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一號大墓車馬坑,曾被迫終止發掘,16年後再次啟動!

2020-12-15 文史天香

秦公一號大墓車馬坑,曾被迫終止發掘,16年後再次啟動!

在說秦公一號大墓車馬坑之前,先來說說這座秦公一號大墓。2019年4月9日,在陝西鳳翔縣的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舉辦了秦公一號大墓車馬坑的考古挖掘儀式。鳳翔縣內的秦公一號大墓是至今為止,考古挖掘中最大的先秦古墓,這座古墓至今有2500多年的歷史,而墓主人就是秦王秦景公,也就是秦始皇的先祖。

要說到這座秦公一號大墓,它是大有來頭!最早被發現是在1976年,當時陝西省的考古專家們來到了鳳翔縣一帶,由此開啟了一場空前絕後的考古發掘工作。他們從1976年開始,一直到1986年,整個考古發掘工作持續了10年之久。在此期間,仿佛穿越到了數千年前一般,一段段的歷史謎團被揭開,撲朔迷離的歷史疑問也漸漸地被世人知曉。

那麼考古隊是怎麼發現這座浩大的古墓的呢?這得感謝村裡的一位村民。1976年的一天,這位村民推著小車來到了這裡,他想挖點土回去修補自家的牆體。他用鐵鏟鏟土時,發現這裡的泥土特別奇怪,顏色和周圍的黃土都不相同,而且是黃色中摻雜著紅色,質地還特別堅硬。

這位村民回去後,在閒談之時談到了這件事情,也非常巧合,當時陝西省考古隊的專家也在附近,他把所聽之說都記在心裡,這位考古專家因為職業的敏感,所以他意識到這塊地方肯定有蹊蹺之處。

他很快聯繫到了組織,於是整個考古隊來到這個地方進行了詳細的實地勘察。發現那些奇怪的泥土是被人特意填埋的,經過初步勘察,結果讓考古隊員們興奮不已。

這座古墓是一個巨大的地下工程,佔地面積達到了兩個籃球場那麼大!古墓分為三層,每隔10米,就有一層臺面,而總的深度相當於8層樓高。如此之大的古墓,實屬罕見,而且墓主人的身份也是極為顯貴!

考古學家們從這座古墓中發掘出了186具殉葬人,這也是從西周以來發現殉葬人最多的一座古墓。同時考古隊挖掘出了3000多件的寶貴文物,不過可惜的是,這座古墓曾經被人盜取過,裡面大部分的青銅器被盜墓賊洗劫一空。

當考古隊發掘古墓的同時,也在其附近發現了秦公一號大墓車馬坑,也就是1977年發現的。它位於秦公一號大墓的南側,形狀呈凸形,其東西長度為86.3米,南北寬度為20米,深度達到了14.5米。根據勘察顯示,這座車馬坑內有3列車馬,而這種用真車真馬來殉葬的方式是秦始皇兵馬俑的前身。

其實早在2003年,考古專家們對這座車馬坑進行了考古挖掘,也發掘到了8米深的位置,但是當時的保護措施並不完善,所以怕破壞其內部結構,不得不終止了挖掘工作。過了16年之後,也就是2019年3月,這座車馬坑的發掘工作獲得了中國國家文物局的批准,於是就有了4月9日的秦公一號大墓車馬坑發掘啟動儀式。

根據山西省文物局局長羅文利介紹,這座秦公一號大墓車馬坑發掘工作,能為研究先秦的陪葬制度及軍隊的編制制度等,提供重要的實物資料,對研究那段歷史文化有及其重要的價值,能揭開先秦時期用活人、活馬、真車陪葬的歷史真相。

至於發掘結果,請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秦公一號大墓出土馬骨,經過研究,解釋了商朝戰馬的來源之謎
    在記錄商代末年時期的史籍中,曾突然出現了大批關於戰馬的記載,至於為何戰馬會在此時大批量湧現?這些戰馬又是從何而來?幾乎沒有學者能夠解釋。直至考古界發掘了秦公一號大墓後,才最終破解了這個千古之謎。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考古界:秦公大墓發掘記
    由於這座大墓是在雍城發現的第一座秦公大墓,所以被稱為秦公一號大墓,它如此之大,實屬罕見,擁有這般規模墓葬的主人,其身份也必定極為顯赫,那麼他究竟是誰?1976年12月,中國考古史上最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在鳳翔縣南指揮村正式開始了。人們都期待著會有驚人的發現重現世間。
  • 曠世文物曾震驚考古界!三星堆遺址再次啟動發掘
    近日,古蜀文明保護傳承工程·2020年度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與研究諮詢會在四川廣漢召開。時隔34年後,三星堆遺址將再次啟動發掘。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
  • 道墓之秦公一號大墓
    本期大墓真的很大...同時也駭人聽聞 慘絕人寰 喪心病狂...秦公一號大墓位於今陝西省鳳翔縣南指揮村坐享五最迄今中國發掘最大的先秦墓葬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黃腸題湊」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槨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木碑實物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國發現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
  • 秦始皇帝陵一號兵馬俑陪葬坑發掘報告(2009-2011年)
    秦始皇帝陵一號兵馬俑陪葬坑發掘報告(2009-2011年) 2019年08月19日 11:08 來源:中國考古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中外將DNA檢測秦公大墓戰馬 「復活」秦代戰馬
    本報西安1月10日專電   北京大學考古系與英國劍橋大學麥克唐納研究所將聯合對陝西鳳翔秦公一號大墓的車馬陪葬坑的一批古代戰馬進行整理和檢測。目前,中外科學家已對該大墓的第191號墓陪葬坑出土的10匹戰馬和第160號墓陪葬坑的兩匹戰馬,從頭骨、脊椎骨到四肢骨全部進行了測量、觀察和拍照,並將所有數據和記錄即時輸入電腦進行數據處理,待上報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後,將委託劍橋大學等有關實驗室進行DNA分析、微量元素檢測等項檢測。
  • 寶雞調查發現秦公大墓 墓主或為開創活人殉葬的秦武公
    考古發現「秦大墓」形制與秦公一號大墓一致    2013年初,省考古研究院在寶雞陳倉區太公廟村附近發現了11座古墓,其中最大的一座墓形狀呈「中」字形,墓道向東西兩側延伸,形制與鳳翔秦公一號大墓基本一致。
  • 秦兵馬俑一號坑最新發掘陶俑220餘件
    秦兵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園外圍的一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號坑面積最大,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按照排列密度估計,全部發掘後可出土陶俑、陶馬約6000餘件。
  • 國寶的故事:兵馬俑發掘曾出現意外,最終導致暫停發掘22年!
    但驚喜之中往往也伴著驚嚇,就比如秦始皇兵馬俑的發掘,今天我們去遊玩的時候非常的輕鬆愉快的去欣賞氣勢恢宏的兵馬俑,可是我們不知道的是,兵馬俑的發掘,曾因為一場意外,震驚全國,並且從1987年到2009年暫停了22年。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國寶的故事:兵馬俑發掘曾出現意外,最終導致暫停發掘22年!)
  • 講座︱徐衛民:秦都城鹹陽和秦公帝王陵的發展演變
    秦公帝王陵的五大陵區按照「秦公陵園建築,隨國都而轉移」的規律,秦先後有四大陵區,即西垂陵區、平陽陵區、雍城陵區、櫟陽陵區和鹹陽陵區。西垂陵區:西垂(西犬丘)位於甘肅禮縣永興鄉一帶,在附近的大堡子山曾發現3座墓。
  • 秦兵馬俑二號坑時隔18年再發掘 或會出土彩俑
    1976年起試掘摸清形制內涵    1976年5月,秦俑考古隊在一號兵馬俑坑北側一片樹林裡,發現了大面積的夯土和陶俑殘片,經進一步全面探測,最終確定它是又一座兵馬俑陪葬坑,即二號兵馬俑陪葬坑(簡稱二號坑)。為進一步摸清二號坑的形制內涵,隨後於1976年5月至1977年8月對二號坑進行了局部試掘。
  • 【王陵大墓】秦公一號大墓!挖了10多年!結果剩下渣!唏噓!附視頻
    迄今為止曾侯乙墓是春秋時期唯一保存完整的,出土了大量國寶重器!大家可以想像秦公大墓的奢華!秦公一號大墓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最大古墓,墓內186具殉人是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槨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槨具,是中國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槨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實物
  • 九層妖塔真實原型:九層妖樓,僅發掘了兩層就終止,原因細思恐怖
    九層妖塔真實原型:九層妖樓,僅發掘了兩層就終止,原因細思恐怖九層妖樓,又名血渭一號大墓,位於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察汗烏蘇鎮東南部約10公裡的熱水鄉。九層妖樓是當地人對血渭一號大墓的俗稱。血渭一號大墓是唐代早期的吐谷渾墓葬,也是迄今為止中國首次發現的吐谷渾墓葬,如今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15期):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新發掘陶俑220...
    館內收藏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錶演使用的缶(圖片來源:新京報)【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新發掘陶俑220餘件】12月30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發布有關目前考古發掘工作的總結。2009年至2019年該院對一號坑進行了第三次正式發掘,發掘面積400平方米,發掘陶俑220餘件,陶馬12匹,車跡2乘以及大量的兵器、建築遺蹟。據介紹,秦兵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園外圍的一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號坑面積最大,平面呈長方形,總面積14260平方米。按照排列密度估計,全部發掘後可出土陶俑、陶馬約6000餘件。
  • 兵馬俑一日遊攻略 兵馬俑那些事必看攻略 詳細介紹兵馬俑一號坑
    兵馬俑已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秦始皇陵(包括兵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不僅是中國人民、也是全人類的一份珍貴文化財富。1974年3月, 臨潼 區西楊村的農民打井時偶然發現了一些陶俑的殘片。後經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勘探和試掘,確認它是一座大型的俑坑,即一號兵馬俑坑。
  • 陝西兵馬俑二號坑昨二次發掘 遊客可觀摩發掘過程
    昨日,發掘開啟儀式上,陝西省文物局局長給發掘隊頒發執照 記者 趙航 攝    昨日上午,秦兵馬俑二號坑正式啟動二次發掘,此次發掘範圍有多大、位於二號坑的哪個方位,又有可能會出現哪些驚喜    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名譽館長袁仲一告訴記者,此次發掘的位置位於二號坑的東北角,國家文物局批准發掘面積為200平方米,位於弩兵陣的位置,此前出土的跪射俑、立射俑和綠臉俑均出土於此。    昨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在東北角,已經出土有大量的陶俑殘片,有的是陶俑頭、軀幹等,考古人員正在對出土的陶俑進行仔細地發掘。
  • 秦兵馬俑二號坑還會挖出什麼?
    新華社 圖據新華網報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為進一步了解秦兵馬俑二號坑的埋藏內涵,從4月30日起,啟動秦兵馬俑二號坑的第二次發掘,計劃發掘面積200平方米。據了解,秦俑考古隊於1976年在秦兵馬俑一號坑北側發現二號坑,隨後組織了局部試掘,發現二號坑是一座地下土木結構的建築,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
  • 禮縣大堡子山遺址——秦公大墓身份之謎
    1994年在文物局和公安局的介入下,大堡子山的盜挖行為才被遏制下去。這兩座基本被盜挖一空的秦公大墓,因為沒有足夠的文物證據,致使專家學者無法找到它的主人,成為秦國歷史的一個謎團。2011年中央電視臺《探索 發現》節目播出了紀錄片《尋秦》,介紹了這兩座秦公大墓的發現過程。大堡子山遺址秦公大墓是誰的?各個專家都沒有統一的說法。