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卦:損下益上的學問

2021-02-18 酷炮兒童哲學

損,上卦為艮,艮為山;下卦為兌,兌為澤。山下有沼澤,顯示出大澤浸蝕山根之象。損,損失,損耗、減損、貶損、傷害等意思。

如果將泰卦的初九成為上九,使其他各爻依次下移,泰卦中的下卦乾卦損失了一個陽爻,而泰卦中的上卦坤卦得益了一個陽爻,這就叫「損下益上」 ,從而成了一個新卦一一損卦。所以,損卦(山澤損)是泰卦 (地天泰)所變。經過泰然盛世,必定要減損。

孔子最喜歡從治理國家的角度去談周易,《彖辭》以山比喻統治者,以澤比喻百姓。百姓上交賦稅奉養國家,是必要的「損下益上」的行為,該損的時候就要損,但必須適度,還記得唐太宗的格言「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嗎? 一一損得太嚴重了會引起百姓抗爭。

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損卦。有誠信,非常吉祥,沒有過失,可以長久。適宜有所前往。「曷(he)」為何,「曷之用」是問要怎麼做(才是有誠意的減損)呢?

簋(gui),為祭器,用以盛煮熟的飯食。按周朝制度,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大家想領略「九鼎八簋」的氣勢的,可以到湖北省博物館的曾侯乙展館看一下,還是挺震憾的。

二簋,是形容非常簡樸的祭祀。「行損之禮,貴夫誠信,不在於豐」,只要心中誠意滿滿,供品簡單樸素一點兒也是沒問題的。為啥損卦卦辭提到祭祀呢?一一往下看,就會明白。

初九:巳事遄往,無咎。酌損之。

初九:祭祀神明的事要趕緊去做,減損必須適當,才不會犯錯誤。

巳,作祀。遄(chuán),速度很快、很頻繁的樣子。

上古時代,原始社會部落成群,那時除了吃飯睡覺,祭祀就是日常的頭等大事。祭,是向天地祖先匯報工作。祀,是從天地祖先那裡得到指導和啟發。比如要打仗之前,就會舉行祭祀。又比如生病結婚生孩子啥的,也要祭祀。萬一遇到日食啦,月食啦,又或者下個流星雨,那就更要祭祀了。

祭祀這種活兒因為需要和上面的神靈對話,所以含金量特別高,一般人們要拿出最貴重的物品作貢物。原始人比較瘋狂,動不動就用人的生命祭祀。

商代流行人祭之風,祀品包括囚犯、童男童女、處女,其用量之多,手段之BT,後人無法想像。古代腓尼基人也經常舉行焚燒嬰孩的祭禮,(據說一次500個娃,真是造孽),希望上蒼賜福五穀豐登、子孫安康。那些犧牲子女作為貢品的父母,只能眼睜睜地觀看,不準流一滴眼淚,因為用子女做祭品獻給神是一種光榮。而貴族往往利用特權,以奴隸的子女替他們自己的子女送命。

《周易》當然不贊成這樣野蠻愚昧的祭祀。事實上,到了周朝,不人道的祭祀逐漸消亡。「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仍然是國家大事,是生產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形式上卻文明多了,人牲以牛羊、豕、魚、臘、腸胃、膚、鮮魚、鮮臘代之,同時獻祭的還有青銅、陶器、玉品、棉帛、黍稷等諸多器物。但無論是人祀還是物祀,所有祭品都是強制各地的百姓進獻,肯定會對百姓利益造成損害。

《周易》提倡祭祀不應該過份犧牲,應拋棄繁雜而虛矯的儀式。初九爻辭說,「巳事遄往」,趕緊去祭祀,重在誠心實意,至於具體形式,是用二簋之儀,還是八簋之儀,應依照當時的收入、人民的富足程度,酹酎而定。在遠古時代,這是很先進的思想了。

所以我們現在知道,「損 」最原初的意義,就是下面的人,自願損失一部份利益,換取來自上面的庇護和保佑。

初九是損卦起點,也是「損」的最初動機。最早的「損」的行為來源於祭祀,是一種「損下尊上」之道。爻辭說,減損應該是有誠意、自願而快樂的,唯有「誠心」,才不會有剝削和壓迫之感,才不失其本意。所以,《象》曰:巳事遄往,尚合志也一一應是符合志向的舉動。


九二:利貞。徵,兇。弗損,益之。

九二。適宜正固,徵用有兇禍。不要減損,而要給予對方利益。

由初九到九二,隨著社會制度發展變遷,「損下尊上」的主要形式,由最早原始社會的祭祀行為,演化為國家的徵賦納稅行為。

九二居下卦中位,第二爻的爻辭也一向含有中正之義。損卦九二主要在說,減損的法度要建立和執行,首先要能夠確保人民大眾的基本利益。比如,徵賦百姓,馴養軍隊,關鍵時刻保護大家的生命安全。

九二是下層人民的利益代言人,其觀點是,減損的核心目的,是為了增進廣大群眾利益,這樣才符合中正之道。

春秋時期,齊景公「好治宮室、厚賦重刑」,全國百姓勞動所得有三分之二被王室徵去,只剩下三分之一供百姓苦苦維生。國庫的糧食腐爛生蟲,百姓卻在路邊凍餓而死。

當時的齊國大夫晏子,三次進諫景公開倉濟民。有一年,臨淄連降幾天大雨,晏子先把自己家中糧食分給災民。晏子常年省吃簡用,一件禦寒的皮襖足足穿了30餘年,將省下奉祿和糧食全拿出來救濟窮人。

後來崔杼作亂時,殺死國君而竟不敢殺晏子,說:「他是百姓所仰望的人,殺了他,我就會失去民心。」

在損卦中,初九是講「損的源由和方式」,是出於尊上,要「酌損之」。 九二是講「損的原則和底線」,在必要時,要裁抑上面的利益,賑濟下面的困苦,也就是「不可竭澤而漁」的道理,因此必要的付出是應該的,不可鼠目寸光,只顧眼前利益而輸了全局。


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

這一爻,講的是具體的現象和操作方法,三人就要減損一人,一人就得增益一人。

損卦由泰卦變來,「三人行」即下卦三陽爻,也就是泰卦的下三個剛爻。下卦損失一陽,並且又在兌卦中,兌卦為損失,「損一人」即三個陽爻損去一個。

「一人行則得其友」是指上九,下卦的陽爻跑到了上九的位置,底下有三個陰爻來應承,所以說一人行則得其友,六三與上九結為朋友。

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這句話構思新穎獨特,簡潔流暢,容易背誦,容易流傳,實際上就是「損」的實操指南。

爻辭很直白地告訴你,減損之道,三則去其一,就是可以損去三分之一(1/3),剩下三分之二(2/3)保住。最多損到什麼程度為止呢? 損的底線是什麼呢? 三個裡面至多損二個(2/3),剩下一個(1/3)不可以再損下去了,再損下去就過份了,這時反而要增益了。

1/3,就是「雪崩效應」(顛覆效應)的「閾值」。比如,如果壞人的數目增加到佔總人口比例的三分之一以上,則出現全體向壞人發展的雪崩效應。反之亦然。

又如,草坪修剪的時候,剪掉的葉片部分不可以超過葉片總量的1/3。如果再修剪下去,會傷害草坪生長點,僅存的碳水化合物全部被用於新的枝葉生長,而使根系沒有足夠養分維持,從而造成大量死亡。

減損與增益,就是減法和加法。加則為益,減則為損,不過一二三,三二一。這些最簡樸的道理,在現代在多個領域得到論證。能量在任何情況下都會自然趨向於由高處(有餘)流向低處(不足),截長補短,則無過不及。天道忌盈,人道尚均,均平之至,天下文明。

六四:損其疾,使遄有喜,無咎。

六四:消除疾病,喜慶即刻到來,沒有災難。

山下有水,久而久之山必然會遭到侵蝕而頹損傾倒。人如果長年累月地過度追逐欲望,會導致疾病(勞損),甚至是危及性命的大患。

古時候很多皇帝都追求「萬歲萬萬歲」,永遠坐擁天下,金世宗也是其中一個。他把丘處機找來問:「道長,有沒有長壽金丹哇? 」

丘處機沒有給皇帝什麼靈丹妙藥,而是直接告訴他,好好修養自己的身體,不要過度放縱自己的欲望。他告訴皇帝,你身上的病呀,一是縱慾過多,二是吃用過奢,酒色財氣過早透支身體。若能損其疾,一改被欲望透支的局面,便得到生命自然的喜悅,這才是真正的長生之道!

山有停止、節制的含義。澤有歡悅、恩澤的含義。歡樂和欲望應當適可而止。六四進入上卦艮中,艮為「止」,六四是及時「止悅」、「節慾」,目的是消除疾病,重歸正道,重拾生命之真義和為人之喜悅。

梁武帝為了長壽,自絕房事三十餘年,而康熙帝主張一切任其自然,不要刻意追求。他飲食簡單,粗糧淡飯。他自己不服用補品,看到兒子們經常服用補品,感覺又氣又可笑:「凡人之性喜補劑,不知補中有損。」又說:「宮裡吃得還不夠好嗎?還需要吃什麼補藥?」

所以,啥事兒幹得過頭了,過度了,就該損,沒毛病。

為了避免過度勞民傷財,損傷國之基本,君主就要減損自己的欲望,避免驕逸奢侈、揮霍無度。《象傳》說,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君子以澤水浸蝕山腳為戒,制止忿怒,杜塞貪慾,以這樣的態度治理國家,方能恩威兼施、損益有度。

老子和損卦真的很有緣,他說過一句話: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並對「損」也有一番獨到見解:「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

一一減損欲望,不要壓制它,也不要去追逐它,(這兩條路都是行不通的,都會帶來痛苦。) 還是放下吧,讓它越來越淡,讓它越來越少,日日減損,從而達到心神專一的程度。「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以一顆淡泊儉樸的心去生活,我們的本性智慧才能顯露出來。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

六五:送給他十朋之龜,想推辭掉不可能。真是超級吉祥啦!

「天下神物,十朋之龜」(出自《爾雅龜贊》),歷來以麟、鳳、龍、龜為人間四靈。古人以貝為貨幣,一串五貝,兩串為朋,十朋,即貝一百枚。「十朋之龜」既代表不菲的利益,又代表幸福、吉祥、如意。

六五在互坤(六三、六四、六五)中,坤為地,而十為地數,所以說「十朋」。六五上承上九陽爻,陰喜歡順著陽走,下面樂於順從於上面,所以心甘情願奉獻一切,達到損小益大、損利益德的極致,得到「十朋之龜」是註定的事!

昔日周文王受民眾愛戴,國家要修築靈臺時,老百姓爭著上前出力,日夜加班還不要工資,叫他們回家休息都不肯。發生這樣的事,簡直太感人了,太高大上了。這些百姓,個個都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活雷鋒啊,這樣的國家能不騰飛嗎。

但是,如果上下相惡,沒有誠孚可言,比如,作為反面教材中屢屢出現的高頻人物一一紂王,他當年築鹿臺和酒池肉林的時候,百姓怨恨他都來不及,又怎麼會甘於白白損失血汗呢?

《象傳》說: 六五最為吉祥,是因為從上位者得到保佑。六五的元吉,除了與九二陰陽正應之外,還有保佑來自於上九,所以說「自上佑」。


上九:弗損益之,無咎,貞吉。

利有攸往。得臣無家。

表面看上去是損失,事實上是得益。平生志願當能實現,有所往則必獲利,不顧小家,而顧天下,得到萬民歸心。

弗:不是。無家,不顧自己的小家。

《象》曰:弗損益之,大得志也。上九領導了六五、六四、六三這個坤卦裡面眾多的民眾,民眾願意跟隨,可以光大實現自己的志向。

咱們都熟悉的人民好公僕大禹同志,剛剛結婚才4天時,就接到治水的任務。禹別過家人,到各個部落和人們一起挖山掘石,疏導河道,吃、睡都在一起,沒日沒夜地幹。

有一次,他治水路過自己的家,聽到小孩哭聲,原來塗山氏剛給他生了一個兒子。他多想回去看一眼新出生的孩子。可是,如果他帶頭回了家,開了這個口子,下面的人有樣學樣,今天你請假回家,明天我請假回家,這治水工作還怎麼幹? 一一禹只得咬咬牙,策馬飛奔而去。就像這樣路過了三次家門,都沒有回去。

禹治水頗有成效,獲得了祟高的威望。凡禹所到之處,人們都爭相拿出最好的禮物獻給他。雖然他沒照顧到自己的小家,卻收穫了整個天下人民的崇拜和敬意。

因為禹治平水土,劃分九州的功勞,從基層公務員一躍成為國家元首,中國也因此得到一個別名一一禹域。

損己利人,是自己犧牲部分利益來換取整體利益。損卦卦辭強調,要誠信,自願去做,不是勉強自己去奉獻。這樣去做損己利人的事,就是元吉,就是懲忿窒欲,達到無私的境界。無私即大私。一個無私的人最終卻獲得最多。

小  結

我們之前講過泰卦代表交孚,否卦代表阻塞,泰和否,令人們知曉天道的盈虛。而損和益,是為了調劑和化育天地間過尤不及的現象,使世間的情理態勢達到平衡、真實、均等、無憾。

因此,損卦「主調劑之功,為人事之衡,志求平均,多者削之,不足補之,強者抑之,弱者揚之,而致於中和」這麼牛的作用,在64卦中堪任天地護法,真是霸氣側漏的很哪。

.

相關焦點

  • 損卦:損下益上的學問
    如果將泰卦的初九成為上九,使其他各爻依次下移,泰卦中的下卦乾卦損失了一個陽爻,而泰卦中的上卦坤卦得益了一個陽爻,這就叫「損下益上」 ,從而成了一個新卦一一損卦。所以,損卦(山澤損)是泰卦 (地天泰)所變。經過泰然盛世,必定要減損。孔子最喜歡從治理國家的角度去談周易,《彖辭》以山比喻統治者,以澤比喻百姓。百姓上交賦稅奉養國家,是必要的「損下益上」的行為,該損的時候就要損,但必須適度,還記得唐太宗的格言「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嗎? 一一損得太嚴重了會引起百姓抗爭。
  • 《易經》——損卦:損下益上,其道上行!
    《易經》——損卦:損下益上,其道上行!先來看損卦的卦象以及卦辭和爻辭原文,如下圖:損卦由艮卦和況卦上下組合而成,艮卦(代表山)在上,兌卦(代表澤)在下。其卦辭為: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修往。就必須要講究一個適度的原則,就好比要吃東西,先要保證自己不被餓肚子的情況下,再出第二個碗來裝上食物,然後可以用來分享給有需要的人。初九:己事遄往,無咎。酌損之。己,這裡要從兩個方面進行理解,一是自己、自身;二是同「已」,已經,表示停止、暫停。遄,快速。往,前往。「遄往」,快速地前往,在這裡表示關切且事情重要。無,沒有。咎,大的過失。酌,斟酌、揣摩。
  • 周易第41卦_損卦(山澤損)_艮上兌下
    《斷易天機》解損卦艮上兌下,為艮宮三世卦。損象徵損益、減少,為損己之兆,多主不吉,但只要堅守誠信,就會有利。北宋易學家邵雍解損下益上,損盈益虛;先難後易,量入為出。得此卦者,損己利人,雖然開始會有所不順,但付出總會有所回報,因禍得福之象。
  • 《損》《益》
    損  《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與時偕行。《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巳事遄往.尚合志也.九二利貞.中以為志也.一人行.三則疑也.損其疾.亦可喜也.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 易經|損卦:因小失大
    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guǐ),可用享。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與時偕行。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 《易經》白話讀卦-41《損卦》
    (經典典故:陶朱公救子-喪一子而救二子……)   山下有深澤,澤損以增山高,喻示減損之義。另外澤中水汽上升,滋潤山上草木,也是損下益上的象徵。其意主要在損下益上,損剛益柔,損有餘而益不足。損卦強調,能以誠信為前提,行減損之道,將可獲得「大吉祥、無咎害、可合乎正道、並利於前往有所作為」等四項善果。
  • 人間道山澤損卦
    山澤損卦:解卦之後呢是損卦,山澤損;天下萬物解散的時候等於縱緩,你放縱他,或者是很多時候緩他,緩著去做,萬物在縱緩的時候必有損。
  • 解讀《易經》智慧第四十一卦(一)山澤損卦
    但是,在取卦名時候,我們只能取一個,不能說這個卦叫做益損,或者叫做損益。其實,益損是講不通的。因此,這個卦的卦名,既不是從卦象而來,也不是從卦意而來。那它到底從何而來呢?大家只要把損卦和泰卦對照一下,就明白了。泰卦上卦是坤,三個陰爻,下卦是乾,三個陽爻。現在,泰卦九三爻和上六爻調換一下位置,就是損卦。為什麼這樣就是損卦呢?
  • 六十四卦詳解:第41卦 山澤損(損卦)損益制衡 下下卦
    >損益制衡 下下卦 象曰:時動不至費心多,比作推車受折磨,山路崎嶇吊下耳,做插右按按不著。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guǐ)可用享。譯文:損卦象徵減損:內心有誠意,最為吉祥,不會招來禍患,可以堅守正道,利於前去行事。用什麼祭祀神靈呢?兩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圓口,有兩個耳子)粗淡的食物就足夠了。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
  • 《易經》損卦解析
    山澤損我們今天來解析損卦,《序卦傳》 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損,減也。——《說文》《雜卦傳》損益盛衰之始也。我們知道上一卦是解卦,要想去解危難,那麼自己必然要有損失,也就是說自己無論財物還是精力都會有所損,這就是這一卦的由來。
  • 損卦(山澤損)第四十一
    《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徵忿窒慾。白話解釋      損卦:有誠信做事最為吉祥,沒有災禍,可以堅守正固,有所利則前往;要怎樣享用生活?
  • 損卦下卦
    初九損下益上的行為是與六四彼此合志共進,值得肯定。【導讀】九二以剛爻居陰位,得下卦之中,本身剛柔相濟,有中道的美德,但處在損剛益柔的處境中,又居於兌體柔位,極易損失其剛中之德。九二上與居君位的六五相應,損陽剛則有諂媚枉道之失,不損陽剛、直道而行則可能有違君意而損及自身利益甚至身家性命,是損還是不損?九二面臨著選擇與考驗。在這種情況下,九二當貞守其剛中之德,不可自損其剛,如果有所前行,曲意奉上,就會失中,必兇。
  • 益卦:損上益下,無為之道
    益卦:序卦傳之第四十二卦。損益互綜,一減一增,相反相成,損之極則益。道德經有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故序卦傳益在損之後。益,從水從皿,是會意字,甲骨文原意是水漫了從器皿裡流出來,引申為利益,增益,好處。益卦,上巽下震,巽為風震為雷,風雷相蕩,萬物受益。道德經曰: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 六十四卦詳解:第42卦 風雷益(益卦)損上益下 上上卦
    風雷益(益卦)損上益下 上上卦象曰:時來運轉吉氣發,多年枯木又開花,枝葉重生多茂盛,幾人見了幾人誇。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譯文:益卦象徵增益:利於前去行事,利於渡大河越巨流。彖曰:益,損上益下,民說無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慶。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動而巽,日進無疆。天施地生,其益無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下經損卦第四十一
    【易德精義】【損德】損下益上少為妙世上的事情,從來都是有損有益,有得有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只要立場對頭,一般人看來不利的「損」,其實卻也可以獲得收益。按照卦變的原理,損卦原來是由泰卦變來。泰卦的內卦為乾卦。外卦為坤卦,乾在下坤在上,兩卦的最下一爻,因為「損」而互相交換後,乾卦少了一陽爻,補了一陰爻,天變成湖。實陽變成了虛陰:坤卦多了一陽爻,少了一陰爻,地變成了山,虛陰變成了實陽,這就是損下益上的「損」卦。
  • 《易經》損卦:損必有道,損亦有時
    網圖真正的將損益的智慧完全說透的,是《易經》中的山澤損卦與風雷益卦,今天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損卦的相關智慧,使大家可以完全徹底的了知山澤損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一卦,卦像為下兌上艮,屬異卦相疊而成,是山下有澤之像,下卦為兌為澤為悅,上卦為艮為山為止,下澤上山,所說的乃是大澤侵蝕山根而使事物有損有益的規律。《序卦傳》中說:「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口人,故受之以損」,解者,解蹇卦之難也,難解之後必有所緩,緩則有失,失必有損,所以接之以損卦。
  • 俊華講《周易》--成詞例說--睽卦、損卦以及益卦
    ,《睽卦》:「上九,見東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雌。」因其中之「載鬼一車」之語,而宋人郭象撰《睽車志》一書,內容皆記鬼怪神異之事,其「睽車」,即取義於本卦「上九」之語。損,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其義為減損.孔穎達疏:「損者,減損之名,此卦明損下益上,故謂之損。」亦引申為克制、謙退。《易辭下》:「損以遠害,益以興利。」
  • 周易第四十一卦:損卦 山澤損 艮上兌下
    ​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
  • 損卦之卦圖破解
    賦稅之道,就是「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故《損卦》必言乎賦稅。《損卦》是由《否卦》變化而來的,卦變時,柔行於上,損下益上,象徵財貨納於上。《易》以柔為物質財貨,以剛為精神方面的東西,故柔行於上,象徵財貨納於上也。《損卦》是由《否卦》變化而來的。《否卦》是消息卦,《否卦》之勢,陽消而陰息也,故《損卦·彖傳》曰:「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與時偕行。」
  • 易經|損卦:因小失大
    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guǐ),可用享。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與時偕行。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