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由於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的差異,分布著不同的陸地自然帶,從分類上來看,陸地自然帶可以分為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三類。森林自然帶多分布在溼潤和半溼潤地區、草原自然帶多分布在半溼潤和半乾旱地區、荒漠自然帶多分布在乾旱地區。從降水量的角度來看,荒漠自然帶多分布在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區域,甚至很多地區的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
土地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
從熱量帶的角度來劃分,荒漠自然帶又可以分為「熱帶荒漠帶」和「溫帶荒漠帶」,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區、亞洲西亞的阿拉伯半島地區、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南美洲西部的阿卡塔馬沙漠地區、北美洲的西南部地區是熱帶荒漠的主要分布地區。其中,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荒漠帶,其總面積達到了906萬平方千米,幾乎和我國的面積相當,那麼撒哈拉沙漠是不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
撒哈拉沙漠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撒哈拉沙漠地區不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這裡有一個誤區,有人會認為一個地方荒漠面積越大,也就意味著「荒漠化」越嚴重。其實這是錯誤的,土地荒漠化是指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現象,狹義的土地荒漠化主要是指「土地沙漠化」。從概念中可以看出,土地荒漠化是一種動態的變化,也就是土地從本來有植被覆蓋的狀態退化成了「荒漠」,而撒哈拉沙漠地區本來就已經是荒漠了,所以也就沒有辦法在發生「荒漠化」了。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主要就是由於人類活動,包括農業生產、交通建設、城市建設、自然資源開採等活動,導致地表植被破壞,從而導致土地退化,逐步演變成了荒漠。從自然帶的角度來看,土地荒漠化就是草原或森林自然帶,由於各種原因而退化成了荒漠,一般來說,森林自然帶由於氣候溼潤,植被被破壞後,比較容易恢復,不容易發生土地荒漠化。而位於氣候相對較為乾旱的草原自然帶地區是最容易發生「土地荒漠化」的地區。
土地荒漠化
我們回到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區,土地荒漠化多發生在撒哈拉沙漠南部邊緣,也就是和熱帶草原自然帶之間的過渡地帶。這些地區植被相對稀疏,人類如果加以破壞,就會出現土地退化,形成荒漠化。我國也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十分嚴重的國家,全國土地荒漠化的面積超過250萬平方千米,但是土地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肯定不是南疆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而是新疆北部草原地區和內蒙古草原地區。
我國土地荒漠化地區分布圖
土地荒漠化在全球的分布範圍極廣,總面積約為36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和中國三國面積的總和。對於土地荒漠化的治理,主要是從人為原因入手,採用生物工程和非生物工程相結合的方式,在荒漠邊緣地區進行植樹造林,建立防護林,能夠有效的緩解荒漠(沙漠)擴張,此外保護現有植被、合理利用水資源、優化能源結構等也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方法。
治理土地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