

舊石器時代的石器

從氣候史的角度來講,人類直立行走以後,就從來沒有走出過第四紀大冰期,氣候的冷暖交替在某種程度上也推動了人類的進化。尼安德特人主要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群居生活的,他們之間的交流非常少,而現代智人是以部落為單位進行群居生活的,人口數量多,彼此交流密切,在氣候寒冷的年代裡,尼安德特人可能因缺乏交流而逐漸走向了滅絕之路,朊病毒的發現也為尼安德特人的滅絕提供了另外一種解釋,鑑於原始人類經常發生同類相食的現象,因此,在氣候寒冷的年代裡,並不排除尼安德特人不同群體之間存在同類相食的現象,也並不排斥尼安德特人與現代智人之間存在同類相食的現象,朊病毒可能促成了尼安德特人的消失。現代智人的不同部落之間,可能也存在同類相食的現象,為什麼現代智人在感染了朊病毒之後會存活至今呢?因為現代智人的技術在不斷進步,同類相食只會在食物嚴重匱乏的前提下發生,當狩獵技術進步以後,人們有了更多的食物來源,食人的陋習就不會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

實際上人類進入到文明社會以後,在某些極端的環境下,仍然偶爾會發生同類相食的現象,比如1846年至1847年在美國發生的唐納大隊事件即是如此。1846年,數個家庭組成的移民隊伍,從美國東部出發,前往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州,11月初,他們到達內華達山脈附近,這也是唐納大隊移民加州的最後一個重要關口,但是,暴風雪提前來臨了,他們被困在一個湖畔,這裡的海拔高達2000米,在惡劣的天氣裡,他們的食物消耗殆盡,87名成員有將近一半的人餓死或者被凍死,倖存下來的人被迫開始以食人的方式存活,等待救援隊伍的到來,最後有48人倖存,併到達了加州,這是美國西部移民史上最悲劇的一幕。

唐納大隊的成員砍伐過的樹木

同類相食在自然界的動物當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生態互動行為,科學家發現有超過1500個物種存在這樣的行為,比如一些昆蟲在交配的過程中,雌性會將雄性吃掉,這些昆蟲有蜘蛛、螳螂、蠍子等等,但是,在一些高級物種中,很少發生同類相食的現象,因為同類相食,不利於物種自身的繁衍,當同一個物種之間的成員互相構成一個食物鏈時,這個物種自身就會滅絕,因此,進化的方向肯定是避免同類相食的,此外,高級物種之間偶然發生的同類相食行為,極有可能使得該物種會受到朊病毒的折磨,比如狂牛症、庫魯病等等。蜘蛛、螳螂、蠍子發生同類相食,也僅限於雌雄之間,為什麼雌雄之間存在的同類相食的狀態可以延續呢?因為雄性貢獻自己的身體,有利於物種的繁衍。在自然條件下,兩隻蜘蛛、螳螂和蠍子彼此相遇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它們有的時候甚至從生到死都沒有機會看到異性,雄性和雌性相遇以後,雄性要盡一切力量延續自己的基因,當它把身體貢獻給雌性當食物時,其實是給了雌性一部分能量,讓它更有機會產生後代,雄性其實也是為了延續自己的基因而這麼做的。因此,在漫長的進化史中形成的自然現象,都有其存在的道理。人類佔據了食物鏈的頂端以後,將一些未知的野生動物當作食物,其實是增加了自身感染病毒和細菌的風險,因為這些野生動物本來就不是人類的食物。高級物種之間,發生同類相食的現象,也有感染朊病毒的風險。所以,人類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要遵循自然規律,保護生態環境。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類只有智人這一個亞種?
    為什麼人類只有智人這一個亞種,而狗 現在卻有這麼多的種類?其中有什麼進 化上的原因嗎?據考古學家估算,在人類進化史上大概 出現過 40 個亞種,不過他們都相繼消 失了,最後一個消失的人類亞種是尼安德特人。
  • 人類有沒有亞種|混亂博物館
    難道我們不像自然界的眾多物種一樣,可以區分出更加精細的亞種嗎? 這是一個綿延了200多年的疑惑,現在,我們已經解開它了。 分類學之父卡爾·林奈於1758年在《自然系統》第十版第一卷中確定了我們這個物種的學名,智人,Homo sapiens。
  • 為什麼說冠狀病毒和人類之間的接觸並不罕見?
    作者:石蘭500多種,血清陽性概率2.9%-冠狀病毒和人類之間的接觸並不罕見自從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被確定為新的冠狀病毒所導致,並存在人和人之間的傳播,我們開始明白這個病毒是人類不曾應對過的病毒類型。該名稱不僅能言簡意賅地表達病毒的基本信息,更能消除歧視。相信一直對疫情關注的人們都有所了解,從病毒爆發到現在數據有所好轉,實際上並沒有對一開始的傳播途徑確定下來。而可能存在中間宿主,則被視為病毒從野生動物到人類過渡的大概率原因。
  • 人類歷史上8個人吃人的例子,溯源包括作為食物到祭祀、治病等等
    1.我們史前祖先同類相食由來已久。根據2019年6月發表在《人類進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大約在90萬年前,在現在的西班牙,人類的祖先——人屬,可能出於實用性而同類相食。人類是中等營養食物而且容易捕獲,使他們成為一個極好的獵物選擇。
  • 病毒會促進人類進化?科學家:沒有病毒,我們人類也許無法誕生
    我們人類可以吃巧克力,但是,狗卻不能大量食用巧克力,因為巧克力當中含有可可鹼,我們人類是雜食性動物,在漫長的進化歲月裡,已經適應了可可鹼這種生物鹼了,而狗是肉食性動物,它們不怎麼接觸植物,可可鹼對於肉食性動物來說往往是有毒的。
  • 狗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為什麼有人要吃它們?
    青蛙也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為什麼還是有人要吃它們?  這難道不是同理嗎?  之所以會產生「狗狗是人類的好朋友,為什麼會有人吃它們」這種感想的原因無非是因為狗狗是我們日常看家護院的守護神,生活中很多可愛的狗狗很通人性,有些時候甚至比人更值得信任,就像那句話說的「見到越來越多的人,我更喜歡狗。」
  • 我們人類其實是食腐動物
    很奇怪是嗎?已經被微生物感染並腐化的食物,為什麼人還能吃下去?因為我們的消化道功能並不強大,很多時候都需要微生物的協助才能消化吸收食物,這是所有雜食動物都不可避免的短板。消化道適應性強,必然意味著對任何食物都「專業不對口」。
  • 新知問答|虎鯨為什麼不吃人反而還親近人類呢?
    《新知問答》是新華網客戶端和知乎聯合出品的知識類問答欄目,致力在網際網路海量信息中發現、聚合和傳播高品質原創內容。虎鯨又名「Killer Whale」,也翻譯為殺人鯨,其實殺手鯨更為合理。虎鯨是今天海洋中最頂級的掠食者,其殺傷力和在捕食中表現出來的智慧遠遠超過其他海洋生物,是具有極高智慧的生物。
  • 新冠病毒起源:被人類端上餐桌的病毒...抖音仍有「吃播」蝙蝠視頻...
    疫情發展到如此地步,讓人無比痛心。  專家表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  某些人管不住自己的嘴,對野味的痴迷和貪婪,釀下了如此大的惡果,讓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人類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目前還沒有看到惡果的下限。  不知道那些愛吃、經營、捕捉野味的人,此時此刻有沒有受到觸動,良心會不會痛,心靈會不會懺悔?  拒絕野味!
  • 灰狼會把哈士奇當同類嗎?為什麼?
    狗和狼本就是同類,它們都是灰狼種下的亞種,只不過,它們的生存環境有著較大的不同,導致了一些習性、性格上有著較大的差異而已,而且狗本身就是由狼馴化而來的,這就像原雞和家雞一樣。因此,狼會把哈士奇當成同類,但是哈士奇想要加入狼群的可能性非常的小。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 唯一會飛的哺乳動物蝙蝠:比人類更自律卻因病毒面臨被「滅族」
    蝙蝠會威脅到人類的病毒數量最多,是排在第二位的哺乳動物的兩倍。蝙蝠可直接將病毒傳染給人類,也可能會先傳染給靈長目動物,再傳給人類。另外,蝙蝠群居的習性給病毒的傳播提供了完美的環境,超高密度的群居讓病毒能夠快速地傳播。飛行則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而蝙蝠同樣也會像候鳥一樣隨季節變化而遷徙,極大地增加了病毒傳播的範圍。
  • 什麼動物不把人當作天敵?南極企鵝把人類當成怪異的同類!
    在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是害怕人類的,因為它們認為人類是非常危險的,並且在平時也沒有見過這種生物,但你知道嗎,在南極的企鵝是不怕人類的,甚至還將我們當成了怪異的同類,對於企鵝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企鵝的種類是非常多的,其中最出名的就要數位於南極的企鵝了,或許很多人認為它們生產在南極就沒有天敵了
  • 佔據人類基因組的8%,人類的進化繁衍,為什麼要依賴病毒?
    人類與病毒的鬥爭從古猿時期就已經開始,在數百萬年的鬥爭中,人類對抗病毒的武器在發展,病毒同樣也在進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不過並不是所有病毒都會對人類造成災難。哈佛大學免疫學和傳染病學博士內森·沃爾夫說:「一個能製造災難的病毒,必須既擁有殺傷力,又具備傳播力。」
  • 為什麼虎鯨不吃人,不僅不吃人,而且與人類關係還很好?
    為什麼虎鯨不吃人,不僅不吃人,而且與人類關係還很好?鯨魚一直被人類冠以最有靈性的動物,也就是最通人性的動物,它們一直以來都被當做最接近人類文明的生物。但是我們經常在電影甚至是新聞當中看到,在大海之中,鯨魚襲擊人類的事件。為什麼被稱為海洋頂級掠食者的虎鯨不僅不吃人,還與人類關係十分友好呢?要知道虎鯨又名「killer whale」,翻譯為殺人鯨。但在很多生物學家探險家的口中我們得知,虎鯨與人類的關係是非常友善的。
  • 虎鯨為什麼不吃人?難道是人類的遠方親戚?
    虎鯨是一種神奇的動物,迄今為止,我們沒有發現過一次虎鯨攻擊人類的事件。如果你不幸掉進大海裡,遇到了一群虎鯨,那麼恭喜你,這說明在附近不但沒有鯊魚,而且估計虎鯨還會馱著你找船。虎鯨對人類的迷之親切,一直是科學家關注的焦點。虎鯨是海中的頂級食肉動物,成年虎鯨的體重可達9噸,體長可以達到10米,就算是大白鯊在虎鯨面前也得收斂三分。而且,虎鯨的主要食物竟然是兇猛的鯊魚,可見虎鯨有多麼厲害。但是,虎鯨卻從來不把人類當做食物。
  • 人畜共患病:病毒何以從動物跳躍至人類?
    有些疾病,如狂犬病,會引起零星暴發,但對感染者來說往往是致命的;一些則在全球範圍內傳播,造成大流行病;而有些則是反覆發作,每隔幾十年就會從動物宿主身上以變異的形式重新出現,如流感、鼠疫和霍亂。新冠肺炎未來會以何種形式與人類長期共存,我們仍需觀望。 無數的病原體每天都在動物間跳躍,且大多數時候都沒有明顯影響。
  • 美媒:為什麼蝙蝠不會因為攜帶病毒而得病 但人類卻會?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5月26日發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員利維婭·洛雷羅題為《為什麼蝙蝠不會因為攜帶病毒而得病,但人類卻會?》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利維婭·洛雷羅認為,儘管深受負面輿論困擾,蝙蝠還是為環境和人類生活作出了積極貢獻。
  • 澳大利亞山火引發30萬蝙蝠接近人類,這會引發病毒流行嗎?
    比如:人類與香蕉的基因重合率只有50%,所以能夠感染香蕉的病毒,不能感染人類,比如:造成植物枯萎的黃枯病毒,不會造成人類感染。但是,親緣關係越近,基因相似度越高,越有可能導致人類感染,比如:最近這些年新出現的病毒,都是從哺乳動物身上傳給人類的。
  • 虎鯨會吃人嗎?為什麼?
    虎鯨又習慣的被人們稱為殺人鯨,這主要是因為一些人對於它英文名字的誤解。Killer Wha-le這個英文名更加準確的翻譯方式應該是「鯨之殺手」,因為殺人鯨這個名字讓大家誤以為它對於人類的殘暴,但實際上並不是。
  • 南極洲陷落,病毒將與人類長期共存
    甲烷攜帶病毒從凍土中釋放也是可能的一位要求匿名的免疫學專家22日對媒體表示,疫情出現在南極影響極大,南極氣溫低,病毒生存能力強,病毒被冰封在南極冰原下,過很多年後再釋放出來禍害人類,甚至可能隨著融化的冰山漂流到世界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