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瘋傳的一個名為「戰鬥民族打群架空耳字幕版」的視頻裡,兩夥人赤手空拳排成密集陣型,在開闊地上結夥群毆,國內網友給俄語發音配上了諸如 「吃我一劍,華夏第一劍」(其實是俄文是:力量和榮譽)的搞笑字幕,形成了非常奇葩和搞笑的的效果,也引發了國人的強烈疑問:
為啥要用這麼傻的方式打!
一千年的傳統
其實這種看起來有點逗的鬥毆方式,是俄羅斯民族的一個傳統項目,其背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更是有上千年之久,這也正是我們看這個視頻的時候,一邊對場面和字幕發笑,一邊又對其嚴守規則(不持兇器、人數相等、不下黑手)和宗教般儀式感(喊口號)感到困惑的原因。
這種有一定規則的群毆活動歷史相當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東斯拉夫人信仰多神教的時代慶祝春耕開犁的節日「謝肉節」,在俄羅斯民族接受來自拜佔庭帝國的東正教信仰之後,這一異教節日並沒有隨之消亡,而是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和東正教信仰發生了重合,成為東正教大齋期(每年春季的一段時間裡,東正教徒不吃葷腥,不飲用任何酒精製品,不進行任何娛樂活動)之前的一個重要節日。
因為過完了謝肉節就會進入長達40天不能吃肉喝酒唱歌跳舞的苦日子,因此俄羅斯人在謝肉節期間大吃大喝,盡情娛樂,以補償即將開始的齋月裡腹部的空虛和精神的無聊,俗話說吃飽撐的就要找刺激,除了暴飲暴食和燒稻草人之外,精力充沛的年輕人也格外喜歡拳鬥這一娛樂項目。東正教僧侶涅斯託爾於公元11世紀第一次在《往年紀事—羅斯編年史》中描繪俄羅斯人的鬥毆傳統。
一般認為,拳鬥這一娛樂項目,是統治者基輔羅斯人(北歐維京人的一支,後建立政權統治俄羅斯)從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帶入俄羅斯的,年輕的小夥子們吃飽喝足後聚集在村子中央的空地上,或是市鎮重心的小廣場,互相以拳擊毆打對方,這種拳鬥最初是單挑性質的,兩個年輕人看對眼了就可以來一場。這種打鬥有一系列樸素的規則,例如彼此打鬥時不能心懷仇恨(不能掏鳥、插眼什麼的),不能持械,不能追打倒地者,一方認輸或受傷後不能追打,打鬥中發生的不可意料的傷亡互不追究,在謝肉節的最後一天(這一天所有人要互相原諒對方)之前,所有的恩怨都應當了結。
通常在小夥子們互相打鬥時,都有長者圍觀,一方面評判拳手技術的高低,一方面也主持公道維護規則,姑娘們則在一旁邊喝麥酒和蜜酒鼓勁加油,或者在最勇猛的拳手中尋找心上人,簡直就像我們現代人看UFC一樣開心愉快,有時候他們還焚燒一些稻草人助興。
儘管有這麼一套野蠻但合理的規矩,然而拳腳無眼,年復一年的謝肉節拳鬥活動還是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傷亡,東正教會從一開始就強烈反對這一帶有異教色彩的慶祝儀式,從公元十一世紀開始,東正教會就不斷威脅要把參加拳鬥者開除出教會,並且拒絕在拳鬥活動中不幸犧牲的倒黴蛋葬入教會墓地(這意味著死者得不到上帝的寬恕,無法上天堂)。
這些嚴酷的壓迫和懲罰嚇不倒勇敢的俄羅斯人民,正如毛澤東主席所說的那樣:「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根本動力」,俄羅斯人民以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頂住了教會的封建壓迫,堅持把拳鬥這一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開展了下去,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以前簡單的男子單打發展出了男子雙打和男子團體等新的項目,其中男團項目尤其受歡迎,因為群毆比起單挑對打鬥者的要求更高,不但講究勇猛,更講究同一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以及陣形和策略,這比單挑有意思多了,也更具有觀賞性,因此最晚在蒙古入侵之前,謝肉節的保留節目就從單挑轉換為群毆,並且在莫斯科公國統治區域及周邊相當流行了。
根據我的俄羅斯夥伴總結,目前俄羅斯稱的上普世價值的不成文規矩主要有這麼幾條:
一、鬥毆雙方人數要完全一致,雙方要有明顯的標誌區別互相區別(為了避免誤傷,通常採取一方赤膊,一方穿白色背心),在人數上耍詐的一方會徹底失去榮譽,從而在這個街區甚至整個城市顏面掃地。
二、徒手原則,這一點很重要,雙方打手必須完全赤手空拳進行群毆,允許一些講究的打手會帶上MMA手套來保護手指,會有專門的人檢查他們的手套,防止其中有貓膩(牛逼,趕上UFC了),打鬥中如果出現持械甚至動刀子的情況則群毆中止,雙方一起毆打持械人(可能會打死)。
三、公平戰場,戰場一邊選在郊外的空曠田野,公園空地或是別的平整開闊的地方,總之,要對交戰雙方完全公平,確保任何一方都無法擁有地形優勢。
四、人道原則,這一點和古代俄羅斯人是基本一樣的,不追打倒地和失去意識的人(其實倒地後通常會打幾下),不追打主動逃出戰場的人(這個人以後別想在這個街區呆了),被打倒的人應該雙手抱頭蹲在或躺在地上表示退出戰鬥,不可以休息一會起身再戰。踢襠、挖眼,掏鳥這些下三濫的技術一律禁止。
五、後果自負原則,無論參加群毆的雙方造成了何種後果(受傷、死亡),只要沒有違反規則,則雙方均不可追究彼此責任。此外禁止個人尋仇。
六、中間人原則,整個群毆過程中,都有中立的第三方監督整個過程,並維持群毆的秩序。
此外,雖然蘇聯時代作為群毆溫床和紐帶的國有企業和大院沒有了,但網際網路的興起為俄羅斯人的群毆活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新的橋梁,以及更便捷的約架平臺。去年的歐洲杯上,俄羅斯足球流氓通過建立在網際網路上的球迷組織平臺串聯起來,奔赴法國與著名的英國足球流氓一較高下,在歐洲惡名昭著的幾十年的英國足球流氓果然抵不過俄國人一千年的群毆傳統,紛紛敗下陣來,為俄國人千年群毆的榮光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距離公元十一世紀俄羅斯的鬥毆傳統第一次正式出現在歷史文獻中,時間已經足足過去了一千年,俄羅斯民族這場打了一千年的架,是不是還要繼續再打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